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教师成长的专业化诉求

2011-02-21 17:03王水玉褚海燕
职教论坛 2011年7期
关键词:专业化意识专业

□王水玉 褚海燕

自主:教师成长的专业化诉求

□王水玉 褚海燕

教师专业化已赋予了教师生命意义和自主成长意蕴,然而,由于外界元素的颇多干预,教师发展的自主、选择、自觉等特质未得到彰显。新形势下激起教师个体主动发展的自觉,尊重教师自由成长和发展的权利,把“自主”视为教师成长的途径和归宿,既是我们面对的重要课题,也是教师成长的专业化实然诉求。

自主;教师成长;专业化;诉求

教师专业化的使命已经赋予了教师生命意义的特质,自主成长则成为教师专业化的实然诉求,因为真正使教师走向成功的外在影响是极其有限的。然而,长期以来,教师被看作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和工具,教师为了获得社会的认同,往往只是被动地实现外界所订立的标准,执行外界所规定的要求,致使教师表现为知识领域狭窄和发展动力不足。如何激起教师个体主动发展的自觉?须把教师个体生命成长的权利还给教师,把“自主”视为教师成长的途径和归宿。

一、专业化赋予教师自主成长意蕴

20世纪60年代中期,许多国家对教师“量”的急需逐渐被提高教师“质”的需求所代替,对教师素质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形成了世界性的潮流。要求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可见,专业化已成为21世纪教师发展的必然要求。何谓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专业化最终体现于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水平,依赖于个体对专业发展的不懈追求。其核心在于教师个体的持续成长,专业化成长历程也就赋予了生命性特质,而自主性成长将成为教师专业化的基本途径。其表现在于:首先,终身教育是21世纪获得前沿信息的钥匙,教师不可能再用一本教科书来束缚学生的视野;在某个知识领域,教师和学生可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有时教师的起步甚至更慢。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充电,不断提高,必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素质,而这种意识和能力的形成,来自外在的影响是极其有限的,只有靠教师自主成长来完成。其次,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和社会文化的多元发展打破了以往“不是香花便是毒草”的思维定势,形成了纷繁错杂、良莠并存的现实格局。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和道德环境,教师必须具有独立自主地进行正确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具有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能力。第三,现代教育的作用就是让学生学会在知识和信息的海洋中游泳,学会从中寻找、筛选、萃取、运用、更新、创新,从不断丰富知识、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学会如何探索世界,增强创新能力和判断力以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这是造就未来人才的基础。没有教师的自主发展,就没有学生的自主发展。重视教师自主性、主体性的发挥,促进教师自主成长是培养自主发展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二、自主: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表征

何谓自主成长?当下不少学者提出的“自我指导”、“内在发展”、“自我更新”等理念诉求的实质就是对教师自主发展的唤醒。美国学者克朗顿(P.Cranton)提出“自我指导的专业发展”的观点,突出了个体教师在专业发展活动中的主动性。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自由与自主,但也要求教师的自律与自我监控。后现代主义学者呼唤“内在发展”思想,认为:“教师的发展不是被动、被迫、被卷入的,而是自觉主动地改造,构建自我与世界、他人、自身内部的精神世界的过程。”

上海师范大学白益民教授提出 “自我更新”的专业发展,认为:教师个人以及教学实践活动展开的教学场景对教师专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所以教师理应在教师专业活动中为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成为“自我更新”教师。“教师必须主动、积极地参与,投入到他们自身发展之中”,“教师发展是赋予教师自主权利的过程。”朱小蔓、笪佐领在“走综合发展之路,培养自主成长型教师”一文中认为,教师自主成长是指教师自觉主动地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自主成长型教师是一种具有内在积极要求发展动机,不断反思,不断探究,不断进取,具有可持续发展素质,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社会条件的新型教师。

从许多教师的演进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传统的“技能熟练模式”背后所隐含的是一种“为着生存技能的提高”的教师成长观。它尤为强调的是让教师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和与教育学有关的知识和技能,也就是掌握“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并由此增强自己进入生活或获取地位的能力。必然导致教师在整个成长过程中扮演的是一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被动的、功利的、得过且过的“生存型”教师的悲凉形象。而要改变这种生存状况,就要树立一种新的教师成长观,即关注教师精神生命的成长,使得教师的成长不再仅仅是为了一纸文凭或是生存技能的提高,而是为了自我的充实与完善,为了个体的幸福与愉悦,为了更有意义的生活。因此,教师自主成长应该是教师在迈向更为美好、更有意义的生活的成长道路上自愿自觉地追求幸福与完善,追求作为教师的人生意义和价值的一种成长方式。其主旨是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追求。这是由“关注教师精神生命成长”的教师教育观所决定的。具体地说,自主成长型教师具有以下特征。

