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进展①

2011-02-21 06:36唐鸿玉
中外医疗 2011年21期
关键词:气门芯脐部残端

唐鸿玉

(玉林市玉州区妇幼保健院 广西玉林 537000)

新生儿脐部感染在临床上比较多见,轻者仅限于局部症状,重者因细菌侵入腹壁、进入血液可引起败血症、破伤风等并发症。在新生儿护理中,脐部是一个易感染的部位,若护理不当,容易引起新生儿脐部感染和出血,严重者会导致败血症[1]。新生儿发生脐炎的主要原因断脐时或出生后处理不当,脐端被细菌入侵、繁殖所引起的炎症[2]。脐部炎症的发生主要与脐带本身粗细(含华通胶物质多少)及结扎的部位的高低及结扎的方式、残端的修剪等脐带护理技术,以及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等有关[3]。为了避免新生儿脐部感染,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国内护理同仁在脐部感染的原因,预防措施,护理技术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1 新生儿脐部感染的主要因素

1.1 产前因素

在子宫内已感染,脐带水肿糜烂,出生后未做预防感染的治疗措施,尤其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免疫功能低下,易受细菌感染发生脐炎[2]。

1.2 产时因素

产时并发胎膜早破及产程延长,均有利于细菌上行污染羊水而导致脐带污染[4]。断脐时无菌操作不严,脐端保留过长,脐端不易干燥,细菌滋生。剪脐未净,胶质腐生物是细菌生长的良好培养基,新生儿腹部适宜的体温又为细菌繁殖创造了条件[5]。脐带结扎位置太高,不能直接结扎脐根处血管。使结扎处于脐根之间,较长的脐带仍有血液供应,故坏死晚[6],脐带长时间游离,使脐窝潮湿分泌物增多,引起细菌繁殖[7],如果脐带粗大,结扎位置过高,结扎下方易出现血肿,为细菌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8]。也有研究表明[1],脐部炎症的发生与脐带胶质多少有关,脐带在脱落过程中分泌胶质,且脐部是厌氧菌的好发部位,为细菌繁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3 产后因素

产后脐部护理不当,是造成脐部感染的直接原因[9~10],新生儿沐浴时,脐残端浸泡在非无菌水中,沐浴后仅对脐部表面做了消毒处理,忽视了脐窝底部的消毒,引起脐窝分泌物增多,脐周红肿;脐部皮肤常被尿液、粪便污染,延缓了脐部创面的愈合。另外,带菌的护理者及照顾者,对新生儿传播细菌也是致脐部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11]。

1.4 环境卫生因素

新生儿脐部感染的细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2],金黄色葡萄球菌来自于新生儿周围环境,包括空气、日用品、医护人员、产妇等[13],如果分娩室,新生儿室,母婴同室没有彻底执行清洁消毒、监测制度,医护人员接触新生儿前后没有严格洗手,就增加了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机会[11]。

2 新生儿脐部感染预防技术的研究进展

2.1 制定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

加强护理管理,定期对分娩室,新生儿室,母婴同室,NICU内空气、物表、工作人员、手、无菌物品、消毒液等进行清洁消毒和卫生学监测,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强化无菌观念,严把消毒隔离关[14],护理新生儿前后要正确洗手或用手消液消毒双手。

2.2 新生儿脐带结扎技术的改进

(1)脐带结扎位置及结扎材料。脐带及早干枯脱落是防止脐部感染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脐带结扎的位置过高可影响脐带的早期脱落[15]。有研究[16]表明,改进了气门芯下缘套在距离脐轮皮肤的0.2~0.5cm处,改为气门芯套于残余脐带根部,使气门芯下缘紧贴脐轮皮肤。文献[17~18]报道,距脐根0.1cm结扎,即平脐结扎0.5cm处断,该方法使脐轮以上所有脐带部分被气门芯扎住,可全部形成缺血性坏死,使其干枯,脐带根部被气门芯胶圈扎住,脐部变细,遗留创面小,便于干燥愈合。有研究[19]报道,采用双气门芯胶圈平脐双重结扎脐带残断的方法,解决了文献[16,19]提出的使用气门芯胶圈结扎欠紧,易滑脱引起脐带出血,脐带不易干燥,脱落时间延长等问题。王京仙等[19]提出,用2个气门芯胶圈结扎脐带后不会引起新生儿脐出血,较传统现结扎法要方便,省力且安全牢固,对较粗大的脐质脐带容易结扎,(因气门芯弹性较好,稍用力就可以将气门芯拉开,气门芯的管腔直径为2mm,由于早产儿,低体重儿以及脐带很细的新生儿的脐带直径在5mm以上),采用此方法易结扎,安全有效,采用双气门芯胶圈平脐双重结扎脐带残端既缩短了脐带干燥时间,又利于创面的愈合,还可以减少脐部受感染的机会和出血率,明显提高了新生儿的脐部护理质量[15]。

