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质量的社会性调查与分析:意义与途径

2011-03-18 02:59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口译员口译评价

张 威

(北京语言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083)

一、引言

当前中国国际交往与对外合作日益扩大,层次不断加深,各种类型的口译活动在中外沟通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甚至成为影响交流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口译的质量正受到口译服务使用单位、口译实践人员、口译教学与研究人员以及口译市场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Pöchhacker,2008)。口译质量的评价与分析不仅需要理论上的论证与阐释,明确口译质量的构成要素、相互关系、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程序等关键问题(Pöchhacker,2002;刘和平,2002;冯建中,2005;王斌华,2007),更需要针对口译质量影响因素,开展实际调查与分析,广泛收集客观数据,一方面用以验证相关经验认识以及理论观念的准确性及代表性,另一方面可以客观反映口译操作的实际状况,特别是真实口译情景下口译质量的评价状况,从而为科学化口译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供第一手的客观数据支持。

二、口译质量研究的现状

目前国内外口译质量的相关研究和论述依然集中在理论阐释层次,客观数据明显不足,具体理论或原则是否真实反映口译市场实际状况还难以确定(蔡小红、方凡泉,2003;张振山,2005;王东志、王立弟,2007)。而实际开展的客观调查才刚刚起步,所获实证数据不仅种类较为单一,而且规模也较小(多为几次口译活动中数十人或近百人的调查),难以支撑具有普遍意义的研究结论。特别是大规模、全方位的口译质量调查以及相关的深入分析尚未实施,而第一手资料的严重匮乏又使我们难以充分解答口译服务市场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广大口译用户对中国口译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有多高?不同人员(如口译员、口译使用者、口译服务组织者等)对口译质量的期待与评价是否一致?影响口译质量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其相互关系与作用又如何?如何使口译教学与培训如实反映口译市场对口译质量的具体要求?口译资格考试与认证(如人事部组织的“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 China Accreditation Test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CATTI)的标准是否符合口译市场对口译质量的要求?如何进一步明确口译市场规范体系(如质量标准、准入制度、市场价格标准、信息反馈等),以保证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口译服务?

就研究方法而言,调查法在国内外口译质量研究中的应用并不充分(蔡小红、曾洁仪,2004),不仅数量有限(Mackintosh,1994;Mack & Cattaruzza,1995;Kurz,2001,2002; Collados Ais,2002; 张吉良,2004; 张威,2008,2010;张威、柯飞,2008),而且质量有待提高,主要表现为:(1)调查范围不够大(调查人数、地区性质);(2)调查对象较窄(一般涉及口译员、听众,但没有考虑口译服务机构、口译活动组织者、口译教学与培训机构的反馈);(3)调查目标不全面,多集中于口译质量的影响因素,没有充分考虑口译类型,如同传、交传、会议口译、社区口译、电话口译等不同形式,相关数据缺乏历时与共时比较,影响了调查数据的普遍性,制约了调查结论的代表性;(4)没有深入分析调查数据对口译教学、培训以及口译市场管理的应用价值。

三、口译质量社会性调查的意义

就口译质量在真实口译环境下的客观反映展开大范围的调查与分析,在严格统计与分析客观数据的基础上,不仅能够对上述问题进行全面而客观的描述,分析各种问题背后的原因,明确未来在实践、教学、研究、管理等方面的改进方向,并提出具体的完善措施,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口译实践操作、口译教学与培训、口译市场管理等多方面的沟通与协调,提高口译服务质量,最终为加强中外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作出语言服务行业应有的贡献。

