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 琼
基于心理规律构建三个课堂联动的职业素质养成体系
□傅 琼
职业素质养成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遵循人的认知与行为发展的心理规律,才能取得较好的职业素质养成效果。高职院校可以从人的心理规律入手,构建三个课堂联动,课堂教学认同、日常训练固化、社会实践提高三个环节衔接的职业素质养成体系。
心理规律;职业素质;养成
职业素质是指在生理、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或自我完善等途径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的内在基本品质。它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关键因素之一。作为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的高职教育,利用学生在校期间接触到的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完善等平台和途径,促进学生的职业素质的养成,无疑是所有高职院校不可回避的重要责任之一。
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研究和实践,可以从人的行为发展着手。因为虽然人的行为本身并不是人的素质,而只是素质的外在表现,但人的素质却是在人的行为中形成、发展并表现出来的。可以说,素质支配着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从人的行为发展的心理规律入手研究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可以为我们提供职业素质养成的新视角与方法。
我们可以借研究行为发展来研究职业素质养成,而对行为发展的研究,又不可回避的要涉及行为产生与发展的心理规律。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行为是人对内外刺激的一种反映形式。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行为是一系列反应动作组合而成的某一种特定的反应系统。一般说来,人的行为始于“知”(接收、储存和加工各种信息),在“知”和“行”之间有一个起中介和催化剂作用的“情”(对事物爱憎、好恶的态度体验)。知、情、行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知”的培养是基础;“行”的实现是关键和标志。
行为在动态方面 (活动过程)表现为操作、动作、活动,在静态方面(个性特征)表现为技能、习惯。从行为产生到习惯形成有一定的周期和规律,对于行为习惯的形成,人类历史上有很多心理学家展开了研究:
(一)行为主义的观点。以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Watson.John Broadus)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将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随而来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他们认为,有机体的学习实质上就是通过建立条件作用,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当人由内外刺激所引起的行为不再是随机的,而是将条件刺激与条件反应组织起来形成一定的联系,并在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有规则、有秩序后,习惯便形成了。
习惯的形成有一定的规律,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练习得越多,习惯形成得就越迅速。另一方面,一旦消除了对过去所学行为的强化,这个行为就会逐渐消失。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必须利用课堂不时地强化学生的行为,因为人类生活在一个比较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情境,充分利用他们生活的世界里的自然的强化。
(二)英国心理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CHINA DAILY》在2010年9月6日的报道中称,英国伦敦大学教授简·沃德尔带领研究小组对人们将一种重复性行为变成习惯的时间展开了深入研究,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欧洲社会心理学杂志》上。
简·沃德尔教授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表明:对大多数人而言,某一种行为在经过66天坚持之后,就会养成一种习惯。研究结果同时表明:在不同的行为上,结果会有所不同。例如较复杂的行为习惯一般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养成;运动方面的习惯的养成也要比饮食习惯的养成耗费更多时间。研究报告说,95%的人养成一种习惯的时间在18天至254天之间。
关于“三个课堂”,存在很多不同类型的划分标准,相应的产生了不同类型的“三个课堂”的概念,至今尚无完全统一的定义。本文对“三个课堂”的界定如下:
第一课堂。第一课堂即传统意义上的学校课堂(含教室、实验室、校内实践基地等),是“班级授课制”教学组织形式的必然产物,是根据教学计划的规定在固定时间、固定场所内实施的,以系统传授知识、技能、态度品德为主要内容的课堂教学活动。在本文中除了包括人才培养方案列出所有课程的“课堂教学”,还包括学校或二级学院层面组织召开的“讲座”。
第二课堂。第二课堂的正式提出大致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第二课堂”泛指学校课堂教学以外的一切教育方式,只要受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无论施教者是校方、社会,还是家庭,都可以视之为“第二课堂”。狭义的“第二课堂”仅限于学校教育的范围,指课堂教学以外组织的一切具有明确意义的学校教育活动。本文所讨论的第二课堂,是狭义的第二课堂,指学校教育情境中除课堂教学之外的所有活动,包括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常规,社区、社团活动,新生节、技能节活动等等。
第三课堂。第三课堂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职业意识与职业技能时在师资、场地、技术、情境等方面的局限性,目的在于依托社会的力量共同培养学生,推动高职院校毕业生实现“零距离”就业。第三课堂主要通过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开展学生校外专业实训、学校委托企业管理实施学生顶岗实践,及其他多种层次多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实施。包括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顶岗实习”、“岗前综合实训”、“毕业综合实践”等等。
虽然“高职业素质”是导致“高绩效职业行为”的关键因素,但我们无法以学生是否知道或认同职业素质来衡量学生的职业素质水平,对学生职业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只能通过行为来开展,并最终通过行为来显现。当然,“知”是“行”的基础,对于“知”的教育也不容忽视。基于此,我们提出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遵循人的认知与行为发展的心理规律,形成三课堂联动的职业素质养成体系。
(一)第一课堂:课堂教学认同。 从“知”、“情”、“行”的关系来看,人的行为始于“知”,因此,我们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要从“知”开始,即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职业素质、如何培养职业素质以及职业素质养成对他们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在认知与正面情感的作用下,学生才能将外界对职业素质的要求内化为自己内在的需要并成为自己职业行为取向的标准。这个环节,我们叫作“课堂教学认同”,主要解决学生对职业素质的认知问题,由“第一课堂”完成。
