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进成
(昆明理工大学图书馆,云南 昆明 650051)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推动社会前进与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而高校图书馆作为提供知识、信息资源的中心,可以在此学习、获得以及应用相关知识。为此,开发与利用高校图书馆的知识资源,优化数字图书馆的资源配置,进行高效的信息传递与知识服务是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知识地图是进行知识管理非常必要的工具,因此,将知识地图技术引入到高校图书馆的网络信息服务中来,以满足用户的深层次服务需求,是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
知识地图是一种知识的导航系统,它既包括了显性可编码的知识,也包括一部分隐性知识,它可以将不同的知识存储应用动态的方式联系起来。同时,知识地图又是实现知识管理的重要手段,知识管理系统通过它来对知识的来源、整合后的知识内容、知识流进行输出。知识地图(knowledge Map)覆盖的领域很广,如情报学、哲学、知识工程、知识管理等,它的作用是协助组织机构发掘其智力资源的价值、所有权、位置和使用方法;使组织机构内各种专家技能转化为显性知识并进而内化为组织的知识资源;鉴定并排除对知识流的限制因素;发挥机构现有的知识资产的杠杆作用[1]。知识地图起源于地理上的地图,早期的形式为带索引号或表示层次关系的表格和文件,及信息资源管理表及信息资源分布图,主要还是在于表示信息资源与各部门或人员之间的关系。而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地图”这一概念则来源于英国著名情报学家布鲁克斯(B.C.Brooks),他是从知识网络的形式入手来说明知识单元的发展变化过程,促进知识的变化过程向理想的状态发展。他的《情报学基础》一书主要是研究如何对知识进行组织、控制和传播的理论问题,其核心思想是对客观知识进行分析和组织,认为人类的知识结构可以联系在一起绘制成以各个单元概念为节点的学科认识图。通过认识地图来揭示知识的有机结构。这种结构应该是多维立体结构,通过每个链接点都能找到所需知识和相关知识,布氏的认识地图的实质就是知识地图,是情报学知识组织的理想状态[2]。
高校图书馆的知识地图所包含的信息与知识多数是以显性知识的形式存在的,但是,还是有一小部分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存在人脑中,找到拥有知识的人,也就找到了需要的隐性知识),它存在于馆员及用户的思维中,很重要却零碎不完整。对于没有文字记录的隐性知识,图书馆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征求建议的方式将其收集整理起来,揭示隐性知识,使其显性标示出来。知识地图所需包含的内容应是丰富完整的,不仅要有对知识资源的存量、结构、功能、存在方位以及查询路径等的记载,还要对组织内部或外部相关知识资源的类型、特征及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整理。
在构建高校图书馆的知识地图之前,应做好知识的分类和整理;对所有资料按学科知识或专题形态进行分类;按需求程度进行区别排列,对需求大的知识课题、种类进行推荐;对馆员的知识储备和用户个人信息、需求信息以及推荐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加以评估、分类;最终建成知识地图的索引。
高校图书馆知识地图的构建包括计算机、网络及其辅助设施、知识资源、管理人员、用户等因素。基于知识地图的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可以使知识管理的基础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以满足用户对获取知识随时变化的需要。
图书馆信息服务除了文献信息服务这一主体外,还包含利用图书馆的各种设施或其他条件,为社会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政治等方面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多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教育、导读等方面的服务。
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网络的迅速发展,使信息服务早已不限于传统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文献提供及情报中心的文献检索这几项服务,还包含了社会经济生活方方面面的信息需求与提供。计算机已在绝大多数的高校图书馆中普及应用,为此,想要更好地发展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发挥自身优势,就应充分利用网络设施,建立本馆的现代化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系统。网络信息服务是指一切通过互联网进行的与信息相关的服务活动。我国很多高校的图书馆都设立了专门的网络信息服务机构,通过网络的帮助让用户掌握国内外丰富的电子信息资源,并通过开展各项知识服务,来增强用户在网上获取信息和组织信息的能力,进一步深化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3]。作为知识宝库的图书馆,已逐步向电子图书馆、网络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转型。