毋庸质疑,翻译质量是翻译实践、教学与相关研究共同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就口译实践场景下的口译效果进行大规模调查与分析有利于明确口译实践、教学与研究三者的相互关系,实现教学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研究以实践与教学为导向,实践以教学与研究为基础的良性循环。有助于口译质量评价体系之建立与完善,特别是明确评价要素、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程序等关键环节的组成、结构、性质与作用,从而使口译评价的系统与层次更加清楚,明确区分口译实践质量评价、口译研究质量评价、口译教学质量评价之间的差异与相互关系(王斌华,2007)。对口译质量的调查与分析,特别是关于口译质量构成要素的构成与相互关系的探索,直接关系到对口译能力的认识与评价,而口译能力又是口译教学与实践一个核心内容与考核指标 (仲伟合,2003)。因此,口译质量的调查与分析应该成为口译教学设计与实施项目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不同人员对口译质量的不同期待与评价,特别是口译活动现场的口译使用者对口译服务质量的态度,对口译员现场口译策略以及未来口译训练均有重大影响。口译员可以具体质量评价为参照,结合口译活动组织者、口译使用者的特殊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或准备,并对口译策略进行适时调整,以便更好地满足口译使用者的需求,促进口译活动中各方信息的有效传递。口译教学与培训应以口译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口译人才,提供高质量口译服务为目标。关于口译质量的相关数据,特别是对不同口译类型、不同口译使用者的口译质量评价的分析,有助于制定系统而动态的口译教学大纲,突出口译市场服务意识,设计并实施相应的课程,采取适合具体质量要求的教学形式与方法,并最终形成具有推广意义的教材或辅助材料(桑力攀、温晓龙,2006)。

口译质量研究的目的是客观反映口译实践效果,分析口译质量影响因素,建构口译质量评价体系。口译质量的相关实证数据无疑是避免相关研究纸上谈兵的重要保证,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升研究的层次,扩大研究结论的代表性和影响力。

口译市场规范体系的最终目的是保证口译市场的有序竞争,提供满足用户特定要求的口译服务。关于口译质量的相关数据与分析,特别是关于口译质量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是口译市场管理机构出台相关政策(如口译服务市场价格、口译资格认证标准)、规范口译市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参考材料。

调查法是社会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在语言学,特别是社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研究中,调查法也越来越普及(桂诗春、宁春岩,1997:103)。调查法主要是通过各种载体(如书面形式、网络等),利用问卷形式,在一定范围内,针对特定的调查对象,收集相关数据,并利用各种统计分析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进而得出相关结论(文秋芳、俞洪亮、周维杰,2004:64,77)。当前口译研究普遍使用的方法包括社会调查法、实地观察法、实验研究法等三大类(Pöchhacker,2004)。

社会性调查往往在口译员的工作场所展开,或就具体研究主题与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能够较为真实地再现实际情景下口译现象的特点(张威,2009),同时也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口译真实现场情景下口译参与人员的真实态度,有效克服口译研究中生态效性(ecological validity)的问题①,提高研究结论反映真实口译情景的程度,扩大口译研究的影响力。现场口译情景中口译员或其他参与口译的交际者(如发言人、听众等)对口译表现与质量的期待或评价因为具体语境因素的影响,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他们对口译质量的真实态度,很大程度上避免研究材料的主观性,提高相关研究结论的代表性。

社会性调查研究(尤其是大规模社会性调查)已经具备了一整套系统而成熟的设计与执行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在理论论证的基础上确定调查主旨与方向;(2)调查问卷设计,包括调查项目数量、结构、性质、次序以及版面设计等内容;(3)调查项目内部效度及信度一致性分析,确定调查项目能否客观反映调查主题;(4)在小范围内进行调查试验,并就反馈数据对方案进行修正,再进行最终调查;(5)调查执行监控,进行抽样检测,对调查设计进行调整;(6)数据整理与分析,综合采用主观筛选、随机抽样筛选、SPSS数据统计等方法,强化数据采样的全面性,保证数据分析的系统性与科学性。因此,理论上讲,社会性调查研究的每个执行环节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同环节间的衔接也有严格要求,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调查研究程序的系统性、严谨性和可重复性。社会性调查研究往往能够产生具有普遍代表性的研究结论,在具体领域的社会影响力也是非常广泛的(文秋芳、俞洪亮、周维杰,2004)。

基于上述特点,调查法已经成为科学化的口译研究方法的一个主要形式(Pöchhacker,2004:63)。口译活动具有社会交际性,各种交际因素都会对如何认识口译或评价口译活动效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口译员的角色与作用、口译使用者对口译质量影响因素的评价等。调查方法能较客观地反映调查对象在自然情景下对上述问题的意见和态度(Gile,1991;Kurz,2001)。

