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提高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2011-02-21 08:54:21戴菊伟
职教通讯 2011年18期
关键词:心理学职业院校有效性

戴菊伟

(江苏电大武进学院,江苏常州213149)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提高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戴菊伟

(江苏电大武进学院,江苏常州213149)

近年来,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面对目前职业院校的课堂教育质量有所下滑的局面,提高职业院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十分必要。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提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使课堂教学存在一些问题能得到遏制与改观。

职业院校;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积极心理学

毋庸讳言,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知识技能差异较大,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些消极心理现象,具体表现在:(1)无学习目标,得过且过。许多学生选择职业类学校是无奈之举,而抱着一切无所谓,混张毕业文凭的思想比比皆是,学习没有目标,没有动力。(2)思想上自由散漫无组织纪律性。许多学生上了职业类学校之后会把过多的精力投放到娱乐之中,忽视了学习与校纪校规,养成一些不良习惯。其不良行为在受到学校制度的约束,还会产生一些抵触心理,与自己的不良学习状况形成恶性循环。加上现在职业院校部分老师的教学行为缺少师生间的对话,教学内容陈旧繁杂,与实践联系较少。因此,在一些职业院校教学中,非常突出的问题是:老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痛苦,但学生们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环节,其高效与否,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笔者认为,职业院校教师只有尽快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才能使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得到遏制与改观。

一、积极心理学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积极心理学的涵义

积极心理学是相对传统心理学关注的消极和病态心理不同来说的,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看待正常人性、关注人类美德和力量等积极品质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征创造力以及人才培养等。它要探讨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和快乐感,建构未来乐观主义态度与对生活的忠诚,倡导积极地直接对人生价值的自我肯定。

(二)积极心理学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由于积极心理学侧重于心里品质的优化和心理潜能的开发,使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他们在面对问题时,有更成熟的防御机制和积极思维的方式,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各种难题,积极心理学都要求他们积极应对。

另外,积极心理学也很关注对学生的生命教育、人际交往和幸福教育等问题,注重快乐、尊重及宽容等情感方面的培养,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所带来的快乐和幸福,进而体验到主观幸福感。

当然,积极心理学利用积极情绪通过内化积极的因素,从而使个体建立持久的个人发展资源,帮助个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产生一些创新性的思想和行为,并把这些行为迁移到学习上。正如上述职业院校学生的精神状态,学生只有依托积极心理学的引导,才有可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心理学视野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有效性应该包含了有效果、有效率和有效益三方面的涵义。有效果是考察活动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吻合度;有效率是考虑活动结果与活动投入的比例值;而有效益是有效性的最高体现,是在保证效果和效率的基础上实现整个系统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在以往的研究中,关注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合作探究的有效性和课堂评价的有效性成为常态,尤其是最近几年备受关注的合作探究型的教学方式很受师生青睐。也有职业院校的教师从学生专业或就业的角度,让学生参与各种课堂活动,以培养他们实实在在的技能,或注重说,或注重写或注重交流、或注重反思,这种任务驱动式的课堂确实也在课堂有效性的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效益。但仍值得在教学中进一步完善与发展。笔者认为,把“五大关注”和积极心理学有机融合在一起,可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尝试。

(一)引进积极心理学,调节课堂气氛

人是在被关注、被尊重以及被欣赏的过程中走向自信和成功的,职业院校的学生需要得到更多的鼓励和肯定,由于他们在以往的学习经历中感受到挫败远远多于成功,表现为对自己不自信、对他人排斥以及习惯了被忽视,这是他们很多人的共有特征。面对这样的学生,如何激发他们内在对成功的渴望,对自己优势的肯定,接纳自己和接纳他人,是让他们对学习充满热情的重要前提。笔者认为,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用真诚的欣赏、积极地关注和深深地期待营造课堂教学氛围,教师要用心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优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为他们搭建体验成功的平台,哪怕是最不配合的学生,也要用尊重赢得肯定。

(二)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宗旨,核心,是对人的关注、对人的尊重及对人的关爱。如果教师毫无激情地讲课,学生毫无激情地听课,课堂就像一潭死水,在这种情况下,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实际上都是很难实现的。教师要用真心来让学生动心,进而激发热情。教学最大的影响不是头脑对头脑之间的传递,而是心与心的交流。教师最伟大的精神即是对学生真正关心,他所以受人尊敬亦是那份对学生不求回报、真心付出的教育大爱,愈是能亲近学生,就愈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所以,只有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行为中倾注了真实的情感,才能让死板的教材变成活的丰富可感的生活体验,在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开掘下渐渐让学生实现心智成长。

(三)注重处理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

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的关系,即结论与过程的关系。知识技能的目的是为了学会,过程方法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从学习的角度来说,要把学会和会学统一起来,从教学角度来说,就是把结论和过程统一起来。一般来说,结论往往是比较单一,过程确实多样的。学生的思维方式是多样化的,结论相对来说是封闭的,过程相对来说是开放的,注重过程的教学必定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因为它是多样的、开放的和复杂的。只有通过多元的过程,多样的思维方式,才有助于真正理解和领会。陶行知曾经提出六大解放:解放头脑,让学生能想;解放眼睛,让学生能看;解放双手,让学生能干;解放嘴,让学生能谈;解放空间,让学生能接触自然;解放时间,让学生能学自己想的东西。所以,教师不妨更多地尊重学生的需求,暂时放下权威的架子,与学生一起走向研讨式教学课堂,多一些平等对话,多一些换位理解,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及时与细致地给予合适的评价,促使课堂形式开放,学生能自主学习且有效。

(四)克服无效和低效的教学

现如今,一些职业院校的课堂教学目标割裂、内容泛化、活动外话、层次地下,相互之间不能紧密联系,没有中心、没有关键,要么沉闷、要么热闹。这些就是无效和低效的教学课堂,要改变现状,不妨从以下五方面着手:(1)课堂教学目标要清晰,包括里边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2)注重学科特色,每节课要突出中心和重点。学生在学完之后,某些方面应有明显的进步;(3)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有深度的思维和交流讨论,要强调深度,不是外在形式,尤其要重视师生平等对话,最后将师生共同探讨的结果做一次提升,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深度的交流;(4)提高教学的层次,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有效针对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发展;(5)预设跟生成要统一,有目标、有要求、有评价以及有考核,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有效。

余文森教授这样说过:“课程改革在课堂这个层面遭遇到的最根本的问题,或者说最大的挑战,也可以说受到的最强烈的批评就是课堂的低效和无效问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课程改革成败存亡的命脉”。笔者认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掌握教学实施过程的经验及能力,并能反思和创新,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有效性。

戴菊伟,女,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

G712

A

1674-7747(2011)18-0032-02

[责任编辑 李漪]

猜你喜欢
心理学职业院校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6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3:12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51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中国航海(2014年1期)2014-05-09 07:5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