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巷超(洛阳师范学院 图书馆,河南 洛阳 471022)
知识转移是知识从拥有者(知识源)到接受者的传播过程,是连接知识与读者的基本手段,把知识转移给特定读者是知识管理机构的基本职能。影响知识转移效率的因素很多,其中知识转移过程中知识载体的性能则是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和把握知识转移载体的发生发展规律和不同载体的知识转移特性,充分发挥各种载体的优势,将会对提高知识转移效率产生积极作用。
载体是指能传递能量或运载其他物质的物体,而运载知识的物体则是知识载体。通常人们把知识载体按照其物理性质来划分,如纸张、胶片、磁盘、光盘等等。这种划分为我们提供了认识、理解、开发和利用知识的基本原则。但是作为知识存在状态的研究仅仅停留在这样的层面还是不够的,其中一个重要缺憾就是不能够反映动态的知识载体状况,因而难于解释知识在传递流动过程中的特性。那么知识转移载体的内涵是什么呢?
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不同存在状态的知识有着不同的知识负载物。人类知识通常有两种存在状态:其一是寓于个人意识之中的主观状态,称之为主观知识;其二是作为主观精神物化物的客观存在状态,可称为客观知识。依照这样的划分,知识载体可以划分为两种,一种是人的大脑,它是主观精神状态知识的载体;另一种则是物质实体,它是主观精神外化或者物化的载体。那么这两种状态是不是在逻辑上很周延了呢?于此之外还有没有第三种状态的知识存在呢?答案是肯定的。
刘渊和刘晓清两位学者对知识的存在状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知识存在的第三种状态的概念。他们指出,信息存在于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它“存在着3种状态:接受状态,即存在于人的头脑中,被人理解或吸收的状态;记录状态,即存在于人自身之外的各类载体中的状态;传递状态,即各种方式的信息传播中的状态。”[1]在这里,接受状态的知识就是上面所说的主观知识,而记录状态的知识就是物化了的知识。尽管作者并没有对“传递状态”的知识展开论述,但是毫无疑问,传递状态的知识是一种客观存在,是连接人与物化知识的唯一通道,离开了传递状态,一切关于知识的扩散、传播、交流、转移都将失去探讨的前提。传递状态的知识概念的提出对知识转移载体概念的确立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按照知识的基本特性,传递状态的知识也有其附着物,这种附着物就是知识转移载体。”[2]基于唯物主义观点来看,知识在转移过程中总是附着于一定的载体,比如声音通过空气的震动来传播,文字通过传统的实物载体来传播,电子信号通过电波或者网络传播等等。我们说的知识转移载体是动态知识的载体。
因为知识离不开相应的载体而独立存在,所以作为过程的知识转移可以看作是知识载体的替换,也可以看作是知识载体性能的转换。知识的存储载体、转移载体、阅读载体之间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在大多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界限并非泾渭分明,而是功能兼具,相互融通的。比如图书,它既是知识存储的载体,又可以充当知识转移的载体,同时还是阅读的载体。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或者按照物质运动的绝对性来说,任何一种蕴含或者负载知识的物质载体都将因自身的变化和移动而具有知识转移的功能。比如我们把地下出土的文物搬到研究室,文物本身所载的知识也随之转移到了研究室,否则研究将无以谈起。但是如果从知识转移效率的角度加以考察,则不同的知识载体会显示出不同的特性,其中有的知识载体作为知识转移的载体更具有优势,而有些知识载体则更侧重于存储知识或者利用知识。比如中国古代立于太学门前的石经,可以保存知识,但却不利于知识的空间转移。所以,这里所说的知识转移载体,可以理解为知识在转移过程中对载体知识转移性能优选的结果。
为了研究和表述方便,本文把知识划分为主观状态的知识和客观状态的知识,而客观知识又随着发展可以是附着在不同的载体之上,并通过不同的载体实现知识转移。那么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状态知识在知识转移过程中具有不同的载体,不同的知识转移载体又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性能。
