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精选文摘(第34辑)

2011-03-18 06:28本刊编辑部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1年3期
关键词:情报学图书馆信息

◀总 论▶

AELISC 2295-34-11(3) 提升图书情报学学科地位的思考——基于CSSCI的实证分析/苏新宁(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4):47-53.

自改革开放以来,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得到了飞速发展,学术地位有了很大改观,但是否已经具有应有的学科地位?作者根据CSSCI的引证数据对图书情报学研究特征进行分析,指出:目前国内图书情报学论文存在着引用文献偏少,引用外文文献比例较低,跨机构跨地区合作研究不够,理论研究成果缺乏等问题,这些问题对图书情报学学科地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提升图书情报学学科地位的措施包括:增强理论创新能力,提升在学界的影响力;重视学科的学术性,改变学界固有意识;推出学科精品之作,扩大社会影响;加强机构间学科间合作,扩大学科间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应用研究,扩大学科成果的应用领域等。(肖 群)

AELISC 2296-34-11(3) 文化权利·图书馆权利·读者权利/尚丽维(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图书馆,2010(4):12-15.

文化权利就是人们通过文化活动获得利益的权利。文化权利有集体性文化权利和个体性文化权利之分。图书馆权利是一种集体权利,它旨在捍卫个人的知识自由权利。我国地方政府图书馆法规或行政规章中规定的读者权利不够全面。读者权利的具体内容能够从已有宪法或法律规定中推定出来。图书馆权利和读者权利是文化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图书馆范围内,这种集体性权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障个体性的读者权利。文化权利能够为读者权利提供合法基础,图书馆权利能够为读者权利提供制度基础。(肖 群)

[信息资源管理]

AELISC 2297-34-11(3) 公益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三种理论视角/王建冬等(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情报资料工作,2010(4):19-24.

文章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公益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理论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提出国内公益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三种理论视角,即“属性—过程”视角、“主体—角色”视角和“对象—需求”视角的公益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并基于不同理论视角研究的分析比较,给出目前国内公益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基本特点:(1) 该领域研究以“属性—过程”视角和“主体—角色”视角的居多,较少有成熟系统的“对象-需求”视角研究成果;(2) 对公益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主体的多元化构建关注尚停留在倡导或呼吁层面,缺乏对企业等不同类型社会主体参与公益性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的模式、机制和效果的研究;(3) 在开发利用的群体定位方面,一般强调“普遍覆盖”,而对需要重点关照的困难群体或特殊群体关注不足;(4) 注重定性分析,缺乏深入科学的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王 岗)

AELISC 2298-34-11(3) 基于协同学的信息运动生态协同演进研究/裴成发(山西大学管理学院)//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8):8-13.

研究信息运动生态学,之所以需要基于协同学,是因为协同学的内涵主要强调子系统、序参量、自组织。而信息生态平衡又是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人种类和数量等合理匹配、信息生态环境因子相互协调、信息人与信息生态环境高度适应、整个系统的信息流转畅通高效的相对稳定状态。因此,要解决信息运动生态的协同发展与演进问题,确有借鉴协同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必要。基于协同学的基本思想,从信息运动的角度对信息运动特征、信息生态要素与系统、信息生态协同等问题进行揭示,在此基础上着重对信息运动生态系统模型、协同模型构建进行重点描述,对信息运动生态要素、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演进效果的判断提出基本思路。(杨 蕾)

AELISC 2299-34-11(3) 面向信息服务平台的信息生态位研究/冯秀珍,张建坤(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情报科学,2010(7):976-979.

信息服务平台中的信息生态位描述了信息人从事信息活动涉及的信息状态。信息人与信息的供需关系决定信息服务平台中的信息生态位重叠状态的多样性,主要有信息提供者间的信息生态位重叠、信息需求者间的信息生态位重叠和信息提供者与信息需求者间的信息生态位重叠。信息生态位存在两种基本的理想状态:两个信息提供者之间提供小部分相同的信息,可以保证信息的有效供应,又可避免信息在较大信息空间的竞争;仅有一个信息提供者和一个信息需求者,条件是:信息提供者的信息绝大部分能够被有效利用,信息需求者也可以获得其所需的大部分信息。(邵晋蓉)

AELISC 2300-34-11(3) 农民工信息接受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俞守华等(华南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图书情报工作,2010(15):44-48.

通过综合分析农民工自身因素及外部环境因素,以班杜拉的社会认知论为依据,结合理性行为理论及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农民工信息接受行为结构模型,并以广东珠三角地区的广州、佛山、江门为调查地点,选取5家制造业企业,对农民工就业信息接受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利用AMOS7.0软件对各种潜变量之间的关系假设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中大部分变量对农民工信息接受意向有显著影响作用,可以为深入分析农民工信息行为和开展有效的信息服务提供科学依据。(陈永平)

AELISC 2301-34-11(3) 试论信息生命周期的概念及研究内容/索传军(国家图书馆研究院)//图书情报工作,2010(13):5-9.

信息生命周期是信息自产生到消亡整个过程中运动的客观规律,它与信息生命周期管理存在着根本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研究目的、研究性质和研究角度与对象方面。认为信息生命周期的研究对象是信息,其核心是对信息从产生到消亡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的运动与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其研究的内容包括信息生命周期运动规律研究、信息生命周期运动阶段性研究、信息生命周期运动影响因素分析、信息生命周期测度研究、信息生命周期应用领域研究以及不同类型信息生命周期之间的差异研究。研究方法有因素分析法、信息计量学法与社会网络分析法。(陈永平)

AELISC 2302-34-11(3) 信息用户检索决策中的心智模型分析/甘利人等(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 //情报学报,2010,29 (4):641-651.

心智模型是人类决策行为发生改变的心理依据,文章将心智模型引入到信息用户决策行为研究过程中。在阐述了信息用户决策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心智模型构成以及对决策行为的作用机制,并通过简单单框检索到高级多框检索的决策行为调整实验设计,考察了心智模型对决策行为的影响效果,并进行了理论解释。实验结果表明用户学习使用一个新的检索方法,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检索结果的负反馈导致用户内部心智模型的改变,从而导致检索决策行为的调整。因此,如何刺激新手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新方法的认知,是解决数据库检索资源,尤其是新推产品使用效果问题的关键环节。(王 岗)

[知识与知识管理]

AELISC 2303-34-11(3) 关于我国知识管理首个国家标准的几点思考/储节旺等(安徽大学管理学院)//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8):4-7.

