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通”考述

2011-03-18 02:59卢小薇
图书馆学刊 2011年12期
关键词:通志通史三通

卢小薇

(沈阳少年儿童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011)

“三通”是我国古代三部通史性质的政书——《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的统称,是集录我国历代典章制度并论述其源流的重要文献,在我国文献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参考价值。了解“三通”的成书过程、收录内容及其编纂体例,对于我们了解先人的文献编纂思想、有效利用这些文献为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杜佑与《通典》

杜佑(735~813年),唐代政治家和史学家,我国第一部政书体史书《通典》的编撰者。佑字君卿,京兆万年(今西安)人,出身显贵,以荫入仕。历任江西青苗使、水陆转运使、户部侍郎判度支及岭南、淮南节度使等职,后官至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累任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封岐国公。他长期为地方和中央高官,熟悉各项政治、经济制度,有丰富的政治与理财经验。《旧唐书》本传说他“性嗜学,该涉古今,以富国安人为己任”,瞩目于历代典章制度,认为“往昔是非,可为来今龟镜”,希图以史学著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利于巩固唐王朝的统治。玄宗开元末年,刘知几之子刘秩曾仿《周礼》六官职掌分类撰成《政典》35卷,为典章制度专史的雏形。杜佑得此书,深受启发,但以为条目不够完备,便在此基础上扩充,编撰一部记载历代典章制度沿革的通史,名曰《通典》。杜佑编撰《通典》时,正值淮南节度使任上,时间自代宗大历年间至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前后30余年。书成后派员进献朝廷,深受好评,广为流传。

杜佑所编《通典》,参考征引了五经群史、汉魏六朝文集奏疏、当代档案及《大唐开元礼》等200多种书籍。把上起唐虞、下至唐玄宗天宝末年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食货部分述及肃宗、代宗、德宗时情况),分门别类,加以叙述。全书200卷,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刑、州郡及边防等8门。门下设子目,共1500余条。中国有史以来的土地、财政、官制、礼仪、刑法等项制度,以及政治地理、民族关系、中外关系、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沿革变化,都按朝代先后,依次进行专题记述,尤以唐代最为详备。

《通典》的编纂体例,是将纪传体史书中“书”、“志”部分扩大与贯通,超出以人物纪传为中心的形式,而专记历代典章制度。《通典》开创了以事类为中心叙述历史发展的史籍新体——典志体,亦称政书体,与编年、纪传体相并立,促进了历史编纂学的发展。《通典》内容的编纂次序,以“食货”列第一门,其下子目又以“田制”为先,一反《史记》、《汉书》等以“礼仪”、“律历”为先的范例。这种把土地关系、社会经济的变革置于历代典章制度首位的做法,反映了作者历史眼光的进步。在编纂格式上,每一门类之下写有序论,概述与评论其中各项制度法令。每条内容在详叙史事后,附古今人物的议论,以及杜佑本人的说、议、评、论。行文中常有小注,内容包括注释音义、补充史事、考订材料等,开史书自注方式的先例。

《通典》不仅汇集了大量珍贵史料,使每项制度都综贯古今,明其源流,而且留下主编者许多精辟的见解。他在各项议论中反复表达了要吸取历史教训、减轻人民负担、裁撤冗官、轻刑罚、少征战,以及反对“以言取士”等主张,多切中时弊,有进步性。正如《四库全书总目》中所言,《通典》的编纂可谓“详而不烦,简而有要,元元本本,皆有用之实学,非徒资记问者可比”,是研究唐朝以前历史极有价值的材料。所引史书,不少已经散佚,《通典》提供了古籍辑佚与校勘工作的来源与依据。

