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水地区农村饮水供给模式的实证分析

2011-03-15 00:23杨承霖
统计与决策 2011年12期
关键词:效用饮水村庄

杨承霖

(中国农业大学 人文与发展学院,北京 100083)

0 引言

饮水是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之一,确保饮水安全关系国计民生。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不足24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水量的1/4,世界排名110位,被列为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贫乏国家之一。特别是国内水资源分布很不均衡,存在着广大的缺水地区,其中农村占很大比例,而西北地区尤为突出。如何解决好包括西北在内的广大缺水地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无疑是一个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幸福的重大问题。

农村饮水问题在我国一直受到重点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党和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加快解决农村安全饮水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据2010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披露的数据,已解决了农村6069万居民的安全饮水,安全饮水事业建设卓有成效,但仍然任重道远。特别是在自然条件较差、经济相对落后的西北农村,优质足量的安全饮水依然不能得到充分供给。内蒙古西部作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属于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非常匮乏,且地表水与地下水均属于高碱、高氟水区,水质十分不利于人体健康。为了生存和发展,这里的群众采取了多种方式方法解决饮水问题。笔者调研的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嘉尔嘎勒赛汗镇孪井滩村,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在饮水供给上先后产生了四种模式。笔者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 (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是自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一种鼓励利益相关群体与研究专家协作探究农村现实,共同分析发展出路,由本地人主导,外来者协调,尊重农民智慧,讲求专家与农民合作的农村研究方法。目前在全球广泛应用于国际援助、国际国内扶贫、政策分析评估、自然资源管理等领域。(PRA),根据经济状况和性别状况分层抽取了23户当地农户进行参与式群体访谈和数据搜集,并对该村独特的村庄饮水自给模式的重点知情人进行深入访谈,获取了当地四种饮水供应模式的基本资料以及用于支持模型计算的饮水成本数据。笔者在本文中,将通过纵贯研究的思路对调研地多种饮水模式进行探讨和分析,据以研究探索解决缺水地区农村饮水问题的可行思路和方法。

1 调研地饮水供应模式的变迁

根据调研收集的资料,可将当地的饮水供给状况分为四个阶段——公水供给阶段,农户私采阶段,村庄自给阶段和饮水项目阶段。

1.1 公水供给阶段

据访谈对象齐某(60岁,孪井滩居民)所述,自1983年当地人民公社取消后,村庄供水处于无人管理状态。由于孪井滩村所在地距镇中心自来水厂很远(37千米),位置偏僻而孤立,加上当地地表为季节性冻土[季节性冻土指的是冬季冻结春季融化的土层。由于其地表形态会随着温度变化,会对管线、路基等工程建筑造成结构性损害。冷热交替会造成各类管线的变形损坏,因而一直没有自来水管线接入。镇政府指示村民依靠疏通公社时期留下的两口潜水井作为水源,按照每铁桶(约12升)0.8分钱计价,由大队收取。该水源深10米左右,属浅层无净化的渗漏水,味苦,为高砷高碱水,饮用危害较大,当时对当地人民的骨质产生了极其有害的影响(齐某即为佝偻病、上肢骨变形,42岁即无法从事农事劳动,村庄中类似老人有20余人)。且生产生活用水不分,人、地、畜共用两井,水源极度紧缺。

1.2 农户私采阶段

自1990年起,孪井滩仅剩的112户居民再也无法忍受这种现状,开始了自发寻求水源的行动。在1991~1993年村民多次向镇政府请求提供洁净自来水无果的情况下,有村民开始私人投资在家中打小孔径深水井(40-60米不等,能获得水质较好的深层地下水,但没有水净化)的方式来获取自家的洁净水源。虽然按照我国法律,私人打井取水的行为违背我国水资源“国有公管”的基本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总则第三条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水资源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第十三条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有关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有关工作。”,但由于当地政府一时间没有其他解决村民饮水的办法,就一直以默许并收取水资源管理费的形式对待。由此孪井滩村私人打井成风,最多时达到上百口井,成了当地一种特色。“孪井滩”由此也被外界习惯性地称为“乱井滩”,并一直作为村庄的别名沿用至今。

