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辉
(山东轻工业学院政法学院,山东济南 250353)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价值
张 辉
(山东轻工业学院政法学院,山东济南 25035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支撑与指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价值主导、价值目标、价值动力、价值规范四个方面,提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力量源泉,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包含丰富内容的多层次体系,它由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核心的精神风尚和基本的道德准则等一系列内容构成,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上,第一次完整地构建了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求的基本的意识形态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灵魂工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主导价值观,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方向。它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本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动力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一方面,它是严密而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本质和规律,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先进、最严密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就在于它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体现着与时俱进的理论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内在动力,就在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动理论创新。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革命和发展道路的历史进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取得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走向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华民族走向了实现伟大复兴的新的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引领和导向作用。正如胡锦涛指出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①
(二)马克思主义包含着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力量源泉
马克思、恩格斯毕生致力于人类的解放事业。他们通过对资本主义弊端的深刻剖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找到了一条实现自身解放的道路。在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最高的价值追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处处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以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为己任。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人民群众是价值主体的基本观点,始终把国家的兴旺和人民的福祉放在首位,把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到社会主义本质高度来理解,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价值关怀。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更是提出了“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价值判断,“人民的根本利益”既是“三个代表”的价值主体,也是“三个代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新时期,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的人本关怀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以及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公正、共享的包容性增长理念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总之,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既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忠实理论者不懈探索真理的历史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忠实实践者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以人为本的价值关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够始终保持蓬勃生机的力量之源。
(三)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面旗帜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因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根本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所在,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区别于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和发展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才能巩固和发展。
当前,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从国际上看,东西方意识形态领域的碰撞、冲突、对抗始终存在。从国内看,我国已经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社会意识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价值选择、社会意识、生活方式也呈现多元态势,意识形态也因此而纷繁复杂。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必须毫不动摇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如胡锦涛强调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③如果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会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动摇全党全国人民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就会导致思想混乱乃至社会动荡。
共同理想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胡锦涛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鲜明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社会主义意识大厦基石的作用,才能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解决的是走什么样的路,实现什么样的目标的问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可以简单概括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价值目标,集中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科学追求和价值追求的统一。即在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目的是为了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核心内涵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即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从经济价值目标上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逐步扭转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国家富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从政治价值目标上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积极稳妥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提高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从文化价值目标上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
从社会价值目标上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坚持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实现社会和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凝聚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体现了对国家、民族追求的未来美好发展前景的价值认同。这一价值认同,是凝聚全党全国人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中国人民从中华民族自身奋斗的历程中深刻地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激励下,改革开放 30多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根本改善,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国家实现了由封闭停滞到开放发展的历史性飞跃。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不断巩固,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依法治国不断推进。在文化建设方面,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得到弘扬,民族凝聚力和国际影响显著增强。在社会建设方面,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社会主义中国焕发出的蓬勃生机,在持续发展中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
因此,突出强调中国特色社会的共同理想,让全国各族人民从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从历史比较和国际观察中,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魅力,才能形成一致的价值认同,形成凝聚全党全国人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力量之源,它解决的是以什么样的精神动力实现发展的问题。
