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慧(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探索》杂志社,重庆 400041)
2009年是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攻坚年,全国有453家出版社已经完成或正在完成改制,千余种经营性报刊已经完成改制。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指出,在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决胜年,要继续深化出版体制改革,打造合格市场主题和骨干企业,推动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学术期刊是学术事业单位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职责是为学界创造一个交流的平台,为学术传承和学术积累提供载体。对待学术和学术期刊事业不可能使其商品化,学术期刊应该走自己的健康发展之路。
目前对商品主要有以下三种不同的定义:第一,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或用于交换)的对他人或社会有用的劳动产品。第二,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第三,商品是经过交换且非进入使用过程的劳动产品。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作为商品,首先必须是劳动产品。换句话说,如果不是劳动产品就不能成为商品。其次,作为商品,还必须要用于交换。商品总是与交换分不开的。也就是说,如果不是用来交换,即使是劳动产品,也不能叫商品。最后,对他人或社会有用。没有用就不会发生交换,有用才能发生交换。
既然使用价值和价值都必须通过交换来实现,那么,只有实实在在通过交换过程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那些最终卖不出去的劳动产品,尽管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的,也不是商品。只有这样去理解商品定义的含义,才是完整、准确和科学的。
在我国,学术期刊不是以营利为目的。学术期刊社之间的刊物“交流”完全不能等同于经济学意义上的“交换”;即使是有学术期刊所谓的“价格”,这个定价仅仅是个象征而已,绝大部分收不回成本,更谈不上利润。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创新科学和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而非营利,这与商品的属性截然相反。长期不盈利的生产者不可能是商品生产者,因为商品的价格从长期看是与价值是相等的,虽然价格曲线一定是围绕价值水平线上下波动。[1]
学术期刊是一种很特殊的文化产品,它既不同于满足人们衣食住行需要的物质产品,也不同于满足人们消遣、娱乐、新闻信息、理财生活等需要的大众文化产品。首先,作为文化产品的学术期刊,虽然一方面它是精神产品,另一方面作为物化形态,具有物质属性,因而具有精神与物质的二重属性,并且物质载体的性能对其效用有着重要影响,但它们同一般物质产品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它的效用主要不是取决于其物质属性,而是取决于其精神属性;不是取决于它对人们物质需要的满足,而是取决于它对人们精神需要的满足。因而从作为文化产品这一层次上来考察,精神属性才是它的本质属性。其次,学术期刊也与一般大众文化产品不同,后者所满足的是人们对娱乐或日常生活中实用知识的需要,前者所满足的则是社会对科学知识创新的需要,因而,学术性或者说科学研究发展的前沿性才是学术期刊的本质属性。[2]
第一,学术期刊是党和政府占领思想文化阵地的重要工具。长期以来,学术期刊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及时地宣传报道科学文化知识和先进技术,对于提高广大公众思想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素质,从而有效地抵制一切腐朽的思想文化和习俗,改进落后的生产方式,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都发挥了独特的显著的积极作用。[3]第二,学术期刊具有积累学术演进的历史材料的功能。学术期刊是学术演进的编年史的原始记录,记录着学术发展的轨迹,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学术成果、理论成就和时代思潮,而且是人类科学思维方法的宝库,成为科学工作者从事科研工作的重要历史参照系。[3]第三,学术期刊是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支撑条件。科学发展到今天,任何一项研究工作,几乎都是从以查找学术期刊为主的科技文献入手,直到在期刊上发表科研成果为止。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卢嘉锡曾形象地把学术期刊出版工作看成是科研工作的龙头与龙尾。在科技工作者的科研实践中,无论研究、教学、推广还是自学,都离不开对学术期刊的利用。第四,学术期刊是交流学术思想获取科技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术期刊在科技出版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科技图书相比,出版周期短,发表文章快,内容新颖,能及时反映科技方面的发展现状;与科技报纸相比,专业性强、信息量大,更能集中、详细地对某一问题进行及时、深入的讨论,也便于保存和查阅。因此,学术期刊是学会进行学术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有人把学术期刊形象的比喻为“永不落幕的学术会议”。[4]
作为一种使用价值,学术期刊从本质上讲主要是一种全民族性、全人类性的公益性使用价值,其使用价值的私人性居于次要地位;而根据马克思关于商品二重性的观点,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是对市场购买主体有用的使用价值,因而必须是一种私人性或准私人性(狭隘集团性)的使用价值。这就使学术期刊的使用价值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商品使用价值的属性,从而使学术期刊在本质上缺少市场性品格;因此,为了促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和推动学术期刊的发展,应当更多地考虑学术期刊的公益性,而不应过多强调其商品性。