1.3 村庄自给阶段

自1997年始,乱井滩再次出现了严重的水源问题,一者是由于私人小孔径深井的使用寿命基本到期,再者由于该水源非承压水,在水面下降后,农户用水需要以水泵抽水才能使用,而更换新井、维护电泵、支付电费的成本都很高昂,这种一家一户自给水源的形式逐渐出现了明显的规模不经济。据当地村民雷某介绍(45岁),当时每家每户都发愁这种“小农式取水”花钱多的情况,而村内一些见过世面的村民,率先领悟到了规模经济的基本原理。他们的设想是集资投入,打大井深井 (大孔径深水井,直接打到60-90米深层承压水层),购置大功率电泵,并且设置公共的封闭式储水池和简单的过滤设备来保障水质洁净,在村内自设管线保障投资者用水,从而将一家一户分散的取水资金变成水费,自己搞一个“自来水”供应站,来获取村庄用水的规模效益,减少这种“小农式取水”模式的效率浪费。

在这个设想提出后,经济状况较好的村医齐某牵头了这项工作,于1999年夏,投资11000余元(1999年物价)建起了上述设施。当时采取每人每月3元,按户加入,用量不限,年末结算,自设管线(铺设费用为每米8元)的供应形式建立起了约40户的饮水供应。由于价格很低,供水充足,且简单的净化去除了水的异味,这种模式受到了广泛欢迎。到2000年初,全村村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扩大了这一模式。面对用水需求的攀升,村民们在新增加了一个蓄水池后,基本上充分保障了全村的用水,乱井滩的水源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该模式一直沿用到2010年初。

1.4 饮水项目阶段

2010年春,一直比较令人满意的村庄饮水自给模式被“农村安全饮水项目”终止。上级政府划拨了13万元资金用于乱井滩的安全饮用水建设,从镇自来水厂建设了一条高架管线(用以避开地表季节性冻土)通往乱井滩村庄北部高地,但要求村民出资500元装设自来水入户水管。与此同时,当地政府以水质不过关,无照营业,私采水资源等理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六十九条规定 “未经批准擅自取水,以及未依照批准的取水许可规定条件取水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采取补救措施,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查封了乱井滩自己的小水站,并且在入户管道施工过程中破坏了村民原有的管线,乱井滩的村庄饮水自给彻底终止。新的水源由镇自来水厂提供,价格按照阿拉善左旗的统一水价收取(每吨2.6元,2010年价格),从此,30年来没有洁净充足饮水的乱井滩村终于得到了早该享有的饮水供应。

2 等效用饮水成本分析模型

对各个模式进行初步分析,可以看出各个模式提供的饮水的效用是不同的,其差别在于质与量两个维度上,水质与水量的好坏与多少,影响着不同模式带来的效用。同时,各个饮水模式的运作,都需要使用者支付一系列的经济成本。

由于各个模式带来的效用不同,且各个模式需要使用者支付的成本也不同,因此进行模式间的分析和比较就需要运用控制变量法。在此笔者控制的变量为效用,即考察在同等效用下,各个模式的成本为多少。为此,本文构建了一个用于核算获取同等饮水效用所需的经济成本的数学模型,借此衡量在四种模式变迁中,村民获得安全饮水的经济成本。该模型设置如下:

上述模型中的各个变量的定义为:

(1)C为模式总成本,即在某一模式下获取饮水效用所需付出的总经济成本。

(2)Qs为需水量,即在该模式下农户人均饮水数量,依据当地人均年生活用水量[关于此处对饮水的分析,包含生活用水。由于饮用水属于生活用水范畴,且日常生活中很难将饮用水单独从其他用途的生活用水中分离出来,故此处将饮用水与其他类型的生活用水一并考虑计算。