(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民族文化中积极健康的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社会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价值取向、思想品格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漫长历史的积淀与升华。民族精神作为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具体体现,在动员和凝聚民族图生存和求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⑤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渗透在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几千年来,热爱、忠诚、报效自己的国家,一直是中华民族深厚的思想感情和历久弥坚的精神支柱,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魂和核心;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和传统美德;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和意志体现;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悠久而光荣的传统,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这五种民族精神相辅相成,积淀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铸造成伟大的中华民族之魂。
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一定时代的体现,是一个时代先进的文化成果。它凝聚着传统文化的精华,符合时代潮流的发展方向,代表着先进的更高形态的文化发展趋势。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和社会时尚的综合体现。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之源,体现着中华民族对时代的把握和创新。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解放思想、求真务实、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作为时代精神的核心,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要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就必须通过改革创新不断强大自己。正是依靠改革创新精神,我们国家才创造了改革开放 30多年来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精神力量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能够激发全民族的精神动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精神根基。民族精神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中国近现代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只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因此,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既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认同,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凝聚力和社会整合功能。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 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如果没有民族精神的凝聚力,就很难维持长期的统一和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就难以开创。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提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是改革创新的事业,改革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进程中,我国人民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不断迸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平等、竞争、自主、效率观念不断增强;公平共享,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文精神得到普遍推崇;民主、科学、法治的理念成为广泛共识。这些理念,既是弘扬时代精神的结果,又是时代精神在新阶段的具体现,体现着精神的魅力和实践的伟力。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程中,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对于我们破解发展难题,更新发展观念,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实现包容性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它解决的是以什么样的价值导向实现发展的问题。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健康和谐的、积极向上的道德规范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体现,在本质上是与社会主义的性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密切相关的,它具体而明确地指出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我们应当坚持和提倡的、什么是我们应当反对和抵制的,从而为人们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提供了标尺。
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属性。这是对社会主义价值原则的集中概括,体现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在当今中国,热爱祖国和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致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崇尚科学也是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团结互助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原则。“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对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文化的直接传承,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为践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具体道德规范创造了条件。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胡锦涛强调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⑥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引导、激励、支撑、保证的作用。
和谐社会的构建取决于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三个基本方面,实现这三个方面的和谐,需要全体人民有共同的道德遵循,整个社会有稳定的内在秩序。一个精神缺失、进退无据、无所依凭的社会不可能构成和谐;一个荣辱颠倒、是非混淆、美丑错位的社会无法实现和谐。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和道德风尚。⑦
人自身的和谐实际上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素质支持,提供了作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必须遵守的最低思想道德底线。它明确告诉人们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什么行为是社会应该倡导的,什么行为是社会应当摒弃的。它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和行为导向,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人与社会的和谐主要是指个人与国家、集体之间关系的和谐。在推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思想武器,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指在维护人类利益的同时,必须维护自然界的平衡,确保人类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与和谐共处。这就需要我们转变发展观念,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理念,达到“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和谐境界。“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充分体现了对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坚持与呼唤,并通过弘扬科学精神,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来带动社会的全面进步,特别是利用科学来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⑧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荣辱观作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社会风气形成的伦理底线和价值基础。只有分清荣辱,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近些年来,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催生了许多新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意识,推动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新发展。但是,这一进程呈现出来的积极性与前进性,并未消除其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客观上产生的一些消极效应,加上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系列新的课题的提出,使得社会思想道德领域的复杂性日益增加。许多主流价值被遮蔽和消解,如热爱祖国被视为“徦做作”,服务群众被视为“爱逞能”;某些领域的基本道德准则丧落,如摆阔气、讲排场、奢侈挥霍伴,欺诈勒索、巧取豪夺、不得手段获取钱财,以权谋私、官商勾结、保黑护恶等。⑨还有,随着一系列社会新生事物的发展,一些领域伦理道德标尺暂时缺位、出现道德真空;随着不同思想观念在全球范围内的猛烈激荡,思想意识领域的应对机制不完善、不健全,等等。这些是非不明、荣耻颠倒的现象,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扭转,新的道德规范如果不尽快建立起来,不仅使伦理道德大厦的根基动摇,而且社会风气会受到严重影响。
社会主义荣辱观以规范的形式,为人们的相互关系的调节和行为表现提供一种价值支撑,引导和帮助人们约束自我,提升境界,进而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提高人们辨别是非、区分善恶、识别美丑的能力,推动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价值观指引。这种价值观指引,从价值主导、价值目标、价值动力、价值规范四个方面,提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力量源泉,对于凝聚和整合社会力量,团结和组织队伍,鼓舞和队员人民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起着重要的作用。
[注释 ]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 10-11页。
②韩震主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 139-143页。
③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 12月 19日。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 636页。
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版,第 138页。
⑥胡锦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求是》,2006年版第9期。
⑦⑨陈亚杰编著:《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 171、167页。
⑧陈正桂:《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石》,《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版第 4期。
B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8353(2011)04-0069-04
张辉,山东轻工业学院政法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