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芳,阎宗学
(新沂市新安小学,江苏 徐州 221400)
新闻联播音乐声起,看看时间,发现电视、电脑、手表、挂钟、手机上的时间均不在一个点上,有的还偏差甚大,总之在使用过程中受内外很多因素影响,它们常常走不到一块儿。不管是摆幅的大与小,操弄的对与错,即刻要做的是对一下表,校正一番,回到本位,回到正确的原点。综观时下的阅读教学,太多的凌空蹈虚,太多的装腔作势,太多的哗众取宠。过分强调拓展,忽视了文本;过分强调多元,忽视了求证;过分强调感悟,忽视了经验;过分强调人文性,忽视工具性。我们关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肯定学生的个性阅读,却忽略了对文本的深入研读,缺乏对关键词句的反复咀嚼,忽略了语文最基本的教学——语言文字的教学。浮华汰尽,留下的只有质朴与深刻。我们需要切切实实地以自己的阅读教学实践来丰富阅读教学形态,倡导阅读教学的本位思想,把握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基本方法及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基本途径。
作为阅读课的学习内容,必须以文本为本位。因为语文课上阅读的本质,就是阅读文本,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在和文字的亲近中才能得到培养。
小学生的阅读经验有限,生活经验也有限,他们读一篇课文,往往就是对这些“时、地、事、物、人、情、理”视而不见,他们的思维容易在语言文字的表层打水漂,容易在典范的课文语言前走马观花。剖析语义的每一步就是搞清楚字词句里“有什么”,就像桌上的一碗汤,不要只看到它是一碗汤,要知道它里面有肉末,有豆腐,有葱花,有盐味、豆豉味、辣椒味……剖析语言也是这样,要把自己的心沉到字词句里去,想想作者究竟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而不那么写?
读《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里的一个句子:“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大约百十余平方米的树荫;树干和枝叶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句子里有什么?“这株柳”怎么样呢?作者对“这株柳”的感觉怎么样?树本是青的,为什么这里说是“生铁铁锭的色泽”?柳树是这样的高大粗壮,课文中说它是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难道这个“撑立”仅仅是写柳树在高原上高大粗壮的样子吗?
课文语言是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摹本与范例。只有让学生对课本中典范语言虚心涵泳、细微剖析与入情入理地体味,久之才会生出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只有让语文教材里的经典语言一字一句都被学生目光抚摸过,思维照亮过,情感浸润过,灵魂洗礼过,语言在他们的心中才会有重量,他们的心灵才会在课文的语言里深深地沉醉,才会因顿悟或发现对经典语言里的智慧与情怀而颔首微笑。
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是什么?是培养学生流畅自如的阅读能力,进而学会阅读。简单地说,就是关注学生表述、复述水平(文本的外在事物),解释水平(文本的内在联系),评价水平(对文本内容和言语形式赞成不赞成),创造水平(表达)等语文素养的培养。下面以课文《推敲》为例来阐释说明。
[教学过程]
(一)提取信息,复述课文
(1)师:同学们,课题就是题眼,就是课文的眼睛,太重要了。因此,我们这节课的学习要紧紧围绕“推敲”这个中心展开,以“推敲”为中心开展我们的学习活动。
(2)复述课文大意
师:初读课文,你对课文有了整体印象,请你说一说课文讲了几个人物?讲了一件什么事?能否简单地说一说主要经过?不要急于回答,想一想,思考一下,想清楚,说明白。
(3)板书
两个人物:贾岛 韩愈
一件事:推敲文字
两个情节:访友题诗 修改诗句
(4)小结
通过学习,你们捕捉到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对课文有了初步的把握。
(5)再读课文
读书要求:能清楚、简要地讲述这个故事;读书指导:必须认真地读,潜下心来读,读进去。要抓住要点读,抓与“推敲”有关的关键词、重点句来读;复述引导:①注意课文的先后顺序。②讲述时与“推敲”有关的一定要用上课本上的关键词、重点句,与“推敲”关系不大的可少讲或用自己的话讲。③学生练习讲故事。
(二)解释并整合信息,建构意义
(1)师:同学们,仅仅能讲这个故事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从故事中捕捉那些有价值的东西,那些能给我们教育和启迪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再做深层的阅读。
(2)“推敲”两个重点
①品读第三节。请你潜下心来读,用心地读,对这些地方印象深,深在哪里?为什么会打动你?