第一课堂包括“课堂授课”和“讲座”。“课堂授课”主要指人才培养方案中列出的所有课程的教学,无论是公共基础课还是专业课,都要结合课程标准及目标要求,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实施或渗透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必须完成大部分职业道德认知的内容;《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常用应用文书的性质、特点,比较熟练地掌握常用文书的写作方法,提高语言的运用与书面表达能力,也要在小组合作写作市场调查报告、公司简报、商洽函、为公司拟写产品说明书等项目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人交流、与人合作、信息处理、数字运用、自我学习、问题解决、革新创新等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任的意识;在“写作一份自荐书或求职信”,“代招聘单位拟写一份招聘启事”等项目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
“讲座”平台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弥补“课堂授课”平台关于职业素质教育相关内容教学认知的不足,有效补充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对职业素质的相关认知非全覆盖现象。除了设计举办一些由校内外专家、教师主讲的现场讲座,还可以建立“网络自主学习平台”,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选看不同的网络讲座,充分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更好的体现专业特色,进一步弥补课堂教学职业素质认知的不足。
(二)第二课堂:日常训练固化。从行为主义和英国心理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来看,人们的行为从认知开始,认知指导行为,行为重复形成习惯。那么,高职学生职业素质也要在职业素质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认知指导反复的实践锻炼,才能逐渐养成。对于学生的职业素质实践,我们创设了两个平台:一个是“第二课堂”平台,一个是“第三课堂”平台,“第二课堂”平台的创设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学生生活情境中自然的强化,强化学生的职业素质行为。
“第二课堂”平台主要是通过学校情境的一些教学生活常规与活动进行,这个环节我们叫作“日常养成固化”,旨在提供一个平台,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认识的基础上,完成从思想认同到行为实践的过渡。用第一课堂的职业素质认知指导职业生活实践,更好的深化对第一课堂理论认知的理解,在实践训练过程中,固化第一课堂职业素质认知的成果,逐渐养成职业素质行为习惯。
日常训练主要包括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常规,社区、社团活动,新生节、技能节竞赛等。主要以各学院为主具体组织实施。各学院应根据专业特点设置相应的职业素质日常养成实施平台,开展常态化的养成训练。在学生日常管理中重视职业素质训练工作,如借助学生日常课堂管理、生活区管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遵章守纪教育,诚实守信、忠于团队教育,主动及时、服从领导指令、高效完成训练目标教育,尊重领导、团结同学、与人和环境和谐相处教育等,让他们通过日常训练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行为习惯。
此外,还可以通过始业教育、军训、新生节、社团文化节、技能节等专项活动,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进行专项训练。如可以借助技能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最终促进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的提升。
(三)第三课堂:社会实践提高。从人的认知与行为发展的心理规律角度讲,人们将一种重复性行为变成习惯需要一定时间和次数的重复。学生的职业素质实践仅“第二课堂”平台是不够的,为此,我们创设了另一个学生职业素质实践的平台:“第三课堂”。“第三课堂”主要通过社会实践进行,主要包括“暑期社会实践”、“顶岗实习”、“岗前综合实训”、“毕业综合实践”等。
虽然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认同和日常训练提固化两个环节,已经对什么是职业素质、职业素质的重要性以及职业素质行为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验,但学校情境与真实的社会职业情境还是有较大的区别的,让学生进入真实的社会职业情境,他们才能真正明白什么是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提高对自己获得与保持工作能力的重要意义,才能逐步将职业素质认知与行为内化,慢慢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水平并形成习惯。这个环节我们叫作“社会实践提高”。
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有机会参与真实的企业生产与管理,借助社会实践平台,将书本知识和学校职业素质训练成果应用于职业实践,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增强专业技能水平,培养创新能力。通过实践的检验,帮助学生发现自己所学与社会所需之间的差距,找出自己的不足,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的取长补短,完成自己的学习生涯。
另一方面,在职业实践中,学生们可以进一步体验,明白做人做事的正确态度,懂得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感受如何负责任地主动及时、服从领导指令、高效完成工作任务等,在与他人的工作交流与合作中,明白与人沟通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与团队精神。
职业素质如何已成为企业招聘员工的首要指标,作为影响高职毕业生顺利就业和继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已引起高职学生和高职院校的普遍重视。虽然人的职业行为本身并不是人的职业素质,而只是职业素质的外在表现,但人的职业素质却是在人的职业行为中形成、发展并表现出来的。表现人的职业素质的职业行为的发展,从思想认识到行为形成再到养成习惯,从认知与行为发展心理学的角度讲,是需要一定周期的。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只有遵循人的认知与行为的发展的心理规律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高职院校采用 “三个课堂”联动,课堂教学认同、日常养成固化、社会实践提高三个环节衔接的职业素质养成体系,无疑是能取得较好的职业素质养成效果的有效方法。
[1]施铁如.对普通心理学概念体系的思考[J].南京师大学报,1999(1).
[2]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
[3]吉兴华.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7.
傅琼(1979-),女,湖北荆州人,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
G715
A
1001-7518(2011)17-0061-02
责任编辑 颜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