四、口译质量社会性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1 调查内容

口译质量的大规模社会调查主要体现以下理念:(1)实际情景下的翻译活动是一种复杂的社会交际行为,口译现场参与者(发言人、听众、组织者等)、口译服务机构等对口译质量评价有重要影响,分析不同参与者对口译效果的态度能够更客观地反映口译操作质量;(2)充分把握各种交际者对口译效果的评价,建立更客观而科学的口译质量评价体系;(3)口译用户的意见收集与分析是提高口译实践效果,规范口译市场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4)树立市场服务意识,以用户实际需求为指导是推动口译教学改革,提高研究质量的新方向。

口译质量的社会调查具有创新性:(1)在国内首次应用大规模调查研究方法,对口译服务质量进行客观调查与分析,最大程度地避免了翻译质量评价的主观性,为翻译质量评估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素材;(2)在国内首次对各种口译交际者因素进行综合描述与分析,考察不同口译参与人员在口译质量的期待与评价方面的差异,为系统而客观的口译质量评估提供国内第一手实证材料;(3)在国内首次改变静态课堂教学模式,以调查数据为参照,尝试构建基于用户意见、旨在满足用户要求的口译教学体系。

根据不同口译类型(同传、交传、会议口译、联络口译、社区口译等),针对不同调查对象(职业口译员、口译学员、口译教师、口译活动组织者、口译使用者、口译服务管理机构等),可以就以下主题进行广泛调查与分析。

在具体社会交际情景下,口译质量不仅包括信息保持效果(如完整性、系统性等)、语言转换质量(如语言规范性、表达流畅性、术语、专有名词、数字等关键信息等)等传统的翻译质量考核因素,而且还涉及口译员的声音质量(如口音、声调等)、身体语言(副语言,是否与讲话者或听众有充分的非语言交流,如通过手势、眼睛等的信息沟通与反馈)及工作环境(包括口译工作间是否面向听众、口译设备的类型与质量、是否有幻灯片等)等许多其他因素。可就口译质量影响因素的构成及相互关系进行广泛调查与分析,明确各因素对口译质量的影响程度,为后期进行个案分析及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数据。所获数据也可以直接用于验证已有理论关于口译质量的论述,推动口译理论研究的发展。

口译员、口译使用者、口译教师、口译学员、口译服务机构等口译交际参与者对口译质量的期待与评价并非完全一致(Pöchhacker,2008)。口译质量的期待与现场评价之间的差异与口译服务机构对口译质量的具体要求及评价迄今都是口译质量研究的空白点。明确口译服务机构对口译质量的评价,能够把握口译市场对口译质量的真实反馈,对提高口译实践质量,完善口译教学都有直接启示意义。

不同场景中口译交际参与者对口译员的服务有不同的需求,他们对口译质量的评价并非完全一致,甚至存在重大差异(Kurz,2001;张威,2008)。如电视口译中对口译信息量的要求就不同于一般会议口译(Kurz,1997),社区口译(community interpreting)②中对信息充分性以及口译员身份、地位及翻译忠实度有不同的期待与评价,移民局、法庭、警局等场景中,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交际双方对口译员的身份定位以及对口译服务的具体评价也不同(Valero-Garcés & Martin,2008)。明确这些差异的程度与相互关系,能够使具体场景中的口译质量评估在标准、程序、应用效果等方面更加客观而系统。

可以将服务对象的质量期待引入口译教学与培训的实施过程中,将服务对象的要求作为评价口译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口译课堂教学或培训的质量考核将不仅仅决定于口译学习者的信息传递效果与语言转换质量,还应考虑口译听众的特殊需求,使得口译教学评价的体系以口译服务对象为导向。口译员应根据口译听众的特点与需求,适时地调整口译策略与口译信息传递的方法,以实现最佳的口译交际效果。

口译市场管理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涉及口译资格认定(如CATTI)、口译服务标准(如口译服务水平、口译价格)、口译信息检索与反馈等不同环节。对口译质量的科学评价是上述各项口译市场要素共同关注的对象。对口译质量的实际调查与分析可以在上述环节分别进行,以获取口译市场不同参与者的具体意见(如口译服务管理者、口译服务组织者、口译中介机构、口译员),以利于建立综合的口译质量形成机制,进一步规范口译市场运行,提高口译服务质量。