a.昨天写的一首诗,今天还能想起来。(可见其认真、专注)
b.“推”能不能用,“敲”呢?(理由)
c.怎么推敲的:吟哦——朗读,动作——体验。
d.“吟哦——推敲”了多长时间?多少路程?(深山老林——长安城)
e.你会像大街上的那些人笑话贾岛吗?(不知不觉、旁若无人、闯进仪仗队——痴迷、专注——连命都不要了)
②品读韩愈改诗的地方
a.具体哪些内容打动了你?(默读、讨论、交流)
b.韩愈是个大官,贾岛闯了仪仗队,本来很生气,可一谈诗,他什么都忘了。(喜爱诗,诗高于一切。体面、尊严……忘得干干净净,就剩下改诗了)
c.改诗改得认真、改得好。怎么改的?——兴致、思考、提出修改意见(做人方面、当时当地的环境、语音语调)
(三)评价水平(对文本内容和言语形式)
师:到底韩愈说的在不在理,我们也来“推敲推敲”好吗?
(出示原诗《幽居》,师生共同推敲)
师:读了这个故事,我们得到两大启迪:一是做事要认真专注;二是写诗、作文要推敲,要斟酌。其实,做人做事也要推敲,也要认真对待。
(四)创造水平(表达)
(1)自古以来,像贾岛这样认真严肃做事的人很多,你能举出具体的事例吗?
①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推敲推敲用“绿”字的妙处,(用吹、到、过替换),一个“绿”字把江南活化了,传神地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勃勃生机。
②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写活了,传神)
(2)现在我们也学学古人,练一练“推敲”的功夫。
课后练习:①拜访——访问②即兴——即时③安静——宁静
以上这四种能力之间确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互相交融。阅读教学的本位任务还是让学生学会阅读,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其他的目标都是次要的。否则,就会本末倒置,就会使阅读教学的主目标削弱。
以学生的阅读为本位,应该是学生有宽松的阅读环境,有主动的体验和感受,有自己的思考和认识,和文本之间有最近距离的接触和直接的对话。
《林冲棒打洪教头》案例:
(1)出示自读要求:你把这场打斗精心阅读,把每一个人的言行、心理的句子,一个字不落地认真读,捕捉到最关键有用的词句,看看从他两人身上你得到了什么?(作者告诉什么?你学会什么?认清什么?掌握什么东西?包括你对这两个人物的看法。你得到什么启发?让学生静静地、仔仔细细地读书、勾画)
(2)再次细读课文。林冲的谦让,洪教头的蛮横无礼,你从两人的见面到打斗过程,一直到结束,看看林冲、洪教头的表现有没有变化?有什么变化?从这些变化中你学到了什么?