(2)脐带结扎方法。传统的结扎方法有线扎法、气门芯套扎法、钳夹法[14]。操作起来比较复杂,所需时间较长,容易伤及新生儿,同时增加污染环节,有人使用一次性脐带剪断器[20],集传统的夹紧、切断、结扎一步完成,最大程度的缩短操作时间,减少操作难度,防止切断脐带使血液渗出,彻底避免了血源性感染。也有使用微波治疗仪处理脐带[21],用预热的无菌微波探头电灼断面,让其动静脉完全闭合,使断面完全固化、变白、变形坏死,接近干燥,可有效防止细菌的入侵。

(3)及早清除诱发脐部感染的物质[22]断脐后及时清除脐带残端内的华通胶和血管,使脐带残端早干燥、早脱落,脐部愈合早,使脐部感染发生率在5.25%以下,脐带残端脱落超正常7d脱落的在5%以下。脐带内有1条脐静脉,2条脐动脉,血管周围有来自外胚中胚层,含水丰富的胶样胚胎结蒂组织称为华通胶[23],生后2~3d,脐带残端内的血管和华通胶糜烂、坏死,加重了脐带残端分泌物增多,使脐部潮湿,华通胶较丰富的粗大脐带在断脐时,要修建血管两侧的胶质,使其易被止血钳夹紧结扎,减少出血机会。赖香菊[24]认为残留的脐带组织及其分泌物的胶质相当于创面上的一种异物,对局部有刺激作用,导致脐部潮湿,迁延不愈,彻底清除脐带残端内的血管和华通胶,减少脐部渗血、渗液和炎症分泌物,利于脐带干燥,脱落,减少脐部炎症的发生。

2.3 脐部护理操作技术的改进

2.3.1 脐部护理消毒液的选择 (1)3%过氧化氢[23]为强氧化剂,具有消毒、除腐、清洁作用,局部涂抹冲洗后产生气泡,又利于清除脐带脱落时的血痂及坏死组织,对血痂脱落所致的渗血有止血作用,尤其适用于厌氧菌感染,(2)2%碘伏[5,25]是一种广谱的高效的杀菌剂,有较强的收敛作用,对微生物无选择性,使用时不致产生耐药菌,对皮肤无刺激,用碘伏消毒脐部,刺激小,可起到杀菌收敛改善病灶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使脐痂脱落快的作用,在脐带残端脱落前,每日使用2%的碘伏消毒脐部2次[22]。

2.3.2 2次剪脐 2次剪脐是指新生儿出生断脐后,若干时候对脐带残端进行2次修剪,新生儿2次剪脐可以使脐带与皮肤之处血液循环阻断,基底部早期暴露于空气中,利于干燥,使锯齿样表面被层皮肤所覆盖,瘢痕形成,以促进脐部愈合[26],有研究报道[15],在结扎断脐后彻底清除了脐带残端内的血管和华通胶,利于脐带干燥、变细、更利于2次剪脐,剪脐最合适时机应以脐带干燥为准,即干燥期。而不能单纯以时间为准,有文献报道[1,17,27]一般在新生儿出生48~72h,根据脐带残端胶质性状行2次剪脐,对于脐带粗大(胶质较多)的脐带,局部干燥迟,为了避免其血管未完全闭塞,剪脐时易发生出血、剪脐不干净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推迟1~2d剪脐[8,16],在剪脐的方法上作了改进,若结扎下方有血肿,剪脐时应连同血肿剪掉,将血块清除干净,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剪脐方法,才能避免剪脐后的不良现象发生。

