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低碳·宜居——转型发展背景下上海居住规划的策略探讨

2011-03-07 08:41张玉鑫
上海城市规划 2011年3期
关键词:住房规划社区

张玉鑫

功能复合是推动就业和居住平衡,实现居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

1996年,联合国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第二届人居大会上提出了两项具有全球性重要意义的目标,即“人人享有合适的居所”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的持续发展”,作为联合国人居署致力于推进的两项目标,它对世界各国的住房政策和居住规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良好的环境和适宜的住所,是所有居民的基本人权,提供适宜的住宅更应该成为各国政府责无旁贷的使命。

1 发展背景

1.1 宏观政策重心——关注民生、体现和谐

从20世纪90年代住房商品化改革以来,中国的住宅建设一直采用以市场为基础、商品化的开发方式,由于缺乏系统的宏观调控,单纯依靠市场资源配置,忽视了社会各阶层居民住房的不同需求。2007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的颁布使得住房政策重心发生了重大转折,“重市场轻保障”的住房政策得到根本性改变,意见首次明确提出把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工作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在以“关注民生、体现和谐”为发展主题的今天,住房保障政策从短期抑制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为目标,转为一项宏观长期的民生政策,住宅建设不单是满足有市场支付能力的人群需求,还要解决社会各阶层的居住要求。纵观当今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将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法律赋予政府的责任。在亚洲地区,新加坡提出“居者有其屋”的发展目标,约90%的新加坡居民居住在政府提供的组屋中,从香港地区、日本住房保障政策的制定演进来看,也是从低收入人群逐步覆盖到中低收入人群、“夹心层”等社会阶层。

1.2 城市发展理念——“两型”社会、低碳发展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宏观政策在居住规划中体现包括如下内容: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被摆上政策战略性位置;集中于民生的土地政策将得以有效推进;住宅节能标准将被加强、节能环保建筑将成为发展主流。2010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首次提出“低碳世博”的理念,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下,世博会展示了全球有代表性的城市为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所做的有创新价值的各种实践方案和实物,其中所反映的“低碳·绿色·生态”更是成为了世界各国建设宜居社区的核心理念。

1.3 上海转型发展——市域空间结构优化

为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彰显国际服务功能、协调长三角联动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要求,上海城市空间结构面临着“向郊区转移、向新城集聚”的战略性调整。这将引导大型产业基地、重大公共服务设施以及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空间的有效调整和整合,推动城市人口在更广阔的市域空间范围内重构。作为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空间的合理布局将有效促进市域空间结构的优化调整,而居住空间内人口类型、结构的优化将对上海“十二五”期间的转型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 上海市居住规划的演进历程

2.1 2008年以前——旧城改造、市场主导

1990 年代以来,在住房制度改革的推动下,特别是1998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明确了住房商品化、社会化的目标。上海市住房商品化供应的数量逐年扩大,住宅建设进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是上海城市建设与旧区改造力度最大、发展最快、成效最显著的时期。在旧城改造的背景下,以市场为主导,上海市兴建了大批住宅小区,居住用地从中心城向外环外围快速扩展。居住规划主要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指导,在提升上海市民的居住水平、重塑城市风貌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2 2008年以后——市域布局、保障为先

上海市从2003年就已开始探索建立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政策和完善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政策。2008年,上海市政府颁布了《上海市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发展规划》,明确今后五年,上海将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市区联手、定向供应”的原则建设经济适用住房。至此,上海市住房建设转向“民生为重、保障为先”。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上海市政府开展了一系列以保障性住房为主的社区规划选址和编制工作。至2010年末,规划住宅总建筑量约10000万平方米(见表1)。空间上,主要依托新城和已有大基地,以大型居住社区等形式在市域综合规划布局,重点推动新城人口集聚和功能完善,实现中心城人口向郊区新城疏解。

表1 上海市以保障性住房为主的社区规划建筑量一览表(2009-2010)

3 居住规划的理念和策略

随着“民生和谐、低碳发展”等理念日益深入,对居住规划理念的研究也不断深化,本文结合上海转型发展的宏观背景,提出“复合·低碳·宜居”的居住规划理念,并对其规划策略展开探讨。