文章论述了我国知识管理首个国家标准出台的背景,阐释了它对知识管理在概念统一、术语规范、实施要求、合作发展等方面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在其指导下,组织的知识管理活动将越来越规范,知识管理能力将越来越高,核心竞争力将越来越强。知识管理国家标准对国内长期存在的多种知识管理定义进行了统一融合,明确了知识管理实施的八项指导原则。标准的出台有利于改变目前企业知识管理起步阶段的状况,并推动知识管理市场的成熟。但该标准依然存在操作性不强、社会参与及推广力度不够等诸多不足,因而文章提出进要一步完善知识管理国家标准,继续关注新技术以维护标准的动态发展以及扩大实用性和影响力等若干对策。(杨 蕾)

AELISC 2304-34-11(3) 基于分布式认知对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研究/何明芮(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李永建(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情报杂志,2010(8):49-54.

分布式认知理论认为认知分布在个体内、个体之间、制品以及环境、文化等所组成的功能系统中,隐形知识显性化这一认知活动亦是如此。在这个功能系统中,任何环境、文化、个体或者其他因素的改变均会导致系统的改变,都会使原来的认知系统支离,如共享隐性知识的文化转变可以导致整个显性化活动失败,不采用合适的工具(技术工具)可以导致整个显性化活动失败,不恰当的信息表征转化也同样可以导致整个显性化活动失败,等等。整个显性化认知过程的完成是依赖与系统中各个因素的交互作用。(邵晋蓉)

AELISC 2305-34-11(3) 基于互信判断的隐性知识共享主体博弈策略研究/朱卫未等(南京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情报杂志,2010(7):74-78,44.

将隐性知识共享按照其目标和过程的区别划分为两种类型:结果导向型和行为导向型。通过模型的建立和求解,得出结论:从隐性知识主体的理性决策角度,会导致在交流过程中的知识保守情况出现;在结果导向型的隐性知识共享活动中,无私者将会较容易剔除出自私者的共享对象,从而与同类型者结成长期的共享合作联盟,而在行为导向型的隐性知识共享活动中,理性的自私行为者的决策更为占优,无私者在多次共享中如果发现共享对象是一名自私者,将会改变自身的决策类型,走向自私者的行列,从而建立一种保守型的长期共享合作关系。(邵晋蓉)

AELISC 2306-34-11(3) 基于知识内涵深化的知识管理模式的动态演进论/晏双生(南京大学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中国药科大学社会科学部);李亚光(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管理科学系) //图书情报工作,2010(14):40-44,101.

随着人们对知识内涵认识的渐进性深化,知识管理模式也经历了一个动态性的演进过程,虽然这些知识管理模式都在不同的层面上推动了知识管理思想的进步,但是,他们也存在着各自的局限,基于知识信息观的模式因为对技术的依赖而束缚了人的主体性;基于知识客观体的模式突出了知识管理的主体性,但缺乏整体性;知识管理的战略模式虽然开辟了知识管理的新途径,但没能克服资源观或能力观在知识或能力上的困惑;知识管理的资本管理模式从知识资本的视角进行研究,但有将组织知识泛化的倾向。认识上述理论模式的不足,有利于人们对知识内涵认识的进一步深化。(陈永平)

AELISC 2307-34-11(3) 论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的整合与集成/张新民(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图书情报工作,2010(16):6-9.

知识管理 (KM) 和竞争情报 (CI) 不是“or”,而是“and”的关系。一方面,CI的有些东西可以加入到KM中;另一方面,KM为CI创造了情报源泉,让CI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情报分析而不是信息检索上,两者互补可以更好地提升组织的战略能力。同时,提出一种实现两者有机整合的路径和方法:以战略保护系数(SPFs)及其策略框架为基础,以影子团队作为组织机制,全面评估和平衡KM和CI风险,并据此制定相应的知识资产开发和保护政策,从而实现两者的集成和整合,最终实现从信息到知识再到情报的转化目标。(陈永平)

AELISC 2308-34-11(3) 文献隐性关联知识发现研究/曹志杰,冷伏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情报学报,2010,29(4):605-613.

文章首次提出并从发现和复现两方面定义了文献间的隐性关联,即原本存在联系,但尚未被发现或出于某种目的,被人为去除、主观隐藏或弱化后的关联。针对上述特点,提出了基于文献的隐性关联知识发现方法以及三种发现模式和发现流程。选取国防领域关于“新型隐身技术”的情报研究实例,设计实验发现了“半导体技术”与“隐身技术”间的关联,复现了“等离子体技术”与“隐身技术”间的关联,提供了“超结晶格子”与“激子”两个备选研究方向,验证了隐性关联知识发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针对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采取基于NASA叙词表上位概念映射及基于战略坐标的共词聚类方法对发现过程进行改进,提高发现效率,使隐性关联知识发现方法在情报研究实践中更具可操作性。(王 岗)

AELISC 2309-34-11(3) 再论知识服务的概念内涵——与信息服务关系的再思考/陈建龙等(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图书情报知识,2010(4):14-19.

将国内现有关于知识服务与信息服务关系的研究观点划分为三类,即服务发展阶段论、服务基底改变论、价值取向转型论,在剖析其理论观点不足基础上,依据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对知识服务和信息服务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行了分析,提出知识服务在服务对象方面,主要是由于某一方面知识的缺失,但更加倾向于那些通过外部客观知识世界无法满足的需求;服务工具方面,主要依靠内化于服务者自身的知识积淀(第二世界);服务者方面,需要经过高度专业化的知识学习,并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创新方面,主要在知识服务者头脑内或知识服务网络内通过知识共享与传递完成,加工深度高,创新度高。(陈永平)

AELISC 2310-34-11(3) 知识关联的理论基础研究/文庭孝等(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图书馆,2010(4):9-11.

客观世界中所有的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知识单元(包括文献、人脑等知识载体和概念、词语等知识内容)间存在着各种关联,揭示和利用知识关联是知识组织、知识管理、知识发现和知识创造的起点。世界普遍联系的观点、小世界现象、科学发展的统一性和继承性、学科综合与交叉、知识引用理论和相关性原理等为我们探讨知识关联提供了理论依据。(肖 群)

◀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

AELISC 2311-34-11(3) 蔡元培的图书馆思想及其影响/李菊花(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图书馆论坛,2010(8):41-44.

