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长伟(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北京 100102)
基于“三位一体”的高职摄影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路长伟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北京 100102)
摄影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中数字影像教学部分的重要内容,构建适应高职教育特点的摄影实践教学体系成为重中之重。本文从“三位一体”摄影教学模式的实践—导入式教学、实践—探索式教学、实践—创新式教学等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高等职业教学模式的改革有所启发。
三位一体;摄影实践教学;导入式教学;探索式教学;创新式教学
针对高职教育教学的特点和传统摄影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围绕摄影实践教学开展了探索性的研究和实践,逐步建立起了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三位一体”摄影实践教学新模式。
实践教学新模式是由实践—导入式教学、实践—探索式教学、实践—创新式教学等三个环节构成,彼此互为关联,并按照一定关系共同构成的一种实践教学新模式。其特点有:
(1)采用问题取向的探究型教学模式,将“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理念引入课程改革。(2)重视实践中的学习,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完善技能,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3)充分利用交流展示平台,注重学生学习成果,交流学生实践心得,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4)实践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相结合,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使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具备上岗的基本条件。
(一)实践—导入式教学
实践—导入式教学是在讲授知识之前先让学生根据摄影教学的内容进行实践,而后在课堂上演示学生实践成果,在充分肯定学生的摄影作品的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而导出解决问题的教学内容。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某一任务或问题相结合。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任务,恰恰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的“引线”,教学内容的重点又源于学生在拍摄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因而,“实践—导入式教学”模式是一种课外实践与课内分析、师生共同完成的教与学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创优化教学的互动过程。在这一互动过程中,学生是怀着一种求知欲望和解决问题的心态来学习摄影理论和摄影技巧的,因而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摄影教学中,学生对景深知识的学习与理解有一定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在讲授理论之前,首先要求学生进行摄影实践,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观摩,与学生互动、交流,并针对作品在景深控制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引出景深的概念,讲解景深控制对摄影作品效果产生的作用,强调光圈、摄距、焦距对景深的影响。这样,就使得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理论知识,也会觉得理论知识并非那么空洞,而且专业摄影者的水平也并非高不可攀,只要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用心实践,不断积累,就可以提高摄影水平,拍出高水平的作品。除点评学生的摄影作品,在知识的传授中也应结合优秀的摄影作品来讲解,这样学生就有了更直观的印象,对知识理解就更深入,对技巧的掌握就更扎实。
(二)实践—探索式教学
实践—探索式教学注重的是学生摄影实践中探索精神的培养。在以往的摄影实践中,学生的拍摄往往比较随意,构图、用光都不太讲究,大都局限在留影式拍摄上。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鼓励学生应用已掌握的摄影知识,用探索的目光观察周围的事物,发现美、捕捉美;引导他们在探索中细致观察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感人情景,用镜头记录朴实无华而真实的瞬间,无论美与丑,都尽收于镜头之中;鼓励他们在探索中激发灵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探索,学生逐步学会了怎样去拍摄一幅摄影作品,逐步掌握了构图的基本法则,懂得了光线造型的意义,实践探索的过程也让他们得到极大的愉悦。
授课也同样用探索的方式展开。在讲授“摄影构图”这一章节时,传统教学偏重于摄影大师的作品为例,但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是那些作品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为此,授课时笔者首先展示学生拍摄的作品,对主题内容好而表现形式欠缺的作品进行分析,边分析、边讲解理论知识、边用图片处理软件进行二次构图的裁剪,然后进行比较,让学生自己感觉到原构图的欠缺和裁剪后构图的相对完美。同时进一步采用探索的教学方式将学生一幅原作品用几种裁剪方式形成不同的构图效果,提出不同的构图方案,让学生自己来评价,从中优选最佳构图方案并得出结论。将构图知识融于学生作品之中,学生在一种愉悦中感到了构图对表现主题所产生的作用,也在愉悦中感悟出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美学原理。
学生对摄影构图知识的学习,主要不是在课堂上,而是在实践之中,是在实践的探索之中。面对色彩斑斓、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相机的取景器框住的是学生心中的理想,而这理想是学生用探索的目光感受到、捕捉到的,也是用心观察的结果,课堂讲授只是评点、肯定与指出不足。
