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我国绿色食品事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及解决策略

2011-03-18 12:03秦东方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绿色食品发展

秦东方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马鞍山 243041)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和维持健康的基本条件之一.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加,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食品的选择已不再局限于价格、质量和新鲜程度,而是呼唤更加安全、更富营养的绿色食品.所谓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营养类食品”的统称.简言之,就是无污染的、优质、营养类食品.

1 我国绿色食品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自1990年5月15日,我国正式宣布开始发展绿色食品以来,经过20余年的努力,绿色食品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创立了比较完善的绿色食品生产体系和管理体系,并将绿色食品的发展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组织建设与实施,我国绿色食品事业正稳步向产业化、科技化、市场化、国际化方向推进.

1.1 初步形成了绿色食品组织管理和技术监督网络

自1992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正式成立以来,已在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组建设立了42个地方绿色食品管理机构,定点委托了46个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检测机构,72个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机构.绿色食品组织管理和技术监督网络已经形成,市场运行趋于规范.

1.2 制定并颁布推行了一整套绿色食品全程质量控制标准与措施

中国已先后颁布执行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标准、绿色食品环境监测标准等117项绿色食品国家标准以及各项配套措施,初步建立起了绿色食品“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以确保绿色食品在原料基地、生产、加工、贮藏、运输与销售过程中不受人为与环境的污染,通过坚持实施全程标准化生产,规范产品认证,严格证后监管,绿色食品产品质量稳定可靠,质量抽检合格率几年来一直稳定保持在98%以上.为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食品安全保障,保证绿色食品事业的健康发展.

1.3 审查认证了大量的绿色食品产品,品种实现了多样化,绿色食品产业初具规模

截至2010年10月,全国绿色食品企业总数已达到6418家,产品总数达到16873个,分别比2006年底增长了39%和31%.现已开发的绿色食品产品,包括农、林及加工产品、畜禽类产品、水产类产品、饮料类产品等四大类57小类,覆盖农产品及加工食品的1000多个品种,生产总量超过1亿吨.目前,全国还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33个,基地面积达到1亿多亩,直接带动1297万农户,每年直接增加农民收入6.5亿元以上.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00家,省级龙头企业超过1000家.绿色食品产地环境包括农田、果园、茶园、草场、水域监测面积达到2.5亿亩,较好地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

1.4 绿色食品已走出国门,进军国际市场

在全球绿色经济浪潮的冲击下,绿色企业已成为21世纪企业存在和发展的主导模式,国际市场对有机食品的强劲需求更是加快了我国绿色食品的发展.自1993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代表中国政府加入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IFOAM)以来,我国与国外500多个企业及有关机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中国绿色食品总公司获得了进出口经营权,为绿色食品打进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开辟了道路.

2 制约我国绿色食品事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目前,我国绿色食品事业发展形势虽然喜人,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制约了绿色食品事业的蓬勃发展.多年来,人们关注过多的往往是农药、化肥、激素、抗生素、添加剂等人工合成物质和转基因材料的使用情况,以及环境恶化、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土壤板结、草场退化、生物资源日趋减少、绿色食品标志管理等问题.虽然这些问题不容忽视,但笔者认为制约我国绿色食品事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绿色食品产业体系尚未全面建立

目前,我国绿色食品产业规模偏小,产业优势不明显,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模式尚不完善,还没有建立由绿色食品农产品生产企业、加工制造企业、经专门认定的产前、产中专业化配套企业以及其他绿色食品专业部门所组成的经济综合体.生产技术体系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产品加工与保鲜等方面的新技术未能全面突破,以致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发展缺少新的引擎,要使绿色食品产业成为主流的食品产业仍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努力.

2.2 绿色食品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区域发展也不平衡

从产品结构上看,目前我国绿色食品的产品以农林产品及其加工品为主.其次是饮料类产品,但所占比例相对较小.而市场需求较大的水产品和畜禽肉类产品所占比例极小;从区域分布上看,由于各地条件不同,绿色食品产品开发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江苏、浙江、山东、黑龙江、湖北、辽宁等省份位居全国前列,福建、新疆、江西、广东、吉林等省份发展相对较快,其他省份渐次.绿色食品产品结构的不合理,区域结构的不平衡,使得绿色食品的全面推广难以展开.

2.3 绿色食品市场体系不规范,质量保证体系仍不健全

绿色食品市场体系不规范和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体现在:一是,许多企业热衷于申报绿色食品标志,没有在提高质量和加强管理方面下功夫.管理部门的精力也主要集中于前期的考察与标志审批,而对企业生产过程的全程检查监督和对产品质量的长期检查监督方面力度不够.二是,有些企业法律意识缺乏,擅自扩大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范围,超期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三是,已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质量未达到相应标准要求.个别企业甚至把一些农药、重金属等残留量较高的农产品也冠以“绿色食品”商标标识,以次充好.四是,执法部门对不合格产品、侵权行为、假冒伪劣产品的依法打击力度不够.假冒伪劣绿色食品扰乱了市场秩序,严重损害了正规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最终损害了绿色食品的整体形象.

