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杰
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中学生必须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传统文化智慧。从2007年起,福建省率先将文化经典著作列入高考考试范围,使福建省语文高考试卷以其浓厚的书卷气与文化气息,成为了全国高考试题的一个“亮点”。高考是指挥棒,将文化经典著作列入考试范围,无疑能带动经典文化在校园的日渐升温,掀起各校诵读经典的热潮。不必讳言,由于教师们知识结构不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以及对“读经教育”意见不一,文化经典教学问题不少。比如,有撇开经典文本以练代读而架空讨论孔孟思想的,但学生缺乏对文本的涵泳体悟,根本无法感受到孔孟思想的深刻和智慧的深远,无法品味到孔孟经典著作多彩的性情和个性;有不加选择依序读解经典而耗时费力的,占用过多教学时间,学生们叫苦不迭;有将识读概括当成最重要教学任务,草草收场的;有对文化经典蕴含的文化精神,缺乏认同传承,而一味批判纠偏的……笔者以为,文化经典教学,语文教师要勇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撇开争执,坚持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来源、历史以及思想精髓,了解它的发展趋势,引导学生用语文的眼光和文化的眼光来读解。这样,我们才能运用经典中闪光的思想来洞察人性的智慧,唤醒学生人性中的美好东西,奠定扎实的精神基础,进而调整好竞争的心态,汲取生存进取的力量。
众所周知,阅读整本《论语》《孟子》经典,不是三五日或一年半载就可以奏效的。它需要点点滴滴的浸润、涵养和思虑,需要经年累月的尝试、摸索,需要常读常新的乐趣!
其一,降低难度,准确定位。经典文化作为高中学生选修课,毕竟不同于大学中文系的古代文学选修课,我们不必追求系统和深度;也不同于中学的必修模块教学,不必讲究字字落实,句句翻译,我们不妨“以考定教”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果我们将福建省近四年文化经典高考试题作一梳理,可以发现作为高考试题的文化经典阅读定位为“浅易”,这与考纲的要求一致,段落简短平易,设问点均是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的核心问题。2007年文化经典阅读选自《孟子·公孙丑下》,考查“舍我其谁”所蕴含的心怀问题;2008年为双材料选句解读,考查“勇”和“大丈夫”的标准问题;2009年考查“择友”“择处”的问题;2010年考查“乐取于人以为善”的问题。应该说近几年试题难度均不大,从参考答案我们还可发现,参考答案并没要求学生一定要按作者原意来解读,只要根据文句字面来理解就可得满分,无形中又降低了难度。所以教学文化经典,我们要注重甄别,在通读了解《论语》《孟子》全文基础上,对于那些繁难艰深的段落,对于那些不合时代潮流的观点,大胆舍弃;而重点引导学生把握孔子的仁、孝、礼、信的精髓及中庸、天命、教育思想,重点把握孟子的民本思想、仁政思想、性善思想、尽心思想、教育思想等。有所不为方能有所为,择善而读才能引领学生熟读玩味,细细咀嚼。
其二,多方激趣,持之以恒。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经典的读解也是如此。我们可以通过校园的流行事物来制造兴趣,学生有重模仿的心理特点,如果学生看到大多数人都在阅读经典,自然也会兴趣盎然,就好像幼儿不一定喜欢上学,但人人都上学,他也就不排斥了。我们可以通过教师的热忱激发兴趣,语文教师对文化经典始终保持高度的信心和热忱,学生未进入喜爱状态,便耐心等待,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定能感染学生。我们可以通过师生情感来维系兴趣,“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亲密,自然容易带动学生兴趣,教师要走进学生心田,维系其阅读兴趣。我们可以通过师生对话来激励兴趣,教学时可以经常选点突破,让学生展开对文本或认同、或排斥、或质疑、或愉悦、或哀戚的认知和感悟活动,在认知和感悟中定能激活学生心智,将阅读与思考生成为充满思维乐趣的自觉行为。