蔡元培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是近现代新型教育的开拓者,卓越的教育家。他一生关注文化教育事业,曾任中华图书馆协会董事兼协会第一次年会大会主席。在他新任北京大学校长伊始,就着手建设辅助北大教学的北大图书馆。他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服务社会的人,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教育不只在学校,还在学校之外的许多场所,第一是图书馆。他把图书馆看成是科研、育人的重要基地。蔡元培作为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开拓者、图书馆事业活动家,他对当时我国的图书馆建设起到了引领作用,展现出对教育兴国、富国强民的追求,为我国图书馆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张京生)

AELISC 2312-34-11(3) 对公共图书馆服务几个问题的论说/黄俊贵(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2010(3):3-11.

公共图书馆发展以服务社会为动力。近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工作成绩斐然,表现在服务理念与组织管理方面充满活力,令人耳目一新,值得总结、推广,当然其中也有一些需要讨论的问题。本文从:(1)全面理解和贯彻公益服务原则;(2)在普遍服务的基础上开展个性化服务;(3) 要做好传统服务工作,积极开展网络信息服务;(4)注重由静态服务转向动态服务;(5)加强图书馆服务与社会互动,吸引读者参与;(6)对图书馆服务实行柔性与刚性相结合的管理等方面,探讨了公共图书馆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张京生)

AELISC 2313-34-11(3) 服务过程研究:公共图书馆“普遍均等、遍及全民”服务研究的新趋势/刘学平(山东潍坊学院)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8):60-64.

随着公共图书馆“普遍均等、遍及全民”服务的发展,均等服务研究出现了新趋势——服务过程均等。从山东省图工委2009年5月在山东烟台召开的图书馆工作会议上获悉,图书馆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加强实践与研究,促进图书馆的内涵发展,提升服务水平。这意味着图书馆的服务要向深层次发展。作者在阐述公共图书馆服务过程中均等服务研究背景的基础上,概括出了公共图书馆服务过程均等的涵义,分析了公共图书馆服务过程均等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以及馆员在实现公共图书馆服务过程均等中的地位和作用,构建了实现公共图书馆服务过程均等的服务机制。(张京生)

AELISC 2314-34-11(3) 关于图书馆学和档案学理论分歧与融通的对话/章燕华,叶鹰(浙江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4):101-105.

图书馆学与档案学的基本分歧可以归纳为:“知识”与“凭证”的资源起始属性分歧是造成图书馆学与档案学分歧的起点;基于“内容”的知识分类方法与基于“形成者”的来源原则决定的不同资源组织原则形成了图书馆学和档案学最根本和最显著的分歧;公平服务和区别服务是图书馆学和档案馆学的服务差别,而“资本-技术-服务”理论轴心的趋同为图书馆学与档案学融通奠定了基础,主要表现在资源的趋同与共享,数字化支持技术的一致,服务的拓展与深化等方面。(肖 群)

AELISC 2315-34-11(3) 国家图书馆接受日本赠书探讨/黄述志(国家图书馆)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8):83-87.

据最新统计,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日文图书72万多册,这些图书从来源上主要分为三种:(1)主动采选的的日文图书。国家图书馆通过购买、国际交换等方式主动采选到的日文图书约有21万种左右;(2)战后接管的日文图书。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家图书馆于1946年至1948年间通过负责接管处理日伪机关和个人遗留的图书,从中共获得日文图书22万种;(3)日本的赠书。中国国家图书馆自建馆以来就对外积极开展接受赠书业务,通过100年的不懈努力,共收到了日本专家学者、文化团体所赠图书22万种,缓解了购书经费的不足,丰富了馆藏,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围绕赠书开展的活动涉及到日本200多个文化机构团体和近千位专家学者。赠书活动分为建国前和建国后两个阶段,每一段都有不同的特色,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张京生)

AELISC 2316-34-11(3) 国外大学图书馆总分馆制的优势及启示/孙晓辉,孙坦(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图书馆建设,2010(8):14-18.

总分馆制在国外有着悠久的历史,实行总分馆制可以有效利用资源、提高服务效益,通过一体化和专业化管理,实现系统内各图书馆之间资源、设施和服务等多方面共享,使图书馆的管理和运行更加高效。而大学图书馆分馆的产生源于大学的发展、信息资源的增长、提升服务内涵的需求与学科发展的需要。国外大学图书馆总分馆制具有管理优势、信息资源优势、服务共享优势、设施共享优势及经济优势。我国大学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建设可借鉴其先进发展经验:坚持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加强数字分馆建设、确立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双层管理模式、确立全系统技术保障与标准规范。(杨 蕾)

AELISC 2317-34-11(3) 哈佛大学图书馆的文献保护体系/林明(中山大学图书馆)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4):21-26.

哈佛大学图书馆系统中专门从事图书馆文献保护工作的机构有:哈佛储存图书馆、韦斯曼文献保护中心、哈佛学院图书馆文献保护与成像部。其具体的文献保护工作包括环境控制与日常维护、灾难预案与灾后恢复、载录格式转换、文献修复、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文献保护的教育与培训。纵观哈佛大学的文献保护体系,其主要特点是:(1) 文献保护工作从预防性保护到补救性保护,从原生性保护到再生性保护一应俱全,体系完备;(2) 图书馆工作以分散管理为主,但分工合作明确,提供了完备的文献保护服务体系。(杨 蕾)

AELISC 2318-34-11(3) 基于SERVQUAL的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模型构建/施国洪等(江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7):1-6.

产生于营利性服务业的SERVQUAL模型在商业领域内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服务质量评价工具,但其在图书馆服务行业的应用合理性和跨行业适用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基于SERVQUAL模型,作者结合我国图书馆服务的现状,从服务质量由功能和技术两属性维度构成的角度识别出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的维度和指标,并删除了原量表的6个问项,修整了部分指标的描述,增加了技术质量维度并明确了其下级指标,构建了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完善了我国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理论体系。(张京生)

AELISC 2319-34-11(3) 将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完全剥离的十大理由/张金星(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图书馆) //图书馆杂志,2010(8):8-12.

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及应用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革命,这场革命的主要成果就包括个人电脑的普及、互联网的成熟和数字图书馆的投入使用。数字图书馆囊括了计算机技术的拓展力、互联网通讯手段的渗透力和图书馆管理架构的凝聚力,数字图书馆具有巨人的基因,尽管刚刚诞生,就以磅礴之势信步于世。但是,数字图书馆带给图书馆界的不仅仅是惊喜,还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和隐忧。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有着不同的属性和运营规则,在同一个体系中会互相牵扯,无法发挥最佳效能。图书馆的公益原则限制了数字图书馆的业务扩展,数字图书馆的经营行为又伤害了图书馆的公益原则。为了各自健康的发展,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必须完全剥离。(张京生)

AELISC 2320-34-11(3) 立足新变化 突破新问题 推动县级公共图书馆持续发展——第三届百县馆长论坛主旨发言/李国新(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图书与情报,2010(4):1-3.