3.1 多元复合

“多样性是大城市的天性”①,多元复合的居住社区是城市和谐健康的基本载体,也是营造经济、社会和文化多元化的基本单元。多元复合的规划理念不仅包括居住人群的复合,也包括功能的复合和设施的复合。

(1) 人群复合

不同社会阶层人群在居住空间上适度混合是很多欧洲国家应对社会排斥、实施城市复兴的核心政策。欧洲国家普遍采取的混合居住政策是推动住房所有权类型的多样化,即通过拆除、出售社会住房和将废弃的保障性住房改建为私人住房来吸引较高收入群体迁入,或者要求新开发的居住地区包含一定比例的保障性住房②。

图1 城市最佳实践区“汉堡之家”案例

上海在住房市场化的同时,借助居住规划引导、住宅政策干预的方式,在确保低收入群体住房权益的同时,兼顾不同收入人群生活需要,合理引导不同阶层群体的适度混合与和谐共处,鼓励、倡导住房类型的多样性,考虑多层次居住产品类型的协调配置,提倡不同收入阶层的人群共同居住,避免居住的空间分异。上海新一轮的大型居住社区规划中强调社区融合发展,在较大区域内推进各种类型、各个层次、各类群体住房的相对混合,进而促进社会各阶层的融合。规划的住宅类型不仅包含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廉租房、配套商品房等保障性住房,例如鼓励建设多类型、多标准的公共租赁房,适当布置人才公寓、青年公寓和工人公寓等,吸引不同层次的人才资源,还包含相当数量普通商品房、农民动迁安置房等住宅产品,力求形成人群复合、阶层融合的和谐社区。

(2) 功能复合

功能复合是推动就业和居住平衡,实现居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在居住规划中强调功能复合,包括宏观层面城镇化地区和产业园区的“产城融合”布局;中观层面居住、商业、办公、游憩和交通等功能的紧凑布局、集约发展;微观层面以居住为主导功能的复合式开发,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同时创造多样化的生活环境。

图2 “汉堡之家”原型H20大楼

上海2010世博会中,城市最佳实践区展示的“汉堡之家”案例(图1)生动诠释了这一理念,它的原型是位于该市的“港口城(HafenCity)”项目的H20大楼(图2),港口新城是汉堡本世纪初以来正在着力打造的节能新城区,计划总建筑面积180万至200万平方米,提供5500套住宅。为了在港口转型发展中打造生态型的大型商住社区,规划摒弃生活区与工作区分开的传统理念,提倡市民居住和工作在同一栋建筑之中。

郊区新城发展是上海城市发展转型的重要抓手,新一轮郊区新城总体规划中将“产城融合”作为核心发展理念,在重点新城——嘉定新城、青浦新城、南桥新城的规划中都布局适量产业用地,为居住人口提供产业支撑,保持居住与就业的平衡,减少长距离通勤交通,通过产业发展引导、人口结构优化、道路交通衔接、设施配套完善,促进新城复合发展,塑造可持续发展的郊区新城区。

(3) 设施复合

配套完善的服务设施是建设宜居社区的必备条件,在当前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背景下,提高居民服务设施的综合利用效率也是居住规划考虑的重要内容。

实际的使用中,居住服务设施往往呈现使用人群时段化差异的特点,因而需要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多元性、广泛性和时段性。通过合理规划,结合管理创新使得服务设施能够得到复合高效的使用。服务设施的复合使用包括社区级的商业、文化、卫生服务等设施适当集中、综合设置、复合利用,以及学校等公共机构内的部分设施共享。例如中小学的体育馆场设施,可以采用分时段管理等措施,满足在校学生和居民业余时段的体育健身需求。设施复合还应考虑通过规划编制和管理政策共同促进非公共设施的空间资源适度共享,例如促进居住、商务办公等用地的地下空间停车设施的复合使用,可以通过规划合理布局商住混合用地、整街坊地下空间的统一开发,以及科学的物业管理等措施促进停车设施的复合高效使用。