社会效益是指学术期刊发行后良好的社会影响,有益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经济效益是指期刊发行后能带来利润,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它与图书发行量的大小密不可分,发行量大才能有可观的经济效益。一个期刊首先必须有一定的社会效益,这是学术期刊生存的前提。没有社会效益的学术期刊首先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必要,而对社会有害的学术期刊则更是社会清除的对象。因此,学术期刊的社会效益是第一位的。
学术期刊多由学校或者研究机构主办,由于发表内容大多是专业领域研究前沿的学术成果,抽象性较强,受众范围狭小,单靠发行根本无法生存。要加大政府在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力度,通过财政资金或社团的非商业性资助来保证学术的高水平和纯净度,通过高学术性吸引读者。只有国家对学术期刊采取重点扶持的政策,才能保证学术期刊健康发展。
在国外,政府对学术期刊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也是如此。例如,美国每年用于补贴学术、科技出版物的经费高达64亿美元;加拿大政府每年拨款9700万加元资助出版事业,对非盈利性学术、科技、文学、艺术类期刊,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每年还要拨款450万加元;德国联邦研究与技术部设立印刷补贴基金用于资助学术书刊物的出版。相反,在我国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由于减弱了对学术期刊在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力度,使学术期刊的正常运作受到了严重干扰。由此,政府部门应该明确,学术期刊作为基础研究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难以市场化的,不像应用科学和大众类文化产品那样容易创收。因此,支持学术期刊理所当然地是政府的职责,同时应建立起一套规范的能使其正常运作的保障机制。[5]
定位被称为品牌之母。定位,就是寻找品牌在市场中的最佳位置,确立品牌的热点、趣点、视点和卖点,并牢固占领。目前我国学术期刊数量庞大,有专业性的、有综合性的,而绝大部分期刊的定位基本一致,内容和版式也基本相同,基本上是一篇篇学术论文简单排列的结构,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要改变这种局面,学术期刊首先应该树立特色化发展理念,讲求期刊差异,办出特色。“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学术期刊也应树立特色化经营的理念。要关注国际、国内学术界的前沿问题、热点问题,了解学术理论的发展变化,参与学术讨论,拿出部分资金作为课题经费,资助重大科研项目,以取得论文优先发表权,扩大学术观点的有效传播。
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是根本。学术期刊争创名刊不仅成为期刊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和努力方向,而且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正如一流学术成果的创造有赖于一流水平的学者,同样,高水平的学术期刊的创办需要高素质的办刊队伍。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编辑队伍的建设和稳定,是各刊面临的最大困难。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办好学术期刊是一件很艰难的事,学术期刊对编辑的要求很高。首先,学术期刊的编辑要成为学者型的编辑。那是因为学术期刊的多数读者是学者,它的作者也是学者,编辑每天与之打交道的都是学者。每天面对的工作对象——大量的稿件都是学术性的研究成果,要编辑去做出判断和加工,使它进一步完善。要做好工作,编辑就应该是学者。学术的追求就是不断创新,要跟得上学术前沿,办刊的人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追赶,不敢有丝毫地懈怠。[6]
学术期刊的组稿是编辑部门按计划向作者约定稿件。组稿是发现、选择、组织作者完成作品创作的活动。组稿的方式可以是个别约稿、社会征稿,也可以是群体集稿,不论哪种组稿方式,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争取优质稿源,提高刊物的知名度,打造名刊。目前,我国许多学术期刊,尤其是大专院校学报,编辑主体参与意识不强,在选题和组稿中缺乏主动出击,只是一味等米下锅。编辑工作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学术期刊编辑应改变传统工作作风,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出击,即由编辑加工稿件变为优化选题、组织稿件和加工稿件。这就要求编辑利用自身的学术素养与编辑素养,关注学术领域发展动态,留心国家或相关部门的政策或发展规划,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善于发现科研中出现的新观点、新方法、新问题,迅速捕捉最新的科研动态以及最新的科研成果,通过分析处理,从中提炼出最新的科研选题,并且找准该领域的学术精英,进行组稿,以此争取优质稿源,打造名刊。
[1][6]尹玉吉,宫庆新.学术期刊商品论质疑[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2]吴涌汶.论学术期刊的弱市场性及其运作保障机制[J].探索,2002,(1).
[3]胡天乙.学术期刊的功能定位及其创新[J].编辑学报,2004,(1).
[4]张祥卉.学术期刊发展浅论[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6).
[5]赵文义,杨琦.学术期刊的公益性分析[J].编辑学报,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