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超
(郑州轻工业学院政法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简评新文化运动时期对传统孝道思想的批判
韩超
(郑州轻工业学院政法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吴虞等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从传统孝道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工具,传统孝道思想对个性自由和独立人格的压抑,传统孝道思想的虚伪性、残酷性、落后性等维度,对传统孝道思想进行了尖锐批判。这种批判具有时代合理性,提出了新的父子平等的伦理思想,在中国近代的社会转型中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对于当前社会新型孝文化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新文化运动;传统孝道思想;新型孝文化
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上,中国传统孝道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发轫于先秦时期的孝道思想经历代哲人的大力阐发和历代统治者的极力倡导,遂成为中国传统道德的最高原则。新文化运动时期,伴随着社会政治思潮的剧烈变革,传统孝道思想也受到了激烈批判。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吴虞等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对传统孝道思想的虚伪性、残酷性及落后性进行了深入的批判。正确认识和分析新文化运动对传统孝道思想的批判,对于现代社会新型孝文化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1.传统孝道思想是封建专制制度的工具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传统孝道思想有着维护家国一体的封建专制统治的作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思想家们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陈独秀对封建道德进行了总体性批判。他指出:忠、孝、节,“皆非推己及人之主人道德,而为以己属人之奴隶道德也”[1](P103)。“三纲五常”的实质是“阶级尊卑之制度”[1](P147)。吴虞尖锐地指出:“儒家以孝悌二字为两千年来专制政治与家族制度之根干”,“他们就是利用忠孝并用、君父并称的笼统说法,以遂他们专制的私心。君主以此为教令,圣人以此为学说,家长以此为护符”。[2](P173)吴虞进一步揭露了传统孝道思想的阶级实质:“他们教孝,他们教忠,就是教一般恭恭顺顺的听他们一干在上的人愚弄,不要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个‘制造顺民的大工厂’。孝字的大作用,便是如此。”[2](P173)“儒家费尽苦心,替民贼设法,往往把君父二人并尊,忠孝二字连用。忠孝二字,就是拿来联接专制朝廷和专制家庭的一个秘诀”。[2](P191)
2.传统孝道思想是对个性自由和独立人格的压制
陈独秀于1916年12月在《新青年》第2卷第4号发表《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一文指出:“父为子纲,则子于父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忠、孝、节三样旧道德严重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其危害在于:“一曰损害个人独立自尊之人格;一曰窒碍个人意志之自由;一曰剥夺个人法律上平等之权利;一曰养成依赖性,戕贼个人之生产力”[1](P98)。李大钊指出:“总观孔门的伦理道德……于父子关系只用一个‘孝’字,使子的一方完全牺牲于父……孔门的伦理是使子弟完全牺牲自己以奉其尊上的伦理;孔门的道德是予治者以绝对的权利,责被治者以片面的义务的道德。”[3](P296)
3.传统孝道思想是虚伪的残酷的
鲁迅看透了传统孝道思想的虚伪本质,“就实际上说,中国旧理想的家族关系、父子关系之类,其实早已崩溃。历来都竭力表彰‘五世同堂’,便足见实际上同居的为难;拼命的劝孝,也足见事实上孝子的缺少。而其原因,便全在一意提倡虚伪道德,蔑视了真的人情”[4](P138)。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指出:“汉有举孝,唐有孝悌力田科,清末也还有孝廉方正,都能换到官做。父恩谕之于先,皇恩施之于后,然而割股的人物,究属寥寥。足可证明中国的旧学说旧手段,实在从古以来,并无良效,无非使坏人增长些虚伪,好人无端的多受些人我都无利益的苦痛罢了。”[4](P137)鲁迅在《十四年的“读经”》一文中写道:“尊孔,学儒,专经,复古,由来已经很久了。皇帝和大臣们,向来总要取其一端,或者‘以孝治天下’,或者‘以忠诏天下’,而且又‘以贞节励天下’,但是,二十四史不现在么?其中有多少孝子、忠臣、节妇和烈女?”“我可以说,可惜男的孝子和忠臣也不多的。”[5]在《二十四孝图》一文中,鲁迅又讥讽说:“现在想起来,实在很觉得傻气。这是因为现在已经知道了这些老玩意,本来谁也不实行。整饬伦纪的文电是常有的,却很少见绅士赤条条地躺在冰上面,将军跳下汽车去负米。”[6]
4.传统孝道思想不符合时代进步的要求
陈独秀于1916年12月在《新青年》第2卷第4号发表的《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一文中指出:判断一种道德观是否科学,最根本的标准是“实证其适用于现代与否”,传统孝道是封建时代的产物,是“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的反映,自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迁。处于现今时代,如果仍然抱守儒家礼教,不仅会使中国学术无从发展,而且使中国难以立于灿烂庄严之世界,尤其难以造就一代新国民。李大钊在1919年12月发表的《物质的变动与道德的变动》一文中说,“道德就是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之社会本能”,“孔子之道,施于今日之社会为不适于生存,任诸自然之淘汰,其势力迟早必归于消灭”。[3](P79)这一分析和批判实际上否定了传统孝道思想“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的神圣意义。
