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贺青
弱视是一种严重影响视觉功能的疾病,它是指那些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以功能因素为主所引起的远近视力均低于0.8,且不能矫正者。据统计,目前我国弱视患者已超过1 500万人,其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社会问题。Newsham[1]在研究发现,68%的家长缺乏弱视关键期的相关知识。家长对弱视相关知识了解不足,是弱视儿童没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的原因之一。儿童弱视的治疗效果不仅取决于患儿的年龄与类型,更多的决定于家长的积极配合与弱视知识的了解,家长能否指导和监督患儿坚持正确治疗成为治疗关键,根据知、信、行的教育模式,行为的改变取决于知识水平的提高,提高家长自身对疾病认知水平,就提高了患儿治疗的依从性。本文应用临床路径模式对弱视患儿家长实施健康教育,取得了明显效果。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2月至2010年1月在弱视门诊就诊的首次被诊断为弱视的患儿家长122例,其中男48例,女74例;年龄26~47岁;大专及以上学历44例,高中42例,初中及小学36例。将122例患儿家长随即分为2组,试验组60例采用临床路径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62例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2组一般资料有均衡性。
1.2 健康教育路径内容及实施 为保证患儿家长健康教育方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特异性,在充分了解患儿家长对健康教育需求的基础上,护理人员依据健康教育路径对患儿家长实施连续、动态、有针对性、规范的健康教育。由主管护士将相关知识分阶段进行教育,采取语言教育与书面教育相结合的形式 ,以个案教育为主。见表1。
1.3 观察指标 根据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对每位患儿家属进行认知调查,及满意度测评。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掌握弱视相关知识技能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1 健康教育路径模式 是实施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2],临床路径使护理工作更加科学有效。根据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需求,分阶段有针对性的向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使患儿家长循序渐进的接受相关知识,提高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有利于弱视患儿的家庭管理,提高弱视治疗的依从性。避免传统健康教育一次性灌输难以理解和接受,健康及教育效果不佳。
表1 弱视患儿家长健康教育路径内容
表2 2组认知程度和满意度比较
3.2 临床路径模式 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了健康教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传统的健康教育缺乏科学系统的实施计划,护理人员缺乏健康教育意识。临床路径模式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强化了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意识,规范了流程,使健康教育的实施具有计划性、预见性、可视性[3,4],所有人员都要按照临床路径模式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
3.3 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健康教育路径要求护理人员主动讲解有关疾病知识,促进了护患的沟通和互动,密切了护患关系,增加了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提高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 Newsham D.Parental non-concordance with occlusion therapy.Brj Ophthalniol,2000,84:857-962.
2 杨晓蓉,于瑞英,罗文川,等.基于大型数据库的临床护理资源库开发与应用.护理管理杂志,2004,4:48.
3 梁志金,黄艳,钟美荣.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住院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实用护理杂志,2002,18:66-67.
4 王越.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