图1 多种钦水模式的效用比较

(6)μ为先期投入成本,包括设备购置、参与某一模式所需的进入费用等。再除以n-m+1可得出平均到每一年的成本有多少。n、m为某一模式的起止年份。

(7)该模型在计算时的时间单位为年,货币单位统一换算为2010年人民币元。

运用上述模型计算,可以得知同等饮水效用所需支付的可变成本、固定成本和其他成本,并且经过货币价格指标的统一,保障了所得的总成本具有可比性,这就使得对各个饮水模式的经济成本分析成为可能。

3 模型分析结果

依托笔者在孪井滩村采集的数据及上面介绍的饮水成本核算模型,我们可以从经济分析中得出孪井滩农户在各个模式中所支付的成本,采取以下的方法进行计算:

3.1 价格数据对某一模式的代表性

笔者分别选取了1986年,1995年,2004年,2010年数据代入模型计算(即以某一模式持续年份的中值代入计算)。根据笔者获得的原始已知数据(表1中“已知价格”),根据历年通胀率进行转化计算,即可获得被选取的各个时间点的用水价格水平(表1中“选取价格”)。

3.2 用于比较的价格的统一性

为排除多年通胀造成的价格变动,各个模式所处时点的价格水平需要统一到同一年的价格水平上。笔者在此选取了2010年价格水平用于后续比较, 故分别将1986,1995,2004,2010各个时点的价格换算成2010年价格水平(表1中“换算价格”)。结果如表1。

由于不同的模式中成本的支付形式不同,如“公水供给”与“村庄自给”为按年支付,“农户私采”主要只需支付打井费用和抽水电费,“饮水项目”为按吨收取。因此在代入模型计算时,“公水供给”与“村庄自给”两栏为年支付价格,“农户私采”一栏为打井价格,“饮水项目”一栏为每吨水价格。

表1 价格水平换算(单位:人民币元)

3.3 效用比设定

模型中的效用比用于表现村民对水质的评价。由于每个调查对象对水质的需求程度和满足程度差异很大,对水质的评价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笔者在参与式集体访谈中,组织村民给各种模式的水质状况打分,以此获得了村民对水质状况的总体评价,并以此分数作为效用比代入模型。依据村民们对水质的打分情况,饮水项目水质的效用比为1,村庄自给模式水质评价为0.8,农户私采井水的效用比为0.5,公社的无净化浅层水水质评价为0.3。

表2 安全饮水成本核算模型计算表

3.4 模型计算结果与分析

表2中,分别对统一价格水平(2010年价格)下的四种模式进行了成本核算。其中,公水供给模式由于是继承了公社时期的水利而不需农户先期投入。农户私采形式取水虽然不限量,但浅层井水质差,且抽水耗费电力,因此笔者将这种模式的可变成本按照每吨水支付多少电费来计算。村庄自给模式下,村民用水不限量且只需每年向村委会支付年固定水费,因而每单位的用水价格为0元。饮水项目目前运作仅一年,笔者在此为便于比较,参照农户私采和村庄自给模式均延续了9年左右,暂定饮水项目的平均先期成本为500/9= 55.56元。以上所有价格均去除了通货膨胀的影响,最后得出同等效用下的各模式需要农户支付的成本依次为:231.951元/人、194.828元/人、92.87元/人、196.079元/人。

经过对比可以看出,孪井滩村独具特色的村庄自给饮水模式相比其他模式在同等效用下是成本最低廉的,且农户自发逐步选择的过程是具备经济理性的,在外界较少的影响和介入下(饮水项目包含强制性入网的政策,在此暂不考虑),村民逐步选取了同等效用下成本最小化的选择。同时我们可以发现:

(1)作为村民自发形成的村庄饮水自给模式,其低成本优势是建立在水价与用水量的不相关性之上。这样的模式看上去可能不利于水资源数量的保护,但由于农户饮用水用量不会像生产性用水那样容易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而过分增加,饮水的用量处于基本稳定的状态,因此,并不能轻易定论该模式对水资源承载量存在不利影响。

