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子健
宜兴紫砂工艺厂
紫砂壶的点、线、面
毛子健
宜兴紫砂工艺厂
紫砂壶造型,从壶体的高低、肥瘦、刚柔、方圆的各种姿态,“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中又区分为造型艺术和装饰艺术两种。
紫砂壶;光素器;筋纹器;花货;
紫砂壶造型,从壶体的高低、肥瘦、刚柔、方圆的各种姿态,“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中又区分为造型艺术和装饰艺术两种。而造型艺术又以光素器和筋纹器为主,装饰艺术则已取“象”与自然物师法造化中隽永的生命美感之花货为主。紫砂壶创作者在制壶时,将“点”静态的砂壶,利用“线”条的走向,形成对“面”的感受想象,在以壶“体”之上下、前后、左右至三度空间通专,使之无限延伸。
光素器的造型结构,有着一种规律。正视是辐对称,俯视为轴对称,而圆形或对称的紫砂壶形体,都是以壶体为中心线为轴。因此重心就落在中轴上,在从壶形重心下垂的重心垂源,必使落在壶底的中心点。如王寅春的六方抽角壶。紫砂壶在如此规律的制作条件,使观者产生一种极为轻松平和的心理反应,求得视觉平衡的安定感,也符合紫砂壶基本的“稳”的要求。
制作光素器较其他方面容易入门,因为光素器简练、袒露,且光洁没有丝毫掩饰,稍有差异,其线条的粗细,抽角的钝锐,都会比其他变化的壶体暴露更多的缺点。因此没有轮廓、线条、体积、比例的学问以及精湛超群的制壶技术,也就不能达到简练而又完美的光素器之上品。
光素器的另一个特点,是以较大的光素面,为陶刻艺术与书画金石界人士提供一件特殊的创作天地。也可以说是文人与紫砂壶艺术的融合与交流,留下了“壶虽字贵,字依壶传”的美谈。如顾景舟制作的扁腹壶,有范曾书画。
纵览光素器的造型结构、端庄周正、结构严谨、比例和谐匀称、虚实节奏协调,制作一丝不苟、附巧丽与刚健之中,俱实做到了内容、形式和功能的完美统一。
历代艺人利用紫砂原料所固有的得天独厚之细腻、以及较强的可塑性、器皿表面无釉、胎骨裸露等等的有利条件,在以自然优美的“点线组合”、“面体切割”、把紫砂器整体的俯面、对称、均匀的分成若干等分。在壶体的设计上,要求线条宽容得体,线面转折明确,动态形象生动,流畅自然。如杨凤年的风卷葵壶的委婉曲折,体现出其神韵所在。而制作时对角线的处理要清晰,凹凸要相称,才会得到一种实体与空间的互补作用。如顾景舟的菱花壶,壶体、盖、唇、口都是阴阳六瓣,并与整体协调。尤其是壶口与壶盖,准缝即严密又能任意通转。要达到如此简练且又完美的壶体设计,必须具备高深的比例美学,及精湛的制壶技法,才能创造出艺术与实用的完美结合。
筋纹器在处理线角的锐钝时所产生出来的光影效果,以及强烈的韵律及节奏感,在于使欣赏者产生一种有节有序的手感,而这些线处理的明、暗、宽、窄、凹、凸、收、放、动、静无不为衬托主体,再通过合理的装饰,使紫砂壶“光而不呆”,“花而不俗”,产生出美轮美奂的雅逸之品,引起了制壶者和收藏者的青睐和赞赏,如何道洪的梅花周盘壶。
筋纹器的表现可以是多种变化的几何曲线,有利于几何形态的组合,即方、圆、梯形、三角形等均变换,有极宽度的造型创作空间。配合现今的文化环境和创意概念,造型上冲破了传统的局限,设计出如六角型、金字塔型、多角型等多样化壶身,初看皆使人为之一震,达到洗思醒目的奇效,但无论其造型的变化无穷,依然保持其基本的要求,紫砂壶“稳”的视觉平衡。
从直接取材于自然的瓜、花、木、虫、鸟、鱼、兽的造型,从中提炼师法自然的深意,如水淋挺秀的瓜梨型,溢香流蜜的梅桃型等。作者依其构思,或局部或整体的取用这些自然形象为装饰。如何道洪的松竹梅提梁壶。
另外,受生活中某些器物式样的启发,所设计出造型,如舀水盛浆的石瓢型、滴储清水的罐型、柱础型、斗方型等。都是拟物仿生之造型艺术,透过去芜存青的创造思考而浓缩于一壶之身。若似信手拈来,其实颇具心思。
在花卉类创作中顾景舟的供春壶、蒋蓉的束柴三友壶、汪寅仙的高寿梅椿壶等都是非对称形式的壶体表现,其设计是种多层次的变化,必须通过周视效果,来表现其整体统一感,制壶者必须把造型富变化的点、线、面体表现在主现面,经由视觉的流动,再从各部造型连续变化中求得整体融合。此乃利用对比与调和的交错,追求最佳的造型外观,赋予紫砂壶生动活泼之生命。
紫砂造型千姿百态,可谓汇集器皿造型艺术的宝库,也汇集着历代艺术的创作智慧,经数百年来反复提炼、修改,在这样的基础上,紫砂壶日趋完善。但如同所有的艺术创作一样,扎实的制壶技法和充分掌握泥料特性只是必要而非充分的条件,壶形的完美,隽永的神韵和深刻的内涵相互融合,才能步入艺术品的境界,才能拥有旷代传世茗壶。
[1]章放童:砂里淘金-宜兴紫砂收藏宝典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年
[2]李强:中国古代紫砂壶赏玩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