关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对传统孝道思想的批判,认为其存在理论缺陷者有之,认为其彻底否定儒家孝道思想者亦有之,这些评价并非毫无根据,却有求全责备之嫌。正确认识这种批判的理论价值和历史意义,审慎借鉴其理论成果,避免在建设新型孝文化的过程中泥古不化或过于偏激,才是我们今天再次审视这一批判的目的。
1.新文化运动对传统孝道思想的批判是经济、政治、文化合乎逻辑的变迁之必然结果,具有时代合理性
在传统孝道思想根深蒂固的近代中国,何以出现上述这些振聋发聩的声音?思想的嬗变必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发生了经济、政治、文化的重大变迁,思想家们对传统孝道思想的批判是这种合乎逻辑的变迁之必然结果。经济上,国内资本主义的萌芽和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使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社会趋于解体,传统孝道思想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开始动摇。政治上,辛亥革命的胜利使绵延几千年的封建帝制被推翻,中国长期因袭的家国同构的政治格局被打破,政教合一的政治伦理关系失去了存在的政治基础。在这样的社会巨变之下,中国开始了一次伟大的道德启蒙运动。“这次伦理道德革命的对象,是中国社会中根深蒂固的封建纲常礼教。”[7]对传统孝道思想的批判就是这一道德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2.新文化运动对传统孝道思想的批判是对封建道德的沉重打击,起到了思想解放的重大作用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指出:“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则是彻底的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当时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立下了伟大的功劳。”[8]传统孝道思想在封建社会被政治化、权力化,成为一种权力话语和意识形态,并最终形成了以孝为教、移孝作忠、忠孝同构、忠孝互喻的传统格局,成为维系封建社会存在的重要道德力量。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思想家们深刻地认识到了传统孝道思想的这一性质及其否定个人价值、钳制人性发展的弊端,他们对传统孝道思想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揭露了传统孝道思想的虚伪性、欺骗性,动摇了传统孝道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在中国近代的社会转型中起到了解放思想的重大作用。
3.新文化运动在对传统孝道思想批判的过程中提出了新的父子平等思想
立足于“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在批判传统孝道思想的同时,对建立新型孝观念提出了很多设想。胡适于1919年8月3日在《每周评论》第33号上发表了一首题为《我的儿子》的诗作,提出了“我要你做一个堂堂的人,不要你做我的孝顺儿子”的观点,包含了西方近代民主主义的父子平等思想。鲁迅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也对建立新道德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认为新型的父子关系应以“无我的爱”为基础,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等的;而且,对中国的父母而言,“义务思想须加多,而权利思想却大可切实核减”。这些思想符合现代社会中人人平等的观念,对我们构建现代社会新型家庭伦理关系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借鉴意义。
当然,这一时期对传统孝道思想的批判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其一,对孝道思想的批判主要着眼于社会制度方面,对于其理论层面则较少涉及。其二,对某些具体问题的批判不够彻底。如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鲁迅在批判传统孝道思想时也采取了保守主义的立场,即“我”或“我们”作为转型期的一代,作为觉醒者、先行者,“要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也就是说孩子们不要做孝子,但自己还是要做孝子。其三,批判的同时没有冷静地分析传统孝道思想中的有益成分,孝的向善性被孝行夸大的恶果所遮蔽,缺乏继承孝文化之精华的理论自觉,致使一些思想家偏执一词,既倒掉了“洗澡水”又倒掉了水中的“婴儿”。
[作者致谢]感谢导师周桂钿教授的指导!
[1] 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卷)[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2] 吴虞.吴虞集[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3] 李大钊.李大钊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4] 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38.
[5] 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2.
[6] 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56.
[7] 罗国杰.中国伦理思想史(下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885.
[8]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C].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0.
G0
A
1009-3729(2011)01-0058-03
2010-11-26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9BKS007)
韩超(1965—),男,河南省南阳市人,郑州轻工业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