(2)考虑到可能的误差,农户选择农户私采模式与饮水项目模式的成本是不相上下的。饮水系统作为公共品,在上述两种模式中分别由私人和公共部门供给,但由于公共部门供给使得农户每年不必支付固定成本,加上用于供给饮水的设备更换时也不需农户直接支付,使得公共部门在供给公共品上比私人具有长期性的价格优势。按照上文所述模型计算,如果假设设备更新周期为10年,其他条件不变,单纯将时间跨度延长,两种模式的成本会呈现图2所示变化:

可见,如果从较长的时期来考察,公共部门供给模式的成本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递减,而私人自给公共品的模式则由于不断支付设备更新而使成本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充分说明作为人民基本需求的饮用水,私人自给只是应急之计,公共部门为人民提供公共品是其不可推卸的职责,同时也是最有利于民生的选择。

4 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根据实地采集的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的农户数据,实证分析了当地四种饮水模式的成本状况,经过上文分析,笔者的研究结论是:缺水地区农户具备调动自身理性,自发管理水资源,解决自身饮水问题的能力,而且这也是最有利于他们的方式。研究表明,在公共供给缺失的情况下,村民们为了解决自己生存的基本需求,成功建立了涵盖社区的饮水自给机制,解决了自身的问题。这种情况的出现,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两个原因:

(1)公共部门未能履行提供公共品的职责,导致生存压力迫使村民产生了社区自管的动力和智慧。

(2)公共部门由于在管理上对该社区关注有限,放松了束缚,使得村民自发形成的代偿机制有了发展成长的空间。这就为新颖的农户自管发展理念的产生提供了土壤。

上述原因产生了孪井滩这种独特的村庄饮水自给模式,也促使笔者对解决饮水困难地区农户的饮水问题做出了如下思考:在公共部门服务力量不易覆盖的缺水地域,可以采用引导当地居民自管社区水资源(包括经济资源、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等)的方式满足其对饮水的需求。通过居民自决和当今发展研究领域的流行的“赋权”手段,激励当地人调动自身智慧,促进拥有丰富乡土知识,深入了解自身生活境况,明晰自己实际需求的农户发挥社区合作的力量,调动社会资本,辅以上级部门的统筹与必要扶助,在自身实际的基础上建立起符合农户要求的饮水供给模式。这样一方面能缓解某些严重缺水地域的燃眉之急,一方面能够建立起符合村民自身需求的供给模式,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公共服务部门所承受的压力。

在这一类村庄饮水自给建设的过程中,值得我们重点注意的是公共权力不能缺位,公共部门依然需要监测与评估这一类自给措施是否能够使多数人受益,防备垄断、谋私、侵占集体财产与滥用自决权等情况的出现。饮水系统作为公共品,对各个经济水平上的人应具有非排他性,而不能成为自管自决过程中少数人牟取私利的工具,对此,需要公共部门设立完善的监控机制,来保障这一类自管自给自决的模式能充分扬长避短,发挥出其自身应有的作用,为解决我国缺水地区的农村饮水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和解决思路。

[1]孟慧芳.内蒙古水资源现状及对策初探[J].内蒙古水利,2006,(3).

[2]李瑞新,马青.内蒙古西部生态环境优化的社会经济调控[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6).

[3]陈秋红.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的制度选择——理论与实践述评[J]中国农村观察,2008,(6).

[4]邢端生,吴泽宁,左其亭,曹茜,崔萌.基于多维调控方案的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承载程度评价[J].干旱区地理,2005,(2).

[5]左停,苟天来.社区为基础的自然资源管理(CBNRM)的国际进展研究综述[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6).

[6]董海荣.社会学视角的社区自然资源管理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5.

[7]秦琴.当代乡村社会中的“社会资本”研究[D].上海大学,2005.

猜你喜欢
效用饮水村庄
简易饮水鸟
我的小村庄
村庄,你好
小学美术课堂板书的四种效用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饮水
纳米硫酸钡及其对聚合物的改性效用
村庄在哪里
几种常见叶面肥在大蒜田效用试验
玉米田不同控释肥料效用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