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瑛
哈尔滨市第五医院烧伤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近年来自体脂肪移植逐渐在医学院美容专业方面迅速发展,自体脂肪已成为中胚层技术中较完美理想的填充材料。其主要适用于面部凹陷性缺损或畸形,乳房发育不良、哺乳后乳房萎缩,阴茎增粗、丰大阴唇、阴道松弛紧缩等手术,效果较好[1]。笔者根据2005年5月~2009年10月收治的150例各种部位组织器官采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技术填充的患者,并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材料归纳如下:
本文资料根据我院2005年5月~2009年10月收治的150例各种部位组织器官凹陷畸形患者,其中,男18例,女132例;年龄最小 17岁,最大 63岁,平均(28.3±5.2)岁。 其中小乳症、乳腺萎缩24例,鞍鼻20例,眉问纹18例,丰大阴唇7例,填充鼻唇沟9例,下颏后缩矫正16例,颞部凹陷12例,颊部凹陷8例,外伤凹陷瘢痕1例,同时吸脂塑形35例。脂肪颗粒用量5~300 ml,根据受体的体积大小决定用量。
1.2.1 自体脂肪颗粒的获取 取材于臀、腹、股内外侧、髂腰部,以臀部、股内外侧的脂肪质量最佳。术前标记抽吸部位。注射大量肿胀液(生理盐水500 ml,2%利多卡因20 ml,肾上腺素0.5 mg),使组织肿胀、呈坚实感,使用60 ml一次性注射器配20号长针,或注射器抽脂专用针头。将针头插入皮下脂肪层内,左手放置在皮肤表面上触摸抽吸层次,右手持针筒反复抽吸。将抽吸的脂肪静置数分钟后,排出下层的局麻液及少量血液,再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3~4次,用钝头针头挑出纤维束及其相连的脂肪所形成的小团块组织。即制备成纯净的脂肪颗粒。
1.2.2 注射方法 标记受区充填范围,常规消毒后,隆乳术进针点设在乳房下皱襞的腋前线外,左手提起乳腺组织,将针头穿入乳腺后胸大肌表面之间隙。松开乳房,将脂肪颗粒缓缓注射到乳腺后间隙,边退边注射,并不断调整方向,使注射后乳头能突出,乳房均匀丰满,双侧对称。注射完毕,轻轻按摩乳房至无明显硬结为止。颜面部选择远离受区且较隐蔽的部位进针,注入皮下组织层,要适当过度矫正,拔出针头后,压住针孔,并轻轻按摩抚平皮下脂肪。注射3~6个月后可再次注射。
经临床3年观察,无一例出现术后血肿、感染等并发症。颜面部凹陷充填后丰满平坦,双侧对称满意者为优;凹陷术后较丰满,双侧基本对称,较满意者为良;凹陷较丰满,但双侧不对称欠满意者为差。
本组150例白体脂肪颗粒填充患者共填充184个部位,术后效果满意。101例注射1次,43例注射2次,5例注射3次,1例注射4次,每次间隔3~6个月。随防6个月~3年,3例出现脂肪液化,予抽出抗感染对症治疗,3个月后再少量注射,无不良反应;1例眼睑凹陷填充出现外形不佳、不平现象,经1~2次调整后满意(现已少用于眼睑凹陷填充);1例隆乳局部硬结,经原针眼进针将硬结刺破,抽吸,消除;2例少量出血,瘀紫经压迫包扎、理疗,15~20 d消退,无较大并发症,其他均满意。
面部凹陷畸形及女性小乳房畸形是美容外科较常见的病症,临床表现为外伤性瘢痕凹陷、先天性凹陷、颜面萎缩、上下睑凹陷、鼻唇沟过深、颞部及颊部凹陷、鼻低平、局部皱纹、小颌畸形、小乳症及乳房发育不良等[3]。这些病症影响了容貌美和女性的乳房美,患者对手术的效果要求较高,传统的手术修复瘢痕较大。理想的填充物应具备疗效长,适应证广,填充后手感外形好,无毒,排斥反应小或无,易获取,易储藏,可塑性强易测整取出,价格低等条件[4]。移植脂肪之所以能够存活是由于脂肪细胞能耐受一定程度的创伤、缺血、缺氧而存活。经抽吸获取的脂肪是一团彼此分离的脂肪细胞[5]。有相当一部分细胞保持完整,当这些细胞植入体内后能在血运建立以前通过周围组织液、血浆的渗作用保持活力。所谓自体脂肪细胞颗粒移植,是指将人体某些部位(如大腿、腹部、臀部)多余的脂肪用负压法抽取出来,然后将经过冲洗、过滤、纯化后的脂肪颗粒注射到人体所需部位的一种整容方法[6]。 