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综述及对比研究

2011-03-10 05:55张秀兰
图书馆学刊 2011年6期
关键词:馆际互借信息检索流通

宋 朋 张秀兰

(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1 引言

随着图书馆行业的逐步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图书馆信息化水平也在日渐提高。到目前为止,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实现了馆藏信息的数据库管理和流通自动化。不仅如此,图书馆在技术加强的同时,开放程度也越来越高,图书馆之间馆际互借的业务越发频繁。

然而,不同图书馆的馆藏信息数据库可能有不同的数据格式,不同图书馆图书流通管理的业务处理方式也有可能各具特色。如何能确保图书馆之间馆际互借业务无障碍运行,如何能保证图书馆在更新流通管理系统或者引进图书自助借还设备时无需做太多改动,便成了图书馆馆际互借实际工作中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一个共同接受并遵守的馆际互借协议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统一的协议规范下,各图书馆既保持各自的独特性又能通过标准的接口与其他图书馆系统交换信息,保证馆际互借的顺利进行。

2 早期的馆际互借协议

2.1 Z39.50协议

Z39.50是一种用于两台计算机间进行信息检索的通信协议标准,全称ISO 23950(InformationalRetrievalService Definition and Protocol Specifications for Library Applications),是国际通用的信息检索标准和协议[1]。这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美国图书馆界为Linking System Project计划而定义的信息查询和检索协议[2],该协议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和强大的功能,被广泛地应用于图书馆馆际互借信息检索领域。

1988年美国国家信息标准化组织(NISO)提出了Z39.50的第1个版本[3],此版本后来成为WAIS(广域信息服务)协议的基础。1992年NISO推出Z39.50的第2个版本,制定了信息检索的7项服务机制。到1993年已有相当多的独立的Z39.50软件应用系统出现在Internet上。1995年NISO又对第2版的Z39.50内容进行补充和修订,推出了第3版,将其中的信息检索服务机制扩增至11项。由于第3版的Z39.50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查询与检索协议一致,两者具有相互运作的特性,所以Z39.50目前也被认为是国际标准。2002年又通过了最新的版本ZING(Z39.50 InformationalNextGeneration)[4]。

2.2 Interlibrary Loan(ILL)协议

ISO 10160(服务定义)和ISO 10161(协议说明)是国际标准组织公布的开放系统互联环境下有关馆际互借协议的两个国际标准,简称ISO ILL[5],第1版于1993年公布,1997年公布了第2版。ISO ILL国际标准的作用是在由网络模型国际标准ISO 7498定义的开放系统互联环境下提供一系列用于图书馆实现与馆际互借事务有关的应用层服务。

ILL服务能够请求借阅可归还的书目文献,如图书,也能够请求借阅不可归还的书目文献,如期刊文章的复印件。该服务还支持相关活动,如续借、催还、过期通知等。就应用服务因素(ASE)提供给用户一套服务而言,ILL服务定义的目的是据此界定ILL处理的通讯问题。ILL活动的中心是书目文献(图书、期刊、期刊文章、缩微复制品等)。其应用关注两个相关过程:图书馆之间的文献互借或图书馆之间的复印件互换。ILL服务的定义力求满足多个目标,包括:

①ILL事务处理控制。就控制得到允许的活动、交换信息、跟踪借出的文献以及使ILL事务处理中的两种或多种活动同步发生来说,该服务须提供控制ILL事务处理的方法。

②多系统互连。ILL将继续使用手工和自动化系统结合的方式。ILL服务和协议须承认这一事实并允许具有不同自动化程度的系统互通,如以有意义的方式相互通讯。

③使ILL事务处理的费用最小化。与ILL事务处理相关的费用包括操作费和通讯费。ILL协议应努力使符合协议的实施费用最小化。费用最小化的途径是使协议实施需要的操作干预最小化,使ILL事务处理包含的地址之间发送的信息量最小化。

④反映目前的ILL业务。给协议下定义的目的不在于引进新的方法来进行ILL事务处理,而是规范现行的业务,使现有的系统能够以标准的方式实现相互通讯,并允许新的自动化系统充分利用协议的潜能。但是,必须承认由于现有各系统的潜能差别较大,若不加以修改,本国际标准可能不会对所有现存系统都适用。

2.3 GEDI协议

交换电子文档(Generic Electronic DocumentInterchange:GEDI)是图书馆之间进行相互借阅的服务形式之一,是发送电子邮件的协议,国际标准是ISO 17933:2000[6]。

GEDI的发起组织是ISO TC46/SC4 WG,主要内容是有关电子文献的网络传递,1990年欧美和澳大利亚图书馆电子数据交换小组为全文电子文献确立了交换格式和协议的框架。1991年发布了GEDI协议的第1版,1995年7月第2版公布,这个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电子文献格式的定义和交换机制的定义[7]。

在第1版中,标准包含了一个有限字符集,描述TIFF图形交换机制使用FTAM。第2版有一个扩充字符,允许GEDI和ISO ILL data elements进行映射,交换机制可选用FTAM和FTO,文档仍被定义为多页TIFF图形,而ISO 17933:2000则包含了PDF、JPEG和PostScript等文档类型,交换机制不再使用FTAM,使用的是MIME-Compliantelectronic mail。

