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再生基层路面结构力学响应分析*

2011-02-27 07:29侯昭光赵洲清应荣华
关键词:土基剪应变剪应力

侯昭光 赵洲清 应荣华

(珠海交通集团有限公司1) 珠海 519071) (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2) 长沙 410004)

对沥青路面废旧材料进行再生利用,可以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符合国家提出的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1].冷再生技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美国、澳大利亚和南非等国家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我国也从1998年引进了冷再生技术,并陆续开展了相关研究[2].采用冷再生技术,以原有部分半刚性基层和沥青面层的铣刨碎料为骨料,通过掺加乳化沥青或泡沫沥青为结合料,再加入其他外加剂拌合均匀后碾压形成一种半柔性材料,这种材料具有“刚柔相济”的特点,力学性能介于柔性基层和半刚性基层之间,从而使原先的路面结构成为半柔性基层结构[3],其抗车辙、抗开裂性能优越,承受荷载的能力强.本文结合佛山官西线冷再生路面结构形式,采用BISAR计算软件对冷再生基层路面结构的力学特性进行分析,分析了冷再生基层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

1 计算软件与力学参数

1.1 计算软件

本文采用壳牌的BISAR3.0计算软件[4]进行冷再生基层路面结构的力学分析,计算荷载采用标准双轮轴载BZZ-100kN,胎压0.7MPa,轮压半径R=10.65cm,双圆中心距为15.975cm计算荷载如图1[5].

图1 荷载形式图

1.2 冷再生路面结构形式与计算参数

分析中结合广东佛山官西线沥青路面维修改造工程,考虑当地经济发展、交通量、公路等级以及社会经济效益,拟采用现成冷再生技术对其进行维修改造.再生路面结构层计算参数主要考虑层位厚度、模量和泊松比.结构计算参数的确定综合考虑了路面状况、结构承载能力评定、材料力学计算参数的室内试验研究[6],本研究中通过路面材料的室内试验研究和现场测试,得到再生路面结构层的计算参数见表1所列.

表1 路面结构形式与力学参数

2 力学计算结果分析

2.1 再生路面结构的位移

分析中只考虑了冷再生路面横断面方向的位移,因此没有X方向的水平向位移,图1中计算点A,B,C和D分别代表轮系边缘(靠外)、轮胎正中、轮系边缘(靠内)和双轮正中位置.分析图2和图3可以看出,就同一计算点来说,各个点的位移随路面不同深度处的变化趋势是相同的,变化趋势大致可以分为4个,从土基到30cm的压实土基顶部、从水稳基层底部到冷再生层底、从冷再生底部到面层底部、路表面到面层内;就不同的计算点而言,A,B,C和D各个计算线上的位移也存在较大的差别.

图2 各计算线上的竖向位移

图3 各计算线上的水平向(Y向)位移

由图2可以看出:A,B,C和D个点随路面深度的增加,其竖向位移逐渐减小;从路表面到沥青面层这一深度中,D点到A点的竖向位移成逐渐增加的趋势,从C点到B点的增加幅度最大,从B点和A的增加幅度较小.在路表面10~15cm处,几个点的位移计算线产生交叉,位移大小差别不大,但仍可以看出位移的大小是A到D逐渐增加.当路面深度达到40cm处即压实土基部分时,位移有了一个转折点,几个点的位移继续变小.分析原因可知,在路面结构中,沥青面层、冷再生层和水稳层作为主要的承重层,承受了车轮的荷载,当其传递到基层时,已经大大减小.位移突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所假定的路面结构中,压实土基的上一层比压实土基的抗压回弹模量大了许多,所以位移有了突变.

由图3可以看出在:水平位移的计算线中,D点的位移为零,并不随冷再生路面深度的变化而变化.在沥青面层内,A点的位移最大,都大于其他三点的水平位移,但随着路面深度的增加,三点的位移逐渐减小.在达到再生层(路表面下24 cm)底部时,各个点的水平向位移基本上趋向于零,从再生层底部到压实土基深度处,位移再变大,在路面深度达到40cm处即压实土基层顶时,达到最大,之后再次变小.由此可以看出,越是靠近轮胎行驶的外侧边沿,横向的水平位移越大,这和路面产生的推移情况相同[7].

2.2 再生路面结构竖向应变

由图4竖向应变图中看出:D计算线在路表面即出现拉应变,并随路面深度增加而迅速减少,在路表面下约6cm(再生深度2cm)处又拉应变变为压应变,并且压应变在再生层层中随深度的增加减小.其余各个计算线上的应变在路面全深度范围内均为压应变,在路表面下约8cm范围内表现为路面厚度增加,其压应变也明显增加,然后开始逐渐减少,在再生层底部,A,B,C,D3个计算线的应变减小到最小值,且应变大小相差不大.在路面深度达到40cm处即压实土基顶层时出现应变突变,之后再次减小.

