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课例片段评析

2011-02-20 23:09李希华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1年8期

王 岚,李希华

(1.抚顺市新抚区教师进修学校,辽宁 抚顺 113008;2.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辽宁 沈阳 110032)

小学文言文多以串讲的方式教学,学生学习比较被动,效果欠佳。《杨氏之子》(人教新课标版五年下)的教学,老师在尊重学生自主阅读过程的基础上,大胆改变了串讲的方式,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仅对文言文教学有所启示,对现代文教学也有一定的启示。

一、课例片断

本课例的教学基本流程为初读课文——生字词语学习——指导朗读——阅读理解——课堂练笔——背诵,其中阅读理解部分最值得借鉴。简录如下:

(1)课文中有哪两个人物?(学生回答“杨氏之子”和“孔君平”)

(2)课文还有哪些词语指杨氏之子和孔君平?(学生找到“孔”、“其父”的“其”、“君家”的“君”——这些词语指称杨氏之子,“孔”“夫子”——这些词语指称孔君平)

(3)结合注释再读一遍课文,看是否能够读懂。(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对照注释,读懂了课文的大意)

(4)“家禽”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课文中的“家禽”与现代汉语的“家禽”意思有区别,是指“家里的鸟”,这是一个教学难点。所以,在学生回答之后,老师对课文中“家禽”的本义做了解释)

(5)为什么说杨氏之子“甚聪慧”?(学生回答。老师出示课文中的句子: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并引导学生从杨氏——杨梅、孔君平——孔雀来发现杨氏之子回应孔君平问话的妙处)

二、课例分析与启示

1.尊重学生自主的阅读过程

本课例没有采取一句句串讲的传统方法,而是先从学生可理解的内容入手,再深入到理解上有难度的内容,将文言文的学习变成从已知到未知的探索过程。这种方法是有科学根据的。阅读中的眼动研究表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其眼动并不总是按照课文的文字线索移动的,而是从已知线索出发,不断地探索求知的过程。因此,一味地按照课文的线索,也就是用串讲的方式来讲解,对学生的自主阅读是一种压抑。

2.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老师向学生提出了5个重要问题,第一个问题最简单,“杨氏之子”与“孔君平”均为指称人物的专有名词,且分别在两个句子中做主语,学生比较容易识别。第二个问题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对整篇课文的意思做出假设,才能准确找出指示杨氏之子与孔君平的其他词语,但由于这些词语与“杨氏之子”和“孔君平”均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学生在“杨氏之子”与“孔君平”这个前提知识的引导下,能够比较容易地找到老师指定的词语。前两个问题的解决,为学生自主地弄清课文的意思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事实上,当学生思考第二个问题时,必然要通篇理解课文,对课文内容有大概的了解,接下来,学生再通过注释来独立把课文读通,就容易多了。

3.找准学习起点

本课成功教学的关键是老师准确地找到了学生的学习起点,这得益于课文是一篇学生较为陌生的文言文,对于现代文来说,要做到这一点就不太容易了。本课执教者在上另一篇课文《草虫的村落》时,把重点设在让学生找出表达想象的句子,由于这个学习任务落在学生的阅读经验之内,学生找得比较容易,缺少挑战性,效果远不如《杨氏之子》的教学。这也提示我们,如何在现代文教学中找到学生的学习起点,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认真对待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会直接影响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4.找准阅读理解的“锚”

一艘泊在港湾的船,必将锚抛于水中,否则它将漫无目标地飘走,阅读理解也是如此。本课教学中,教师在学生阅读理解之初,就让学生找到课文中的两个人物,将课文的理解“锚定”于两个人物的关系上,教学就如举纲撒网,层次分明。将阅读理解的“锚”抛在哪里,是需要深入思考的。找不到“锚”,线索不清,内容组织散乱;而“锚定”不准确,不仅会使阅读理解发生偏差,还可能造成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再以《草虫的村落》为例:这是一篇通过观察表达感受的课文,教学中,宜以作者观察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为线索展开教学,作者的想象虽则重要,却不处在课文主线的位置。这类表达感受的课文,如叶圣陶的《荷花》等,均要求我们把焦点放在作者的观察与感受上,而如《蟋蟀的住宅》一类的科学小品,同样是观察,却不重在主观体验,而在观察中的发现,所以需要将课文理解“锚定”于作者观察与发现这一线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