2.1.1 主观知识的特性
知识本来属于哲学范畴中的一个概念。哲学家们喜欢用的一个关于知识的定义是主观的知识,用哲学家奎恩的话说:你认为你知道的东西就构成你的知识。主观知识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一种能动地反映事物的结果。主观知识有如下几种基本特征:第一是内隐性。主观知识是内隐知识,是存在于人脑的不清晰知识,不易用语言、文字或其他符号进行逻辑的说明。这种不可言说的知识多于可以言说的知识,因而它不能以正规的形式在社会上进行传递。第二是私有性。因主观知识存在于人的大脑中,个人知识在还没有被语言、文字表述出来以前,它还未进入人类社会的公共领域,这种“私人知识”不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还不能让多人共享,只有他本人或通过他本人才能利用。第三是动态性。主观知识的形成不仅来自身体的感官和理性的直觉,而且还来自社会实践和客观知识。社会实践信息和客观知识输入人的大脑后,就使人脑中原有知识结构和内容发生变化,从而促进了主观知识的不稳定性发生。此不稳定性促进了主观知识的优化,提高了人类的认识能力,有利于主观知识的客观化和客观知识的主观化。第四是主导性。个人知识制约和支配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和掌握的深度,是个人进行思维的基础,具有指导自身的生产生活实践的作用,也深刻地影响着个人的实践能力、实践性质和实践成败。[3]人们的头脑是主观状态知识的加工厂,同时也是知识最初的存贮装置。主观知识依存于人的大脑,并为个人所有,所以也可称之为个人知识。个人知识在还没有被语言、文字表述出来以前,只有他本人或通过他本人才能利用。主观精神状态的知识具有与它的拥有者的高度合一性,因此它随着认识主体——人的死亡而消失。
2.1.2 主观知识的转移载体
当知识依赖于人脑而存在,即人脑作为知识的存储体的状况下,唯一的、也是最有效的空间知识转移模式当然是它的生产者本身——人的位移。原始社会,要把一个消息、一种经验传递给异地的他人,就必须到异地去。这个阶段是知识转移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人充当了知识转移的载体。人作为知识最充分的载体,人的转移是知识最有效的转移,因为人是知识更为直接、可靠的转移,拥有了人就拥有了知识和技术。在这样的情景之下,知识的转移速度和范围则完全取决于人的流动,而人的流动又与社会人才机制以及交通发达程度密切相关。
知识的生产和积累是人类特有的功能,而这一功能有赖于知识的人际(代际)转移,有赖于对知识存储载体的探寻和创造。在知识转移实践中为了突破时空的阻隔,提高知识转移的效率,人们经过漫长的探索过程,寻找和创造各种记录知识的载体。从宏观上看,知识载体的演进大致经历了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人把信息载体划分为几个阶段:信息载体的演进大致经历了从“零载体”、天然载体、人工载体、纸型载体、缩微载体、音像载体、封装型电子载体和网络载体8个循序渐进的发展阶段。[4]或许作为阶段划分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其中把人工载体与后面几种载体并列则存在着明显的逻辑问题。从知识转移的角度来看,我们仅仅把知识转移载体粗略分为有声语言、纸型载体和光电载体,并选择有声语言、纸型载体和网络载体分别作为主流知识转移载体加以探讨。
2.2.1 同一时空中的知识转移
知识的社会交流和传播仅仅停留在作为知识载体的人的位移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将知识传递给别人才能迈出知识的社会化的第一步。而任何知识的人际传播都需要有两个前提:其一是知识与载体的分离,其二是拥有可以负载和传播知识的载体。语言产生之后,人们可以通过有声语言表述所要传递的知识,以达到知识转移的目的。“人类最重要的创造,包括对我们本身,尤其是对我们大脑的最重要的反馈作用,是人类语言的较高级功能;尤其是描述功能和论证功能。”[5]显然通过有声语言这种载体转移知识具有准确高效的特点,所以我们可以把有声语言的传递作为主观状态知识转移的主要模式。
有声语言的交流是一种现场的交流,其基本特征是即时交流和面对面的交流。现场有着一个授受双方共同认可的语境,保持了解释、更正、退让和反驳的种种可能性。在语言交流的同时人们可以在现场通过传递者的动作、表情作出示范和暗示,从而让接受者更准确地理解所要传递的知识。用声音、变化着的表情和动作表达交流信息局限于现场活动。有声言语依赖空气的振动传播,人们声带所制造的空气振动十分微弱,通常人们的对话范围无法超出一个房间,即使纵声吼叫,百步之外已经置若罔闻。这种局限性对于主观知识转移来说是致命的,如果不能有效地消除这种局限性,那么有声语言作为知识转移的主流地位将必然被此后出现的文献载体所完全替代。
