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雪梅
(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天津 300100)
医院感染目前已成为影响患者安全、医疗质量和增加医疗费用的重要原因〔1〕。医院感染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护理管理是该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它的运行状况会直接影响整个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和水平〔2〕。有调查表明,医院感染中有30%~50%与不恰当的护理操作及护理管理有关〔3〕。在妇产科医院感染控制中,护理队伍的作用要贯穿于管理、监测和控制的全过程。我院护理部与感染管理科加强组织协调和配合,将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细化分工,各负其责,促进优势互补,落实持续改进,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效果。2010年2月至2011年8月医院感染发病率2.0%~3.5%,降至0.8%~1.6%,现将护理管理体会介绍如下。
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妇产科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质控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明确护理工作与妇产科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管理中的不足。
1.1 与医院感染相关的护理因素 部分护士手卫生的观念和无菌观念淡薄;手术室终末处理不规范,如接台手术之间空气消毒时间短。对患者及家属指导欠到位,如对长期留置尿管、产科胎膜早破患者保持外阴清洁的指导简单;母婴同室对产妇及家属接触新生儿前的清洁卫生措施等强调不足等。
1.2 护理管理中的不足 对发生的医院感染重视程度不够,探视制度执行不力,对保洁员与护工的管理不严格,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相对不足,受硬件设施影响灭菌物品管理不严格。
2.1 建立护理感染管理体系 护理部依托三级质量控制小组,形成了护理感染管理的三级监控网络。三级组织明确职责,分工负责,层层把关,相互补充。
一级管理:由病区的护士长和1名兼职感染监控护士组成。主要负责督促本病区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防护等有关规章制度,特别是加强手术室、供应室、新生儿科、产房等重点科室的消毒隔离工作,同时对发现的问题向二级质控小组反馈。
二级管理:以科室为单位,成员为多个相近病区的护士长组成,主要负责对本责任区感染控制工作进行监督,对一级质控组给予督导。
三级管理:由护理部主任及重点科室护士长组成。主要是通过日常监督、质量查房的方式随时抽查各护理部门的感控制度落实情况和无菌技术操作执行情况,监督一、二级组织的工作质量,把好护理感染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与感染管理科进行信息沟通和工作协调。
2.2 建立并完善护理管理制度 护理部根据《消毒技术规范》2009版,《手卫生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院洁净手术部管理规范》、《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指南》及有关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的三个规范等及时修订和完善各项护理管理制度和措施,并规范操作规程,优化工作流程,完善消毒隔离制度、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使用、消毒处理制度、消毒灭菌效果检测制度、职业防护制度、手卫生管理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等。通过制度的建立和工作指导的制定,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2.3 加强护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护生、工勤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 临床一线护士培训:感染管理科主要负责感控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护理部主要是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提高其参与医院感染控制的责任感,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医院工勤人员的培训:设专门的护士长管理护工队伍,定期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从基本的卫生洁具使用、辨别感染标识、物体表面的清洁流程,处理排泄物、分泌物时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如何洗手、医院废物的收集处理等,使他们认识到预防医院感染对个人、家庭、医院及社会的重要性,提高对清洁、消毒制度执行的依从性。
实习、进修人员培训:各级护理管理人员加强了对刚毕业的护士、进修人员、实习生的培训和管理,在上岗前、入科前进行感控相关知识培训并考核,增强他们对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意识。
加强职业防护教育:护理部强化了普遍预防知识教育,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坚持做到标准预防,熟练掌握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同时与感染管理科人员共同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工作提供指导,配备防护用品,争取最大限度地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和伤害,保障医务人员的安全。
2.4 强化防控措施的落实 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在全院治疗室的每辆治疗车上配备了快速手消毒剂,按照手卫生要求操作,尤其是在给每一个患者治疗后,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医务人员每日的洗手频度应保持在医生30次以上,护士35次以上。
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尽量减少各种侵袭性操作。加强医疗环境和医疗物品的清洁和消毒工作,认真做好环境卫生、消毒灭菌效果检测工作。定期进行微生物监测,监测内容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医疗物品的消毒灭菌效果、使用中的消毒液、紫外线的强度等。实行三级监控。
严格参观、实习、陪护及探视人员管理,针对各类实习、进修、参观人员,各部门实施预约、挂牌管理的方法,限制人数和活动区域。
2.5 对重点科室的护理管理 严格执行消毒供应中心新标准,在新的消毒供应中心启用前,规划分区和工作流程、引进适宜的设备、设施,从医疗物品回收、清洗、消毒的管理到分类、包装的管理,乃至灭菌物品存储及发放的管理都严格遵守消毒供应中心三项新标准。同时,实施全院所有无菌物品的下收下送,避免各科室标准掌握不统一、物品处理不规范的情况,由经专门培训的护工负责传送物品,杜绝流通环节的污染。实施手术室和供应中心一体化管理,减少手术室的器械处理环节,仅负责器械初洗,然后立即传送至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后续处理。
手术室从区域管理、人员、物资管理、到上台操作、医疗废物处理都严格遵守规范要求,针对手术接台空气净化时间不足的问题,在手术间门外特别设立了净化时间登记表,严格限定湿式清洁后15min的自净时间。
加强术前、术中、术后职业暴露的管理。手术时开放性创口是一个很危险的病原体传播窗口〔4〕,因此,手术过程中严格落实职业安全防护,避免针刺伤和体液喷溅造成的职业暴露,医护默契配合,规范操作,如对血液、分泌物传播的病原体感染患者实施剖宫产时,手术医生打开羊膜腔时先开小洞,护士配合医生吸尽羊水,防止羊水外溅而污染自身,胎儿取出后断脐带前先用一把血管钳夹住脐带,再把脐血往胎盘端挤压3~5 cm后用血管钳夹住剪断,避免脐血外溅。
孕妇学校普及感染控制知识,将母婴同室医院感染内容纳入宣教课程,讲解医院感染防治知识,提高孕妇的感染控制意识,正确引导住院分娩的陪护与探视。探视人员探视期间不得坐卧母婴床,不私自抱新生儿。
指导产妇注意清洁卫生,改变传统的产后生活习惯,强调开窗通风,并采用空气消毒机定时消毒。在每个病床前备快速手消毒液,指导产妇及家属接触新生儿前进行手消毒。由科室提供灭菌的新生儿被服,新生儿加奶由病区提供奶粉,并随时配置。加强孕产妇哺乳前后清洁卫生指导。
医院感染预防系统包含管理、监测和控制三个子系统,监测和控制是手段,管理是杠杆,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医疗护理安全。护理部与感染管理科分工合作,各有侧重,护理部重点抓消毒隔离措施的落实,感染管理科作好每个环节的监测统计,然后护理部根据监测结果及统计数据,及时采取改进措施,而护理措施实施后的结果则由医院感染科监测结果及统计数据来评价,从而促进了护理感染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护理部是护理行政管理部门,在医院护理管理中有较强的管理权威性和凝聚力,而感染管理科是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部门。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对医院感染各项规章制度及措施的落实,确保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有序的进行,能起到1+1>2的作用〔5〕。一年多来的临床实践,医院感染发病率的下降及护理人员对感控工作的重视及支持,有力地证明了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重要作用。
〔1〕王羽.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适用指南[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26
〔2〕张琳,车智玲.护理管理中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控制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4(4):424-426
〔3〕任丽娟,宋媛,泰平.医院感染管理的现状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11):1261-1263
〔4〕金美媞.艾滋病孕产妇手术时的医院感染管理[J].护理与康复,2009,8(1):65
〔5〕苏兰若,赵敏.护理部与感染监控室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协同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