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玉
(通化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吉林通化134002)
试论创新教育中的尝试性原则
李春玉
(通化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吉林通化134002)
近百年来,创新教育的逐步兴起,使人们开始对创新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反思。随着创新教育研究的深化,关于怎样实施创新教育——即创新教育的基本原则便成为了关键性的问题。笔者从创新教育中的尝试性原则的涵义谈起,重点论述了创新教育中贯彻尝试性原则的依据和基本要求。
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原则;尝试性原则
创新教育的原则,是实现创新教育目的、有效指导创新教育过程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基于系统科学视角所建构的创新教育原则体系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存在着指导与被指导、体现与被体现、引导与被引导的关系。尝试性原则对其它各原则具有一定的的指导作用,其他各创新教育原则均要体现这一过程性原则。
(一)尝试性原则的涵义
“尝试性原则”是指通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学生的设疑、激疑,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解疑能力,引导学生为解决问题而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复制人类知识的发现、尝试创新的过程。尝试性原则是在确立创新教育目标,形成创新教育环境,选择创新教育方法的基础上,指导创新教育的实际展开的原则。
(二)尝试性原则的依据
1.通过激疑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是创新教育的重要任务。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哲学科学家波普尔指出,“科学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它始于问题;一部科学发现历史,就是对奥秘的探索与对问题解答的历史”。他还指出,科学发展的关键并不在于“证实”而在于“证伪”某一种理论,因为无论找到多少只白天鹅都仍然不能证实“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之论断。科学道理总是推测性的,只能通过不断的“尝试”、“排错”和“反驳”、“否定”,向真理逼近。“证伪”就需要质疑精神,没有对现成理论的怀疑、批判则不可能有学术的进步。因此,创新教育中,必须把通过激疑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作为重要任务。传统教育中,把教师的任务定位在传道、授业、解惑,教育中一味强调师道尊严、师门师风、“师道不可违”,缺少怀疑精神、问题意识的培养,因而培养出的人才擅长守业,因袭传统,缺乏怀疑精神、创新能力。现代信息社会对创新人才的呼唤要求现代教师的任务当定位在激疑,引导质疑、解疑上。德国民主教育家第斯多惠就坚持:“一个优等教师在教人发现真理,一个劣等教师在向学生奉送真理”。
2.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尝试创新。创新教育中,教师通过有意识的设疑以对学生激疑,通过教师的激疑培养学生的质疑品质、问题解决能力,在此问题解决中,让学生尝试创新。这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特点。例如小学常识课程中教师讲到:“蚯蚓的再生能力很强,把一条蚯蚓切成两段,两段会变成两条完整的蚯蚓”,一位学生发问:“如果把蚯蚓切成三段,能不能变成三条蚯蚓?”这时,教师故作不知,要求大家来寻找答案。经过讨论,决定做实验。学生把两条蚯蚓分别切成两段、三段,放入相同环境,几天以后事实得出结论:切成两段的分别变成两条完整蚯蚓,切成三段的,头段与尾段分别变成蚯蚓,而中间一段不能成活。学生在这质疑下,为解疑而自动性地实验、探索,尝试了成功。
3.消除结论性教学现象。贯彻质疑解疑尝试原则的创新教育,其过程的重点不同于过去结论性知识的传授、掌握的教学过程,重点在于通过解疑,发现获得知识的过程,培养发现的技能,尝试创新,这是重视教育过程而非结果的教育。现实教育中,许多教师认为,不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知识教学,会造成学生基础知识缺乏,影响将来的发展,因而非常注重系统的、结论性的知识技能教学。正是这种具有稳定性、规范性、结论性的知识技能教学,造成所培养的人才缺乏创新力。发明大王爱迪生承认自己基础知识的贫乏,在进行白炽灯实验时,还并不懂得欧姆定律,但他就完全不管数字,只是通过实验和推理得出结果,有些方法他自己也完全不能解释。更有甚者,有人问爱因斯坦:波士顿到纽约的铁路是多少公里?他回答到:我的大脑从不记书本有的东西,只用来记忆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当有人问他一个物理学上的常数时,他说:我也没有记,不过你到书上可以查到。这启示:教育是传授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还是教授获得知识的方法?培养创新人才的创新教育应当是变教师讲、学生听的“问题——结论”教学模式为“问题——探索——结论”的教学模式。
运用“尝试性原则”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解放学生的头脑。要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精神,首先是要解放学生,把学生从传统教育的种种束缚中解放出来。针对教育对学生的束缚,教育家陶行知大声疾呼:“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强烈要求“解放”学生,以给学生充分的创造机会。解放学生的眼睛,让学生对大自然、大社会进行观察和分析,养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放学生的头脑,把学生从迷信、成见、幻想中解放出来,研究事物的道理、认识真理、信仰真理;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在头脑的指挥下从事实践和创造;解放学生的嘴巴,以使学生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提间的自由,才能够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解放学生的空间,让学生向自然、向社会、向各行各业学习;解放学生的时间,学生的全部时间被学校占据,学生失去了创造的机会,束缚、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因此,创新教育的过程应当是解放学生的过程。只有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够大胆地看、积极地想、大声地说、放手去做。把传统课题教学的“满堂灌”变为“满堂问”,改教师的“一言堂”为师生的“群言堂”,充分给予学生提问质疑、尝试解疑的机会。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爱因斯坦认为,“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解答问题可能仅仅是数学或实验技能问题,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思考老问题,则要求创造性的想像,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创新始于问题。波普尔认为科学始于问题,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开始于他在苹果树下的思索:“为什么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而不飞到天上去?”
