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敏
(山东省平度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平度 266731)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目前常见而又难治的疾病之一[1]。本研究观察了30例30个早期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MRI表现,并与X线平片、CT扫描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30例30个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例,其入选标准符合国际骨联合会分期标准[2],且最终经病理学证实。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18~65岁,平均(40.4±4.5)岁;其中18例股骨颈骨折,7例有过量饮酒史,不明原因的3例,另2例有服用荷尔蒙史;涉及左股骨头病变11例,13例右股骨头坏死,6例左右股骨头都有病变。检查方法:所有病例均行髋关节X线、CT扫描和MRI检查。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检出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表1 三种方法显示结果情况比较
2.2.1 X线表现 早期股骨头轮廓正常,但在侧位相上,在股骨头前侧面持重区关节软骨下的骨质中,可见一条1~2mm宽的密度减低的弧形透明带,构成“新月征”。随之出现持重区软骨下骨质密度增高,其周围可见点状、片状密度减低区及囊性改变。最后软骨下骨质呈不同程度碎裂、扁平、塌陷,股骨头扁平、塌陷、半脱位状。
2.2.2 CT扫描表现 早期阶段CT检查,X射线片检查还不能确诊时,CT检查就可以看出病理变化。这一时期,股骨头内可以看到多处片状低密度影像,在片状低密度影像中,骨小梁缺少或部分骨小梁被吸收而消失,关节间隙无改变。中期CT检查,股骨头内出现大小不等的囊状透光区,囊状透光区边缘模糊。同时可见股骨头内,有高密度硬化性死骨。股骨头软骨面不规则的断裂变形,关节间隙变窄等。晚期CT检查,股骨头内出现大面积的囊状透光区,囊状透光区边缘模糊不清,股骨头内大面积高密度硬化性死骨。股骨头软骨面不规则的断裂变形或软骨消失,股骨头塌陷变形,髋臼外缘增生,髋臼骨质硬化或囊状改变,髋关节间隙变窄或消失。
2.2.3 核磁共振表现 股骨头坏死核磁共振表现,核磁共振在股骨头坏死的最早期,即可观察到股骨头脂肪组织的高信号中出现不同形态的低信号环形或带状,均匀或不均匀弥漫性区域改变,软骨下有壳状骨折带。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临床常见疾病,是由于各种不同的病因破坏了骨头的血供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塌陷,多侵犯中年人,常导致严重髋关节功能障碍,是常见而又难治的疾病之一。MRI是由于原子核中特定磁场吸收或释放磁电辐射成象。磁共振具有清晰的软组织分辨能力,反映病变区域组织学的变化有独特的优越性。具有轴位、矢状位、冠状位等平面扫描,目前对诊断股骨头坏死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核磁共振诊断,主要用于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它能在X射线片检查、CT检查都无法确诊的阶段,做出正确诊断。
股骨头坏死MRI表现:股骨头坏死的最早期,可观察到股骨头脂肪组织的高信号中,出现不同形态的低信号环形或带状,均匀或不均匀弥漫性区域改变,软骨下有壳状骨折带[3]。MRI敏感性优于骨核素扫描和CT及X线检查。MRI可以在骨质塌陷及修复以前反映出骨髓细胞的变化。所以,MRI应作为早期检查诊断骨坏死的主要手段。
[1] 刘吉华,高振华. 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学对比研究及检查途径探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9,38(3):244.
[2] Brady AS,Strong M,Babikian G. Avascular necrosis:early M R irrkaging and histologic findings in a canine mode1[J]. AJR,2007,15(2):341.
[3] 陈勤,汪守中,杨岳松,等.磁共振成像对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价值的研究[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17(6):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