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先福 李冬梅 郭韫丽
(江西农业大学图书馆,江西 南昌 330045)
“灰色文献”一词源于上世纪70年代,由“Grey Literature”直译而来[1]。如何界定灰色文献的定义,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话题,而直到1997年举行的第三次国际灰色文献会议,有关专家才对此基本达成共识,认为灰色文献是指那些不受商业发行人控制,而由各级政府部门、学术单位以及工商业界以印刷物或电子形式产生的资料[2]。对于灰色文献的类型,目前国内外学者的看法也不相一致。赵伯兴等综合了国内外对灰色文献范围的限定,采用“属概念加种差”区分灰色文献[3],其覆盖的类型应包括以下几种:①各种形式的论文,包括硕博士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②各种形式的报告,包括研究报告、调查报告、技术报告、市场研究报告等;③预印本;④政府出版物;⑤企业机构期刊;⑥技术规范与标准;⑦商业性文献;⑧专利;⑨翻译文献。
在传统的印刷环境下,灰色文献多属于内部资料,发行量较小,且非直接可见,所以获得比较困难。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得许多灰色文献可以通过网络迅速传播和获取。网络灰色文献是指在因特网上存在的非常规发行,并且允许用户免费或在一定范围内收集、整理和利用的信息资源[4]。与传统灰色文献相比,网络灰色文献具有发布的自由度高、类型多样化、出版的时效性强、内容的专业性强、收集的便利性等明显特征[5]。一般来说,网络灰色文献资源主要指对科研和生产有较高利用价值的学术信息资源,不仅包括传统灰色文献的网络载体形式,而且还包括很多非正式出版但具有学术价值的实事动态、在线信息、电子预印本等。
随着 E-Science、E-Learning、E-Media、E-Administration等应用环境相互融合成为综合数字环境,用户对信息资源的需求范围和使用形式已经发生巨大变化[6]。同时,开放存取(open access)运动和机构知识库(institutional repository)建设的蓬勃发展以及数字图书馆的兴起,给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注入了新的形式。因此,加强对网络灰色文献产生、传播及利用规律的研究,重视对其收集、整理、组织、储存与利用方面的管理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课题。
由于网络灰色文献资源获取便利、内容新颖、具有较高的信息价值,因而国外十分重视这类灰色文献的开发利用,并建立了各种灰色文献系统[7]。其中以欧洲灰色文献利用协会(European Assiociation for Grey Literature Exploitation,简称EAGLE)牵头下的合作计划“欧洲灰色文献信息系统(System for Information on Grey Literature in Europe,SIGLE)”最为著名,此外还有灰色文献网和全球四大灰色文献传递中心:英国图书馆文献供应中心(BLDSC)、美国国家技术信息中心(NTIS)、法国科学技术信息中心(INIST)与日本科技振兴事业团(JICST)。另外,许多机构通过建立灰色文献网站、专栏和目录等形式进行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组织和利用,如德国灰色文献中心、法国数学图书馆“MathDoc”联盟的灰色文献索引等。
国际社会对网络灰色文献的管理采取的是合作策略。比如SIGLE负责欧共体范围内的灰色文献书目控制;国际硕博论文数字图书馆(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NDLTD),旨在创建一个支持全球范围内电子论文的创作、保存、传播和检索的数字图书馆,并支持公开获取全文[8]。自1993年12月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的第一次灰色文献国际会议以来,到2009年已经召开了11届,来自世界各地的重要资讯组织单位积极参与,共同商议灰色文献发展相关事宜,其会议论文由灰色文献网收藏储存,经由OpenSIGLE知识库提供免费下载[9]。
我国对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组织利用时间较晚,主要是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研究报告以及其他学术资源方面的数据库建设工作[10]。学位论文是一种重要的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国内主要有:中国期刊网优秀博硕士论文库、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CALIS的高校学位论文数据库和国家图书馆学位论文收藏中心等;会议论文则包括:万方数据资源子系统的中国学术会议全文数据库、CNKI子系统的中国重要学术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等;研究报告主要是国研网的国研报告和中国商业报告库;其他网络学术资源,诸如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奇迹文库和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等。
徐刘靖等通过国内外灰色文献开发利用现状对比分析,认为我国灰色文献开发意识不强,特别是对网络灰色文献资源不够重视,缺乏统一机构对其进行集中系统的收集、组织、整理工作[11]。另外,我国还存在网络灰色文献类型和规模比较小的问题,国外针对网络灰色文献开发利用的类型较广,如SIGLE收集有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科技报告、译文、预印本、政府出版物等,而我国目前还主要集中在学位论文和会议论文方面。另外,除收集国内各种形式的灰色文献资源外,还应当积极开发和揭示其他国家的灰色文献资源。
基于网络灰色文献出版、传播的规律性较难把握,文献数量庞大、内容交叉重复、价值高低参差不齐,导航定位工具开发不足、管理灰色文献的法律不够完善、数字版权保护工作比较薄弱以及缺少对灰色文献价值的评判标准等现状,国内外网络灰色文献组织应对此采取措施并加强研究[12]。
