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娜丽
(天津市胸科医院,天津 300051)
随着心脏外科手术技术、体外循环技术的不断提高,先天性心脏畸形的手术治疗逐渐向低年龄、低体重患儿的方向延伸〔1〕。婴儿,特别是低体重心脏病的婴儿都存在发育不成熟、营养不良、病情复杂等特殊原因,对其施行心脏手术风险大、难度高,因此对手术的护理配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自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对94例婴儿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经精心护理,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本组 94例,男 52例,女 42例;年龄 3天~1岁,平均 7.46个月;体重 2.7~10 kg,平均6.46 kg。其中房间隔缺损(ASD)5例,室间隔缺损(VSD)61例(其中伴ASD 15例,伴其它畸形10例),法洛氏四联症10例,肺动脉瓣狭窄2例,右室双腔1例,肺动脉瓣闭锁+动脉导管未闭矫治术4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术9例,主动脉双弓矫治术2例。所有患儿在全麻、体外循环下施行心内直视手术矫治先天畸形,1例死亡,其余均痊愈出院。
2.1 术前配合
2.1.1 术前访视 术前一日巡回护士带术前访视单到病房阅读病例后访视患儿,向家属了解患儿的一般情况,如身体发育状况、外周血管及皮肤情况等,并向家属进行术前宣教。巡回护士要具备较强的与患儿沟通的技巧〔2〕,通过形体语言如触摸爱抚患儿,减少其对护士的惧怕,耐心解答家长关心的问题,减轻家长对手术的焦虑。同时参加术前讨论,了解患儿具体病情及手术情况以利术中配合。
2.1.2 手术间准备 婴儿尤其是低体重婴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应注意保温。手术当日,巡回护士应提前30min进入手术间,将手术室温度设定在26~28℃,同时在手术床上铺变温毯,用于术中辅助变温。
2.1.3 仪器用物准备 术前一日巡回护士认真检查手术间内各种仪器设备,使用物功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3〕,确保术中正常使用。患儿体重小、心脏畸形复杂,应备好心肺复苏用品,如婴儿心内心外除颤板、单双极起搏器,另外还应备好婴儿专用负极板、手术专用放大镜及头灯。根据患儿体重备好棉垫、导尿管。
2.2 术中配合
2.2.1 协同麻醉师完成麻醉 确认患儿身份后,巡回护士协同麻醉师先对患儿行基础麻醉,常规给予氯胺酮4~5mg/kg+咪唑安定0.3mg/kg肌肉注射。待患儿熟睡后将其平放在手术床上,面罩给氧,接好各种监测仪,如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协助麻醉师进行外周静脉穿刺建立静脉通道,并协助其完成气管插管、颈内静脉穿刺、挠动脉或股动脉穿刺。麻醉后再放置尿管、肛温探头、婴儿专用负极板。
2.2.2 皮肤保护 根据手术需要摆放手术体位,充分暴露术野的同时注意保护患儿皮肤。婴儿的皮肤娇嫩,摆放时注意动作轻柔,不要拖拽,妥善固定各种管道。患儿身下的布单要干燥平整,肢体不要过度外展,头部、肘部、足跟、骶尾部等骨突部位用棉垫保护,以避免长时间受压引起压疮。婴儿肢体小,接触面积小,将电刀负极板贴于患儿臀下,可以保证负极板与皮肤完全接触,避免术中损伤。消毒液不宜过多,电刀负极板不能浸湿,以免皮肤烫伤。经过以上操作本组患儿无一例发生术中压疮及其它皮肤损伤。
2.2.3 温度调节 机体温度的监测和室温调节在婴儿体外循环手术中尤为重要,手术一般经过保温、降温、复温3个过程。巡回护士要密切观察手术进展,熟练配合术中的温度调节。第一阶段为保温,是在患儿入手术间后,室内温度维持在26~28℃,在患儿一侧鼻甲和肛门齿状线以上部位分别放置鼻咽温和肛温探头,以监测脑部和全身温度。并在手术床上给予变温毯保暖,维持肛温在34~36℃。第二阶段为降温,手术开始后室温调至22~24℃,关闭变温毯,以配合体外循环时的机体降温。采用深低温停循环灌注方式时,要求鼻咽温降至12~15℃、肛温降至15~18℃,因此室温应控制在16~18℃,并于患儿头部加冰帽使脑部降温,防止脑损伤。第三阶段为复温,即在心内手术操作完毕、转流复温时将室温恢复至26~28℃,撤除冰帽,开启变温毯至38℃,辅助机体复温至鼻咽温36~37℃、肛温32~34℃。本组患儿经过这3个阶段的温度调节,均未出现手术过程中机体降温及复温困难。
2.2.4 记录清点手术用品 患儿年龄小体重轻,术中所用器械、缝针、纱布相对较小,容易丢失,需及时严格一对一清点核对,做好记录。并及时供给手术台上所需一切物品,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2.3 术后配合 手术完毕后,撤除各种监护仪、负极板时动作要轻柔,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术后患儿需用专用床送至监护病房。转运途中妥善固定引流瓶、尿瓶,保持各管道通畅,避免脱出。与监护室护士仔细交接,包括手术方式、各种管路及皮肤情况等。
术前器械护士应熟悉小儿心脏外科的手术解剖,了解手术的术式、方案及配合要点,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4〕。婴儿心脏手术切口小,手术视野小,心脏组织发育不成熟,故所有的手术器械物品应与其相匹配,要求精细、损伤小、易操作,方便手术。因婴儿心脏外科手术器械繁多精细,器械护士需提前30min洗手上台,整理手术用物。术中严格管理纱布、纱垫,及时收回缝针、缝线,及时清理术野。器械护士要密切观察手术台上每个环节,跟踪手术过程,传递器械和配合手术的每一个动作要做到主动准确、快捷、轻柔,术中高度集中精神,思维敏捷,台上医护准确有效的配合是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手术的关键之一。
婴儿心内直视手术风险大,手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手术的成功与手术护理配合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求手术室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敏锐的洞察力,术前充分了解患儿的特点、病情,准备充分,考虑全面,术中注意力集中,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等工作人员配合默契。各项操作动作轻柔准确,做好皮肤保护,注意保暖,妥善固定各种管路。婴儿心脏直视手术极具挑战性,唯有良好的护患沟通,密切的医护合作,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才能使患儿顺利渡过手术难关,取得手术成功。
〔1〕张盈.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麻醉与护理的配合[J].柳州医学杂志,2008,21(2):54-55
〔2〕王文生,邢艳会.护患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7):96-97
〔3〕张美云.浅谈手术中麻醉与护理的配合[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2(6):573
〔4〕徐萍,刘英.小儿心脏直视手术护理配合[J].现代护理杂志,2010,7(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