公共图书馆保护“城市记忆”的实践与思考

2011-03-19 02:17王新利
图书馆 2011年5期
关键词:记忆文献图书馆

王新利

(焦作市图书馆 河南焦作 454100)

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今天的城市,正在以远离多样性、差异性和历史文化特色的方式迅速失去记忆,不仅在物质形态上丧失了对真实历史的记录功能,也使得城市居住者丧失了对城市历史的记忆和认知。城市本身不可能有自觉的记忆,它需要我们主动地去保护〔1〕。保护城市记忆,就是要保护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或特征,见证城市生命从无到有不断成长的历程,使其独特的地域气质与丰富的人文情感可触可感。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是由城市创造和发展的,图书馆则最广泛、最完整地保存记载着人类活动的知识和文化典籍。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是公共图书馆最主要的社会职能,是图书馆生存的意义与持续发展的本质。因此,保护以文化为本义的城市记忆是图书馆不可推卸的职责。如何保存城市的记忆,保持城市历史的延续性,保留城市文明发展的脉络,是新时期公共图书馆面临的新课题。

1 保护城市记忆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社会职能

1.1 城市记忆

城市的记忆包括两种,一种是物质形态的记忆,即城市建筑、文物古迹和空间格局等;另一种是非物质形态的记忆,如方言、传说、文本等。本文探讨的城市记忆,特指那些以文献为载体,在历史上、文化艺术上有一定价值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民间风俗、特色文化、历史传统、人文精神的总和。它们纵向记忆着城市的史脉,横向展示着城市宽广深厚的阅历,并在这纵横之间交织出每个城市独有的个性。我们总说要打造城市的“名片”,其实最响亮和夺目的“名片”,就是不同城市所具有的不同的历史人文特征,即城市的记忆〔2〕。

1.2 城市记忆需要公共图书馆的广泛参与

任何城市都有历史,有历史就有文献,除存世的古代建筑和历史文物以外,城市的记忆主要由本地的地方文献来承载。不断积聚的文献集合,穿越时空的长河,连缀起城市的精神文明,传承着千古不灭的文化脉络。地方文献作为传承地域历史文化的载体,在社会变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要保留最完整的城市记忆,就需要图书馆的广泛参与。公共图书馆作为城市各类人文活动的忠实记录者,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保护、宣传和推介城市文化的职责,全面系统地收集好具有城市地域特色的各种文献资源,使最有特色、最富代表性的地方文献资源在图书馆得到精心保护和充分展示,最完善、最全面地保护城市的记忆,为政治建设、经济发展、科学研究及文化教育等提供详实的文史资料。

1.3 公共图书馆是保护城市记忆的主体

城市图书馆贯穿城市的发展史,承载着城市的记忆与文明,是城市文明的收藏者、传播者、传承者。作为城市记忆的存储器,图书馆系统地收集、整理、保存、展示、传播那些记载着城市变迁历程与城市文明成果的,有地域特色的文献资源,包括地方文化典籍、老照片、地方出版物、地方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资料等,它们都是城市历史的见证,是城市发展的脉络,城市文明的载体和城市精神的积聚〔3〕。图书馆作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记忆的保护中有着特有的价值。具体地说,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肩负着保护城市记忆、保存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社会重任,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

2 公共图书馆在城市记忆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

2.1 图书馆是城市记忆的义务宣传者

图书馆利用各类活动,宣传保护城市记忆的重要性,使社会各界和市民广泛了解保护城市记忆的文化意义、社会价值和历史作用,并鼓励其积极参与其中。近年,上海图书馆举办过馆藏碑帖、老照片、明清书信、盛宣怀档案、宋代珍本的展览,每次展览都引起了轰动。展出上海的老照片,引起很多人对过往的回忆,唤起了市民对城市记忆的广泛兴趣和尊重。图书馆通过各种活动对公众的城市记忆保留行为,进行初期的教育和启蒙。让公众认识到,没有记忆的城市是苍白和虚弱的。城市的记忆不但在我们的脑海里,而且在我们的手中,我们的行动中。让公众意识到自己是城市记忆的主体,能够积极参与到保护城市记忆的行动中去〔4〕。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争取政府部门和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确立图书馆在多元化保护城市记忆中的主体地位,最重要的是为公众搭建一个保存城市记忆的文化平台。如:香港政府十分注重保护城市记忆工作,对重大城市建设项目都通过各种方式全程记录下来,为香港记忆积累了珍贵资料。