有关情报机构的评估数据显示,灰色文献在整个信息源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超过20%,而西方发达国家公众利用灰色文献的意识较我国高出40%。对网络灰色文献开展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必须建立在广泛的社会认同基础上,不断加深公众对网络灰色文献特征、意义和作用的了解,唤醒公众对灰色文献重要价值和灰色文献工作迫切性的认识。各图书馆在加强对传统灰色文献开发利用的同时,还要加强对网络灰色文献的开发并为读者提供服务。
同时,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提出明确的政策法规导向。除建立专门机构,统一管理、制订、协调规划外,更重要的是从政策与法规方面提供保障。比如灰色文献的呈缴制度、发布策略与价格体系、灰色文献的密级认定、共享政策、知识产权保护和灰色文献管理的奖罚措施等。
灰色文献大部分属内部资料,未经正规渠道出版发行且发行量较小,这使其版权所有者很容易受到侵权。在数字化环境下,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会涉及到更复杂的知识产权问题。因此要加大宣传《著作权法》、《知识产权法》等相关法律,还应采取专门措施来保护网络灰色文献的版权,只有这样才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对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管理,不仅需要行业、地区及国内合作,而且还要开展国际合作,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欧盟早在1985年成立了灰色文献开发协会(EAGLE),目前欧盟的17个国家都设立有SIGLE中心,负责本国灰色文献的收集、编目、输入等工作,然后汇入到统一的管理中心,并实现共享。在合作中应尽可能地将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建设各环节所涉及的单位和机构,包括灰色文献的生产者、政府部门、灰色系统开发者和管理者,甚至用户都吸收到合作系统中来。
开放存取是开发利用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重要途径。开放存取是指版权制度框架内版权人通过放弃或让渡部分版权,赋予用户较大的利用版权资源的权利。这样可以解除版权对灰色文献开发利用的制约,鼓励灰色文献生产者将其文献资源以标准格式的文档上传并提供免费查询。Joachim Schopfel等近来对英国、加拿大、法国、韩国和德国的5家科技信息中心进行比较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灰色文献提供者都或多或少地参与到开放存取运动中来,并且对灰色文献的获取、存档和提供政策具有明显的影响[13]。随着创作互用协议日益广泛的应用,世界范围内将有更多的灰色文献以开放存取方式被公众利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数据库及其建设是对网络灰色文献进行控制、开发、利用的有效工具和方法,而灰色文献开放存取的主要载体包括机构知识库和学科/主题知识库。首先,网络灰色文献的生产者支持开放获取,图书馆和科研单位可以在本机构建立机构库,以便个人可以将自己撰写的灰色文献提交到机构库或学科库中;其次,网络灰色文献的开发者支持开放获取,其开发出来的系统应当遵循0AI元数据收割协议,以便与其他数据平台实行互操作。Joachim Schopfel等从灰色文献类型学、灰色文献在知识库中的比率、元数据、质量控制和全文获取条件等5个方面,调查了法国56个数字化机构库,概述灰色文献在数字化机构库中的保存和传播情况[14],为数字化环境下灰色文献机构知识库建设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
[1] Vilma Alberani and Paola De Castro.Grey Literature from the York Seminar(UK)of1978 to the Year 2000.International Journalof Special Libraries,2001(4):236-247.
[2] 董明强,李广德,吴奇才.谈网络灰色文献“白色化”[J].情报杂志,2004(5):119-120,122.
[3] 赵伯兴,盛兴军.网络环境下灰色文献的合作存储问题探究[J].情报科学,2008(5):693-697.
[4] 莫泽瑞.网上灰色文献及其收集利用[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6):40-42.
[5] 程慧荣,钟惠燕.挖掘网上灰色文献 提升图书馆信息服务能力[J].现代情报,2006(4):159-161.
[6] 魏来,张晓林.综合数字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9(6):161-165.
[7] 徐刘靖,刘细文.国外网络灰色文献开发利用模式及服务方式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06(1):78-80.
[8]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OL].[2010-05-08].http://www.ndltd.org.
[9] The Grey Literature Network Service[OL].[2010-05-08].http://www.greynet.org/opensiglerepository.htm l.
[10] 陈吟月.我国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情报资料工作,2006(6):56-59.
[11] 徐刘靖,刘细文.国内外灰色文献开发利用现状对比分析[J].图书馆建设,2005(5):65-67.
[12] 李新.试论网络灰色文献的管理与利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10):61-64.
[13] Joachim Schopfel and Hélène Prost.Document supply of grey literature and open access:an update[EB/OL].[2010-05-08].http://scholar.google.com.
[14] Joachim Schopfel and Christiane Stock.Grey literature in French digital repositories:a survey[EB/OL].[2010-05-08].http://www.greynet.org/opensiglerepository.htm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