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刚
(江苏省武进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常州213161)
职业中学课堂分层教学的策略
刘旭刚
(江苏省武进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常州213161)
职业中学受学校发展规模、专业设置和招生压力等客观因素的限制,班内学生个体差异逐渐加大,这种现状下如何兼顾整体,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很多教师都在不断尝试分层教学的新方法与新途径。笔者认为,在以班级授课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前提下,重点还是应从课堂教学各环节入手,研究切实可行的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的方法。
职业中学;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因材施教是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现代教学论特别重视学生的个性、独立人格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面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分层教学是正视学生个体差异这一客观事实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有关分层教学的研究很多,如学校分层教学、班级分层教学和学科分层教学等。但归根到底主要是解决在班级授课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前提下,如何切实有效地进行分层教学的问题。特别是职业中学,受发展规模、专业设置以及招生压力等客观因素的限制,班内学生个体差异逐渐加大,面对这种情况,实施课堂分层教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要实施分层教学,首先必须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既要掌握全班学生的整体水平与一般特点,如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和学习风气,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如思想状况、个性特点以及学习能力等。然后,按具体情况指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层次,做到有的放矢。学生分层要注意把握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客观性,切忌让学生有等级感。
对教学内容作具体分析,分清内容的主要与次要、重点与一般,而且还要根据学生情况,明确哪些易懂,哪些难学。对于多数人难学的内容要作重点安排,要分析难在哪些地方,是内容抽象、问题复杂还是容易混淆。只有抓住要点,才能找到突破难点的方法。
在固定的内容、时间和空间的前提下,要求班级每个学生都达到同一目标,是不现实的。因此,教师在充分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前提下,对教学目标进行多层面的动态分解,把教学目标变成教学目标体系,对班级中各类学生须达到的具体目标,要心中有数。
课堂教学内容要重基础、低起点。不论班级学生差异有多大,一堂课都要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处在同一走跑线上,尽量与已掌握的知识相联系,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进。推进时,要结合内容分析与目标分析情况,做到层次分明、思路清晰和逻辑性强。推进过程中注意及时反馈,及时了解每一层次的目标完成情况,以便修正。
教学不但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方法。教学理论上要求授之以“渔”,要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但打鱼的方法不止一种,学习方法也不是唯一的。因此,笔者认为还应当更加深入一些——教会学生掌握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学习方法。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在全面与准确了解学生状况的前提下,站在不同层次学生的角度来分析教学内容,尽可能归纳出不同的学习方法,展示给学生。如笔者在“电子线路”课程教学中,讲授触发器的序波形分析时,经常运用到两种方法:一是理解分析法,二是公式推导法。基础好和能力强的学生可用前者,相对差一些的可用后者,目的是先让所有学生都能做起来,在反复实践与思考过程中再完成提高,达到融通。
班级授课形式在分层教学方面有其不可避免的弱势,这就要求教师及时地进行补偿。补偿的主要途径是辅导,辅导有课堂辅导与课后辅导两种形式。辅导的重点对象应是那些未能达到教学目标的个人或群体。辅导的形式可以是集体、分组或个别,也可安排学生辅导学生。实施辅导要注意两点:(1)随机辅导与有计划辅导相结合。“随机辅导”就是根据课堂教学反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必要的辅导。“有计划辅导”是对某个弱势个人或弱势群体定时间、定地点和定形式的辅导。(2)加强主动辅导。被动辅导是等着学生来问,但由于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感或者由于某种心理原因,学生经常很少主动提出问题,尤其是差生。因而,教师不能光等着学生来问,而应当主动深入学生,尤其应主动接近那些平时成绩不好的学生,有目的地提出问题,进行辅导,使他们能及时完成教学目标,跟上整体教学进程。
教学评价是教学系统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学工作的不断改善。教学评价有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之分,这里主要讨论的是形成性评价。课堂教学的形成性评价主要有课堂提问、随堂练习、作业及单元测验等形式,进行形成性评价时要注意以下三个环节。
1.测评内容的层次设计要求。测评材料的选择和设计应当有层次,在选择提问、例题、课堂练习和作业等测评资料时,要根据预期目标系统的层次,在难度与要求方面作合理的分层。同时,不同的学生在回答问题和作业要求上也要有所区别。可以针对职业中学的特点,增加主观性较强的定性测评内容。如社会调查、小型制作以及项目设计等,既可以丰富形式,又能让每位学生都有发挥个人才智的机会。
2.反馈信息的收集与处理。信息的收集过程中面要广一些,不同层次的学生反馈都要收集,反馈频率要适当,反馈形式要多样,并且要做好反馈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工作。
3.让学生参与评价。教学评价不能只是教师的主观猜想与臆断,还应当结合学生的评价与反馈。通常可采用谈话、讨论和民意调查等方式以增强教学评估的客观性与合理性。
教学评价的结果是教学修正的重要依据,评价结果不能局限于教师知道,还应当把它告诉学生,称之为教学评价结果的再反馈。这样做有利于学生与教师共同努力,为教学修正打下良好的认识基础。
评价结果的再反馈可分绝对评价结果和相对评价结果。绝对评价是以教学目标要求为标准,将学生成绩与预期目标对照的结果。有整体和个体两方面,整体结果是指全班总的掌握情况与整体目标的对照;个体反馈是指落实到某些或某个具体学生,对照各自的预期目标的实现情况的再反馈,可以让学生知道班级总体和自己个人的目标实现情况,便于学生确立新的学习目标。相对评价结果的再反馈是让学生明了班级整体水平在同年级中的相对位置以及个体在班级里的相对位置。相对评价结果的再反馈要注意把握分寸,因为学生对此常比较敏感,处理不好易引起负面效应。
评价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评价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教学修正,是对以后工作的指导意义。教学修正总体上可分为“教”的修正和“学”的修正。一方面,教师要依据教学评价结果,在宏观上对学生状况分析、教材内容处理及目标系统的构建等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而在微观上应对教学过程设计与教学方法选择等方面的进行反省和改善,甚至包括对评价内容、评价方式以及评价过程的修正;另一方面,教师要督促指导学生进行“学”的修正,要帮助学生明确自身的学习现状和努力的方向,尤其对于没有完成预期目标的学生,不仅要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更要帮助找出原因,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并督促他们在学习态度、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等方面作出修正。
除了根据教学评价结果进行及时与正确的教学修正之外,教师还要不断开发和尝试分层教学的新方法及新途径。例如,职业中学针对学科特点与学生特点,可采用技能训练带动理论知识学习的手段。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将成为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的重要渠道,网络教学可以促使教学从现实课堂转向虚拟课堂,从班级授课形式转向个别化教学形式,促进知识模式化向知识个性化的发展。
刘旭刚,男,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电工教学。
G712
A 文献标识码:1674-7747(2011)14-0058-02
[责任编辑 李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