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俊杰(浙江省龙游县龙游中学)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似乎一下子变得热闹和开放起来了,师生在课堂上的欢声笑语多了起来。但在这表面的“繁荣”背后,却隐藏着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学重形式,轻实质,学生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因此,如何使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本文基于这样的背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了一些初步思考。
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传统的看法是:“有效”即“有效果”。笔者认为,有效性既是一种客观属性,也是一种价值属性。不论“效”之大小如何,“效”之代价多少,均应以该活动结果作为客体是否符合主体需要为依据。同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质也是教学活动结果与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是否相符以及相符程度的判断标准。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总之,我们应该将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作为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有效性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其核心的理念则主要包括:1.教学讲求互动和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是动态的。2.讲究对课程的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追求一种开放的程式。3.关注学生的发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4.关注教学的效益,教学效益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5.关注教学的评估,要有尽可能明确与具体的教学目标。6.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全面反映教学效益;关注教学的反思,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7.关注教学的策略,教师要有一系列解决具体问题的行为方法。
我们惊喜地发现,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涌现出了许多勇于改革和创新,既传授知识又能培养能力,既注重知识建构又注重人格塑造,既注重全体发展又注重个性发展的优质课。但是,也还有很多课堂虽然气氛热烈,但教师讲授的内容脱离文本,容量狭小,导致整堂课效率低微。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一种繁荣背后的浮华,学生学习的效果表现为低效甚至无效,从而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种课程的表面达成现象。其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极端崇尚“教无定法”和“学无定法”的理念,导致教师对课堂缺乏有效控制。2.对教学方法的选择,盲目崇尚新异。3.学生主体意识过强,教师丧失了基本的话语权,使学生学习效率低下。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缺失当然也就不可避免,课堂教学的最终结果往往导致课程的表面达成现象,这种表面达成现象的最终结果是产生高分低能的所谓“人才”。因此,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让课堂教学有效优质。
新《课程标准》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方面目标的有机结合。它不仅强调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让学生在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过程中,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不仅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初步演绎思维能力,而且注重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交流,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学习的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指从学生发展出发,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而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最优化选择和组合。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素质培养最直接、最有影响力的因素。确定合理的教学模式,在新课的导入,情境的创设,迁移过渡,操作安排,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方面都应精心准备,周密布置,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自信,使创设的情境达到内容鲜活化、过程灵活化、解题探索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效化,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做到如下三点:
(1)给学生一个自己的空间。包括:独立人格的空间,即每个学生在班集体中都有人格独立性的一席之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因为某个学生性格有些偏激而歧视他;独立思维的空间,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生能回答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回答,学生不能回答的,也要循循善诱,不能包办代替。
(2)给学生一个选择的机会。选择是多方面的。一是认知过程中的选择。掌握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教师要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权,使其对相关材料进行重新组织或转换,使其得以超越现象,发现规律和联系,使信息不至于流失,从而获得新的领悟。二是参与过程中的选择。要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做到听、说、读、写相结合,论、演 、作、板相统一 。
(3)给学生一个展现的机会。一是展现个性,如开设“学科沙龙”;二是展现能力,如编导课本剧;三是展现学业成果,如进行优秀习作、优美朗读的展示等,让学生在得到展现的满足中认识、规范、评价和发展自我。
其实,课堂上发生的教学低效问题,大多不是学生引起的,而恰恰是教师不适当的设计或者不适当的引导形成的。优化教学方法必须注意,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教学方法的设计必须:一要依据特定教学目标的实现来选择特定的教学方法。如认知领域的目标,一般说来,只要求达到识记、了解层次的,可选用讲授法、介绍法和阅读法等;要求达到理解、领会层次的,可选用质疑法、探索法和启发讲授法等。二要扬长避短地选用各种方法。选用讲授法要考虑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现法则要努力克服费时费力等缺点。三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出发。即便是同样体裁的文章,也会因教学目标和具体内容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四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来进行。一方面要致力于把外在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内在的学习需求,把启发思想贯穿于教学方法选用的整个过程,以引起学生的强烈追求和主动进取。另一方面不能脱离学生原有的基础,坚持教学方法选用的求实思想,充分反映学生主体性的要求,并重点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犹如春风扑面而来,我们惊喜地发现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这一切确实令人惊叹万分。然而,这样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究竟如何,对学生的发展作用有多大,都需要人们进一步思考。突出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应着力于以下几点:
(1)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程标准》中渗透着以人为本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真正认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观点。课堂教学中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学习内容。
(2)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是真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策略。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旁观者或被动接受者,他们的智慧得到启迪,能力得到发展,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3)教师应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虽然不控制学生讨论的结果,但积极参与引导、鼓励和监控学生的讨论和练习过程。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通过示范(边讲边说以及演示)、中介(帮助学生把新信息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和指导(给学生提供线索和反馈),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把自己当做学习者,与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加强教学的互动性,营造教学的和谐性。教师在加强教学互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是绝对权威,不能以尊长的姿态与学生交往,而应以平等的姿态加入学生的交往。二是教师要建立多层次的互动,因为在教学中的互动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每一方面的层次都会对教学产生影响,充分利用多层次的教学互动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三是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运用教学的互动性,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保证。
参考资料:
1.陈心五《中小学课堂教学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
2.陈厚德《有效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3.余文森《如何在新课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中国教育报》2007年。
4.张人利《作为与地位》,上海三联书店。
5.谌业锋《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中国教师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