2.2 图书馆是城市记忆的自觉收集者

城市记忆的保护,仅靠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要利用社会各界尤其是民间力量。图书馆可以开展与城市记忆相关的主题活动,面向社会广泛征集与城市记忆有关的文字、图片、声像等历史资料,如伴随市民生活几十年的照片、录像、录音、绘画、手稿、日记、论文等。请民众提供老照片,与大家分享城市的记忆,发挥和调动民众对城市记忆的热情,图书馆可征求收藏者的同意制作备份或请民众捐赠〔5〕,以丰富城市的记忆。

围绕城市记忆,全国绝大多数省市都拥有热衷城市记忆的民间团体和志愿者。他们热爱城市,痴迷老建筑,留恋关于城市所有的陈旧记忆。他们不约而同地拿起相机,走上了“记忆城市”之路。他们是城市记忆的忠实记录者,用影像记录城市的同时,也给我们讲述着关于城市记忆的故事〔6〕。图书馆要善于利用研究城市记忆的智力资源,集合民间志愿者的力量,通过各种方式收集他们行走在城市的街头巷尾,用眼睛、相机和文字记录、收集、整理的城市民间遗存的建筑、雕刻、工艺、歌谣、风俗等有关城市特征的一切〔7〕。努力将散落于城市角落的史料及图片聚集到图书馆,使那些正在逐渐消失的历史记忆和文化遗产能够重新焕发出它们本应具有的价值。

2.3 图书馆是城市记忆的权威组织者

城市记忆的价值并不在于个体记忆的珍稀,而是体现为众多记忆的群体优势,即城市记忆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它是对城市自然、社会诸般事物的历史与现状全面系统的综合记录,由众多的文献共同反映城市的全部发展历史〔8〕。城市记忆不仅仅为了满足个人或群体的怀旧情绪,由于个人对城市记忆的保存价值缺乏足够的认识,且大都根据个人所需与喜好进行取舍,这就使得相当数量有长久价值的城市记忆流失,影响了城市记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而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建设则能够全面反映城市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图书馆在长期的文献建设中,以地方文献为纽带联系着一大批研究城市、了解城市的专家学者,他们对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耳熟能详、如数家珍。若要深入征集某一主题的城市记忆,图书馆可以委托他们进行调查研究,征集和组织资料。2008年,湖南图书馆牵头举办“寻找城市记忆”系列活动。主题是“让我们一起来寻找,寻找城市记忆”,活动内容是寻访与长沙城有关的近现代建筑、人文、街区、古树、古井和文化等。此活动受到长沙市民的欢迎,反响强烈。特别值得欣慰的是,湖南图书馆通过“寻找城市记忆”提供给社会一个文化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吸引更多的人来关心城市的记忆〔9〕。

2.4 图书馆是城市记忆的直接记录者

图书馆拥有专门人才、较先进的现代化设备,在城市记忆的抢救、整理、保存、保护等方面,有其它保护单位所不具备的优势。图书馆可发挥信息保护技术的特长,采用录音与拍摄相结合的办法,如实记录,以特有镜头语言向人们传递最直观的视觉信息和用物理的方法把声音记录下来,将声音、图像与文字结合起来,客观真实地“记忆”城市。