2 郑樵与《通志》

郑樵(1103~1162年),南宋史学家,《通志》是他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樵字渔仲,自号溪西逸民,福建路兴化军莆田(今福建省莆田县)人,出身望族。青年时怀抗金之志,不应科举,16岁起居读书、讲学、撰著。对经学、礼乐、天文、地理、草木鱼虫等学问都有研究,尤长于史学。曾自谓“山林三十年,著书千卷”。绍兴十九年(1149年)将著作18种140卷献于朝廷,希求藏于秘府,得以流传。绍兴二十八年受宋高宗召见,授右迪功郎、礼兵部架阁,旋被弹劾,改监潭州南岳庙。时高宗索阅《通志》,遂于绍兴二十九年返乡专心编著,两年书成。进献后得任枢密院编修官,准入秘书省翻阅书籍,实现了平生所愿。但不久又遭弹劾,郁郁而死。一生著书80多种。

郑樵修史,主张“会通”。在《通志·总序》中,他称颂司马迁的《史记》“会《诗》、《书》、《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之言,通黄帝、尧、舜至于秦、汉之世,勒成一书”,可使人了解历代王朝变迁的道理。他认为班固的《汉书》,断代为史,有“失会通之旨”,“无复相因之意”,不能使人明了历史的联系与发展。他编修的《通志》便体现了“会通”的主张。其编纂方法是博采天下之书,汇通古今,而成一家之言。自称“三十年著书,十年搜访图书”,广泛积累资料,逐步完成一系列专著,如《动植志》、《群书会记》、《校雠备论》等,为统纂《通志》这部巨著打下了基础。

《通志》全书200卷,500多万字,由本纪、年谱、略、世家、列传、载记6部分组成,记述了从远古到隋唐时期的历史,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其编纂体例,沿用《史记》及以往纪传体史书形式,略有变通。其中“本纪”、“世家”、“列传”与《史记》相同,记载帝王、诸侯、大臣、社会各阶层人物事迹等。“载记”仿唐修《晋书》,记载非正统的偏据一方的统治者的事迹。“年谱”即各史的“表”,按时间列表来表示重要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略”即各史的“志”,记载历代典章制度等项事物的沿革变化。前4部分合计144卷,皆纪传,是该书主体,后两部分是纪传的补充。其主要内容多是旧史文字的直录与移置,只稍加节略,缺乏熔铸之功。但却是《史记》之后,仅存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其中52卷“略”,独具特色,为全书精华。

“略”即概要之意,共分20个方面:氏族、六书、七音、天文、地理、都邑、礼、谥、器服、乐、职官、选举、刑法、食货、艺文、校雠、图谱、金石、灾祥、昆虫草木等,称二十略。门类广,内容博,会通古今,有头有尾。郑樵自言,二十略“总天下之大学术而条其纲目……百代之宪章,学者之能事,尽于此矣”。它概括了古代典章制度、社会结构、封建经济以及学术文化各方面的历史情况与演变,把旧史书“志”的范围加以扩大,拓展了历史研究的课题。对文化史尤为注重,难能可贵。二十略内容多转引自《通典》及各史书的“志”,亦有所加工。其中氏族、六书、七音、都邑、昆虫草木五略,为以前正史所无,属郑樵创新之作。校雠、图谱、金石、谥等略,前史也很少涉及。二十略分类细致,论述详明,为后人提供了一部制度及学术发展史。艺文、校雠、图谱三略,系统反映了编者的目录学思想,为后世学者读书治学,研究学术大开方便之门。《艺文略》改变传统的四部分类法,建立图书12类三级分类法,将宋以前图书分为12类、82小类、432种,计10912部110972卷,提出了一部系统的古今图书总目,开通史艺文志先例。针对《汉书·艺文志》有书无图现象,作《图谱略》与《艺文略》相配合。《校雠略》则提出了目录学理论,是古代目录学第一部专著。由于二十略是《通志》一书比较有创见的一部分,后人常以二十略单独刊行。《通志》这部纪传体通史也因二十略的影响,被后世学者与典制体通史《通典》、《文献通考》并称“三通”,成为研究古代典章制度的重要参考资料。