3.2 绿色低碳

从哥本哈根会议③到“地球一小时”,低碳、节能、减排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低碳理念成为全球的共识和时代的主题,也是上海转型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绿色低碳的社区规划理念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营造绿色生态的居住环境,促进低碳减排的出行方式,推动节能环保的住宅设计。

(1) 绿色生态的居住环境

营造绿色生态的居住环境不仅包括利用现状自然资源,保护原生生态系统,形成亲近自然、宜人开敞的城市社区空间,也包括利用外围生态廊道、自然景观,与社区内部绿地系统相衔接,将公园、湿地、林地、农田及其它各类绿地连接成生态绿地网络,共同营造生态环境相融共生、健康舒适的城市社区。

作为上海市近两年重点推进建设的民生工程,大型居住社区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结合编制完成的《上海市基本生态网络规划》,将市域生态绿地网络和基地内绿化系统融合设置,共同营造绿色生态的居住环境。以闵行区浦江拓展大型居住社区为例(图3),规划将黄浦江滨江生态绿地纳入基地,尊重原有生态地貌,通过绿化廊道与社区绿地衔接,共同构建网络化的生态居住环境。

图3 浦江拓展大型居住社区土地使用规划图

图4 上海市域规划轨道交通线网和规划基本住宅区布局关系图

图5 “零碳馆”的低碳节能技术汇总图

(2) 低碳减排的出行方式

在当前中国机动车快速增长的背景下,鼓励低碳的出行方式是实现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上海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市域层面居住空间的整体布局和道路交通系统整合是促进低碳出行的前提条件。

在居住规划的各层面倡导低碳出行,是实现节能减排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宏观层面,上海市市域居住空间布局与公共交通网络有效结合(图4),尤其是与大运量的轨道交通线路和站点的充分衔接,是引导居民适度合理使用私人小汽车、优先选择公共交通这一低碳便捷出行方式的基础。中观层面,在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应考虑依托轨道交通,构建捷运系统、接驳系统、普通公交、慢行交通和静态交通系统一体化的交通系统,引导居民低碳出行。微观层面,居住规划应优化道路环境,改善出行质量,吸引居民在近距离交通时采用自行车或步行的出行方式。

(3) 节能环保的住宅设计

鼓励节能环保设计是贯彻落实低碳居住规划理念的重要内容。据统计,2010年上海有25个项目通过住建部住宅性能认定,15个项目综合建筑节能达到65%。许多居住小区的规划开发都在探索和实践着分布式能源系统、保温隔热隔声系统、中水利用系统、全装修开发等节能环保一体化的设计理念。绿色生态住宅的发展已从单项技术和产品的使用走向系统技术的集成,进而形成一个以可持续发展为战略、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全方位提升住宅品质的新领域。

城市最佳实践区展示的伦敦零碳馆案例是住宅低碳节能技术的集中体现,原型来自世界上第一个零二氧化碳排放的社区贝丁顿(BedZED)零碳社区(图5),它是英国最大的环保生态小区。自居民2002年入住以来,蜚声世界,是国际公认最重要的可持续能源建筑与居住的范例。案例展示了溶液除湿系统、风动储能保温除湿双向通风帽、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伏系统、能耗监测和环境参数测量系统等多项环保节能技术,对住宅建筑的节能环保实践进行了有益探索。

3.3 宜居社区

以人为本、创造宜居型社区是居住规划的核心内容,不仅包括完善的设施配套、多样的社区风貌,还包括宜人的街坊尺度和有序的街道界面。

(1) 设施配套完善

完善的设施配套是宜居社区的基本要求。居住规划应结合上海城市转型发展背景下中心城、郊区新城、新市镇的发展目标,充分考虑人口规模和构成特征,规划城市级、地区级和社区级公共活动中心,形成功能完善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同时,还应根据地区人口结构、年龄层次等特点进行公共服务设施差异化配置,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多层次的服务需要。