2.2.2 有声语言的异地传递
工业革命后,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一项伟大发明诞生,即传递声音的载体——电话。电话的出现解决了有声语言的远程传递,四通八达的电话网络,把整个地球整合为一体。在远程传递之中保持即时性和逼真性,可以让交流双方立刻消除空间的距离,完全模拟了现场声音交流。因此有声语言作为主观知识转移载体的地位不仅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降低,反而借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不断扩大着自己的影响。正像A.N.米哈依洛夫在《科学交流与情报学》一书中所指出的:“无论是群众性交流手段还是科学交流手段,它们的重要发展规律之一是:随着新手段的出现,先前的手段并未消亡,而仍在人类交际中保存下来。”[6]电话的发明和发展极其精确地模拟了现场交流的声音传递,又突破现场交流的空间限制,成为主观知识人际转移最便捷、最高效的载体。
2.3.1 纸型文献的产生
文字的出现使人的主观认识成果化为一些有规律的、约定俗成的符号,再凭借各种记录手段和物质材料把它记录下来,实现了个人认识成果的体外贮存或者说物化贮存,完成了载体与知识的结合,产生了各种载体的文献,带来了人类文明史的伟大革命。摩尔根在他的《古代社会》一书中说:“文字的使用是文明伊始的一个最准确的标志,刻在石头上的象形文字也具有同等的意义。认真地说来,没有文字记载,就没有历史,也没有文明。”[7]在记录、保存和传播知识方面,文字载体显然比依赖于记忆的口头传播更加有效。在传统文献这个群落中,纸型文献具有价格低廉、质地柔软、易于书写、便于携带、方便利用和收藏等其他一些载体所无法比拟的性能,因而成为文献家族的主流载体。因而纸型文献的转移是客观知识转移的基本模式。
2.3.2 纸型文献作为知识转移载体的特点
美国学者罗杰·菲德勒说:“书面信息的交换不要求发送者和接受者同在,因此传播从他们早期受到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中解放出来。书面文献将字词从它们的言者和它们最初的上下文中分离出来,削弱了记忆的重要性,允许对信息内容进行更加独立和更加从容的审视。书面文献也使思想和想法可以在他们的原创者死去之后留存下去。”[8]对罗杰·菲德勒这段话进行重点解析,可以发现文献作为知识与物质载体的复合物,作为知识转移载体具有明显的优势:第一,它突破了有声语言现场交流的空间限制。由于文献是一种被记录下来的知识,知识一旦成为一种凝固化了的知识实体,就可以为人所感知、所理解、所研究欣赏和利用,并为全体社会成员所享用。第二,实现了知识与它的拥有者的分离。文献的一个特别贡献就是把人从知识转移的载体中解放出来,使得知识转移从原来主观知识的载体——人的位移转化为文献的转移。通过文献的空间转移实现知识的转移,从而使知识转移更加便捷,更加高效。第三,突破了时间的限制。由于物化的知识成为一种独立的存在,所以不再受人类个体生命周期的限制,代际知识转移成为人们掌握知识的起点和最有效的途径,于是知识的即时转移方式改变为延时的转移方式。
2.3.3 纸型文献的知识转移模式
知识转移的最终结果是读者通过文献获得其中的知识。知识转移是文献转移的主旨,而文献传播的实质是知识的转移。这里有一个前提,即读者必须接触到文献本身,实现两者的零距离。经过出版机构的复制的纸型文献,经过各种发行渠道到达图书市场,再经由图书市场到达图书消费者,通过这样一个模式完成了缩小文献与读者距离的过程;或者文献从出版机构到图书馆,再到读者利用这样几个环节,消除文献与读者的距离。显而易见,在空间上这样的书店或者图书馆网点越多,则与读者的距离也就越近,读者利用文献获得知识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无论文献服务网点怎样密集也不可能彻底消除读者与文献之间的距离,那么在读者与文献的距离如何消除和怎样消除的问题上,可以推演出两个模式:读者主动接近文献或者文献主动接近读者,也就是说文献本身的空间位移或者读者的空间位移。作为知识的接受者,人是可以移动的,人的移动当然是消除与文献之间距离的有效途径。但是这一模式与图书馆“为书找人”“读者第一”的理念相背离。因此送书下乡、送书上门的服务作为一种新的运作模式将成为文献主动接近读者的有效手段。不难看出,文献就近读者或者是读者就近文献,这两种模式之间目的尽管相同,但却反映了作为文献服务机构的服务机制和服务意识。
