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枝
教育部在2000年10月提出:从2001年起全面实施基础教育“校校通”工程,从2003年9月开始,我国实施面向中西部地区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简称“农远工程”)。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信息技术教育硬件设施在全国各中小学的普及。
但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庞大的工程,绝非靠资金投入、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就能完成的。它面临着网络平台、教育资源、师资培训、软件开发等一系列配套工程的完善;还面临着和各学科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通过课堂,并利用好教育信息这一平台,来促进学生的知识的掌握和素质的提升。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学者前期比较强调教育技术与课堂整合的操作程序,现在逐步重视整合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整合中的教学设计和相关软件及工具(即教学资源)的运用与开发。①目前我国教育界则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定义为“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强调信息化教学环境的营造,新型教学方式的构建,传统教学结构的革新。
目前,中国学术界有关语文教学心理的几个主流的心理学理论包括图式理论,模糊理论,学习策略理论与整体理论等。②下面,笔者主要结合当下流行的皮亚杰的图式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来说一说教育信息化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关系。
皮亚杰把图式概念引入心理学研究。皮亚杰认为,儿童接受外界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通过同化和顺应,导致个体内部认知图式的变化,达到平衡。该理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外在信息的主动加工,对知识的主动的建构,这与我们今天提倡的教育信息的精神内核是一致的。
教育信息化,提供的是一种丰富的电子资源,本质上也是一种课程资源。与其它的课程资源一样,它们都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引入课堂的一种辅助工具和媒介,都是协助于教育最终目标的达成——“育人”。但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教书,是一种纯粹知识上的传授。教师在教学中也习惯于采用灌输式的教学,学生习惯于被动的接受。在信息化的课堂中,教师通过提供真实的声光的电子模拟,调动学生多感官的参与。在这个时候,学生学习的不再仅是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而是学生面对信息所携带的知识的重新编码,对知识的重新建构。由于学生是多感官的参与,这就为一个学生用不同感官去感知同一个知识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全班学生面对同一个问题时不同理解提供了可能。这为我们传统的注重语言和逻辑智力的课堂教学改进提供了启示。而这种效果,也正是我们教育所追求的: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教育的平等,让所有的学生获得一般的发展。
总之,这种让学生更真切地理解教师设置的信息化问题情境的设置,是有着丰富的教育心理学根基的,它既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相互交流沟通完成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等学习,教学效果显著而且深刻。
中学语文基本的学习方式包括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③因为语文是一种交际工具,具有强烈的应用性和基础性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通过阅读名家的遣词造句,来品味和研究作者行文风格、表情与达意,来掌握语言的运用法则与规律。与其它学科相比,语文更注重情、意的因素。
而教育信息化的教育理念,就是强调以学为中心,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本媒介,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通过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习者综合能力的提高,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教育的信息化,让学生交流对话的对象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单纯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转变为与语文资源全方位的接触。通过信息化教学,他们可以走向李白,可以对话鲁迅,也可以聆听高尔基,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环境虚拟化,为当前的语文教学带来了便利。通过人机交往,虚拟空间和虚拟角色,学生可以切切实实地与作品对话,与作者交流,可以发挥自己最大的主观能动性,超越教师的视野和想象。
信息化的教育为语文的教学提供了一些新的学习方式。例如电视散文阅读课、音视频作品对比文本阅读课、音视频作品扩展文本阅读课、模仿音视频作品诵读训练课、网络读书讨论课、网络微机作文课等等,④这些语文教学中的改变也必将进一步地改变与修正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理论的方方面面,这也启发我们同仁去对语文的教学与学习做更深入的研究。
在我国有两种影响特别深远的教学过程结构模式,其一是赫尔巴特的“四段论”,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他的后继者又把四段发展成“五段”,即预备(提出问题、说明目的)、提示(提示新课程、讲解新教材)、联系(比较)、总结和应用。另一个则是凯洛夫的“五环节”,即把课堂结构分为“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五个环节。
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教学,是教学生学。”而上面的两种教学模式,都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过于强调知识中心和教师中心,当然受到了当今人们的批判。科技的发展为信息化下的语文提供了一些新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的改变,也带来了语文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教学观念等一系列的变革。学生在学朱自清《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时候,假若电子屏幕上呈现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这些荷的美景,它们一定会给这些纯真的孩子们的心中留下最美好的回忆。而这些画面中柔美的荷叶,缕缕荷香,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这个主题。
再如,《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主要是介绍五个人物的出场来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的写作方式。如果课件展示时教师首先展示五人齐聚一室的画面,然后让五人齐聚一室的画面在最后再次出现。这样,学生从第一个画面中获得直观的感知,到最后一张画面中对人物各种特征精确的理解,学生认识也经历了由感性到理性的上升,这样,教学既考查并巩固了课堂所学,教学反馈的目的也水到渠成,同时各种描写方法又在画面的展示中得到了深化。这种教学效果也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
正是由于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文精神领域的影响深远。而不论这些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是否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是否具有合理的想象力,但是,当他们看到这些唯美的电子画面时,哪怕再迟钝的孩子,也会怦然心动。因为,信息化的语文教学将会填补学生们想象力的不足,而想象力的不足丝毫影响不到这些孩子们对美的欣赏,对美的感悟,对美的追求。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正如我们新课标提出的那样,“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⑤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实践的作用,注重内容的价值取向,注重学生在学习语文中的独特体验,这些,都为信息教育下语文的教学方法、价值观的改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注脚。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更能增强学生的直观感,使其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达到知识与兴趣的相互促进,让语文学科发挥它人文性与知识性的特点。合理地利用好教育信息,需要教师有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作支撑。例如,在教《听潮》时,教师先让学生观看涨潮的景观录像,然后再阅读课文。这样的课堂可能比较有趣,但却削弱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抽象的文字符号较之直观的光电画面,会更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发展学生的能力。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教育技术只是一种工具,是为了达成人的培养目标的一种载体。因此,我们在应用教育信息的时候,还要注意信息技术的价值取向,理性的对待教育信息技术。既不能简单排斥,也不能一味的盲从,切实将信息技术作为语文教学的辅助工具,整合好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这样才能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注释:
①何克抗:《我国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新进展》,《中国电化教育》总第288期,2011年第1期。
②马笑霞:《语文教学心理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③彭祥生:《论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的整合》,2005年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④唐俊龙:《语文信息化教学理论综述与教学探索》,2004年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