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辉,刘小鹏,周增改,顾晓芳,王亦舟
在飞行学院学习中,高强度体能训练是一种常用的训练手段,只有运动负荷和训练强度足够大,机体处于足够强度的应激状态,才能有效提高机体的运动及适应能力,提高战斗力[1-2]。机体在运动中生理活动和代谢过程均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我们通过观察高强度体能训练对飞行学员机体的影响,为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并改善营养水平提供依据。
1.1 对象 受检者均为刚入校的新生,男性,年龄16 ~19 岁,身高165 ~180 cm,体重52 ~72 kg。入校后经过一个月的常规体能训练,随机选出10 名学生参与本研究。1.2 方法 ①运动负荷安排:800 m×6 次跑,每次间隔3 ~4 min。②生化指标测定:训练日晨安静时及运动后即刻采静脉血3ml,日立706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测定。
高强度体能训练后Na+及Cl-含量均显著升高(P <0.05),血清总钙(TCa)及全血总钙(iCa)含量变化不显著,训练后血K+水平略有下降,见表1。高强度体能训练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值显著升高(P <0.05),血尿素(BUN)、肌酸激酶(CK)及血糖(Glu)升高非常显著(P <0.01),见表2。
表1 高强度体能训练前后对电解质代谢的影响(mmol/L)
表1 高强度体能训练前后对电解质代谢的影响(mmol/L)
注:与训练前比较,* P <0.05
时间 n K+ Na+(mmol/L) Cl-TCa iCa训练前 10 4.26±0.25 147.28±1.86 102.27±2.39 2.52±0.04 1.29±0.04训练后 10 4.20±0.25 154.29±2.00* 107.11±1.15*2.57±0.06 1.32±0.02
表2 高强度体能训练前后血尿素、血糖含量及血肌酸激酶活性比较
表2 高强度体能训练前后血尿素、血糖含量及血肌酸激酶活性比较
注:与训练前比较,* P <0.05;与训练前比较,**P<0.01
时间 n CK(U/L) CK-MB(U/L) BUN(mmol/L) Glu(mmol/L)训练前 10 168.8±40.02 14.57±5.03 5.36±1.0 4.39±0.53训练后 10 664.5±107.4** 19.45±6.46* 5.93±1.05** 5.47±0.43**
机体在运动中生理活动和代谢过程均会发生相应的变化[3],运动中大量电解质随体液丢失所导致的电解质紊乱是造成急性运动疲劳的重要原因。运动时电解质浓度的改变与运动负荷的性质、运动强度、持续时间、体内的离子水平、出汗率等多种因素有关。
人体内K+约占电解质总量的5%,体内98%的K+存在于细胞内。运动中血浆K+的水平一般较安静时高。本研究发现高强度训练后血K+水平却略有下降,推测血K+水平下降的可能原因有两点:①与钠泵作用有关,运动可激活Na+-K+-ATP 酶的活性,以维持K+于细胞内的较高浓度,致使血K+水平下降。②K+离子也易随消化液、汗液及尿液排泄。本研究发现训练后血K+水平略有下降,可能因本研究样本较小之故,虽未发现显著性差异,但仍需引起高度重视。本文提示:高强度训练可能造成飞行学员血K+水平的失衡,训练期间应及时通过补液补充K+离子,以维持机体的电解质平衡[4-5]。
高强度体能训练引起水分的大量丢失,失水多于失Na+和Cl-。训练后即刻血浆Na+和Cl-水平均显著升高。其可能原因:①高强度运动可激活细胞膜Na+-K+-ATP 酶活性(钠泵作用),使细胞外液中保持较高的Na+浓度,而细胞内液维持较高浓度的K+。由于Cl-在正常生理状况下多与Na+平衡增减,尤其在小肠中,存在随Na+摄取Cl-的共运转机理,使Cl-水平亦升高。②有可能是学员的排汗仅影响血液部分程度的浓缩,并未达到盐成分(主要为Na+,Cl-)大量丢失的程度[6]。
Ca2+参与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维持神经冲动的传递并与许多酶的活性有关。高强度训练中Ca2+一方面被大量动员入血,一方面大量消耗,本研究血清TCa 与iCa 水平变化不显著,与研究样本较小有关,但在训练期间仍应注意钙的补充。
CK 常用来监控和评定训练负荷的大小及身体的适应情况,血清CK 是骨骼肌能量代谢的关键酶之一,运动时血清的CK 活性增高,引起更多的酶进入血液[7]。心肌特异性酶CK-MB 通常在临床上作为诊断急性心梗时特异性指标[8],亦并被引用于运动医学范畴作为心肌损伤的标志,在评定学员体能状态与监控运动性疾病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此次实验发现:高强度体能训练前后CK、CK-MB 值显著升高,其中1 人出现异常高值。引起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训练强度加大和机体脱水的发生,引起心血管功能和体温调节功能的下降而导致血容量的下降,从而增加心脏的负担,使心率过度增高,不同程度上损害着心肌及骨骼肌正常的功能。因此,必须注意科学地安排训练强度并在训练期间适度补液,以避免对心肌及骨骼肌的损伤。
高强度训练后学员体内能源物质发生大幅变化,血糖水平先升后降,即训练后即刻血糖水平呈现短暂升高,这是由于大运动量使体内的肝、肌糖原的大量分解造成的。如继续进行大强度训练,血糖水平则会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为体内肝、肌糖原大量消耗[9]。因此,必须注意高强度训练中糖的补充,以弥补运动中糖原的大量消耗。BUN 为体内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的最终产物,高强度训练致体内组织蛋白分解加剧,氨基酸氧化供能加强,使代谢产物尿素的生成增多,故在训练中应注重蛋白质的补充。
[1] 余英红.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体能训练效果观察[J].海军医学杂志,2008,29(1):3-6.
[2] 罗永昌.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专项训练拓展[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5,16(3):21.
[3] 陈文辉,顾晓芳,刘小鹏,等.飞行学员体能训练后心率与血乳酸水平的变化观察[J].人民军医,2009,52(7):412.
[4] 张树基,罗明琦.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的判定与处理[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
[5] 徐国营,刘迅雷.运动对大鼠骨骼肌及血清GH、IGF-I 水平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2(5):562-564.
[6] 钟正江,阳文新,申 红,等.高温环境5km 武装越野重症中暑致多器官损伤(附11 例救治报告)[J].东南国防医药,2006,8(6):414-416.
[7] 冯美云.运动员机能评定研究指南峰[C].《运动员身体机能生理生化指标的检测与评定》培训班及2000 年全国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专题讨论会,2000:1-18.
[8] Engel G,Rockson SG.Rapid diagnosis of myocardial injury with troponin T and CK-MB relative index[J].Mol Diagn Ther,2007,11(2):109-116.
[9] 张 军,王家宏,熊正英.槐米与维生素C 对运动训练小鼠协同抗氧化作用的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4):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