GEDI在欧洲应用十分广泛,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图书情报界也应用GEDI支持国内外的馆际互借文档传递服务。

3 Z39.50协议和ILL协议比较

笔者从3个方面对Z39.50协议和ILL协议进行了对比,见表1。

由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ISO馆际互借协议适合于需要进行大量书籍、信息往来的馆际互借事务、需要对事务进行统计和控制的图书馆系统,或者是提供馆际互借的中间方;而Z39.50协议扩展服务则更适合于少量事务、不需要统计控制信息、不需要中间方的个人用户。而中间方和图书馆系统为了同时满足个人用户和图书馆用户的需要,则必须同时支持ISO ILL协议标准和Z39.50协议扩展服务,当然这将大大增加图书馆馆际互借自动化系统的复杂度。

4 目前的馆际互借协议

4.1 SIP2协议

SIP2是Standard Interchange ProtocolV2.00的简写,由3M公司制定,是图书馆自动借还设备与流通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协议[8]。SIP2协议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图书馆流通交换协议,它是图书馆自助借还设备与流通管理系统之间进行流通信息交换的专用协议。

SIP2协议最初是为了实现3M公司的图书馆自助借还设备SelfCheckTM和图书馆流通管理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而定义的接口。随着图书馆自动化的不断发展以及3M公司产品的推广、发展,最终成为3M公司在图书馆行业推广的标准协议。

SIP2协议的推广有助于图书馆能够在引进自助借还设备的同时对已有的流通管理系统仅做少量甚至不做修改:有助于图书馆方便地更换自助借还设备或者流通管理系统而不影响到其他系统。

由于3M公司的推动,SIP2协议非常成功,成为图书馆自助式流通服务的事实标准[9]。

4.2 NCIP协议

NCIP全 称是 NISO Circulation Interchange Protocol,即Z39.83,它是美国国家信息标准组织(NISO)的流通数据交换协议。该标准于2002年10月17日被美国国家标准组织批准[10]。NCIP这一标准定义了为在各自独立的图书馆系统间支持流通活动所需要的各种处理。流通活动包括读者和书目的查询及其更新处理,例如预约、取书、续借和登录。新的标准被期望可以支持印刷本和电子资料的流通,能够方便读者直接借阅、远程读者的身份验证、联机付款和电子文献的访问控制。

NCIP分3部分:通借通还(Direct consortia borrowing,DCB)、流通与馆际互借交互(circulation to ILL)和自助式服务(self service)。

①通借通还的应用描述:通过DCB一个机构读者能够发出馆际互借请求或借入集团内另一机构的书。NCIP推动用户数据和书目数据在不同的流通系统间传递,因此使得该机构可以管理非本地读者的事务,或提供属于另一机构文献的本地控制。

②流通与馆际互借相链接。NCIP方便了在馆际互借系统和流通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因此允许机构利用流通系统向一个用户借阅所有文献。属于本地馆藏的文献和通过馆际互借为读者借来的文献都可以一起记录在这个读者的流通记录中。同时也可以在本地流通系统内及时跟踪通过馆际互借借出的文献。

③自助式流通服务。此应用允许读者不需要工作人员的帮助就可以借阅或归还文献。这些应用还可以支持罚款/费用的处理,由本地的流通系统提供读者的账目数据。

5 SIP2协议与NCIP协议比较

笔者从3个方面对SIP2协议和NCIP协议进行了对比,见表2。

表2

随着软硬件水平的不断提高,自助借还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提供的自助服务越来越丰富,现有的SIP2协议并不能完全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NCIP协议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诞生并逐步成长的,NCIP协议定位于构建支持图书馆流通管理系统之间,以及与自助借还设备之间完整的流通交换协议,并且支持图书、读者、机构的查询、统计、消息公告等业务。

6 结语

馆际互借是图书馆业务中的重要部分,而其中的协议又是重要部分的核心。从Z39.50第1版的推出,到NCIP(Z39.83)的产生,有关馆际互借方面的协议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因此,希望通过总结对比,能帮助我国图书馆界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协议标准供实际工作使用,以推动我国图书馆馆际互借事业的不断发展。

[1]金培华.Z39.50的原理、应用与技术[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2(1).

[2]张奇.Z39.50在因特网上的应用.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8(5).

[3]陈培久.Z39.50协议应用的比较研究.情报学报,2009(12).

[4]张秀兰,刘璇.浅析Z39.50协议在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现代情报,2006(1).

[5]卢莉华.几种馆际互借协议之比较与探讨.新世纪图书馆,2006(3).

[6]唐健雄,李世玲.信息检索标准化的发展动向.现代情报,2007(10).

[7]张文良.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检索系统评价.图书情报工作,2010(1).

[8]孙吴,刘玉照.网络环境下检索效果评价标准浅析.情报杂志,2003(1).

[9]邓燕萍.网络信息检索效果评估.现代情报,2004(4).

[10]衡中青,曹翔新.新一代Z39.50:ZING.情报杂志,2008(3).

猜你喜欢
馆际互借信息检索流通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医学期刊编辑中文献信息检索的应用
在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开设信息检索课的必要性研究
基于神经网络的个性化信息检索模型研究
美国图书馆馆际互借及其启示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
公共图书馆信息检索服务的实践探索——以上海浦东图书馆为例
影响我国馆际互借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