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波(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浙江 宁波 315000)
基于专业需求的药学高职高专有机化学课程改革探讨*
张新波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浙江 宁波 315000)
有机化学是药学高职高专的专业基础课,为其后续专业课程服务,掌握必要的有机化学知识是专业要求。本文针对药学高职高专有机化学课程改革和实践进行了探讨,提出应以专业需求为基础,课程内容与后续课程相连接;根据高职高专对有机化学的需求设置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问题式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专业需求;药学高职高专;有机化学;课程改革
有机化学是药学高职高专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生物化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等课程的基础,是构成学生基础知识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给学生讲解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及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反应机理等。有机化学是我校的专业基础课,但是各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不同,对有机化学知识的内容和掌握程度要求也不同。有必要调整教学内容,真正做到基础课程为专业课程服务。另外,随着高职药学专业的不断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深入,有机化学也面临着压缩教学课时、更新教学内容的压力。随着高校的扩招,一方面是生源基础知识有下降趋势,特别是很多学生在高三阶段中止了有机化学的学习;另一方面为了顺应市场的需要,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各专业又拓展了不少新专业课程,在总课时不变的前提下,基础课课时数不断减少。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有机化学基本知识,并符合专业需求,为其后续专业课程服务,是有机化学课程必须研究的课题,是有机化学教师面临的严峻挑战。
我校理科类专业有生物制药技术、药物质量检测技术、食品检测及管理、食品加工技术、化学制药、化学制剂和中药等多个专业,这些专业都开设有机化学课程。另外,文科专业中与药有关的专业(如药事管理)也设有有机化学课程。这些专业都需要有机化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然而各个专业对有机化学知识掌握程度要求不同。在教学内容上,要同时考虑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呼应,既要服从各专业对化学基本内容的要求,还要进行各专业培养特色的探索。在上课过程中,应以专业需求为基础,与后续课程相连接,进行课程内容改革,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计划和有机化学的教学大纲,文科专业课时安排较少,主要以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为目的,例如,命名及一些简单的“官能团”鉴定。对于理科专业,根据专业需求设置有机化学的课程内容。例如,生物制药技术专业需要较多的有机化学知识,后续还有有机合成课程,因此该专业的有机化学课时较多,并加强了有机合成的内容。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所讲知识与后续课程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到为什么要学有机化学课。例如,讲有机官能团鉴别时,提到这个知识点在药物分析这门课程要用到;讲糖类和氨基酸时,告诉学生在生物化学中会讲到这方面的知识。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职教育是在高中阶段的教育基础上进行的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相比,高职高专更关注有关的理论教学;与普通的高等教育相比较,高职高专的教学内容不是按学科要求安排,而是按职业岗位的应知应会要求来确定的。高职高专的培养是以理论基础为主,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核心。因此,要根据高职高专的需求进行有机化学课程内容改革。
要更新部分教学内容,补充一些适合高职高专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内容。理论教学方面,选择合适的教材,删减不必要的教学内容,并在上课过程中,加强有机化学的前沿知识。实验方面,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的教材,并对一些基本操作进行改革。例如,在旧的实验教材中,很多实验装置均是按使用酒精灯火焰加热来设计的,但是实际上目前实验室使用最多的是电热套加热。因此,有必要删除陈旧过时的实验内容,增加新的实验内容,新的仪器,与企业实际相结合。例如,在熔点测定方面,一方面我们保留了原有的毛细管测定法,使学生对熔点测定原理有深刻的理解。另外,我们增加了采用熔点测定仪测定熔点的实验,使学生掌握熔点测定仪的使用方法。
要合理设置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性”和“职业性”双重属性,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技术型人才,高职教育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更注重理论的实际应用。应加强有机化学实验、实践教学,使有机化学实验不再是理论课的“教辅工作”,而成为职业教育的核心课程。实验课可以与实训、实践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大胆设想与创新,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可以减少性质实验,增加技能性、综合性与探索性实验,把基本操作实验融合到合成实验中。
一方面,有机化学的课时数有一定减少,另一方面,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有一部分学生在高三时已停止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学生的有机化学基础越来越薄弱。因此,学生觉得学习负担大,在上课过程中,教师也感觉到课堂讲授比以前要更费力、费时。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掌握有机化学的学习,已成为教师教学的难点,我们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课堂上采用了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一方面,采用多媒体技术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把难理解的内容或不容易观察到的事物用多媒体充分展示出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另一方面,加大教学信息量,弥补了课时不足的问题。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消化、理解并掌握的过程,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建立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将课件和电子教案放在网上,供学生在课余时间随时上网查询和使用,可以通过Internet或校园网络,给学生预习、复习提供良好的课外学习环境。我校建立了有机化学精品课程网站,上面有教学视频、网上自测、课外园地、虚拟实验和学习论坛等内容。通过网上自测,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掌握程度。通过虚拟实验,使学生更多地掌握实验、实践知识。而虚拟实验的开设,使学生掌握了更多的实验技巧,特别是在实验课时有限的情况下,虚拟实验的开设能使学生学到更多的实验知识。另外,对于一些有毒不能在实验室开展的实验,学生通过观看虚拟实验,同样能掌握这些知识。通过学习论坛,学生可以上网提问,教师可以在网上回答学生的问题。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也称作问题式学习,强调把学习设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方法可弥补传统教学中偏重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培养的弊端,PBL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鼓励学生去探索、学习,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提高教学效率和实际教学效果,为学生打下更为坚实的专业技能基础。
PBL教学的核心是问题的设置,问题既要能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又要能逐步递进,既要能联系前后知识,又要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设计要尽可能使学习知识的情境与以后应用知识的情境具有相似性,以便促进知识的获取;要能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自然地给学生提供反馈;问题设计要与学生现有水平及教学目标等因素相结合。例如,对于乙酸乙酯的合成实验,提出问题:(1)酯的合成是不是可逆反应;(2)怎样使反应朝正反应方向进行;(3)用什么作为催化剂;(4)为什么用齿形冷凝管,有什么用处。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查找资料,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改变了“我讲你听,我做你看”的教学方法,可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开发学生潜在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1]赖寒.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探索[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9,(9).
[2]李炳奇,廉宜君,马彦梅.多学科综合性大学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广东化工,2004,(1):95-97.
[3]杜明生.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观的若干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12):16-18
[4]林惠昆.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有机化学教学的探索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0,(1):153-154.
[5]杨艳杰,李品艾.PBL教学法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7,(23):71-72.
除非一个人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否则他不可能从懒散、空闲中得到乐趣。
——杰罗姆
G712
A
1672-5727(2011)09-0109-02
张新波(1973—),女,浙江宁波人,博士,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要从事有机化学与有机催化的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