这种方法最早 Neuber(1893 年)和 Lexer(1910 年)就有报道,经过近一个世纪的起伏,在近十五年间获得了较快发展,特别是最近五年来,韩国整形外科医师在学习美国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在脂肪颗粒的抽吸、制备、注射方法及注射器械上有了新的突破,并将其应用领域从修复组织凹陷和颜面萎缩发展为一项旨在使人重返年轻态的技术,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自体脂肪颗粒移植丰脸术。自体脂肪颗粒经注入相关部位后,该部位组织的血管将长入脂肪颗粒之间,为其提供血液供应,从而使其成活[7]。
目前临床应用的面部填充剂有许多种,如胶原蛋白、透明质酸、聚丙烯酰胺水凝胶、聚乳酸、施芭等,但唯一能够完全为人体所接受,不产生排异反应,并能够大量获得的组织填充材料,没有一种能够和人体自身的脂肪组织相媲美,人体自身的脂肪组织可以说是一种质优价廉的材料。自体脂肪组织移植后我们完全不用担心过敏反应、异物排斥、细胞毒性等并发症的发生,在面部移植中,它的缺点就是有近20%的吸收率,需要在注射时采取矫枉过正的措施,需要量大的部位需要通过多次的注射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关研究认为,动物实验移植后的脂肪颗粒吸收率约40%。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的优点明显:取材来源充足,可以在身体许多脂肪较多的部位抽取脂肪,同时可进行吸脂塑形的手术,取得取多补少一举两得的效果。供区、受区几乎不留手术瘢痕,对人体的正常解剖结构影响及副损伤都很小、安全持久。根据细胞存活理论,游离移植的脂肪细胞部分可以存活,组织细胞只是起清除脂质的作用,并不替代脂肪细胞;脂肪细胞能够持续存活于宿主反应后消退的移植部位。成为身体组织的一部分,具有存活代谢功能,不流注移位。能够永久存在。无毒无副作用,无任何排斥反应。适应证广泛,几乎人体表皮下组织凹陷缺损均可填充。术后形态自然逼真。缺点:吸收率高,有时产生液化、钙化[8]。与其他填充物相比,目前常用的填充材料中自体脂肪颗粒其优点大大多于缺点。
总之,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美容术是一种安全、无排斥、操作便利、效果良好的技术,尤其在修复面部凹陷方面更为理想,应成为首选方法。
[1]郑泉洲,杨立新,赵鸿儒.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治疗[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26):5160-5163.
[2]李蕾,赵萍,赵波.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在面部美容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8):2762-2763.
[3]朱兴华,张云,胡克苏.自体脂肪注射修复体表凹陷畸形[J].江苏医药,2007,33(9):891-892.
[4]毛庆龙,段国前,陈石海.注射移植自体脂肪颗粒整复面部凹陷84例[J].广西医学,2007,29(4):571-572.
[5]张洪波.面部凹陷应用自体脂肪移植填充的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07,9(15):88.
[6]刘萍,刘毅,任文明,等.自体颗粒脂肪移植570例临床总结[J].中国美容医学,2007,16(4):261-263.
[7]张晋光,范金才.自体脂肪注射移植的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7,18(4):298-300.
[8]刘峰.应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治疗面部软组织凹陷[J].中国美容医学,2007,16(9):1207-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