典型调研和宏观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县级公共图书馆实现了快速发展,馆舍面貌明显改善,服务设备跨入计算机和网络时代,经费保障有所改善,服务范围有拓展,服务能力有提升,服务效益有改善。在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新问题主要是:“人吃楼”(即公共图书馆出租转借馆舍,以馆舍租金、转借补偿收入弥补人员或运营经费的不足) 凸显为主要问题之一;县级图书馆自身不强,没有发挥作为区域性服务体系中心馆的作用;经费总量不足与结构不合理并存;服务效益不佳。完善基本保障、构建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效益实现持续发展,应该是县级公共图书馆“十二五”时期的主攻目标。(张京生)

AELISC 2321-34-11(3) 论公共图书馆的公共责任/席涛(广州图书馆) //图书馆建设,2010(7):17-20.

公共责任就是公共组织及其成员履行公共职能和职务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公共图书馆是以公共文化服务为根本任务、以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为使命的公共组织,其公共责任与生俱来。公共图书馆的公共责任和社会责任是有区别的,其公共责任的内容包括保障公民权利、促进社会公平、发展文化公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认真履行公共责任是建立公共图书馆合法性基础的重要途径,积极拓展公共责任空间是增加合法性资源的有效方法。因而必须以强化公共精神为先导,以监管制度为保障,以提高能力为基础,确保公共图书馆责任的实现,并在承担履行公共责任的过程中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杨 蕾)

AELISC 2322-34-11(3) 论图书馆学研究的国际化、本土化、专业化/黄宗忠(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图书馆学刊,2010(8):1-4.

近些年来,在我国图书馆学专业刊物上讨论图书馆学研究的国际化、本土化、专业化的文章不太多,而且主要是讨论本土化。为了使图书馆学研究健康发展,使图书馆学内容不断创新,笔者从:(1) 什么是图书馆学研究的国际化、本土化、专业化;(2) 图书馆学研究的国际化、本土化、专业化的相互关系;(3) 图书馆学研究的国际化、本土化、专业化的发展过程;(4) 进一步搞好图书馆学研究的国际化、本土化、专业化的有机结合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探讨了图书馆学研究中关于国际化、本土化、专业化的一些理论问题。(张京生)

AELISC 2323-34-11(3) 美国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制定对我国的启示:一种基于文本分析的研究/陈昊琳等(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 //图书情报工作,2010(15):11-15.

运用文本分析法,综合考虑图书馆的类型、先进性、规模与影响力等因素,选择20份美国公共图书馆的战略规划文本,从战略规划样本情况、战略规划制定主体、战略规划体例、战略规划内容构成、战略规划运行保障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应该从重视战略规划的编制、组建团队制定战略规划、完善战略规划体制、丰富战略规划内容、明确战略规划保障方式和强化战略规划评估监督体系六个方面构建中国式的战略规划的核心体系,利用战略管理工具促进图书馆的发展,以应对图书馆的共同发展与挑战。(陈永平)

AELISC 2324-34-11(3) 农家书屋建设与图书馆社会服务体系研究——由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问题引发的思考/王宗义(上海图书馆) //图书与情报,2010(4):13-20,65.

2007年3月6日,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牵头,中央文明办等列衔,八部委联合发出在全国乡村普遍开展“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只是其中没有社会文化主管部门,图书馆人对这一举措不免有几分诧异。农村基层文化服务,尤其是农村居民的图书服务,原本是图书馆等文化教育机构的传统专业范畴,怎么突然成了由出版界为主实施的活动,这是体制变革的新突破,还是对现有图书馆活动模式的质疑?尽管有些诧异,但图书馆人少有异议。但图书馆人也不能不有所疑虑,尽管图书馆与出版社都“与书为伴”,但社会文献管理利用与书刊文献出版毕竟不属同一个专业范畴,图书馆学与出版管理科学也有着本质差异,由出版人来做图书馆专业的事,真的是一个理性的选择吗?笔者对由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问题引发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思考。(张京生)

AELISC 2325-34-11(3) 社会记忆存取探微——图书馆本质的再追问/魏幼苓等(河北大学图书馆) //图书馆杂志,2010(8):2-7.

通过对“图书馆”本质的诸多研究成果的学习,依据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运用归纳、抽象、比较分析等科学方法,对“图书馆”这一社会事物进行了研究与剖析。阐述了“图书馆”的根本矛盾、核心能力与本质特征,提出了“图书馆”系“社会记忆存取机制”的观点。认为广义图书馆可以概括为“社会记忆存取机制”,狭义图书馆可以概括为“知识存取机制”。“图书馆”的形态可以不断变化,而它的本质却不会改变。(肖 群)

AELISC 2326-34-11(3) 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制度保障研究/王素芳(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4):4-9.

采用文献调研、案例研究和政策文本分析等方法,对我国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的制度保障进行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一是调研国内现有社会力量办馆状况及其政策诉求,二是调研国内外现有政策法规对社会力量办馆的规定及其问题。从我国当前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的现状来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对政府办图书馆事业的捐赠和支持活动;(2) 公益性和半公益性图书馆实体举办;(3) 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图书馆实体举办。国内现有图书馆法规对社会力量办馆规定的较为笼统,没有区分上述不同性质的活动。从国外立法的经验来看,规范对象多为公益性图书馆,很少涉及营利性、非营利性图书馆,据此,本研究对公共图书馆立法提出一些原则建议。(肖 群)

AELISC 2327-34-11(3) 图书馆服务理念之我见/杨玉麟(西北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图书与情报,2010(4):4-6,12.

有人说,图书馆界之所以“卑微”地提出“用户永远都是正确的”,努力地以用户(读者)的需求为自己一切活动的出发点,说明作为一个行业图书馆的社会地位“低下”或者“边缘化”,笔者坚定不移地反对这种说法。笔者在与一些公共图书馆或高等学校图书馆做学术交流的时候,曾提出了一些关于图书馆服务的基本理念,认为:(1) 办馆条件可以落后,但办馆理念不能落后;(2) 大钱办大事,小钱办小事,没钱也能做事情;(3) 大众百姓的阅读需求,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本来理由;(4) 普遍均等的阅读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之路;(5) 尊重读者的阅读权利,是图书馆对构建和谐社会所作贡献的体现;(6) 有困难找民警,有问题请找图书馆。(张京生)

AELISC 2328-34-11(3) 图书馆与儿童阅读推广/王余光(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8):1-3.