(一)自主成长型教师既是反思者,又是研究者

因为最终唤起教师生命力的是教师自身,唯有教师本人才能为自己描绘出真实的形象。“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活动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后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当教师开始将思想的目光投向自己的活动痕迹时,他就会对他的教学计划、教学行为以及在教学中施之于学生的影响进行评述与分析,会对发生在自己周围看似平常的教育现象进行思考和探究,领会教学反馈的信息,并高屋建瓴地进行研究。教室是他的天然实验室,学生是他最好的实验合作者。教学与研究成为他职业生命的两条腿,缺一不可;反思与研究成为他的一种专业活动方式。教师便在反思与研究中获得持续的发展和不断的提高。

(二)自主成长型教师既是自我教育者,又是终身学习者

自主成长型教师以终身自我教育作为教师生涯的推动力。他渴望以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发展中。他已经意识到,进行终身自我教育,对教师来说是一种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教师只有不断进行自我教育,才具备教学生的资格。而教师的自我教育,是对问题的自我发现、自我探究、自我解决、自我提高的过程。这也是教师迈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基于这样的认识,他把自我发展和职业要求结合起来,把教学的成功与持续不断地学习结合起来。尤其在社会急剧变革、知识总量剧增的今天,应清醒地看到: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教育水平,而高质量的教师是在终身教育特别是自我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因此,他会积极地从多方面、多渠道充实自己。这使他的职业发展呈现出更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他的职业生涯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三)自主成长型教师既是奉献者,又是收获者

对自主成长型教师而言,教学就是他毕生的事业,是他心甘情愿投入其中并不断从中收获快乐的职业。著名教育专家魏书生,视工作为快乐,松、静、匀、乐的处世心态贯穿他的生活始终。因为他相信,在付出的同时,他也在收获。他体验着双倍的幸福:他向学生所付出的积极情感不仅使学生体验到快乐,而且学生给予他的回报也让他感受着绵延的快乐;他不仅在教学活动中享受着学生进步带给他的幸福,而且他也在职业活动中感受着自我发展带来的幸福。同时他也在收获三重快乐:学生的健康成长使他意识到自己生命的延续,家长与社会的感谢使他看到自己生活的价值,品德灵魂的净化使他永葆未泯的童心。于是他的自我价值在服务社会的创造性活动中得以体现,他的个人理想融入到社会的进步当中,而教师这一职业成为他参与社会创造、实现自我理想的有意义的活动,成为他个人幸福和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

在此次游戏的局部评分算法的研究中,简单的评分子算法比较容易实现,如查找最大值之类算法花费时间并不算太多,各个独立算法实现较为简单。问题主要出在权重配比的方面,多个子算法之间相互干扰,并且不同时期的比重也会有所不同,所以调节较为困难。

三、自主:教师成长的途径和归宿

(一)自主意识是教师成长的前提

自我发展的需要和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存、安全、爱、尊重和自我实现。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个体内心对发展和实现自身潜能的渴求,是追求个人能力发展的内驱力。达到自我实现的关键在于改善人的自我意识,使人认识到自我的内在潜能或价值。自我意识使教师能够把握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把自身的发展当做认识的对象和自觉实践的对象,并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体,使自己成为自我引导型的学习者。

自我发展的需要和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自主性。研究表明,教师是否自主与教师的从教年限无多大关联,主要取决于教师自身的意识、能力和实践等要素。自主意识包括自主发展的需要意识、对自己过去专业发展的过程的意识、对现在专业发展状态和水平的意识以及对未来专业发展的规划意识。在这种意识的驱动下,教师自己自觉地承担其专业发展职责,将自己的专业发展状况作为反思的对象,通过自我反思、自我设计、自觉实施和自觉调整,不断更新自己的内在专业素质及其结构。

自主发展的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教师发展中教师要具备高度的自觉和自我意识,要有随时准备接受改变的积极态度,以改变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结构。意识可带动教师对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要素的关注。在传统的教师教育中,知识传递模型只强调后两个因素——知识和技能,但长期的发展必须从意识和态度的改变开始,必须使教师具备发展的主观愿望和积极态度,才能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