2.4 绿色食品产品定价缺乏科学指导,品牌价值尚未得到充分体现

由于绿色食品在原料产地的环境、种(养)殖、产品加工、运输、储藏、检验、包装等环节都有严格要求,同时认证过程和管理成本较高,致使绿色食品的生产成本明显高于普通食品.在国外,有机食品的附加值很高,价格一般比普通食品高出50%~200%,生产者的利益和积极性都能得到保证.而在我国,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许多绿色食品的的定价与普通产品没有明显的差异,成本和收益不对等,品牌价值不能得到充分体现.绿色食品生产者的利益没有得到保证,从而影响到生产者的积极性,最终也影响我国绿色食品事业的健康发展.

2.5 绿色食品销售网络还未完整建立,对绿色贸易壁垒未能形成有效突破

截止目前,我国绿色食品市场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供销网络,主要表现在:一是,绿色食品市场开发相对较晚,绿色营销发展滞后,绿色食品基本上处于分散销售状态,没有形成覆盖全国的绿色食品营销网络体系.二是,绿色食品企业物流能力有限,绿色食品仍主要依赖传统的流通渠道,流通渠道不畅,存在产销脱节情况.三是,消费者的绿色观念远未形成,对绿色食品不具备常年有效的需求.四是,绿色食品质量管理标准体系不完善,未完全与国际有机食品认证标准接轨,绿色贸易壁垒仍然存在,绿色食品出口不畅.

3 我国绿色食品事业的发展策略

绿色食品事业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人民生活饮食水平和质量.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事业,促进绿色食品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开辟新的产业空间,将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发展策略:

3.1 各级政府部门应积极引导和推动,加大扶持力度,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化进程

用市场和行政的手段强化各级政府宏观协调职能,建立健全绿色食品监测、监管和质检机构,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认证、监管水平,依法打击假冒伪劣行为.研究制定本地区绿色食品发展方针、政策、规划和实施措施,做到“三个突出”.一是,突出重点区域,将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农业标准化建设示范区作为绿色食品开发的重点区域.二是,突出重点企业,积极引导和扶持农业产业化大型企业、龙头企业、知名品牌企业和出口企业发展绿色食品.三是,突出重点产品,进一步扩大各地“名、特、优、新”产品、精深加工产品、出口产品的发展规模.此外,还应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使发展绿色食品成为引导和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一项有效措施.二是,与农业产业化、专业化、基地化发展相结合,使发展绿色食品成为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三是,与农民增收相结合,推动小规模、分散、不连片的绿色食品经营户向适度规模、集中连片经营方式的转变,以便形成绿色食品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的产业群和产业链,使发展绿色食品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的“增长点”.

3.2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促进绿色食品事业的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是绿色食品开发和持续发展的基础.走绿色产业生态农业之路,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应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在有效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同时,促进资源和环境良性循环,从而获得生产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物质能源循环再生利用、经济社会效益提高四者统一的综合效果.发展生态农业,必须要突出地强调其纯自然性.一是,绿色食品基地要远离工业集中、污染较重的城市,水源、土壤、空气等一般无污染或较少污染.二是,不使用基因工程和辐射技术.三是,拒绝化肥、农药、兽药等生产资料.四是,实行作物轮作方式,动物饲料也必须来源于生态农产品,禁止对禽畜注射激素和抗生素.利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能量转换定律以及生物之间共生、互养规律,结合本地区资源结构,建立一个或多个“一业为主、综合发展、多级转换、良性循环”的高效无废料系统.

3.3 完善绿色食品的技术标准体系,支撑绿色食品事业的快速发展

以绿色食品的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完善为切入点,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契机,加快绿色食品科技开发,促进科技供给,提高技术水平,达到技术标准和优质标准的统一.要加强同有关科研机构、高校、监督检测机构等合作和开发,逐步形成完善的绿色食品科研开发和生产应用相结合的开放性服务体系.重点解决绿色食品发展过程中有关生产、加工、贮运与保鲜、经营管理等关键技术,如生态优化的病虫草害生物防治技术、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利用技术、品种改良技术、土壤生态培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食品加工与保鲜技术、商品技术、废弃物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等,提高技术含量和商品档次,提升绿色食品的附加值及价格,为绿色食品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4 加大宣传力度,培育绿色市场,引导绿色消费

各级政府、有关管理部门、研究单位及企业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及会议、展销等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来宣传绿色食品的概念、意义、特点及有关知识,让绿色食品、绿色经济、绿色市场、绿色科技概念渗透到各层次消费者生活中去,引导和形成绿色消费潮流.大力培育和开拓国内市场,引导和支持商业企业,特别是大型主流商业连锁经营企业在全国各地建立绿色食品专卖店、连锁店、销售专区或专柜,通过绿色食品特有的物流渠道和销售网络开展绿色营销,发挥品牌效应,增强市场拉动力,促进绿色食品贸易流通,提高市场占有率.及时跟踪发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加强绿色食品对外贸易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国家质量标准体系,提高国际采标率.实施品牌精品化战略,不断提高我国绿色食品自主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从而有效地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进一步为扩大出口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王文焕,等.绿色食品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最新绿色食品标准(2010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3]孟昭香.浅述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的影响和对策[J].理论经济研究,2008,(4):116-117.

[4]甘晓伟,等.论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南方农村,2009,(4):85-87.

猜你喜欢
绿色食品发展
绿色食品预包装标签常见问题分析及建议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绿色食品工作指南》(2018版)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什么是绿色食品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我国撤销392个绿色食品产品标志使用权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