让孩子喜爱读书,并养成阅读的习惯,已成为家长与社会的共识。但让孩子做到这一点,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家庭与社会有许多工作要做。过去,不少人因家庭的熏陶,自小爱读书,并终其一生,如史学家顾颉刚、张舜徽等前辈学人,受到家庭的影响,走上学者的道路。由此可看出家庭对孩子读书的影响是很大的。家庭之外,社会环境对孩子的读书也有很大的影响。不是每个家庭都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阅读条件,因而出版界、图书馆界就需要承担起这方面的责任。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十分重视儿童阅读推广,在2008年推出《中国阅读报告》第一辑,受到了图书馆界的好评。阅读推广委员会将继续《中国阅读报告》的工作,以弘扬中国优良的阅读传统,关注今日的社会阅读,迎接时代变迁对阅读的挑战。(张京生)

AELISC 2329-34-11(3) 我国图书馆学方法论的研究历程、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陈宇(广东工业大学图书馆)//图书馆杂志,2010(7):2-5,31.

从我国图书馆学方法论的体系创建和发展、图书馆学专门方法的研究,以及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引进和移植三个方面回顾了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取得的成绩,认为目前较有影响力的仍是“三层次”方法论体系,学术界在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已基本达成共识。文章指出了图书馆学研究方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今后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思路:避免专门方法认识上的“形而上学”,正确把握借鉴移植的研究方法,加强研究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提高研究方法的创新性。(肖 群)

AELISC 2330-34-11(3) 以制度保障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权益/李东来,蔡冰(东莞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4):17-23.

为了给《公共图书馆法》立法提供支撑,就公众和业内专家对读者权利和义务的认知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二者在认识上存在差异。我国公共图书馆在读者权益保障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读者平等利用公共图书馆的权利没有普遍实现,读者的知情权没有得到切实保障,读者的自由使用权落不到实处,读者免费接受图书馆基本服务的权利尚未完全实现,读者隐私权和安全保障权存在隐患。参照国外图书馆相关法规,应该从制度上和法律上保障读者平等利用权、免费使用权、信息知情权、参与权、自主选择权、个人隐私权等的充分实现。(肖 群)

AELISC 2331-34-11(3) 用进废退:县级图书馆公共性的历史抉择——“湖南省衡阳市公共图书馆回访调研”引发的思考/卓连营(国家图书馆研究院) //图书馆,2010(4):1-3.

公共性是公共图书馆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由于制度的种种缺陷,致使我国公共图书馆公共性先天匮乏,尤其是县级图书馆发展明显滞后,对中国图书馆事业乃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顺畅运行形成阻滞,面临用进废退的历史抉择。充分认识公共性之于县级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深刻意味,进而积极寻求养成与伸张公共性的有效途径,成为时下业界不容回避、亟待解决的紧迫任务。(肖 群)

AELISC 2332-34-11(3) 新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对象争鸣六十年——一个“近似本质说”的视角/马恒通,宋力品(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图书情报工作,2010(13):128-134.

“近似本质说”是指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已经达到本质认识的层次,但仍未找到其本质,只是在不同程度上接近了本质性的认识,其代表性的主要有“矛盾说”“知识说”“交流说”“符号信息说”“公共信息流通说”“信息时空说”“资源说”“转化说”“管理说”“结合说”“本质说”和“保障说”。认为建国60年来,我国学者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近似本质”的认识也不尽相同,这是必然的,虽然没有达成共识,但每一个观点都是向本质层次逼近,反映了我国学者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不断深入和进步。(陈永平)

[自动化、网络化]

AELISC 2333-34-11(3) 对下一代图书馆界面的探索与实践/朱本军,聂华(北京大学图书馆)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4):5-9.

下一代图书馆界面是一种一站式发现图书馆资源并可直接获取电子全文的工具,它是图书馆整合全部馆藏资源,并进行统一揭示与调度的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产品。本文就北京大学图书馆在下一代图书馆界面的探索与实践方面所做的努力和经验予以总结和思考,介绍了下一代图书馆界面的工作原理,将下一代图书馆界面和传统OPAC做了科学的对比分析。认为尽管改进后的OPAC和下一代图书馆界面在特点和功能方面趋于一致,但下一代图书馆界面在扩展检索涵盖范围、引导发现、整合检索与全文获取等方面的创新功能使其成为值得图书馆在未来一段时间重点关注的应用系统之一。(杨 蕾)

AELISC 2334-34-11(3) 基于科研合作网络演化的个体网络生命过程分析/王丁弘等(北京邮电大学智能通信软件与多媒体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数字图书馆论坛,2010(8):20-28.

本文主要从科研合作网络的微观特性出发,在传统科技文献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时间演化与微观分析的角度对科研合作网络、科研合作团体及个体科研工作者的成长过程进行量化分析。文章以大量科技文献数据为实验数据集,以网络演化为线索跟踪个体成员的生命过程,同时考虑网络演化中的普通成员和核心成员对社团演化的不同影响,定量分析演化特性和个体网络生命过程。在实验基础上证实了一个共同的规律:关注科研团队中个体生命过程,有利于及时把握团队的发展动态,为团队的演化提供指导;科研团队要持续不断地发展,既要吸收新成员,同时又要有相对稳定的中坚力量维持团队的科研方向。而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实验假设还可以扩展到其他社会组织的分析中,追踪分析相关组织的发展趋势及关键人物对组织演化的影响。(杨 蕾)

AELISC 2335-34-11(3) 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社会价值刍论——从价值哲学角度分析/陈红星,肖时占(怀化学院图书馆) //情报科学,2010(8):1136-1139,1155.

网络原生数字资源既包括大量非正式出版的个性化网络原生数字信息,也包括许多正式出版物,如网络原生电子期刊、电子报纸、大量具有学术价值的完全开放存取期刊等。这些资源质量参差不齐,既有有害的垃圾信息,也有有利的知识资源。其正向价值表现为:满足人类信息需求,创造社会财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负向价值为:信息过剩,制造信息污染,产生数字鸿沟,导致社会信息不公平。根据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的双重性和相对性,通过改变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的条件、主题对象和环境来改变其价值属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的有用性,防御和转变其有害性的过程。(邵晋蓉)

AELISC 2336-34-11(3) “网特”活动猖獗情况下青年网民的情报安全教育/周九常(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信息科学学院)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7):30-34,44.

