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红,陈万明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重庆 404100)
病例1:患者,男,10岁零6个月,因发热6 d入住本院行检查和治疗。入院时查体T 39℃,P 126次/min,R 26次/ min,扁桃体不大,咽部充血明显,双肺呼吸音粗无啰音,全身未见皮疹,无药物过敏史。入院当日予注射用头孢唑肟钠(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生产,批号B200910003)及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联合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输注前用注射用头孢唑肟钠原药配成浓度为300 μg/ml的皮试液做皮试,结果为阴性。该患者经多项检查综合考虑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故入院第2日停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改为原批号的注射用头孢唑肟钠和注射用更昔洛韦治疗1周。期间患者未出现皮疹、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等反应。因病情未见好转,治疗后的第8日,患者到重庆某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诊断结果与本院相同。在此期间,未使用任何药物。第10日,从重庆某医学院附属医院回来后,当天上午9:40继续输注与之前使用的原生产厂家同批号的注射用头孢唑肟钠2 g+氯化钠注射液200 ml静脉滴注,注射用更昔洛韦0.125 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因中途只停用2 d,所以使用注射用头孢唑肟钠时未重新做皮试。患者在输注注射用头孢唑肟钠20 min左右时,出现鼻部发痒、咳嗽、呕吐、呼吸急促,但无皮疹出现。即刻停用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予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静脉滴注,同时予以氧气吸入及心电监护。11:00患者咳嗽明显缓解,有恶心感,但无呕吐、发热、皮疹症状,呼吸逐渐平稳,神志清醒,双肺呼吸音清。12:00左右患者全身皮肤逐渐出现红色小斑丘疹分布,有痒感,继续予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静脉滴注,并予赛庚啶口服。第2日,停用注射用头孢唑肟钠,继续输注注射用更昔洛韦,患儿皮疹逐渐消退,无发热、无吐泻现象。根据患者发病过程及临床症状诊断为注射用头孢唑肟钠迟发性过敏反应。
病例2:患者男性,65岁,因中耳炎入住本院耳鼻喉科,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入院后行输注注射用头孢唑肟钠(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生产,批号B200910003)2.0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输注前用注射用头孢唑肟钠原药按规定做了皮试,结果为阴性。输注该药的前3日患者未出现皮疹、喉头水肿、口唇发麻等症状。第4 日,继续输注注射用头孢唑肟钠时,患者全身出现斑状丘疹、口唇发麻、喉头水肿现象,即刻停用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予以地塞米松注射液15 m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肌肉注射异丙嗪注射液12.5 mg处理。第2日,皮疹逐渐消退。治疗期间未使用其他抗生素。根据以上反应判断为注射用头孢唑肟钠迟发性过敏反应。
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为半合成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广谱抗生素,以其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对酸和酶较稳定、过敏反应少而广泛应用于治疗敏感细菌所致的感染。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与青霉素类抗生素在结构上相似,故二者有不完全交叉过敏反应。头孢霉素抗原决定簇结构主要和C-7位侧链结构相关,故若头孢菌素C-7位侧链和青霉素C-6位侧链结构相似,则交叉过敏反应越强[1]。另外,头孢菌素蛋白质结合物(包括制备过程中混入蛋白质杂质及头孢菌素聚合物等)也易诱发过敏反应,所以,不同品种、不同规格、不同厂家的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产生过敏反应严重程度可能也不一样[2]。
近年来,随着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应用的广泛,过敏反应的报道也日益增加。张子滇等[3]查阅了1986—2000年国内72种医药期刊,共13篇,总计头孢菌素致过敏性休克148例。过敏反应分即刻反应和迟发反应。即刻反应容易被发现,而迟发性过敏反应一般在用药3~5 d后发生,不易发现,难以被患者理解和接受,容易引起医患纠纷,给医疗机构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给患者也带来一定的身体损害和精神恐慌。所以,医师在使用头孢唑肟钠时,须仔细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特别是青霉素过敏史。对于青霉素过敏患者,应慎用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注射用头孢唑肟钠时,应用原药按照规定浓度进行皮试,停用3 d,须重新做皮试。另外,患者使用注射用头孢唑肟钠时,医护人员应加强巡视,注意观察,谨防迟发性过敏反应发生。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即刻停用药物,予以地寒米松、抗组胺等药物施治。
1 宋文广,许雅英.头孢菌素类过敏反应问题争议.中国药事,2001,15(3):208
2 麦允怡,邓少嫦.头孢菌素抗生素皮试现状及方案探讨.当代医学,2009,15(4):134
3 张子滇,陈珊.头孢菌素类药物致过敏性休克148例分析.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1,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