尽管纸型文献在新型文献的强烈冲击下仍将保持其主流地位,但是以纸型文献作为知识转移方式存在明显的弊端:第一是速度慢,无论是读者的位移还是文献的位移,均需要较多的时日方能实现,这与信息时代的高速度不相适应;第二是代价高,文献的转移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从知识转移效率出发,知识经济呼唤新型知识转移载体的出现,而网络文献的出现打破了纸型文献独霸天下的一统局面,也为知识转移开拓了广阔天地。
2.4.1 网络作为知识转移载体的性能
人类对知识转移工具的探索和创造没有止境,为了克服文献载体对知识转移的限制,人类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到了20世纪后半期,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信息网络的发展,引领我们逐步走出了纸型文献为代表的传统文献时代,走进了网络传播时代。从广义上讲,网络应包含所有可以传输电子信号或无线电信号的网络,包括:电报网、无线广播网、固定电话网、电视网、互联网、移动电话网、寻呼网、计算机局域网、计算机广域网、无线局域网等等。狭义上讲,网络仅仅指互联网。[9]无处不在的网络为人们提供了空前的方便,同时网络传输也让知识转移实现了质的飞跃。
网络的作用是传输信息,知识在因特网上保存和传输,其真实的物理载体实际上是因特网上的全部物理设备和传输介质。传输介质通常是数字电缆、光纤、电磁波。光纤是传输网络信号最理想的介质,无论是传输电视信号、互联网信号还是电话信号,均已由原来的铜质同轴电缆改为光纤。现代科学技术使网络服务器和传输通道等知识传输载体作为一个巨大的知识存储载体,其知识容量具备了几乎无限的可能性。从知识转移的角度来看,网络的价值核心不仅仅在于它是一个几乎无限的存储知识信息的载体,而在于它是一个性能优良的知识传输的载体,正是这种性能将人类个体与社会联系起来。
网络传输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即知识与载体良好的可分离性。电子文件的存放位置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变化的,可以从一个载体转换到另一个载体,其内容信息却不发生任何变化。与纸型文献传输不同,磁带、磁盘、光盘承载的知识以能量的形式表达,可以在磁、光、电各种形式间迅速地交换,借助网络快速传输和转移,极大地提高了知识的可获取性。
2.4.2 网络知识转移的发展空间
网络的诞生和文献技术的光电化为图书馆知识转移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纸型文献可以制作成光盘,文字符号可以转换成为光电信号,而电子文献所负载的知识可以很方便地从存储载体中分离出来,通过专门用于知识传输的载体——网络,传给远方的一个或多个接收者,从而实现知识的转移。互联网数据中心发布的2010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调查数据显示:预计在2010年末,中国互联网电脑网民规模将达到4.69亿,而手机网民的数量也将达到3.26亿。3G时代的到来,使手机网民的规模将在未来3年内有突飞猛进的增长趋势;DCCI预测,到2013年,中国手机网民将达7.20亿,首次超越电脑网民。手机不再是户外的工具,手机互联网在固定场所的重要程度在不断上升,将成为时刻在线的移动互联网设备。[10]
网络传输技术的出现使保存和使用传统文献载体的传统图书馆从观念和形态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网络为依托产生了虚拟图书馆,越来越多的电子出版物收藏单位可直接通过联网取得对方的全文资料。知识转移的网络化使得文献资源的全球共享在技术上不再有任何的障碍,距离不再是影响文献传播与交流功能实现的重要因素,知识在生产的同时就可以通过网络传播到全球的各个角落,人们传播与交流知识在时间上的障碍也因此得以排除,人类的知识创造成果因此可以迅速地进入传播与交流的渠道而实现其价值。网络强大的信息搜索功能,加快了读者查询资料与信息的速度,缩短了获取信息的时间,提高了知识转移的效率。