3 马端临与《文献通考》

马端临(1254~1323年),宋末元初史学家,典志体通史《文献通考》的编撰者。端临字贵与,江西乐平人。父马廷鸾,南宋时官至右丞相,曾任国史院编修和实录院检讨,兼通经史,学问渊博。端临19岁荫补承事郎,20岁漕试第一。后其父因与贾似道不合,被排挤去职,他随父还乡。元朝建立后,隐居不仕,专心撰著。父去世后,曾一度为慈湖、柯山两书院山长,台州(今浙江临海)儒学教授。主要著作有《文献通考》、《义根守墨》、《大学集传》、《多识录》等。其中,以《文献通考》价值最高,影响最大。

《文献通考》348卷,系统记载了上古至宋宁宗嘉定末年典章制度的专史。书名的确定,据作者自序称,引古经史谓之“文”,录臣僚奏疏、诸儒评论谓之“献”,故名《文献通考》。其编撰方法是以《通典》为蓝本,兼采经史、会要、传记、奏疏、议论及其他资料,详加考证,然后划分类目,按朝代、时间先后排比编纂。全书结构总分24门,其中19门是据《通典》8门所析出。《经籍考》、《帝系考》、《封建考》、《象纬考》、《物异考》5门为新增。其中《经籍考》录历代书目;《帝系考》记历代帝王姓氏出处、统治时期,《封建考》叙历代封爵建国之事,《象纬考》记历代自然天象,《物异考》叙述事物灾异。各门之下设子目。分类系统详细。其编排版式颇具特点,每一门类,前面有序,说明编撰成规及考订的新意。每条内容皆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叙史,即所谓“文”,均系引自经史,内容顶格排行;遇有补充材料低一格排行。第二部分记前人及宋儒的议论,即所谓“献”,又低一格。第三部分标明“按”字,记录作者本人的评论和见解。文章布局清楚,便于阅读与研究。

在史学思想上,作者注重社会经济的考察。24门中,《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8门,在《通典》中原为《食货典》的子目,他加以提高与扩大,深化了社会经济的研究。他反对“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的迷信思想,把一切灾祥归之于不正常的自然现象,称灾祥为物异。他继承了杜佑等人的唯物主义传统。对于修史,他强调“会通因仍之道”,力求贯穿融会古今,探究事物的变化与前后联系,因而《通考》资料丰富,立论新颖。由于作者感于宋亡元兴,对宋朝制度记载与评论最为详细,篇幅居全书之半。

《文献通考》的编撰不是旧体例的模仿与旧史书的聚合,而是一种创造性工作。它发展了杜佑始创的以事类为中心叙述历史发展的典志体,也发展了郑樵倡导的“会通”之义,对历史编纂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其史料价值,从研究宋代以前的制度来说,超过《通典》与《通志》;从研究宋史来说,胜于两宋史及当时其他著作。

综上可见,“三通”是我们了解和研究我国上古至元代历朝典章制度重要载体,是反映我国历朝典章制度源流及其沿革历史的窗口。《通典》开创了我国古代通史体政书编纂体例的先河,其后,宋代郑樵的《通志》、元初马端临的《文献通考》皆沿用仿照其体例编纂成书。清乾隆时又沿“三通”体例敕修了《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以及《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等“六通”,合称“九通”。1935年商务印书馆刊印“九通”时加入民国时期刘锦藻所著《清朝续文献通考》,并称“十通”。“十通”使远古至清末中国数千年典章制度的演变有据可考,其文献价值、史料价值弥足珍贵。

[1] 杜佑.通典[M].上海:中华书局,1988.

[2] 杜佑.钦定四库全书·通典[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5.

[3] 郑樵.通志·二十略[M]上海:中华书局,1995.

[4] 马端临.文献通考[M].上海:中华书局,2011.

猜你喜欢
通志通史三通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一起热压三通开裂失效机理研究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书介:《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隆德县三通古碑考释
“三通两平台”推动下的我国在线教育出版发展
《回疆通志》史学价值论析
《新疆图志》通志局本与东方学会本探析
《天津通志·军事志》评介
《中华武德通史》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