图4 各计算线上的竖向应变

由图5水平的Y向应变中可以看出:A,B,C,D4条线都是先受到压应变,之后迅速增大.A和B计算线在面层底部(路面深度4cm处)应变变为拉应变,并随厚度增加而继续增大,在再生层底约2cm(路面深度6cm)处达到峰值,然后逐渐减小;C和D2个计算线的压应变在沥青面层底达到最大,之后随深度的增加迅速减小,在再生层底部(路面深度24cm)从压应变变为拉应变,之后四条曲线的趋势基本保持一直,一直到路面深度达到40cm处即压实土基顶层时增大到峰值,并开始减小.

图5 各计算线上的水平向(Y向)应变

由图6水平的X向应变中可以看出:在路表面处,四条计算线上均表现出较大的压应变,并随着路面深度的增加而急剧降低,在沥青面层底部(路面深度4cm)处变为拉应变,在再生层底约2 cm(路面深度6cm)处达到最大,之后减小.无论是趋势还是数值,再生层以下的层位的应变区别都不大,都是先增大,在路面深度达到40cm处即压实土基顶层后减小,所表现的规律和Y向应变是相同的.

图6 各计算线上的水平向(X向)应变

2.3 再生路面结构竖向应力

由图7竖向应力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冷再生路面结构的竖向应力均为压应力,比较各个计算线上应力的大小可知,应力大小为A>B>C>D,A,B,C点应力随深度的增大而减小,D点是先增大,后连续减小.各计算线上没有出现突变的情况,在路面深度达到40cm处即压实土基顶面时,应力值达到较小值,减小到1kPa以下.

由图8、图9 X向和Y向应力计算结果可以看出:X向和Y向差别不大,都从压应力渐变为拉应力,在各层位的结合处存在一个应力的突变.分析Y向应力的计算结果,发现D点的应力是先增大,然后从沥青面层底部开始逐渐减小,并和A,B,C3条计算线在冷再生层底部(路面深度24 cm)处改变为拉应力;在路面深度达到40cm处即压实土基顶部时,X向和Y向的应力发生突变,变得非常的小,均在1kPa以下.

图7 各计算线上的竖向应力

图8 各计算线上的水平向(X向)应力

图9 各计算线上的水平向(Y向)应力

2.4 再生路面结构剪应力和剪应变

由图10、图11剪应力和剪应变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各个点的剪应力随路面深度的变化趋势相差极大,从再生层底部开始差别减小.最大剪应力出现在计算线C下,即轮迹边缘附近,大致位置在路表面一下2cm处,其最大值达到近0.25 MPa.剪应力和剪应变在冷再生路面结构的面层和再生深度与约2cm内均表现出较大的数值,C,D两点在再生层以及以上的层位保持随着路面深度增加而递减的趋势,而A,B2点均是先增大,在再生深度约2cm处达到最大,之后再减小.这和路面的剪切破坏现象保持一致[8].分析剪应力和剪应变计算结果可知,在路面深度达到40 cm即压实土基处时剪应变出现突然增大,而剪应力则出现突然变小的现象,分析原因认为这主要是压实土基的模量较小,虽然剪应力也很小,但是相对的剪应变会较大.

图10 各计算线上的剪应力

图11 各计算线上的剪应变

3 结 论

1)路面的位移在车轮通过的轮胎正中之轮胎外侧边缘最大,而双轮正中位置的垂直形变最小.

2)竖向应变数值大于水平应变,且3个方向的应变均在路面深度约为6cm处达到最大值.在垂直方向上,双轮正中位置(D点)在路面的再生层约4cm以上存在着拉应变,之后变为压应变;在X向和Y向均是先出现压应变,之后变为拉应变.

3)Z向应力的计算线在再生层底部逐渐汇合,在路面全深度范围内均为压应力;X向和Y向应力均在路面面层部位表现为压应力,之后变为拉应力,并在压实土基顶面减到很小.

4)最大剪应力和剪应变出现均出现在计算线C的位置处.剪应力的最大值出现在路表面下约2cm处,而最大剪应变峰值大致在再生深度约为2cm处.

[1]韦 琴,杨长辉,熊出华.旧沥青路面再生利用技术概述[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7,29(3):128-131.

[2]拾方治,马卫民.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3]兰承雄,谭忆秋,盛兴跃.泡沫沥青冷再生半柔性基层性能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7(增刊):928-932.

[4]申爱琴,张艳红,郭寅川.三类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响应的对比分析[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4):1-7.

[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6]吴超凡,曾梦澜,钟梦武.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方法试验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5(8):19-231.

[7]Mohammad L N,Wu Z,Daly W H.Investigation of the use of recycled polymer-modified asphalt in asphaltic concrete pavements[R].Madison:Louisiana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Center,2004.

[8]聂忆华,张起森,徐 阳.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剪应力分布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7,29(5):86-90.

猜你喜欢
土基剪应变剪应力
市政道路土基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
变截面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的剪应力计算分析
考虑剪力滞效应影响的箱形梁弯曲剪应力分析
关于东北地区季冻区粉煤灰加固土基的试验与研究
水泥改良黄土路基动力稳定性评价参数试验研究
基于现场液化试验的砂土孔压与剪应变关系研究
坡积土隧道洞口边、仰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
基于有限元的路面剪应力分析
土基水闸渗流稳定分析与防渗措施浅述
复合式路面层间最大剪应力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