2.3.3 加强宣教和护理人员脐部护理技术的培训 做好定期保健工作,防止和减少胎儿宫内感染,鼓励提倡新法接生,指导护理人员及家属正确护理脐部,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护理前后要洗手,防交叉感染。

3 总结

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发生,存在着主客观多方面的因素,其危害严重。综上所述,选择适当的方式断脐,认真做好脐部护理,加强工作人员责任心,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防止交叉感染,加强对产妇及家属的宣教,可以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发生。

[1]周立荣.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的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7(4):58.

[2]钟伟琼,黄海燕.新生儿脐炎发生原因分析与治疗[J].现代医院,2006,6(3):42~43.

[3]叶彩眉,马冬梅.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与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0,8(35):481~482.

[4]许国梅,倪月.新生儿脐部感染的临床分析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6,20(11):2969~2970.

[5]冯雅琴.新生儿脐部处理常见问题及对策[J].安徽医药,2008,12(1):78.

[6]苗英,郜平.新生儿脐带结扎部位的选择[J].中原医刊,2005,3(32):9.

[7]黄菊飞.81例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4):25.

[8]席淑华.新生儿脐部护理与改进[J].中国实用医药,2007,2(19):120~121.

[9]何建平,宋桂燕,仲孝琴.新生儿脐部原因调查及措施[J].浙江预防医学,2004,16(4):16.

[10]李明东,任燕娴.新生儿脐部感染的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8):1438.

[11]杨菊香,邓宗华.新生儿医院感染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2,12(10):752~753.

[12]杨志媛,罗文英,林春婵.新生儿脐部感染的细菌学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1998,8(1):33~34.

[13]冯忠娜,沈文虎.定植新生儿的金葡菌与产妇及医护人员所携金葡菌同源性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1998,8(1):32.

[14]李阳,黄群.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及护理进展[J].护理学报2008,7(15):18.

[15]苏丽东,唐鸿玉,陈业芳,等.新生儿脐带残端两种处理方法的效果比较[J].护理研究,2009,23(11):3031~3032.

[16]赵巧英,郭丹洁.新生儿脐带结扎及护理方法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5A(25):34~35.

[17]杨凌艳,黄玲.3种方法处理新生儿脐带的效果比较[J].护理学杂志,2005,18(20):38~39.

[18]吴景梅,周凤萍.气门芯结扎脐带部位的临床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药杂志,2001,9(4):670.

[19]王京仙,李娟.气门芯结扎新生儿脐带的制作与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6(8):46~47.

[20]陆少霞,邱彩凤,赖月媚.一次性脐带剪切器的临床应用[J].妇产科护理,2006,12(21):2014~2015.

[21]张秀荣,李香兰,时桂菊,等.应用微波治疗仪处理脐带[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1):850.

[22]苏丽东,唐鸿玉.2种脐带残端处理方法的效果研究[J].护理学报,2009,16(5A):51~53.

[22]黄翠琴,胡三莲,冯佩华.新生儿脐带结扎方法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7,12(21):3293.

[23]赖香菊.新生儿二次剪脐后创面延期愈合的原因及对策[J].护理学报,2007,14(10):44~45.

[24]孙伯英,丁跃华.苯扎氯胺药物贴一次性护脐带的研制与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8):4~5.

[25]王晓芳,诸葛苏必,雷美娥.新生儿脐带残端2种处理方法的效果比较[J].护理与康复,2008,6(7):423~424.

[26]廖文敏,龚英.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观察[J].贛南医学院学报,2006,1(6):136.

猜你喜欢
气门芯脐部残端
探讨个体化干预模式在脐部敷贴法治疗小儿泄泻100例的应用价值
气门芯与高压气筒的奥秘
新生儿不同断脐长度对减少脐部感染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脐部清洁干燥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新生儿的脐带怎么护理
延迟断脐法对新生儿脐部感染、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及渗血情况的影响
全胃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漏的诊治体会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效果
支气管残端包盖与加固缝合对肺叶切除术后残端愈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