实践—探索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学生探索的过程实际就是培养自身创新思维的过程,创新需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文化底蕴,好的摄影作品也就能够产生在他们的镜头之中。
(三)实践—创新式教学
创新是大学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高等职业教育亦是如此。职业教育决不意味着只培养应用型人才,也不仅仅强调应用而忽略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一定要结合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职业能力的要求,让学生首先具备较扎实的职业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在此基础上勇于创新。而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则要在摄影实践中进行。实践—创新式教学是基于实践—导入式教学、实践—探索式教学基础上,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目标,以实践为基础,以作品创作为轴心,以点带面向外辐射,再通过课堂教学等环节,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摄影实践教学中,以“我的大学生活”为摄影创作的命题,为学生摄影提供广阔的创作空间。学生以自己大学生活的体验,应用摄影理论、摄影技能,将镜头的调焦点对准课堂、图书馆、校园、运动场、宿舍等,记录下一幅幅多姿多彩校园文化生活的画面。再如,在广告摄影实践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在后期创作中发挥聪明才智,寻找创新元素,丰富广告作品的内涵。而文秘专业学生的摄影实践主要通过模拟商务活动的拍摄,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学生虽然是在一种模拟情景中拍摄,但在模拟中渗透着创新思维养成。
实践—创新式教学,是通过教学环节有意识的组织与引导实现的,同时,创新平台的搭建,也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造力的施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几年中,笔者先后多次在不同范围内(班、系和学校)举行学生作品展览,收到较好的效果,真正改变了以往传统摄影实践教学环节与职业能力脱钩的教育模式,探索出了创新教育的新途径。
(一)适应性与针对性相结合
摄影实践教学新模式的应用得到各方的一致好评,不仅相关专业开设此课程,其他一些专业也将其列入素质类课程之中,同时还成为全校范围的公共选修课。
在教学中,针对不同专业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把握专业的特殊要求和特点,使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如少儿教育专业的学生摄影实践,主要针对少先队活动的拍摄进行教学;文秘专业学生的摄影实践主要针对商务活动的拍摄进行实践;影视制作与网络编辑专业的学生的摄影实践,主要针对商业性活动等。
(二)技能与人文素质相结合
摄影不但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同时也是技能与素质的结合。摄影不仅要掌握技术,更要有文化修养和高尚的人格,所以,在授课时既注重技术的传授,也注重鉴赏水平的提高。
在摄影实践中,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技能,他们的道德素质、环保素质、文明素质等在实践中均得到了提升,特别是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格得到了培养与完善。
(三)平时实践与期末考试相结合
为了和职业岗位考核相对接,我们重视学生每一次实践的情况,并和期末考核相结合。期末考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学生每次摄影实践完成的质量、态度、次数加上出勤的情况;另一部分是期末综合拍摄任务完成的质量。这两部分各占评价的50%。
第一部分的考评并不完全等同于以往的平时成绩,一方面是分数比重加大了,另一方面是明确地将平时拍摄实践的完成情况记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目的是让学生懂得职业所需的技能并非一蹴而就,靠的是平时积累,因而要更加重视平时拍摄任务的完成。
(四)教学内容与职业证书相结合
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直接挂钩。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再接受一周的考试辅导就能直接参加摄影师资格考试。
几年来,我校已组织7次约600余名学生参加国家认可的中级摄影师资格考试,一次性通过率均在85%以上,被列为专业必修课的学生一次性通过率高达95%以上。
(五)“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
几年来,我校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走出去”是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将摄影课搬到社会大课堂上来讲授,社区、厂矿、街头都是我们的课堂;不仅体现在常规教学之中,还体现在小学期实践教学之中;不仅有本院教师授课,还要聘请行业专家。
“请进来”是我们坚持邀请摄影方面的专家进校讲课。几年来,我们先后邀请清华大学、北京摄影函授学院的专家等来我院进行摄影艺术讲座,邀请行业专家与学生进行座谈和交流。
(六)作品交流与成果展示相结合
学生每一次活动拍摄的摄影作品都会组织观摩和交流活动,学生之间畅谈拍摄体会,相互取长补短,共促进步。为扩大学生摄影作品的交流范围,还将学生的作品制成展板,在全校范围内展示学生的成果,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1]李移伦.浅谈课程教学的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鲁雁飞.高职院校考试制度改革刍议[J].当代教育论坛,2008,(7).
[3]郑英.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究[J].考试周刊,2007,(7).
[4]范东明.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设计”应遵循的几项原则[J].浙江现代教育技术,2006,(6).
G712
A
1672-5727(2011)09-0131-02
路长伟(1958—),男,北京市人,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传播系影视制作专业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摄影及影像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