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金良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冯金良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语)。爱国主义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如果没有这种力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没有凝聚力,也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现在的中学生,还缺乏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观点去识别和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个别的人不同程度地甚至是错误地认为我国事事不如外国,产生民族自卑感,丧失民族自尊心,对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也失去信心,产生悲观情绪,学习目的不明确,求知欲不高,上进心不强,享乐主义严重,缺乏远大理想,缺乏爱国主义的浓厚感情。如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笔者认为,应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通过教材本身的因素,挖掘教材中所蕴藏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结合当地自然条件、人文景观、环境因素等实际,从爱家乡做起,爱家乡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产生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的热爱。教师要做到言之有物,切忌空洞说教,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教学之中。
1.1 引用古诗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兴趣
如在讲授“碳酸钙”这节课时,笔者将教材中与家乡实际联系紧密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家乡教育。于谦的《石灰吟》,学生从小就学过,而且记忆犹新。笔者在上课前先将这首诗写在小黑板上,在课堂上与学生一块回忆古诗中抒发的作者忠诚清白、热爱祖国、同情人民的思想感情和为国不惜牺牲一切的抱负。结合家乡石灰石、大理石等矿山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给人民带来的经济效益,进一步说明这些矿石的主要成分就是所要学的“碳酸钙”。这样巧妙地通过古诗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笔者又与学生一道,将“碳酸钙”的性质及其在工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等相关内容归类整理,写在黑板上,使学生对“碳酸钙”质地较密、硬度较大、受热分解成生石灰,以及“生石灰跟水反应可变成熟石灰;熟石灰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成坚固的碳酸钙”等内容有了较清楚的认识。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且文理兼备,情景交融,收到良好的效果。
1.2 参观相关工厂等,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信心
在课堂教学取得好的效果之后,笔者又适时利用星期天带领学生到附近的石料厂、石灰厂、水泥厂等地参观,结合工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进行直观教学,认识利用矿山资源为民造福的情况,加深学生对“碳酸钙在自然界里分布很广,矿物里的大理石、石灰石等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它们有很重要的用途”的理解,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家乡的爱,增强努力学习、建设家乡的信心。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政治方向教育和以道德习惯为核心的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双基工程”。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在对学生进行爱家乡教育的基础上,由此及彼,由小见大,挖掘出教材中所蕴藏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在教学中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化学和化学工艺(如青铜器的制造、水法炼铜、生铁的冶炼、四大发明以及天然气、石油和煤的发现、开采和利用等)有着光辉灿烂的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在教学中通过介绍我国丰富的矿产资源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建设更加美好祖国的信心。
3)在教学中通过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化学及化工生产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而达到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目的。例如: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在世界上第一次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开采,使中国人民一举扔掉“贫油”的帽子,摆脱了使用“洋油”的时代;特别是建国以来,我国的化学工业飞速发展,原煤产量、水泥产量居世界第一……这些成就的取得,大大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使我国跻身世界强国之林。
总之,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有利用培养中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对祖国现代化建设的信心;有利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的民族忧患意识,树立远大理想,增强爱国主义的浓厚感情。特别是21世纪,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进程和知识更新步伐日益加快,大力加强和改进政治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新人,是历史赋予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作者单位:河北省涉县职教中心)
10.3969/j.issn.1671-489X.2011.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