由于社会地位、心理习惯的影响以及口译活动现场中不确定因素的制约(如设备条件、组织工作等),对口译服务的期待(即口译活动开始前对口译操作的期望)以及对口译表现的评价(即口译活动结束后对口译效果的态度)往往并不一致。口译质量调查需要澄清期待与评价的差异,以便更清楚、更全面地反映口译服务的实际效果。口译质量评价体系只有分解为不同的量化执行程序(或公式),才能对实际口译表现进行可重复、可验证性的评价。但具体要素的量化标准、不同要素的相互比重关系等问题,不仅需要理论上的充分论证,更需要大量客观数据的验证(蔡小红,2006)。

2 调查方法

首先,明确调查与分析这一研究行为与教学、市场规范管理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体现出口译研究从教学与实践特点出发,口译研究与教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原则。其次,明确以口译交际效果为核心、以口译用户评价为基础的口译质量调查模式,避免以口译教师、口译员自身为主体的、以口译语言转换为重点的传统口译质量评价模式。口译质量社会性调查应该包括以下核心战略要素:(1)口译质量的评价内容与标准;(2)口译质量的评价主体;(3)口译质量的评价程序与步骤;(4)口译质量评价的市场化应用。最后,以调查为主(特别是实际口译场景中的调查取证),同时结合观察、实验、个案研究等多种方法综合应用。

口译质量的调查性研究应该遵循大规模社会调查的研究思路,以调查问卷、访谈、观察等为数据收集手段,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以客观调查数据为重点和基础,以逻辑分析与论证为核心。根据口译实践特点,以问卷调查为主要数据采集工具。调查问卷设计以结构式为主,兼顾开放式。对具体调查问题采用莱克特量表(Likert scale)进行5级分类,以获取相关问题的详细数据。在大规模调查取证的基础上,根据各项质量要素,选择有代表性的个体作为考察对象,进行跟踪调查或个人访谈,丰富数据类型。将调查数据与访谈数据相结合,共同形成后期定性解释的基础。考察口译用户对各种口译质量因素的优先选择(priority choice), 即认为某项因素最重要的选择数量,并将其转换为占具体某类人员总数的百分比,利用Excel及SPSS等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将初始回收问卷统一标号,输入计算机,依据具体研究目标,分别采用不同抽样比例(5比1、10比1、15比1等),确定抽样目标,再进行后续样本分析。在随机抽样的基础上,依据具体分析项目,将相关数据输入SPSS数据分析库,利用一般数据描述、配对样本分析、相关分析等数据统计工具,确定数据间的显著性关系,便于随后进行数据性质的判断与分析。以定量数据为基础,参照翻译质量评估理论,结合口译实践特点,对具体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同时进行性质判断与逻辑分析,最终形成具体研究结论。

五、结语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任何科学研究与探索中,由上而下(top-down)的研究思路与自下而上(bottom-up)的研究取向应该并行不悖,而且对研究对象进行广泛的调查,获取大量客观的一手数据,客观展现实际情景下研究对象的表现与特质,始终是一项首要而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只有在全面而深入地把握口译质量现状的前提下,口译质量评价与管理的理性思辨或定性阐释才能够有据可依,才有可能降低甚至消除个体感悟的内在局限以及个案研究的片面性,最大限度地反映真实口译活动情景中的实际状况。但也应该承认,调查性研究在调查设计、数据分析过程中也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限制,调查问题的针对性以及调查对象的代表性等问题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研究结论的效度 (文秋芳、俞洪亮、周维杰,2004:77-99)。针对口译质量的议题,应该明确调查与观察、实验、个案分析等多种方法综合应用的重要性,通过多种数据收集形式或工具,获取多样化的数据,以期最终对口译质量的实际状况形成客观而全面的描述与分析,为完善口译管理市场,推进口译教学改革,继而提高口译实践水平,提供基础性实证数据支持。

注释:

① 某些口译研究的环境并非口译实践操作所处的真实口译场景,而是实验场所、口译教室等场景,相关研究结论难以客观反映真实口译场景中口译操作的特点(Pöchhacker,2004)。

② 社区口译涵盖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法庭、医院、教育等各种社会机构与环境中的口译活动。目前关于社区口译的范围、性质、特点等问题还存在着较多的争议,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Carr et al.,1997;Brunette et al.,2003)。

[1]Brunette, L.et al.The Critical Link 3: Interpreters in the Community [C].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3.

