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淑敏 刘红燕
河南信阳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B超室 信阳 464000
1.1 一般资料 2006-03~2010-01,我科对30例乳腺包块行B超扫查,诊断为乳腺纤维腺瘤。手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28例。年龄18~42岁,平均30岁。30例均为无意中扪及乳房无痛性肿块或在乳腺病普检中发现。
1.2 检查方法 使用仪器为东芝彩超,探头频率为7~12 MHz。采用仰卧或侧卧位,充分暴露双乳,双手平放于头顶上方,多角度多切面扫查,并进行双侧对比观察。发现肿块后测量肿块的大小,观察数量、形态及内部回声表现等,结合扪诊,了解肿块的硬度及活动度,并详细纪录摄片供分析诊断。
30例患者中有28例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与术前B超诊断相符合,占93.33%,误诊2例,占9.67%。肿瘤大小7 mm×6 mm~50 mm×30 mm。28例肿块呈椭圆形和圆型两种形态,声像图表现见表1。
表1 28例乳腺纤维腺瘤的超声声像图表现 [例(%)]
乳腺纤维腺瘤属于间质性肿瘤,主要发生于小叶内间质,是由纤维组织和腺上皮构成一种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有完整的包膜,表面光滑或呈结节分叶状。质较硬,切面灰白色,半透明有黏液样感。光镜下肿瘤由腺体和纤维组织两种成分增生而形成[1]。乳腺纤维腺瘤是青年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15~35岁,高峰为20~25岁,青春期前和绝经期后则少见,肿瘤常为单发(本资料中单发占68%)。其病因不完全清楚,但大多认为与激素平衡失调有关。主要原因是小叶内纤维细胞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异常增高,可能与纤维细胞所含受体的量或质的异常有关[2]。临床上无特殊临床表现,常在普查或患者自检中发现乳房肿块。乳房纤维腺瘤的好发部位,以外上象限为多,与周围分界清楚。肿瘤生长缓慢,大多数不超过3.0 cm[3]。肿物扪诊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地坚韧、与皮肤和周围组织无粘连,极易被推动,腋窝淋巴结不肿大。月经周期对肿瘤大小无影响,无异常乳头溢液。生长速度比较缓慢。超声显像显示肿块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较均匀的低回声,边界清楚,有光滑包膜,后部回声多有增强,CDFI血流显像表现为肿块周边及内部无明显彩色血流显示[3]。但在工作中常可见短棒样血流信号。
本组2例误诊病例,术后病理诊断为早期浸润性小叶癌。使我们体会到尽管乳腺纤维肿瘤有其明确的超声表现,诊断往往不很困难,但仍应与早期乳癌进行鉴别。因乳癌早期肿块超声表现不典型,不能直接诊断,尚需进一步检查。就是典型的纤维腺瘤,针吸细胞学检查及活组织病理检查也十分必要,以尽量减少误诊。
[1]宫恩聪,丁彦青,黄高昇.大学病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38.
[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07.
[3]富京山,左文莉.全身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99-100.
(收稿 2011-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