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检验工作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识和构建

2011-02-21 02:39:24吴肖峰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15期
关键词:检验科管理体系工作者

吴肖峰

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广西岑溪 543200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先进仪器的普及和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检验医学也有了飞速的发展。在医院,检验科的工作是临床诊疗工作中的一个基本环节,能否为临床提供高质量的检验报告,是检验医学建设的核心[1]。多年来,笔者承担检验科主任工作,对检验工作质量的管理体系和构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现将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如下,期望与检验同行们一起完善临床实验室质量的管理体系。

1 正确定位,端正工作态度

作为一个医护人员,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工作位置,知道自己在干什么,面对的是什么,所从事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其次要端正工作态度,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这是对一个医护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众所周知,医务工作者是一个特殊的行业,这个行业关系到每一个人,它是一个救死扶伤的职业,保障着千千万万的生命。从业者的工作态度是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很难想象一个不务正业、对工作漫不经心的人会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现有的医疗事故除了少量为医疗技术水平限制而造成的,绝大部分均为责任心不强、工作散漫造成的,由此引起的血淋淋的教训几乎每天都在世界范围内上演着。因此,正确的定位、端正的工作态度是成为一个合格的医务工作者最基本的条件[2-3]。

2 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是医疗质量的保证

完善的工作制度使检验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有章可寻,有法可依。检验医学发展到现在,经过无数检验工作者的总结,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工作分工。目前检验工作的分工基本上是与职称相联系的,临床检验人员的职称分为主任技师、副主任技师、主管技师、技师和技士等五个级别,每个级别的工作人员均制订了相应的工作范围,每个检验人员做好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是保证整个检验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4]。

3 室内质控与室间质评的重要性

检验工作能得到优质的完成,那就要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其中,室内质控与室间质评是不可或缺的。室内质控是获得可靠结果的前提,也是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5]。检验人员每个工作日均应对每台仪器进行室内质控实验,应特别注意生化室内质控方法的改进。做好室内质控的标准化、程序化是全面质量控制的基本环节[6]。加强对室内质控数据的处理和管理,对失控情况进行及时地处理。每月末均应对室内质控进行评价。

在室间质评方面,应按时参加省临检中心的室间质评实验。对反馈的结果进行分析,明确是否存在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的室间质评,这对提高检验人员的检验水准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检验结果可因各种因素发生变异。对于检验者,有的原因为已知,有的为未知;有的可控制,有的尚不能控制。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就产生了运用质控品对检验方法和检验仪器进行评价其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方法。质控就是将质控品作为普通患者样本放在检验仪器上进行检验,并通过得到的结果和靶值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得出检验仪器检测数据是否在控的结果。

4 鼓励检验工作者参加各种教育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作为一个检验工作者,要系统掌握本专业扎实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本专业在国内外的发展动态,积极参加国内检验医学新进展的各种学习班,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医院应定期举办质量管理学术活动。

5 加强与患者、临床医师的沟通

检验科必须建立完善的沟通制度。定期深入临床科室了解和随时与临床科室联系,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这样可以及时发现检测上的一些问题。临床医师是患者诊疗方案的制订人,从临床实验室检查项目的选择到检验结果的合理应用,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因此,临床医师与检验医师的协作与交流是保证检验报告质量的基础。让检验科工作人员认识到临床与医技是一个整体,使其认识到二者协调的重要性,不断寻求最直接、最有效、最合理、最经济的实验指标和方案,提高检验质量[7-8]。

6 注重生物安全

目前,不论是病毒性的、还是细菌性的感染均具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由于国内抗生素的滥用及不规则使用,细菌的耐药性逐年增高,这些情况直接导致检验科工作人员接触感染性的标本越来越多。

检验人员接触到的标本为血液、尿液、粪便、痰等。如果这些标本为感染性标本,则均含有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处理和检验这些标本的过程中,检验人员就是一个高危人群,如果防护不周,极易感染上各种疾病,因此,注重生物安全的防护是保障检验人员健康所必须的。

检验科应在院内感染科的指导下进行各种防护,包括标本的接收、检验完成后的消毒处理等,在工作过程中也应该穿戴工作服、口罩、帽子和乳胶手套等。细菌室和PCR室的工作人员还应该把整个工作过程都严格限制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这才能够对个人和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

7 经济效益的重要性

无论是谁,物质保障是生存所必须的,如果连温饱都解决不了,那一切的远大理想都是一句空话。检验科要创造经济效益,首先就要了解患者之所需,加强与临床医师的沟通,努力开展新项目,并尽可能地降低检验成本,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只有科室收入提高了,才能有个人收入的提高。

总之,要使检验科工作质量得到保障,检验科的管理至关重要。当然,提高检验人员的专业技能,注重人才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

[1]魏春霞,宋晓琳.检验科的质量管理[J].地方病通报,2010,25(3):61.

[2]许建勋.检验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10(11):1318-1319.

[3]黄巧梅.浅谈检验科的质量管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0,7(14):613-614.

[4]李俊萍.论检验质量管理与采集标本[J].医学动物防制,2010,26(12):1169-1170.

[5]刘瑾,张克慧,王余保.加强基层医院检验质量管理[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0,23(12):751-752.

[6]徐爱芝.检验科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8):740-741.

[7]刘文馨.加强检验与临床的沟通是检验质量管理的关键[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8):761.

[8]贾军.加强检验与临床交流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J].青海医药杂志,2010,40(7):59-61.

猜你喜欢
检验科管理体系工作者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关爱工作者之歌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活力(2021年4期)2021-07-28 05:35:18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黄河之声(2021年2期)2021-03-29 01:20:20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浅析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人民调解(2019年1期)2019-03-15 09:27:44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