(二)自主行动是教师发展的关键

教师的发展包括个体自主发展和合作性自主发展。个体性自主发展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其一,培养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行为。根据半衰期原理,由于知识在不断地老化,所以从事某一领域工作的人员必须不断地补充新知识。终身学习建立在获得知识、更新知识、应用知识的基础上,强调自学能力,要求教师除职前接受的师范教育外,还要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主动更新已有的知识。其二,反思性教学。在反思性教学中,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认知对象,对教学行为和过程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和再认识。反思使教师从常规的例行行为中解放出来,避免出现“不知道如何做”的情况发生,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撰写反思日记具有强化专业意识、塑造自我、提炼和扩充经验、提高教学实践水平和促进教师共同发展等功能。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计划、思考,记录一些关键事件,特别是不成功的事件,寻找其中的原因,提出解决的办法,进行新的尝试,直到问题的解决。其三,行动研究关注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与教学实践活动直接相关。在行动研究中教师能够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语言学习及其教学的理论,因此,行动研究不失为一种教师自主发展的有效途径。在行动研究中,进行实践的反思,能产生更有利于改进自身教育实践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和方法,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

合作性自主发展是教师在自愿的情况下通过彼此合作、平等互助、资源共享等方式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传统的教师工作方式缺乏合作交流,彼此处于相对孤立、封闭的状态。随着各学科的发展,不同学科的相互融合以及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使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合作途径有多种,如集体备课、同课异构、共同研讨、课题研究、合作教学等。集体备课是学校中最常见的合作形式,可使教师相互取长补短、整合集体的智慧以形成高水平的教案。在集体备课活动中,教师在自备的基础上进行说课并倾听他人的看法,在议课中形成比较完善的教学思路和策略,然后修改原有教案,有利于形成符合自己和自己学生实际的教案。在合作教学中,参与合作的教师在授课前拟好合作计划,在课堂上合作配合,在课后共同处理教学的后续问题以及进行下次合作的计划安排。合作性的教师发展也是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渠道。在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共享资源和成果,共同解决教学问题,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很大程度上都需要教师群体的支持与合作。

(三)自我管理是自主发展的保障

自我管理是在一个开放的教育教学情境中,教师主体在内外双重机制的交互作用下,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进行规划、设计、实施、评估和反馈,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自我管理能使发展行为有目标、有组织、有效率。在目标管理的范式下,教师为自己建立合适的长期或短期目标,是教师有效实现自我管理的第一步。首先教师要明确发展方向,要在对自己过去专业发展的过程、现在专业发展的状态和水平有正确与客观认识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如学历进修、撰写论文、出国深造、职称晋升、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等。其次,开发个人素质和外部资源,整合一切可用资源以实现自己的目标。教师要将自己主动融入到学校的整体规划中,使自己与学校的规划同步,以取得必要的再教育或训练等机会,促使自己的发展目标得以实现。第三,结合发展目标,根据主客观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以达到自我实现的最大化。在目标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检查、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及时掌握发展状态,发现问题并找出原因,制订解决方案,积极采取措施进行补救。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相辅相成。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对自己的状况进行阶段性的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及时应用于自主发展过程,以实现自我超越。

四、结语

从优秀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看,教师发展需经历教师个人被动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人主动专业发展的过程。无论是被动的过程还是主动的过程,要想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都必须具备自主发展的意识和需要、自主发展的实际行动以及为使发展顺利实施而进行的自我管理。外塑培训,内塑自主,即使是在“他主”型的培训活动中,具有自主发展意识的教师也能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主体意识,自主行动和实践将意识转化为现实,并通过自我管理保证教师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从而实现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可见,专业化已赋予教师自主成长的生命意义表征,自主性成长成为教师发展历程的基本需求和途径,在教师发展管理上,少一点干预,多一点关注,尊重和关注教师个体内在发展需求,呵护与分享教师成长历程中的每一次成功,我们相信,教师自主成长的诉求将会凝聚,成为教育改革的动力之源。

[1]张敏,陈玉梅.论教师的自主成长[J].基础教育研究,2003,7.

[2]王明平,杨顺利.促进教师自主成长六种模式探索[J].石油教育,2005,3.

[3]袁祖荣.教师自主发展初探[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6,7.

[4]姜勇,阎水金.教师发展阶段研究:从“教师关注”到“教师自主”[J].上海教育科研,2006,7.

[5]杨馥卿,王京华.网络环境下的反思性教学及教师角色[J].当代教育科学,2006,18.

王水玉(1962-),男,山东青州市人,潍坊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高校教学和教师教育研究;褚海燕,女,潍坊教育学院师范教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

G715

A

1001-7518(2011)07-0063-04

责任编辑 刘扬军

猜你喜欢
专业化意识专业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促进幼儿园保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意识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