(1)问题意识产生于好奇与质疑。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对新出现的情况和新发生的变化及时做出反映,发现问题并且追根求源,激发思考,引起探索欲望。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追究问题罢了”。问题又来自于怀疑精神。地质科学家李四光就怀疑精神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说:“不怀疑真理不能见真理,所以我希望大家都取一种怀疑的态度,不要为已成的学说压倒。”教育中,教育学生对即有理论、流行解释,不能简单接受,而要持怀疑态度,由质疑进而求异,另辟蹊径,突破传统,有所创新。
质疑而发现的例子,科学史上不胜枚举。如哥白尼“日心说”是对托弥勒“地心说”的怀疑、挑战,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对牛顿经典力学的质疑。1932年,近代学者胡适先生为北京大学毕业生开的三味“防身”药中,第一味就是“问题丹”,“问题是知识学问的老祖宗,古往今来一切知识的产生与积聚,都是因为要解答问题”,“试想,伽利略和牛顿有多少藏书?有多少仪器?他们只不过是问题而已。有了问题而后他们自会造出仪器来解答他们的问题。没有问题的人们,关在图书馆里也不会用书,锁在实验室里也不会有什么发现”。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教育中,提倡学生发现错误,提倡有错必纠,甚至包括纠正教师、教材、权威的错误;特别是要求学生对习以为常的事物、现象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教师在教授《灰雀》一文时,鼓励小学生寻找文中错误,果然一位学生就怀疑文中“这些天”的表达不准确,提议修改,因为灰雀从失踪到回来共才两天。学习《爱迪生》一文时,有的学生对文中“爱迪生试制电灯不知进行了多少次实验”中的“多少”不满,因为有关资料已经写过共“一千六百多次”,建议课文改用准确数字。特级教师宁鸿彬向学生提出“三不迷信”: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教师;“三欢迎”:欢迎上课随时质疑、欢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意见、欢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见解;“三允许”:允许说错做错、允许改正错误、允许保留意见,以此鼓励、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精神。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是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要求凡事问个为什么,提出自己意见;其次是鼓励学生放开思想,扩展思维,不要有框子、不要先入为主;再次是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敢于标新立异,鼓励学生敢于“班门弄斧”、“异想天开”;最后,在教育内容上体现探索性和开放性,以引发学生思考和研讨。
3.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策略。思维教学专家德波诺(Debono)指出,“学校课本上的问题通常是封闭性的,也就是说,都有一个正确的答案,而且给出了已有的必须信息。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往往是开放性的,没有准确的答案,还缺少很多有关的信息”。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策略就显得十分重要。问题解决策略是认识主体提出问题,通过分析将思维引向深入,直到问题解决的有意识的探索过程。问题是思维的开端、学习的起点。问题解决策略包括发现问题(生疑)到提出问题(质疑)、讨论问题(议疑)、分析问题(析疑)直至解决问题(解疑)的复杂、连续过程。
(1)教师根据教育内容的特点与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与问题内容,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热情,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2)根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在阅读课文、观察情景、动手操作或相互议论中析疑,教师相机点拨、启发、引导,直到问题解决,最后师生共同概括归纳问题解决的程序、要点或结论,安排学生问题解决后的延伸学习以巩固与运用,使课堂教学成为:“提出问题——阅读思考——分析问题——概括归纳——延伸学习”的问题解决策略。
4.让学生在质疑解疑中尝试创新。教育中不但引导学生掌握人类已有知识,更需要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是如何发现知识的;不仅引导学生理解现成理论,更需要引导学生懂得这些理论是怎样获得的,让学生“复制”人类的知识发现过程,在复制中尝试创新。
(1)通过一些具体的教育方法给予学生“尝试”创新的机会。如留给学生尝试的时间,让学生主动读、说、议、练;指导学生尝试,让学生会读、会说、会议、会练,授之以尝试创新方法;在尝试创新中给予点拨、启发,使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紧密结合;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创新思维活动,如一题多问训练、一题多解训练、一题多变训练等。
(2)教师要擅长于教学质疑解疑。如课前,要求预习教材,独立思考,发现疑难提出问题。课中,设计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疑难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探索,在探索中发现创新:鼓励学生争辩,各抒己见,揭露弊病;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大胆提问质疑。课后,鼓励学生破除迷信,活读书,对课本、教参“吹毛求疵”,列举缺点;组织学生相互评阅作业,相互纠正错误。
(3)艺术性地运用尝试创新的教育方法。如在学生质疑问难、尝试创新时:教师不急于告诉答案,而是鼓励学生自己探究;教师不立即对学生发言评价,以免挫伤被否定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影响情绪;在学生回答不着边际时教师不要急于出面代理,而是适当启发、引导,让学生“品尝”找出正确答案的愉悦。有时为了养成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教师可故意出“错”,给学生留下“钻空子”的机会,并设法让学生钻这个“空子”,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有独立探究问题的能力。
总之,创新教育的尝试性原则要求教师在创新教育过程中解放学生的头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策略,让学生在质疑解疑中尝试创新。我们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教育改革,其中组织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不能忽视。
(责任编辑:李文)
Tentative Principles in Innovative Education
LI Chun-yu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Tonghua Normal University,Tonghua,Jilin 134002,China)
Over the past century,the gradual rise of innovative education had made the people reflect on some basic issues of innovative education.With the deepening of innovative education,how to implement innovative education,namely,the basic principles of innovative education has become a key issue.The paper tried to illuminate the meaning of tentative principles,focused on discussing the basis and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tentative principles.
innovative education;the principle of innovative education;tentative principle
C40-03
A
1008—7974(2011)07—0093—03
本文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发展研究”2008年度重点专项规划课题子课题、吉林省教育厅2010年“高等师范学校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08CX07082;通化师范学院08年教研课题“高师教育学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
2011—03—10
李春玉(1963-),吉林通化人,通化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系主任,教授,教育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