网络特务,简称网特,又称网络间谍,是指受特定组织雇佣,为达成某一目标,通过互联网进行特定活动的人员。这类活动通常有刺探猎取情报、发表支持雇佣方的言论,以及通过网络对敌方信息系统进行入侵或加以破坏等。在网络特务猖獗的情况下,我国的情报安全面临严重的威胁,近几年来,发生了多起网络情报泄密事件。考察这些情报泄密事件,不难看出,青年网民成为情报泄密事件的主要参与者,甚至成为行为主体。本文介绍了网络特务拉拢青年网民的方式和套取情报的步骤,分析了青年网民的个性特点,最后重点论述了青年网民的情报安全教育内容。(张京生)

AELISC 2337-34-11(3) 约束数据库过量下载的版权公告亟待规范/吴蜀红(五邑大学图书馆)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4):10-16.

过量下载作为一种非法使用数据资源的行为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中国高校的发生率为世界第一。本文列举了近年中国高校数据库过量下载案例,并对各相关部门为了制止过量下载而制定和发布的版权公告作了分析。认为大部分版权公告的效力层级较低,制定程序不规范;而部分版权公告的格式不规范,且部分公告的内容随意、模糊,缺乏可操作性,还有部分公告缺失具体的处罚规定。并由此对规范数据库过量下载版权公告提出了具体的建议:(1) 约束数据库过量下载版权公告的制定应纳入整个机构的版权政策;(2)建立分层次的版权政策规范数据库过量下载;(3) 版权公告应形式完备、内容清晰;(4) 版权公告的完善需依赖专业研究。(杨 蕾)

[数字图书馆]

AELISC 2338-34-11(3) 基于知识链的数字资源整合研究/崔伟等(吉林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图书馆学研究,2010(8):32-35.

数字资源整合是指依据检索需求,将各个相对独立资源系统中的数据内容、功能结构以及检索方法进行聚类和重组,为信息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检索平台和检索结果表示方式,研究如何帮助用户有效获取信息,提高数字资源使用率。基于知识链的数字资源整合是通过知识流在不同图书馆主体间及图书馆内部的转移与扩散而实现知识创新的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网链结构模式,它在一定意义上是知识整合。本文从知识流方面,提出了构建横向数字整合模型,旨在为用户提供高效、个性化的知识服务,实现知识共享、创新与增值;从知识整合方面,笔者运用主题图及领域本体两种方法实现数字资源整合,构建了纵向的数字资源整合模型。(杨 蕾)

AELISC 2339-34-11(3) 全国中小学移动数字图书馆的设计与实现/袁茂峰(广州金蟾软件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数字图书馆论坛,2010(7):24-29.

中小学移动数字图书馆是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的有益补充和延伸,它对指导青少年学生阅读,推进移动数字阅读技术与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的对接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前瞻意义,适合我国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建设需要,也提高了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的影响力和实用性。全国中小学移动数字图书馆深刻地改变了传统中小学图书馆的借阅、管理和运营方式,它的实施是推动现代基础教育体系建设,探索新型健康素质教育道路,加快建成创新型基础教育的战略需要,也是提升我国中小学基础教育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文章详细地演示了易博士的特色与创新,介绍了全国中小学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使用,以及易博士移动数字图书馆的运营保障。(杨 蕾)

AELISC 2340-34-11(3) 数字图书馆信息网络传播的法定许可制度研究/马海群等(黑龙江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心) //情报资料工作,2010(4):14-18.

文章对数字图书馆现有的版权使用方式中主要面临的困境:强制许可实施的不现实性、授权许可操作的不可能性与延伸性集体管理的不相宜性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基础,探讨了数字图书馆信息网络传播法定许可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借鉴版权补偿金制度的思想,构建了数字图书馆信息网络传播法定许可制度的一个蓝图,设计了包括行使法定许可制度的主体、法定许可制度的客体、许可费用的标准、许可费用的来源、许可费用管理机构以及严格的用户实名注册制度、并发用户数量的限定、使用时间的限定、使用范围的限定、限制用户的使用方式等数字图书馆负有的义务和相关的配套管理制度,使数字图书馆信息网络传播的法定许可制度更加具有操作性。(王 岗)

AELISC 2341-34-11(3) 我国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现状/郑德俊等(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0(7/8):27-32.

介绍了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的相关概念,概述国内外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在对国内30家已经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国内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的现状与问题,即:(1) 信息安全意识薄弱;(2) 信息安全管理人员不足,缺乏培训;(3) 信息安全保障经费投入不足;(4) 缺乏信息安全管理策略。提出应该重视提高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中“管理”的比重,将信息安全管理国际标准系统地引入数字图书馆领域,建设完备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王 岗)

◀文献学、目录学▶

AELISC 2342-34-11(3) 汉熹平石经历代著录考述/赵立伟(山东聊城大学文学院)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7):89-94.

汉石经,又名熹平石经、一字石经、鸿都石经,汉熹平四年(175年)始立,光和六年(183年)刊成。本文对汉石经历代著录的情况进行了详细考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追溯各种拓本、摹本及翻刻本的流传散佚过程,认为汉石经拓本六朝梁已见传世,唐中宗后多有散佚。宋代残石出土后,曾有多种拓本传世,惜均已亡佚。元明以降,汉石经残石及拓本逐渐被人们冷落。清代曾有三种拓本传世,今所及见者,仅国家图书馆所藏“小蓬莱阁本”。民国时期曾有多种石经辑拓本印行,惜多散佚,所幸其中残石大多著录于《汉石经集存》一书。建国后所出残石拓本散见于各类期刊。(张京生)

AELISC 2343-34-11(3) 论孙星衍的校勘学思想、方法及成就/焦桂美(山东理工大学文学院)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8):37-41.

孙星衍(1753-1818),字伯渊,一字渊如,号季逑、薇隐、芳茂山人,江苏阳湖人,清乾嘉时期著名学者、校勘学家、文献学家。孙氏治学以博通见长,于经史、小学、校勘、辑佚、金石、方志、骈文诸领域卓有建树,所校博涉经史、诸子、本草、医方、星经、地记、字书等,成果主要集中在《平津馆丛书》与《岱南阁丛书》中。孙星衍的校勘学思想主要表现为存古书、广流传;证经史、伸汉学;经世用、惠后学三端。在校勘过程中,他注重广集众本,力求全备;精选底本,择善而从;运用多种校勘方法,主张校改原文。孙氏所校诸书影响当时,享誉后世。(张京生)

AELISC 2344-34-11(3) 五家 《补晋书艺文志》 平议——编纂《补晋书艺文志辑校汇注》刍议/朱新林(浙江大学古籍所) //图书馆杂志,2010(7):70-76.