以纪实影像记录城市的嬗变。建立城市记忆工程名录,抢救拍摄城市现状影像。对所在城市历史进行摸底调查,将具有历史价值和古城特色的老街区,老民居、老建筑、文物古迹、历史纪念地及名厂、名店、名校等造册登记,建立名录。对城区历史旧貌现状进行抢救性拍摄,建立起城区历史旧貌照片、录像档案。如深圳图书馆如实地记录城市建设项目和保留城市建设的影像资料,反映城市建设者如何建设起示范新城,印证深圳伟大的建设精神和光辉的时代进程。制作的《百年宝安》以精选珍贵历史图片和视频演播,全面展示百年宝安历史事件、重要人物、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及改革开放2O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10〕。

进行访谈记录口述文化和历史。口述文化是在生活中口头创造的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包括民间故事、歌谣、神话、传说、叙事诗和频临失传的手工艺和习俗等。由受过训练的图书馆员寻找了解城市历史的老人,记录老人讲述的城市故事,做成访谈类专题。2010年7月,湖南图书馆组织了“寻找城市记忆”第二季——邀你一起来寻人,寻找对湖南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典型人物、反映特定时代印记的人物、行将消失行业或艺术的传人。按不同类型的人物分主题进行,如寻访地下党,寻访南下干部,寻访知青,寻访民间艺人等〔11〕。20世纪70年代,美国各州的公共图书馆进行很多口述历史访谈计划,请地方耆老讲述地方早期经历与见闻,留下大批录音带〔12〕。

3 公共图书馆如何开展城市记忆保护工作

3.1 厘清地方文献与城市记忆的关系,抢救性地保护城市记忆

保护城市记忆的根本举措就是进一步加强地方文献工作。地方文献工作与当地城市记忆的收集、保护、传承是密不可分的。地方文献是“原汁原味”的“一地之百科”,是城市发展轨迹的客观缩影与文化底蕴的智慧结晶。地方文献是城市记忆的主要载体,是城市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城市记忆的大部分都可以在地方文献中得到反映。地方文献作为反映城市阶段性发展的历史轨迹的特定文献类型,是记录城市发展进程,保存城市记忆的完备文献体系。地方文献包含那些直接反映城市特定主体社会活动的具有原始依据和凭证作用的历史记录。图书馆收集、整理地方文献是一件非常复杂细致的工作,它是靠多年积累,逐渐丰富起来的,非短期内能够完成。同样,城市记忆的搜集、保护也是一个长期性、积累性的工作。但是,现代化进程正在加快,城市的推土机每天都在使更多的老建筑消亡,城市正在“失忆”,城市记忆的收集、整理、挖掘,也就显得尤为迫切,刻不容缓。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识它在研究城市历史和现实社会活动中的重要性,倍加重视历史搜集和城市记忆的保护工作,抢救性地进行搜集、整理和保护。

3.2 利用地方文献建设多年来形成的工作架构,原真性地保护城市记忆

公共图书馆作为地方文献资源保护与开发中心,做好城市记忆的保护,首先,要成立城市记忆保护委员会,拟定计划,有系统地进行收集工作。其次,根据保护城市记忆的任务和城市的特点建立特色馆藏:①具有城市地方特点的历史文献。②具有城市文化特色的文献。③城市历代名人专藏。内容为本地区出版物、本地著述、记载及论及本地区古今情况的各种资料,包括书籍、杂志、报纸、手抄本、手稿本、宗谱、图片、碑帖、甲骨、金石、墨迹、声像资料等。第三,根据城市记忆的非具象性、稀缺性、脆弱性等特点,广征博收,多途径、多渠道、多层次地进行记忆搜集工作。加强与地方新闻出版行业包括报社、电台、电视台、杂志社、出版社等机构的联系,它们从事地方信息的采集、加工与传播,是地方文献的生产源之一,其产品是城市记忆的原材料。地方电台是地方历史的记录者,除地方新闻外,访谈性节目等,都是第一手地方资料,图书馆可请地方电台送存录音资料〔13〕。此外,还要与当地的档案馆、博物馆、文物部门、史志办和政府各主管部门建立并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征集有关城市记忆的文献。第四,对一些因年代久远而难以获得原始实物的资料,通过复印、扫描、缩微等手段复制实物,快速补充馆藏,确保文献资源的完整性、真实性和系统性。