[2]Bühler, H.Linguistic (Semantic) and Extra-linguistic (Pragmatic) Criteria for the Evaluation of Conference Interpretation and Interpreters [J].Multilingua, 1986,(5): 231-235.

[3]Carr, S.E.et al.The Critical Link: Interpreters in the Community [C].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7.

[4]Collados Ais, A.Quality Assessment in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The Importance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In F.Pöchhacker & M.Shlesinger (eds.) The Interpreting Studies Reader [C].London: Routledge,2002.

[5]Gile, D.Methodological Aspects of Interpretation (and Translation) Research[J].Target,1991, (2):153-174.

[6]Kurz, I.Getting the Message across—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for the Media[A].In M.Snell-Hornby, Z.Jettmarová &K.Kaindl(eds.)Translation a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7.

[7]Kurz, I.Conference Interpreting: Quality in the Ears of the User [J].Meta, 2001,(2): 394-409.

[8]Kurz, I.Conference Interpretation: Expectations of Different User Groups [A].In F.Pöchhacker & M.Shlesinger(eds.) The Interpreting Studies Reader[C].London:Routledge,2002.

[9]Mack, G.& L.Cattaruzza.User Surveys in SI: A Means of Learning about Quality and/or Raising Some Reasonable Doubts [A].In J.Tommola (ed.) Topics in Interpreting Research [C].Turku: University of Turku, Centre for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1995.

[10]Mackintosh, J.User Expectation Survey.[J].AIIC Bulletin, 1994,(2): 13-17.

[11]Pöchhacker, F.Introducing Interpreting Studies [M].London:Routledge,2004.

[12]Pöchhacker, F.Researching Interpreting Quality: Models and Methods [A].In G.Garzone & M.Viezzi(eds.) Interpreting in the 21st Century: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C].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2.

[13]Pöchhacker, F.Quality Standards in Interpreting: Theory and Application [A].In Wang, Enmian & Wang, Dong Zhi(eds.)Towards Quality Interpret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C].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

[14]Valero-Garcés, C.& A.Martin M.Crossing Borders in Community Interpreting: Def i nitions and dilemmas[C].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8.

[15]蔡小红,方凡泉.论口译的质量与效果评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3): 41-45.

[16]蔡小红,曾洁仪.口译质量评估研究的历史回顾[J].中国翻译,2004,(3): 49-54.

[17]蔡小红.口译评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18]冯建中.论口译测试的规范化[J].外语研究,2005,(1): 54-58.

[19]桂诗春,宁春岩.语言学方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20]刘和平.科技口译与质量评估[J].上海科技翻译,2002,(1): 33-37.

[21]桑力攀,温晓龙.浅谈同声传译中的预测技巧[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2): 20-24.

[22]王斌华.“口译能力”评估和“译员能力”评估[J].外语界,2007,(3): 44-50.

[23]王东志,王立弟.口译的质量与控制[J].中国翻译,2007,(4): 54-57.

[24]文秋芳,俞洪亮,周维杰.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5]张吉良.论听众因素对译员口译策略的影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4): 67-70.

[26]张威.口译质量评估:以服务对象为依据[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5): 84-89.

[27]张威.口译使用者在科技口译质量评估的作用[J].上海翻译,2010,(3): 43-46.

[28]张威.认知记忆在同声传译实践中的作用[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2): 53-60.

[29]张威,柯飞.从口译用户看口译质量评估[J].外语学刊,2008,(3): 114-118.

[30]张振山.如何认识和达到口译准确、完整、简捷、传神[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 28-30.

[31]仲伟合.译员的知识结构与口译课程设置[J].中国翻译,2003,(4): 63-65.

猜你喜欢
口译员口译评价
基于谈话“参与框架”的法庭口译员角色研究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浅谈口译译员的知识基础
论口译员必备的素质
待在“箱子”里的口译员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口译认知构建中的概念整合——以总理记者招待会的古语诗词口译为例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