清乾嘉以降,考据学蔚然成风,极大地推动了史学和辑佚学的发展。史学和辑佚学的成果则集中体现在补史志上,清代学者相继对正史开展了补史志工作,形成了一大批卓有成效的学术成果,其中,补《晋书》艺文志便有六家之多,它们分别是秦荣光《补晋书艺文志》四卷、丁国均《补晋书艺文志》四卷附录一卷补遗一卷刊误一卷、文廷式《补晋书艺文志》六卷、吴士鉴《补晋书经籍志》四卷、黄逢元《补晋书艺文志》四卷和傅云龙《补晋书艺文志》四卷。除傅云龙《补晋书艺文志》外,其它五家均刊刻行世。本文力图对上述五家《补晋书艺文志》的编纂体例、收录范围、取材来源、学术贡献和缺失等方面加以揭表,以期对编纂《补晋书艺文志辑校汇注》有所借鉴。(张京生)

AELISC 2345-34-11(3) 以书目知识为基点,以用户服务为中心——近十年(2000~2009年) 书目工作进展与演化/胡唐明(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郑建明(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 //图书情报知识,2010(4):20-26.

进入21世纪以来,书目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FRBR的出现给书目知识描述规则带来了冲击,使得AACR2、ISBD、MARC21等纷纷成立功能小组,修改规则以适应FRBR;其次,书目知识揭示与组织方法由于网络资源的变化而做出了改变,出现了本体和语义网;接着,在书目知识系统优化方面,表现在书目知识系统互操作的扩展与控制的深化;最后,新时期书目知识服务呈现多种态势,如学科导航、信息检索、网络参考咨询等。提出未来的书目工作要坚持以书目知识为基点,以用户服务为中心,在加强中西方的衔接,提高共享程度的同时,实现书目工作理论与实践的融合。(陈永平)

◀情报学、情报工作▶

AELISC 2346-34-11(3) InfoVisModel可视化原型系统的实现/周宁,何坚(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0(7/8):3-8.

主要讨论信息可视化原型系统的理论方法和实现技术。具体探讨可视化模型的构建策略、原型系统的环境配置、功能模块和操作方法;文本信息、语音(音频)信息、图像信息可视化模型的构建、数据准备与数据规模、操作界面与运行结果。该原型系统的研究不仅是通用信息资源管理可视化模型的有益尝试,而且在中文信息可视化方面也取得一定的经验。(王 岗)

AELISC 2347-34-11(3) 超大型中文叙词表本体的检索与推理研究/曾新红等(深圳大学图书馆,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0(7/8):58-65.

研究超大型中文叙词表本体检索和推理的网络化实现方法,运用其成功实现“中国分类主题词表本体”(CCT1_OntoThesaurus)的共建共享系统(CCT1_OTCSS),且时效性已达到实用要求。提出基于RDF三元组思想的Lucene索引结构构造方法,以CCT1_OntoThesaurus(基于CCT一版的纯文本电子版建立)为例,构建Lucene索引,在此基础上实现高效的本体检索和一致性检测推理,并进一步实现CCT1_OTCSS的各项功能。该解决方案对于我国现有的几部应用最为广泛的超大型中文叙词表快速实现本体化升级、网络化共建共享和动态完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对于国内外其他采用XML、RDF或OWL表示的大型知识组织系统(叙词表、本体等)实现网络化检索与推理也具有参考价值。(王 岗)

AELISC 2348-34-11(3) 基于数据挖掘的科学基金资助监测方法研究/段庆峰等(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中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情报杂志,2010(8):1-4.

通过数据挖掘的相关算法及技术,从大量的科学资助信息中快速发现有价值的知识,并将其影射输出为知识图谱,为管理者及专家提供决策支持。资助监测分析的关键技术是通过相关研究要素的关联性度量,形成关联矩阵,采用多维度法将研究对象映射到二维空间中,形成知识图谱,有效地发现要素之间的关联模式。关联矩阵的形成有两种方法,基于共生关系的关联分析和基于相似度的关联分析。监测分析的内容包括:热点资助主题关联分析;主要合作国家关联分析;主要受助对象关联分析;重点及潜力科技资助领域分析;项目资助演变情况及国外资助结构对比分析。(邵晋蓉)

AELISC 2349-34-11(3) 基于引文分析的竞争情报研究现状探析/邱均平等(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 //情报学报,2010,29(4):737-743.

竞争情报已经成为情报学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为系统了解国内竞争情报研究的现状,本文尝试通过引文分析展示我国竞争情报研究的论著、作者、期刊、年代的影响力分布及重点研究领域。根据高被引论文关键词共现,我国竞争情报研究内容可分为:① 竞争情报理论研究。② 竞争情报方法和技术研究。③ 竞争情报应用研究。基于被引和发文的综合考量,研究领域最有影响且高产的作者有:包昌火、缪其浩、谢新洲、彭靖里和陈峰等五位;最有影响的期刊是《情报学报》《情报理论与实践》《图书情报工作》等。(王 岗)

AELISC 2350-34-11(3) 开放存取期刊评价模型构建/陈铭(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图书情报工作,2010(14):11-15.

首先探讨开放存取期刊评价模型的构建方法和步骤,然后在学术期刊评价指标和电子期刊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结合开放存取期刊的特点,向专家发放调查问卷,通过对指标数据的分析处理,确定了生产能力——载文量/年、发文时滞、篇均引文数、著录规范,学术影响力——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数、影响广度、被引半衰期、期刊h指数,网络传播能力——出版周期、检索入口数目、访问量/年、开放的程度、被重要数据库收录、网络影响因子三方面的16个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开放存取期刊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探讨权重的确定,最后构建了开放存取期刊的评价模型。(陈永平)

AELISC 2351-34-11(3) 钱学森情报学思想及其对情报学持续发展的启示/吕斌(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李国秋(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7):1-6.

钱学森指出,信息是物质运动的一个侧面,情报是为了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情报工作的现代化就是建立信息系统工程,情报分析研究是生产情报的科学技术。他对情报学的地位做了明确的定位:情报学是思维科学的分支,情报学是软科学。20世纪90年代以后,钱学森在情报激活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了情报激活的方法论问题,提出人机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钱学森情报学思想对未来情报学研究有着重要启示:信息学不是情报学;情报工作重在知识激活;情报学要为科学发展作出贡献,方法论很重要。(邵晋蓉)

AELISC 2352-34-11(3) 期刊引用认同及其被引评价新指标有效性分析/郑德俊(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管理系);叶继元(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4):106-114.