(3)深入品读。这事怎么引起的?他们怎样表现的?这样的文字,读一两遍显然是不够的,再读一遍,细细地读,不要放过一个字,一边读一边感受,你会发现,这段话中突然有一个词从你的眼中跳出来,哪个词跳入了你的眼帘?把它抓住,不要放过了。
阅读能力培养最要紧的是要充分展现阅读的过程,而最能体现阅读过程的突出标志,便是学生的自主操作与独立思考。为此,我们一定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把“自学”作为必不可少的要素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为了使全体学生都有足够的“自己读书,自己感悟,自己表述,自己积累、运用”的机会,必须大力改革与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结构。要尽量浓缩教师的活动内容,坚决“堵住繁琐分析的路”。要改变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由靠教师的指令被动完成单一的“分解动作”,变为围绕目标主动完成系统连贯的“连续动作”,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充裕的“个体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阅读教学必须以能力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语文素养形成为目的。阅读教学的语文活动,首先当然是读。阅读教学的读,有着丰富的形式,除了诵读,还有默读、分角色读、范读、对比读、跟读、齐读、自由读、配乐读等等。根据具体的目的进行适当方式的读,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活动。据笔者观察和实践检验,最有实效的读是默读,最有口无心的读是齐读。一节课导入过后布置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散读的做法,既可以消除师生的紧张情绪,又能引导学生沉浸文本。语文课堂没有“读”,这绝对背离了语文学习的规律。语文要细细地品读,读出情味,读出意境,读出神韵,再现人物和意蕴。对精妙语言确实要玩味一番,“辨一辨它的色彩,听一听它的声音,摸一摸它的体温”(王尚文语)。要注重品味分析后的读,掌握抑扬顿挫“句读”的技巧,那样,“美读”的味道才精彩。
但阅读教学又不仅仅是读,可以以读为中心,开展听、说、写等各种活动。当然,阅读教学中的听、说、写,都必须为阅读服务,而不是分散教学的重点,消解教学的主要目标。要注意的是,不能简单否定一些传统的语文活动形式,比如概括段落、概括文义、概括写作特点、揣摩语句含义、复述课文等等。新课程改革后有一种倾向,即轻视甚至放弃传统的语文教学活动而热衷于所谓新的学习方式,常常与语文课程的要求和语文学科的学习规律背道而驰。曾多次有教师问我:现在阅读教学还能分析段落、概括中心思想吗?这就反映了老师们思想上的困惑。事实上,很多课堂已经很难看到这样一些传统的教学活动了。公式化地分析层次、概括段意、写作特点和中心思想自然不能提倡,但并不是说这样的语文学习活动就应该放弃。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并不是要死抱着传统的教学活动形式不放。我们的目的是在于强调,阅读教学必须要突出语文活动,任何淡化甚至削弱了语言活动的教学,都是我们所不提倡的。
所谓语文的方法,有着多种形式,除了前面讲的诵读,再如背诵、造句、填空、复述、想象、描述、讨论、品味、听写、批注等。从教师的角度看,则有讲解、提问、板书、引导、点拨、评点、领读、激趣、激疑等多种方法。不同类型的文本,还有许多不同的学习方法。
那么,从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而言,又有哪些显性、可操作且行之有效的实现路径呢?
一是朗读加静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虽不免夸张,但对放声阅读的作用的描述是到位的。旧时私塾教育中,简单的读、背形式也造就了那么多的学问家和政治家,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经历与他后来的成长和发展显然也是有因果的。或摇头晃脑,吟诵哼唱;或合上书本,闭目冥想;或思接千载,激动感奋;或联及自身,伤悲流泪……当我们的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真正谈得专心专注,想得如痴如醉,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全身心融入文中,产生共鸣和冲动,甚至于旁若无人,这不就再现了古人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和“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境界了吗?
二是推敲加品赏。现实的课堂中,大而化之的环节见得多了。缺少过程、只重结果结论,还振振有词地冠之以“整体感悟”。实际上,实现语文味的教学,正是在有效强化课堂教学的阅读过程,为真正意义上的“整体感悟”寻找支撑或者奠定基础。
三是动脑加动手。现在的课堂上,除了老师从教参上挪移下来的现成答案和试题练习之外,学生动手已经很少了,词句不圈、疑问不注、所得不记早已是常态。学生懒得下笔,老师不作要求,好像全都司空见惯了似的。但仅凭读读、想想、说说就能提高阅读能力?我看危险!要提高读的准度,要巩固读的成果,要确保说的质量,都必须下手动笔。此处所言动手,包括两方面:一是书面解答老师围绕语言点而精心设计的表述练习;二是在课文的空白处及时写下自己阅读时星星点点的体会和感慨。笔者认为,阅读教学中的书面表达除了记录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训练表述的精准和思维的严谨。语文学习不要丢掉了语文教学长期积累的以读促写的有效教学方法,更不能忽视双基教学,任何忽视双基的教学改革都是短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