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朋云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刘朋云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应试教育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所以要实施素质教育,而创新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就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小学数学;创新思维;素质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数学课的教学,必须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主动适应跨世纪科技发展的需要。那么,在新课改下,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索思考、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创新作为自我价值的最高体现。从根本上说,创新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它只能来源于社会,来源于奇妙的自然世界。丰富的社会生活,是人们产生创新欲望的基础和源泉。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时,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哪些物体中用了三角形?哪些物体中用了平行四边形?能不能把用三角形的地方改成平行四边形?为什么?再如,在教学“年、月、日”前设计一题:“小红今年十二岁,只过了三个生日,为什么?”学生感到很好奇,急于探其究竟。他们就会带着问题回家,有的会问家长是怎么回事,有的则会自己去翻日历,发现奥秘,从而理解闰年与平年的区分。这样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对激发学生创新欲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从心理学角度看,小学数学教学既有知识的传播,又有情感的交流。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把情感活动和感知活动结合起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创设情境的方式很多,有新课设疑法、观察演示法、实验操作法、新旧知识迁移法、辩论法等。
例如在学习角的性质时,教师说:“我在纸上画了一个60°的角,在黑板上面画了一个60°的角,又在操场上面画了一个60°角,这3个角哪个角大呀?”又说:“我把一个20°的角放在10倍放大镜下看,你们猜,看见的角有多少度呢?”学生众说纷纭。通过热情讨论和实际测量,学生自己得出角的大小与所画的边的长短、粗细无关,而角的大小取决于夹角的大小。教师创设这样一个质疑、猜想、论证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获得探究的乐趣、认知的乐趣、创设的乐趣,从而使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和自我需要的活动。可见,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说:“创造性再也不必假设为仅局限于少数天才,它潜在地分布在整个人口中间。”这就是说,每个人都有创新潜能。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归纳,启发学生多角度地分析解答问题,发展学生求异思维,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性。
例如在一次数学兴趣课上,笔者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有一艘轮船,停泊在港口,轮船的外船舷有一个软梯,软梯的第一级正好挨着水面,往上每隔20厘米有一级。这时,海水正以每小时30厘米的速度上涨。问经过多长时间,海水涨到软梯的第四级?”学生经过思考,均列出算式:20×(4—1)÷30=2(小时)。此时,笔者没有急于做出评价,而是让学生折了一只纸船,并在船上画了阶梯,让学生把纸船放有装有水的脸盆中,让学生观察停泊在水中的船只与水的关系。再慢慢地往盆中加水,让学生再次观察:涨水时,船又会怎么样?学生经过观察、思考,恍然大悟,终于改变刚才的看法,得出以下结论:无论经过多长时间,海水也不可能涨到软梯的第四级,因为“水涨船高”。
原来学生的思维,只停留在书面的定势的理解上,缺乏一种思维的灵活性。经常进行类似的练习,可以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不迷信书本和权威,逐步开发出自身内在的创新潜能。
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重视结论的证明与运用,更应重视探索发现过程,让学生通过探索,从中寻找规律,设法去加以印证。作为教学内容的广义知识体系,不仅是前人对自然、社会等认识程度的揭示和概括,而且是对前人创新过程及阶段性成果的总结。对前人以往创新过程的了解是一种间接的创新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当只把抽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应让学生对前人的创新活动及其过程进行揭示、再现,让学生有所启迪。
例如在教学“圆周率”时,先让学生自己做实验,把准备好的3个圆分别沿直尺滚动一周。学生观察后,组织小组讨论,滚动一周的长度与直径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尽情地自由发挥,畅谈己见,从而自我归纳出:不论圆的大小如何,圆的周长总是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些。由此得出:圆的周长÷直径=3倍多一些。这个倍数是一个固定的值,人们把它叫做圆周率。在此过程中,学生步入创新的世界,分享创新成功的喜悦。数学中的规律概念均是前人的创新,在教学中就是要让学生去再现其论证过程,从他人的创新中汲取自我创新的养料,从而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从何而来?它来源于学生的探究,来源于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各类实践活动,而不是从书本中得来。以往常有我国培养出来的“尖子生”一出国留学,便会由于动手操作能力明显不足,成了知识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要培养新世纪的创新人才,教学中就要十分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为此,在教学中要多提供动手操作的材料及机会。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知识后,可出这样一道题:“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剪掉一只角,还剩几只角?”让学生先进行合理猜测,再动手操作。由于各人的剪法不同,就得出不同的3种答案:5个角、4个角、3个角。通过实践,学生就不会想当然,错误地认为只可能剩下3只角。同样,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后,让学生用橡皮泥或萝卜,动手制作长方体或正方体。然后,教师可以发问:“要是将一个正方体截去一个角,还剩余几个角?”留给学生课后实践,寻求答案。由于学生截法不同,结果也各不相同,有剩余10个角的,有剩9个角的,有剩8个角的,截面经过3个顶点就只剩下7个角。
经常进行一些操作训练,就能不断增强手脑的协调性,产生种种奇思妙想。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在题目的设计、制作材料、活动方式等方面有意留出一定的“空白”,多为学生提供创新“资源”,让学生因地制宜地去进行选择、创造。通过实际的操作和思维的加工,学生获得对事物的多方面的认识,同时也形成多方面的能力和技能。这样既能使课堂生动活泼,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
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学习方法,以前教材中的例题,就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的范例,让学生举一反三,从中学会知识。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仅强调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尤其是现在的小学数学教材,更注重让学生发现问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学会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能力、学会做人的目的。这就启示教师,不能单纯地用教材,仅仅局限于教材,应该加强各学科间教学的横向联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实现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迁移。
例如数学资料的搜集,可以让学生阅读、调查、采访、上网查询等。再如科学中的实验,教师照样可以拿来解决数学问题。这样为学生创设一个全方位接触、多层次利用的良好环境,营造一个交互学习的立体界面,不仅能改变学生认知方面单一的弊端,增强各门学科的相互衔接,还能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拓宽学生的创新视野,使学生在丰富的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中学会选择与整合,学会思考与创新。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度市马戈庄小学)
10.3969 /j.issn.1671-489X.2011.04.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