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日常教学中的写作训练

2011-02-20 13:12江西祝文灵
作文教学研究 2011年1期
关键词:特级教师写作能力习作

江西 祝文灵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可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是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许多专家、老师为此花了不少心思,得出了许多可贵的经验。有的揭示了阅读与写作的联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有的揭示了写作与生活的关系,要求留心观察,达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这些都很有道理,确实揭示了作文教学的规律。而我觉得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得有一定练习量的保证。缺少一定的“量”即使方法再好,也难保证学生作文能力逐渐提高。这个“量”需要科学得当地渗透、落实在日常教学中。

目前,《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次数方面的要求是:第二学段、三学段“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第四年段“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平均算来要两三个星期才有一次作文练习。一个学生的作文水平仅靠这有限的几次练习是很难提高的。这也许考虑到了教师批改的工作量。许多学校在管理上对教师作文的批改又比较严,如有的学校明文规定:眉批,总批缺一以及错字病句未勾出来给予教师扣相应奖金等。教师批改一次作文比改其他作业要多花几倍时间。这也是影响作文训练量的一个原因。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最近指出了语文教学上的一种通病:“我们的语文课光说不写似乎成了一种时髦,学生练就了一张巧嘴,却留下一只笨手,要写,就显得非常痛苦,这是缺少锻炼的缘故。”“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古话证明了阅读的重要性,但也有值得质疑之处——在现实中读书破万卷的人多,下笔如有神的人少,可见作文练习的量是不容忽略的。那么,如何提高学生作文训练的量呢?首先要看我们用怎样的眼光看待作文训练。

小学生习作,仅是一种训练,它与数学作业,美术素描训练,唱歌的视唱训练等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的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因此,我们不能用看待公开发表作品的眼光看待儿童的习作训练。批改的目的是什么?叶圣陶说过:“非教者自己作文,乃修正学生所作文意义及字句也。”我们许多教师批改得越认真甚至改来改去可能效果适得其反——你越改得认真越容易造成学生自信心的降低,使他对自己作文能力产生怀疑。

在小学,要把习作训练落实在日常教学中,语文教师的责任重大。

l.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意识。尤其是习作指导,教材上的要求不一定适合本地学生习作,有的城里适合,乡村不适合,有的南方适合,北方不一定适合。教师首先要有一双慧眼,捕捉生活中的习作训练素材,如农忙季节,可让学生写一写“我参加了一次劳动”,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可指导写《我爱家乡的水蜜桃》,家乡的公路硬化了,可让学生写写《家乡的变化》。“作文就是生活,生活即作文。”灵感是短暂的,瞬间即逝。教师善于捕捉日常中的作文训练最佳时期,具备这种强烈的课程意识。

2.积极鼓励,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第斯多惠说过:“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成功是兴趣的支柱。一位特级教师说过:“教师在课前要准备100顶‘高帽子’给学生戴。”一方面,我们评价学生习作时,要用‘孩子的眼光’,一个好词、一个佳句都应值得大加表扬,另一方面,教师还应以班级习作园地和推荐参赛等给予鼓励。

3.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的习惯。有位教育家说过:“教育就是养成习惯。“有了表达的兴趣,也要有勤于写下来的习惯。鼓励学生写日记,是培养“写”的习惯的重要手段。写作实际上是一种表达,今天有话今天写,今天的事今天记。日记的篇幅可长可短,为学生的作文可积累大量素材,只要能够坚持,练就了“会说话”的巧手,妙笔生花的日子也就不远了。当然,我们作文教学的目的并不是要培养作家,但是写作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质之一,培养每一位学生具有合格的写作能力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职责和义务。学生乐写、善写习惯的形成,是他们成长的需要。

4.读写结合,多种形式训练。反思我们的语文课,存在着阅读教学多,习作教学少的现象。语文课堂教学中“写”的分量占得很少。一个学期,作文课往往只占七、八节课,每一节课中包括了出题、定要求、设模式,当堂完卷等。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方仁工指出:“作文训练是一种写话训练,这种训练要突破读、写分离的现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拿出课时,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这种课的价值不低于阅读教学。”方老师曾经坚持每周用一节课给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现在他又要求学生每天用15分钟写作,学生只要将自己每日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即可。

方老师的做法启示我们,作文指导不要等、靠教学进度的安排,可集中课时训练,又可用分散训练,还可每天用上不多的时间训练。现在,有的教师总结出了随文练笔的经验,引导学生在学课文的同时模仿句式、模仿结构、仿表达方式,可以是篇的练习,也可以是片断的训练,这又是增加学生作文训练量,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又一力措。

写作需要指导,写作更需要学生自己通过大量的习作实践内化成自己独特的能力。俗话说:“三天不练手生”,我们既关注学生的兴趣,又巧妙地将习作训练落实在日常教学中,如此坚持不懈,直至学生熟能生巧,相信定能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特级教师写作能力习作
特级教师批作文
特级教师批作文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