城市的记忆具有零散性、多样性和模糊性特征,往往分散在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各种载体文献中。除文字之外还有大量的图像、图片、声像资料和实物资源,这些资源在保存城市记忆方面,往往具有文字无法达到的效果。如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手工工艺等,很难用语言概括表述〔14〕,需要通过文献、照片、声像材料等,留下城市完整而丰满的记忆。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记忆的收藏应以非印刷型文献形态为主,逐步提高非印刷型文献的收藏比重,尽量“用影像记录城市,用镜头定格历史〔15〕”,强调对图像、声音和影像进行原生态存储。征集过程中要注重文献的纪实性和直观性,特别是强调原真性。

城市记忆的收藏要区别一般与重点,保证重点,兼顾一般。非书资料和非正式出版物要作为城市记忆的重点收藏。非书资料指不以出版为目的,而在社会生活、经济生活中自然产生的文献。一类如簿记、手稿、日记、笔记等,另一类如书信、文契、证券、商标、戏剧说明书和产品说明书等。此类文献多系原始记录,内容可靠,针对性强,并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或收藏价值。地方性非正式出版物,具有极强的地域特征和史料价值,是非常珍贵的城市记忆,应竭尽全力、抓紧时间去搜集〔16〕。

3.3 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实现资源共享,永久性地保护城市记忆

数字时代,为城市记忆的铭刻方式提供了最为现实和有价值的载体和可能。人们通过对城市记忆的数字化保存和修复,使城市记忆得以永久保存并鲜活起来。图书馆可以运用高新技术,将城市记忆从印刷型文献转变成缩微文献、视听文献、电子文献,并进行数字化加工整合。如:2003年起,首都图书馆根据北京的地方文化特色和首图的馆藏资源特点,建设了以提供北京历史文献为主的《北京记忆》多媒体资源库,并推出了“北京记忆”历史文化网站。内容分为“北京文汇”、“旧京图典”、“燕京金石”、“京城舆图”、“京华舞台”、“乡土课堂”、“昨日报章”等版块,以数字文献的形式提供北京经典文献的全文资源、北京历史照片资源、北京地方艺术多媒体资源,以及舆图、金石拓片和艺术档案等地方文献资源。首图的这一举措将博大、独一无二的北京历史文化全面、详细地展现给社会,增加了公众与城市文化遗产的接触渠道,为公众提供了北京的集体记忆,是公共图书馆保护城市记忆的典范。

4 结语

时间正在洗涤着城市的记忆,图书馆,却是一个试图留住记忆的地方。公共图书馆是城市传承历史、延续文明、拓展未来的重要资源基础,是知识与信息的集散地,人们在这里与古今圣贤对话,在这里回忆城市发展脉络,感受城市精神和文化。一个有文化积淀的城市才是有底蕴、有魅力、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城市。让公共图书馆成为保护城市记忆、塑造城市文化、凝聚城市精神的旗帜,让图书馆使城市生活更加美好。

(来稿时间:2010年12月)

1,2.冯骥才.城市为什么需要记忆.人民日报.2006-10-18

3.周和平.图书馆在城市精神的培育中有特有的价值.文汇报.2010-09-04

4.首都博物馆大规模征集北京“城市记忆”.新京报.2008-02-17

5,12,13.陈昭珍.欧美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之征集及其服务.图书馆,2002(6)

6,7,15.伍巧玲,董晨.城市记忆,让后人找到回家的路.新华日报.2008-10-27

8,9,11.寻找城市记忆活动的由来.http://www.21cbh.com/HTML/2009-6-29/HTML_T3XUDX0XJHRV_2.html

11.谢秀明.探索地方文献工作的新路——深圳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实践谈.图书馆论坛,2005(4)

14.朱玉娟.浅谈公共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7)

16.刘晓霞.公共图书馆建立地方作者著作捐赠专库刍议.图书馆学刊,1999(2)

猜你喜欢
记忆文献图书馆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图书馆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