图6 宝山“公园1860”社区

图7 泗泾拓展大社区建筑效果图意象

(2) 景观风貌多样

社区风貌的可识别性是宜居社区的重要内容。居住规划应当注重整体风貌协调,体现地方特色、自然特点和人性化要求,实现有序性与多样性的统一。社区风貌的塑造不仅需要充分挖掘基地自身特点、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等内容,例如近山滨水、临江滨湖等特征;更需要对传统文化理念的继承和发扬、设计元素的重构和创新,营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意蕴的居住社区。以宝山区在建社区“公园1860”项目(图6)为例,通过规划形成低层高密度围合社区,重现了上海传统石库门里弄民居的传统风貌。泗泾拓展大社区是对上海近现代兴起的Arc-Deco式建筑风格在大社区住宅中的应用的一种尝试(图7)。

(3) 街坊尺度宜人

街坊尺度是构建宜居社区的重要空间元素。居住规划应塑造人性化的城市社区空间,通过利用天然河道、绿化及建筑要素,采用多样设计手法限定边界,适度减小街坊尺度。居住规划应加强住宅街坊的围合度,提高街坊内部的安全感和归属感,鼓励住宅朝向良好的街道、广场和自然景观方向,创造人性化、安全舒适的社区生活空间,关注街道的高宽比,形成尺度宜人、丰富多变的街廓空间。

(4) 街道界面有序

街道界面是居住人群所能感受最直接的空间体验。居住规划应塑造具有生活型和趣味性、功能合理、连续有序的街道界面。居住规划应通过创造亲切的人行空间,增加适宜城市公共活动的生活性街道,构建由城市支路、商业步行街、街坊通道等构成的生活型街道体系,同时结合公园和街头绿地形成开敞型的社区界面。

4 实施机制

有效的实施机制是实现居住规划理念和策略的重要保障,应通过完善居住规划的控制引导机制、专项规划的同步编制机制和公众意见的征询机制保障居住规划的推进实施。

上海市住宅建设强调规划的控制引导作用,处于转型发展阶段更是如此。目前,上海市通过编制《上海市基本住宅区布局规划》及相关选址规划,合理引导居住社区选址,通过编制《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区规划设计导则(试行版)》、《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2011)》,优化控规技术标准,指导社区规划编制,还通过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建设导则等内容指导具体方案的建设实施。为更好地实现社区建设与配套设施建设协调同步,居住规划应在编制阶段便与市政、道路、环保专项规划保持密切沟通和同步,并通过广泛的公众参与,充分考虑社区居民的根本利益和合理需求,最终实现规划理念能落实到空间上,同时满足居住人群的发展需求。

5 结语

居住空间的合理布局和规划是推动上海市转型发展、聚焦城镇化战略、优化市域空间结构的重要抓手;是创造各具风貌特色、舒适宜居社区的空间载体,更是体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居住规划的推进实施作为一项保民生、促和谐的综合公共政策,需要社会各部门的共同努力。

注释

① 引自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② 例如,英国强制要求新的住宅建设项目一般必须配套建设占建设总量 15%-50%(平均达25%)的低收入居民住房;德国要求房地产商新建住宅区必须用20%建造福利用房;美国马里兰州规定凡是超过20个住宅单元的住宅开发项目,均需按照12.5%的比例配套建设低价房,同时马里兰将配建政策与容积率奖励相结合,配建比例增加可以享受一定的容积率奖励和补偿。

③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

[1]陈劲松.公共住房浪潮:国际模式与中国安居工程的对比研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刘云,宁奇峰,陈伟. 香港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的特点及其启示[J].上海经济研究,2002(4):61-65.

[3]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 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区规划设计导则(试行版)[R].2009.

[4]张玉鑫. 关于上海社区规划实践的思考——以虹口区为例[J]. 上海城市规划,2007(3):9-12.

[5]由翌,明立波.从“宜居城市”到“宜居区域”[J]. 上海城市规划,2008(4):23-26.

[6]陈伟.城市生态社区的环境规划设计与研究[J]. 上海城市规划,2006(1):17-21.

猜你喜欢
住房规划社区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聚焦两会!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未提房地产税!
社区大作战
走街串巷找住房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