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锋利
(徐州市铜山县汉王镇中心中学,江苏 徐州 221149)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科学探究的理念”。这就要求当前的教学改革必须遵循学生的主体性原则,把课堂还给学生。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发展为本,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共赢,开拓创新,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1.善于创设情境,拓展学生思考的空间
一节课能否算作高效课堂,关键在于学生的情绪是否高昂,学生的心智是否得以启迪,学生的技能是否得以发展。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让学生跟着老师的节奏而舞动思绪。巧妙创设情境,灵活改变提问方式,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轻松愉悦、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合作探究提供良好的氛围,让学生用心去感悟、去体会、去探究。
在这一点上,我觉得老师很像一位导演。《工之侨献琴》是一篇寓意深刻、异常经典的寓言故事,是中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篇目。但它是文言文,不像现代文那样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更近的渊源。文章反映的生活背景与现代生活相去甚远,还有不少生疏的词语夹杂其中,学生理解文本已经倍感吃力,个别学生甚至战战兢兢了。要想再完成对寓意的挖掘,老师着实难以抚平孩子脸上淡淡的苦涩。我在处理这个问题时,由于经验不足,先是问学生这篇寓言说明了什么样的道理,教材安排这篇寓言的用意是什么?结果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奉行沉默是金,连小声讨论的勇气都没有。我一看情势不妙,需改变战术。在缓解了学生思想压力之后,我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大家想一想,纸终归是包不住火的,几年以后,国工、太常都罢官为民,告老还乡,也都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工之侨和他们在市上不期而遇,他们之间会聊些什么呢?教室里马上炸开了锅,学生兴味盎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对于这一冷一热的表现,我的分析是,起初不是学生不愿意思考,而是问题太呆板、太老套,引发不了学生的兴趣。如果把原来的问题拿到17世纪之前,相信任何一位学生都能做出与标准答案完全一致的答案。而新的问题不再需要学生在文本里、记忆里翻箱倒柜,它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想象与创新,创造出答案来。它不再是以本为本,而是以生活为本,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充分发挥能动性拓宽了空间,开足了马力,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就是好的情境的魅力。
2.给学生的思考留出充裕时间
听一些老师的课总能发现,不少教师提出问题后,舍不得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马上又是启发又是引导,甚至直接就把答案告诉了学生,成了自问自答。之后还煞有介事地问学生,你们说对不对?这种教法实不足取。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索,许多问题还需要小组合作,讨论交流,集思广益。因为探究思考问题需要尝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搜集、处理信息,这就需要占用一定的时间。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想一想、议一议、试一试的时间,还要给他们留出充分发挥、展示的时间。在学生思考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即便是发现了不正确的思路、意见以及不当做法,也不要当即指出,不能让学生看到老师的不满情绪,更不要有让学生受点所谓“挫折教育”的想法。对于问题中最关键的那层窗户纸,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充分讨论,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时甚至还要故意设置障碍或者陷阱,让学生从不同侧面探究问题的本质,全面彻底地认识问题。也让学生有机会尽情地享受不同思想发生撞击时所产生的思维的激荡和完善认识后获得的情感的愉悦,实现认知结构的升华。所有这些环节都需要时间,千万不能吝啬了时间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
虽然教师设计了很好的情境,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做好了知识的铺垫和心理的调动,也在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留出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但是学生依然还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地给予点拨和引导,否则学生的思考效率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会中途搁浅。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尤其是“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我十分欣赏这诗一般的境界,也能观察到学生对这一段很有感触。但是要让学生说出它到底妙在何处?许多同学又一时语塞,说不上来,也就是说学生的思维遇到了小小的阻力。
“一道可人的菜肴要借助于色香味形,同样一段优美的文章也要善于调动各种感官打动读者”。此言一出,学生就“七嘴八舌”议论开了,“白”是写荷花的“色”,“清香”是写荷花的“味”,“亭亭”是写它的“形”,“明珠”“星星”既有“色”也写“形”……接着我又启发学生,这里还运用了动静结合。同学们也很快得以领悟,体味出了作者细腻的心理感受。“为了突出荷叶、荷花的特点,作者还巧妙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你能找到吗?”经过讨论,学生顺利地找出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的语句。我则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一句,这句应当属于妙绝之笔。首先喻体中有人有物,单说喻物,有可以俯视的“明珠”,也有只能仰视的“星星”,角度灵活多变,别出心裁。更为巧妙的是,“明珠”与“星星”照应着“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荷花,而“如刚出浴的美人”又照应了“袅娜地开着”的荷花。前后响应,巧夺天工。至此学生已经切实感受到,文章的语言简洁纯净、准确传神而多彩,领悟了荷塘给读者带来的美感享受,也学到了写景状物的非凡技巧。
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教师不能再把知识灌输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动手解决问题上。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学生能力和个性的培养者,要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也是为了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原则。
4.恰当的评价,保障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科学的教育方式必须坚持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也就是说对学生的评价要讲求艺术性,要因人因事而异,要灵活多样。评价要用词准确,语气适当,要用心点评,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教师适当的评价是促使学生敢说愿说,积极探索的催化剂。面对想法独特、见解出色的学生,我们应该不吝赞美之词,充分肯定,使学生更有信心和充满希望,谁不爱听真诚的赞美呢。而对于不尽完美的回答,评价可以相对隐约委婉,有时需要暂不作评价,尤其是学生正在讨论问题时。这样做是为了参与讨论的其他同学不受某种思路的限制,让他们都能在较为宽松、和谐的氛围中畅所欲言。当然,评价是否恰当还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灵活掌握,不可一个标准,一种尺度,一切应当以保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为前提。