尽管当前高校图书馆的网络信息服务已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因社会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用户的需求不断多元化、个性化,原有的信息服务形式存在信息资源的贮藏和传播方式落后、用户获取信息资源有限、对网络信息的利用还处在初级阶段等几方面的问题与障碍。而发展中的网络信息服务则因建立不久,有关网络信息服务的制度还未完善;对用户的服务工作不够重视;运营方法和技能还有待提高;信息资源的建设过程中缺乏合作机制,存在许多问题。因此,传统意义的图书馆以及图书馆员也必须在现代化技术的基础上改变服务方式,将传统的文献服务转化为知识服务,促进图书馆事业的迅速发展[4]。
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以网络化的新型服务方式,将所拥有的知识的发展变化以及某一学科研究的发展变化通过知识地图技术进一步收集整理,提供给用户使用。知识地图的构建,使用户只需要从某一节点开始入手进行知识的检索,就可以随意、非线性、交互、灵活地改变检索内容,文献检索由原来的线性向非线性转变,最终让用户可以快捷、简明、个性化地进行知识的检索。
完整的知识地图,可以为用户提供知识资源的存量、结构、功能、存在方位以及查询路径等;组织内部或外部相关知识资源的类型、特征及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能系统揭示知识资源的表达方式,在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中起知识连接作用,并提高了竞争力、工作效率,为决策制定提供了知识支持。基于知识地图的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避免了图书馆所存储的大量信息资源被重复建设,使用户可以快速地对所需知识进行检索,同时也实现了知识的共享和重复利用等功能,使用户有条不紊地找到自己真正所需的知识。
知识地图的作用主要体现为:搜索导航功能;协助组织进行智力资源的培育和评估;协助组织进行对新员工的培训;协助组织进行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利用;协助组织发现知识缺口等等[3]。故此,知识地图是知识管理实现的重要手段。
当前,转变信息服务模式已成为高校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务。受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也由物理上以纸为介质的馆藏迈向了网络化的虚拟图书馆,通过网上查询、浏览、借阅、网上订购等方式。伴随着知识发现与索引、动态知识地图的自动构建技术、多形式知识地图的呈现等关键技术以及弱结构化的在线信息资源访问、获取和维护研究的开展和技术的成熟,知识地图技术将会得到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6]。同时,人们开始将数据库和知识库中的各类知识资源的信息与知识用构建地图的方法关联起来,最终建立出一个知识网络。由此应运而生了很多的基于数据库来绘制知识地图的技术,这样的技术便于知识地图的进一步更新与扩展。知识地图在图书馆信息服务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空间。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图书馆的知识资源得到了强化,而其信息服务功能获得了拓展的机遇,使我们可以预见图书馆发展的美好前景。知识地图把人与知识联系起来,有效获取图书馆内部知识与专家信息,使图书馆隐性知识显性化,方便用户需要时及时联系到相应的专家并与之交流,促进人与知识资源的相互作用,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图书馆网络知识资源,为知识的学习、共享和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实现高校图书馆知识资源的共享与创新。为此高校图书馆应当抓住机遇,努力挖掘学校自身的人才资源和技术力量优势,以网络为依托,逐步建立和完善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新模式。
[1] 康敬青,闰军印.基于知识服务的高校图书馆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10(11):131-133.
[2] 张敏霞.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的设计[J].图书馆学刊,2008(3):128-131.
[3] 杨先明,徐文贤.网络图书馆信息门户建设方案探讨[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5(3):39-41.
[4] 毛海波,刘柏嵩.数字图书馆门户网站建设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5(6):39-40.
[5] 邢军,王华.现代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7(3):78-80.
[6] 康永兴.科研机构知识管理中知识地图的设计与构建[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