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维花
山西省汾阳医院,山西 汾阳 032200
白内障是全球第一位致盲眼病,在全球4000万-4500万盲人中,因白内障致盲者占46%。随着全球人口的老龄化,白内障的发病率以及患病人口总数都在不断上升。我国目前就有白内障患者670多万,需要手术治疗,每年新增的白内障盲人约130万。白内障的防治任重而道远。
白内障按原因分为先天性、老年性 (年龄相关性)、并发病性、代谢性、药物及中毒性、外伤性、后发性[1]。其中以老年性最为多见,故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心理干预尤为重要。现对10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分组心理干预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我们对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眼科住院的100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进行心理干预)和对照组 (一般治疗组)。实验组50例,男23例,女27例;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两组患者平均年龄为68.9岁,手术方法基本相同。实验组与对照组病例,在年龄、性别上比较,统计学检验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
使用Zung于1971年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 (见表1)进行测评,用于评定焦虑病人的主观感受。该量表有20个项目,每项进行14级评分,将20个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总分乘以1.25,得标准T分。以T=50分为划界分,分值越高表明焦虑程度越高,50分-59分为轻度焦虑,60分-69分为中度焦虑,大于等于70分为重度焦虑。测量时让家属给患者仔细阅读问卷上的指导语,并限制在30min内完成。
让实验组患者于预约手术前三天接受SAS评分测量,经过心理干预后,手术前一天再次接受SAS评分测量。而对照组不予心理干预,分别于手术前三天和手术前一天进行两次SAS评分测量。
本讨论将患者第二次测得的T分比第一次减低20分或20分以上视为焦虑完全缓解。T分减低10-20分为焦虑部分缓解。T分减低10分以下视为焦虑无缓解。
评定标准: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定采用1-4制计分,评定时间为过去一周内。把各题的得分相加为粗分,粗分乘以1.25,四舍五入取整数即得标准分。
2.1 对恐惧、紧张的患者 首先要消除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因为白内障术前检查较繁杂,且大多在暗室操作,如眼底检查、三面镜房角镜检查、眼B超、视野、角膜地形图等。一般患者都有紧张感,此时作为检查的医师应耐心介绍该检查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简明扼要介绍仪器的基本常识,达到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配合检查与治疗。
表1 焦虑自评量表(SAS)
2.2 严重的心理反应可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因此进行术前心理干预十分重要,要想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关键。首先从医生的角度,运用医学知识,用患者能听懂的语言耐心细致地给患者讲解手术经过,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解答患者的问题,澄清一些错误的信息、概念,减轻患者的矛盾心理。将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用药等与患者作必要的沟通,让患者保持乐观的态度,消除不良心理,最大程度地配合医师完成手术。
2.3 减压方法,告之患者及家属可采用分心法、放松技术、呼吸训练、倾听音乐等方法来对自己减轻心理压力,缓解紧张情绪。
实验组50例患者中,心理干预后焦虑完全缓解为76%,焦虑部分缓解的为20%,情绪无缓解的为4%,总缓解率为96%;而对照组50例患者中,情绪完全缓解的为18%,情绪部分缓解的为46%,情绪无缓解的为36%,总缓解率为64%。3项主要观察指标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分组资料采用X2检验,两均数差别采用t检验,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见表2。
表2 心理干预结果(P<0.05)
心理干预是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心理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指向预期变化的过程[3]。患者过度的焦虑,紧张会影响手术的成功,对于白内障患者手术前进行心理干预,使其了解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方式、过程及预后,对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遇到问题积极应对,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状态。同时心理干预为医生与患者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机会,使患者更好地表达情感,缓解焦虑情绪,更好地配合医生手术治疗,达到预期的手术效果,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的视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葛坚.主编.眼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03-208.
[2]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2001,10: 124-125.
[3]杨爱玲.沈燕君.周惟.对癌症患者家属的状态焦虑评定和干预[J].现代实用医学,2006,18(6):435-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