1.反观生活,通过辨析完成探究
收入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语境优美、主题鲜明、寓意深刻的美文。可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如果在赏析课文的时候,能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广泛地议一议,必要时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深入地辨一辨,对于深刻地理解文本、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丑小鸭》是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的好教材,旨在启发学生思考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决定性因素是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对于这个结论学生不难理解。但是,如果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来分析,就会很容易发现这只是编者美好的一相情愿。众所周知,决定一个人的成长和成才的因素有很多,仅靠自己的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且不从生物学上论述“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可能性,单就说现实生活中的类似的成功事例也并非比比皆是。如若学生不跳出教材,盲目相信教材,将来在亲身经历后只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脱离现实的片面追求带给自己的将是无尽的失望和致命的打击。因此,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我以“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为题,让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充分展开讨论和辩析。经过一番辩论和阐述,学生从中发现了新的疑点、新的问题,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此又有了更新颖、更全面的认识。
如果教师不在课堂上适当地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思考、分辨,客观地剖析这些现象,我想学生很可能变成的不是白天鹅,而仍旧只是一只受挫的丑小鸭。这样处理,才是对教材的真正理解和超越,才能最终实现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达到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
2.广泛合作,在合作中探究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老师就要改变观念,同时还必须帮助学生树立合作观念。使学生明白合作既是当今社会新型人才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也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种竞争日趋激烈,只有学会合作,学会从他人智慧中获得启迪,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潜能,最终使整个团体获胜。
语文课堂上要保证合作学习的质量,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其中教师善于捕捉时机,促成合作学习的飞跃是根本。学生遇到疑难时,很多时候会思考,但单靠个人的力量往往受到限制。如果其他同学也遇到同样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便可以抓住机会,让他们合作交流、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学生往往会纷纷拿出各自的见解,问题常常会因为不同见解的相互补充、完美组合而得到解决。问题解决带来的成就感,也促进学生重新认识合作学习。有时也需要教师抓住课文中时隐时现的“矛盾”,巧妙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这个矛盾中,让他们的思想与作者的思想进行碰撞。《穷人》这一课是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教师可以这样提问:桑娜把两个孩子抱回家后,为什么会忐忑不安?这表明了桑娜怎样的思想品质?引导学生就这个问题认真地合作探讨。有效的合作学习还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作导向,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有清晰的方向。如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中的第2自然段时,我先给学生提出了以下目标:①体会并理解句子,想象月夜美景,品味景中之情,领会比喻的作用。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然后根据小组的实际情况分配好每个成员的任务,使组内每个成员都有思考解疑的机会和展示自己的空间。这样,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达到高潮。
3.发展想象力,在探究中创新
新课标对创新思维的解释,是以解决科学或艺术研究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为前提,用独特新颖的思维方法,创造出有社会价值的新观点、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等的心理过程。要求文本的接受主体跳出文本,设计或解决文本原意之外的新问题。基于这个要求,老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善于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推理能力和思辨能力。《甜甜的泥土》一课是通过一包奶糖化成“甜甜的泥土”的事实,表达了一位离异母亲对孩子的深爱之情,这里的爱不再是温馨和谐的,而是苦涩的,是受到伤害的。学生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与把握应该不存在太大难度。但如果仅停留在这一层面上,只是单纯而片面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未免缺乏深度和广度。
如果能引导学生,把这种现代社会家庭破裂现象给孩子带来的心灵上的创伤,通过周围的事例来加以印证,让学生重点描述残缺家庭中的孩子所遭受的困惑和困难,使学生由衷地对他们寄予同情,然后再分析造成这种问题的社会原因,相信一定能给学生带来认知上的提升,既让学生受到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又培养其创新能力。我在处理教材时,请学生给小说续写一个结尾,把文本留给学生的想象空间补充完整,学生异常踊跃,创造能力得到了实实在在的锻炼。不少学生写得很感人,充满想象和新意。一些学生写到“孩子的心变得很甜很甜,母爱把他孤独的心融化了”,我想这时我们学生的心同样变得很甜。
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意义,在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发潜能,形成创新实践能力,也在于开发学生的感情世界。语文教学理所当然地要以课本为基点,结合社会生活与学生实际,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帮助学生获得新的完整的认知,推动学生不断创造与创新,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和时代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