本文讨论了基于期刊引用认同与基于期刊被引的指标,并从期刊国际化视角分析了期刊评价的新指标,目的是探索不仅仅以“影响因子”为核心进行评价的可能性。分析表明,基于期刊引用认同视角和基于期刊被引网络视角的很多指标可以与期刊影响因子指标相印证,可用作国内期刊评价的新尝试,而相关期刊国际化评价指标还需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肖 群)

AELISC 2353-34-11(3) 情报学理论思维与情报学研究变革/陈文勇(吉林农业大学图书馆)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7):14-17.

从当前情报学研究现状来看,情报学理论的建构更多充斥着一定的随意性——主要是研究者缺乏情报学理论思维。也使我国情报学的发展出现了“三多三少”的结果,多移植、少创造;多直觉、少批判;多借鉴、少超越。客观地说,导致情报学理论思维缺失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与制约,也有内部因素的缺位,特别是情报学理论思维缺乏很大的自明性。由此,重建情报学理论思维是情报学变革方向与发展路径的必然选择。要寻求情报学理论思维的关怀,呼唤情报学理论思维的回归,情报学研究者要成为情报学理论思维的实践主体。(邵晋蓉)

AELISC 2354-34-11(3) 情报学领域关键词同现网络结构研究/耿志杰等(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情报科学,2010(8):1179-1182.

文章建立了CSSCI收录的2005-2007年情报学领域相关文献的关键词同现网络,使用复杂网络理论方法对该网络拓扑结构和加权结构的网络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拓扑结构的研究发现,该网络是一个典型的无标度网络,具有小世界特性,通过小世界特性可以看出,各个研究主题和研究内容之间连接的紧密程度非常高,表明它们彼此之间具有很高的关联性;在加权结构中,分析了该网络的节点强度分布、相关性、聚类特征。通过对关键词同现网络结构的研究,有助于分析研究领域内的一些关联特征。(邵晋蓉)

AELISC 2355-34-11(3) 文本分类中的语义核函数研究/张玉峰,王志芳(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情报科学,2010(7):970-975,979.

核函数可以和很多现有的分类和聚类算法相结合,如K最近邻分类算法、支持向量机算法等。本体作为知识组织、知识表示的一种信息资源整合的方式能够有效地从Web或纯文本语料中整合自然语言知识,为文本分类获取语义信息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知识库来源。语义核函数设计的关键在于以何种背景知识为支撑、以何种方式获取特征的语义信息以及如何将语义信息加入到核函数中。在该文中选择获取文本特征间的语义相似度来设计语义核函数,并实现了基于WordNet的语义核函数算法,利用该语义核函数嵌入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分析,显著提高了分类器的分类性能。(邵晋蓉)

AELISC 2356-34-11(3) 一种基于主成分和密度的改进型动态数据流聚类算法/琚春华等(浙江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情报学报,2010,29(4):579-585.

文章主要研究了在有限资源约束下的数据流聚类方法。针对海量、高速的数据流,现有聚类方法在有界内存和有界时间的限制下,难以快速有效地进行聚类,设计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和密度的动态数据流聚类算法:PDStream算法。它采用滑动窗口管理数据流;首先使用主成分模型作为前置系统,它负责对基本窗口内的源数据进行属性转换,起到了降维的作用;然后使用密度聚类模型作为后置系统进行聚类操作;最后对系统中生成的概要数据进行简化的二次聚类并更新聚类簇。通过实验表明,PDStream算法有效克服了STREAM算法使得聚类受控于历史数据的缺点,显现出处理海量数据的优越性以及聚类质量高的特点。(王 岗)

AELISC 2357-34-11(3) 引荐分析法:一种新的引文分析法/周春雷(郑州大学信息管理系) //情报学报,2010,29(4):671-678.

作为一种重要的情报学分析方法,引文分析法自问世以来就深受国际图情界重视,并得到作者同被引(ACA)和引用认同(CI)等重大改进,但ACA对施引者尤其是高影响力施引者关注不足,而CI不便于应用。为弥补上述缺憾,作者提出引荐分析法(CRA),它综合了引文分析法和知识图谱等方法,通过分析高影响力作者的施引列表来寻找该作者眼中的学界同行,在对大量专家的引荐结果进行汇总后可获得较为精确的领域研究结构全景图。采用h指数遴选学科专家,并以国内图情界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CRA不仅有助于挖掘更为丰富的引文信息,为分析学科结构提供新的方法,而且有助于丰富社会网络研究。(王 岗)

AELISC 2358-34-11(3) 中文学术期刊数据库的比较研究/谭捷等(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 //图书情报知识,2010(4):4-13.

选取中国知网、维普以及万方中文学术期刊数据库作为研究对象,从多个角度对三个数据库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数据库之间存在较高重复率,并且重复率与学科的相关性不大;三大数据库都存在着更新延迟;检索方面三者各有优缺点,其中中国知网相对有优势;个性化服务方面中国知网的种类较多,万方相对薄弱;支付方式方面,中国知网和维普提供较多的支付方式,万方较少;和中国知网与万方相比,维普在费用方式方面比较灵活;流量方面,从整体上看,维普流量处于领先地位,但波动较大,中国知网流量较稳定,万方到2009年增长较快,三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来小。(陈永平)

AELISC 2359-34-11(3) 专业研究发展趋势的预测模型——以竞争情报研究为例/王筠,徐玉萍(辽宁师范学院管理学院) //情报杂志,2010(7):12-14.

预测是对事物的演化预先做出推测。科学的预测对提高竞争力和决策成功率有重要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预测成为人类科学文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对某一学科专业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可以揭示学科研究的特点和规律,为今后的研究和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竞争情报为例,采用两种方法,对其发展趋势进行拟合及预测,克服了单一模型拟合预测的局限性。预测结果表明,竞争情报的文献量在未来三年将超过300篇,并继续稳步增长。本文还对两种预测模型的拟合效果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就竞争情报而言,回归分析是一种较好的预测模型。(邵晋蓉)

猜你喜欢
情报学图书馆信息
开放与融合:公安情报学进入情报学方式研究*
构建中国特色的情报学
图书馆
国内图书馆情报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探索
订阅信息
卷首语
展会信息
去图书馆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