从过去作为知识载体的人的转移,到作为原初状态的物化知识的有声语言,再到知识载体的纸型文献的转移,再到电子化知识的网络转移,在这个发展的链条中,可以看出网络带给知识转移的革命在短短几十年间就已经震撼了所有人,它赋予知识转移的意义肯定将远远超越我们现在的想象。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网络化知识转移意味着知识获取途径的多样化,而对于图书馆的运作机制和管理理念来说则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只有顺应这个变化,转变以往的观念、方法和模式,才能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
(1)知识载体的核心价值。每一种知识转移载体,都可以看作是知识转移的一种途径,但不同的知识载体体现出了知识转移性能的差别。只有那些具有比较性能优势和成长空间的载体,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时代知识转移的主流载体。而每一种知识载体都具有多方面的性能,其中某些性能则更具有开发和利用的价值。在这里我们所重点论述的就是这种主流载体或者某种载体的核心价值。
(2)知识转移载体的可发展性。按照历史发展的进程展开描述,可以发现知识转移的主流载体之间具有时间上的序列性:有声语言的传递—纸型文献的传递—网络的传递。这种序列关系是针对主流载体而言的,它是指在知识转移载体体系中具有比较性能优势的新知识转移载体对具有比较性能劣势的旧知识转移载体的主流地位的部分取代。具有综合比较性能优势的新知识转移载体一旦取代具有比较性能劣势的旧知识转移载体而成为新的主流载体后,就会使知识转移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讲,在知识转移载体体系中主流载体地位的更迭反映了人类知识转移的发展和进步。
(3)知识转移载体的多元化。知识转移载体在发展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这种序列性并没有像有些专家预想的那样,以一种知识转移载体完全替代另一种载体,新载体的出现以旧的载体消亡为代价;而是以其各自的优势相互兼容,在整体上为知识转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方案,从而提高了知识转移的质量和效率。英国情报学家K·J·麦克格雷所指出:“没有任何一种媒介可以完全取代另外一种媒介。总的情形是相互补充,并逐步统一起来以解决一个特定的交流问题。”[11]所以知识载体不断多样化仅仅为我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知识转移途径:有声语言的传递—有声语言+文献传递—有声语言+文献传递+网络传递。图书馆作为社会知识转移的重要部门,只有充分利用各种知识载体的优势,知识转移的效率才能达到理想境界。
[1]刘渊,刘晓清.信息载体对阅读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1):85-87.
[2]贺巷超.文献价值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87-88.
[3]马恒通.主观知识客观化论纲[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5):22-26.
[4]方卿,钱建国.论信息载体演进的替代与兼容[J]. 图书情报工作,2002(7):17-21,28.
[5](英) 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研究[M].舒炜光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6](苏联)A N米哈依诺夫.科学交流与情报学[M].徐新民等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0:65.
[7](美) 亨利·路易斯·摩尔根.古代社会(上册)[M].杨东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0.
[8](美)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52.
[9] 杨谷.网络文化概念辨析 [N].光明日报,2007-11-25(4).
[10]DCCI预计2013年中国手机网民逾7亿[EB/OL].(2010-07-22)[2010-07-26].http://tech.sina.com.cn/i/2010-07-22/10424458676.shtml.
[11](英)K J麦克格雷.信息环境的演变[M].丰成君等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