我们语文教学之所以长期以来效益不高,很大程度上归咎于只在语言文字上兜圈子的肢解式教学,这种教学将充满人性美、生活气息和文化气息的作品变成了支离破碎、枯燥乏味的应试训练。在这种训练中,学生所习得的就如一个个零部件,缺乏内在的整合,缺乏知识与能力间的相互建构,久而久之,学生心理结构中人文的内涵比例越来越少,个体文化的底蕴越来越不足,而这种不足又会反过来影响学生的学习。读解经典要走出这种误区。
其一,阅读经典,需要慢读重读。文化经典不同于网络上速生速朽的文化产品,它是一种智慧的发酵与岁月的沉淀,蕴涵着丰富的知识与深刻的哲理,唯有细细咀嚼,才能有所领悟。当今社会“快餐”文化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很多人养成了一目十行的习惯,囫囵吞枣,常常难品其味,读后也不知书中所云,更不要说体会书中精妙之处了。读解经典,我们要沉住气,静静地阅读,一遍不行,再来一遍,读过一个章节后,还要学会重新回到上一个章节,把内容连续起来,前后勾连,再三品味,总结归纳。唯有慢读,我们才能更好地领悟,才能更好地渗透到书中,和圣贤达到共鸣。读书原本就是一种细嚼慢咽的过程,在生活步伐加快的同时,我们更需要珍惜“慢”的权力,从中享受“慢读”的乐趣。有人提出,如此慢读,何年才能完成读解?笔者以为,一年读一本,三年读两本,时间还是够用的。
其二,阅读经典,需要古为今用。众所周知,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是继承发扬一切优秀文化的基石。为此,我们必须弄明白《论语》《孟子》这两部经典的精华之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吸取的是精华,剔除的是糟粕;反之,如果我们盲目跟风食而不化,精华糟粕不分,甚至误把糟粕当精华,在那里津津乐道,这不仅是对经典的亵渎,更是对学生的极不负责任。比如“孝”是孔孟思想体系的核心之一。在孔孟心中,孝,应该是“父慈子孝”,这是一个对等而不平等的双向关系。“曾子受训”“虞舜逃罚”的典故,都充分说明孔子对孝是讲分寸的,是坚决反对愚昧的、野蛮的、没有人性的孝道。而现如今传统教育中“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这样荒谬的话语,民间流传的“卧冰求鱼”、“割股疗疾”这样的愚孝故事,显然不是孔子的本意。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曲解呢?个中原因其实很简单。儒家学说自汉以后变身而为“正统”思想,这个身份的转变使其学说的立场和趋向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所以我们应该把经典文本放回到原来的时代背景中去,深入理解分析其宗旨所归、大义所指,谨慎挖掘,努力提炼。这样,孔孟精神中最为本质的义理和最核心的价值,才能为今人所用。
《论语》《孟子》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最有原创性、最深邃、最有影响力的一部分,对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对个人的立身处世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对社会人生中的很多重要问题有非凡的洞见,具有不可磨灭的现代价值。所以,读解孔孟,重在读懂与化用。
1.阅读经典,要转识成智。
经典文化,究其根本,是滋润人生、净化心灵的学问,使人不悖规律,合乎大道,所以阅读经典,应越过工具性质,到达价值理性,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智慧,并成为对人生境界的一种润泽与提升。
如何转识成智?我们可以通过设置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联系社会实际,因为只有将经典读解落实到人们如何因应种种社会人生问题上,才足以显示经典不可替代的价值,也才能更好地实现孔孟的最高价值,从而自觉将孔孟精神沉淀为人生智慧的源头和为人处世的准则。比如读解孔子的义利观,可以联系当今社会人心不古,假冒伪劣盛行的实际情形。从毒粉丝到地沟油,从三聚氰胺牛奶到硫磺黄花菜,从苏丹红鸭蛋到草酸洗出来的小龙虾等不良现象屡见不鲜,由此可以洞见孔子义利观的现代价值。我们知道,一个人如果一味强调对物质的追求,就难免堕入世俗的泥淖而不能自拔,一个缺乏精神追求的人,其想象力必然退化,思辩能力必然贫弱,无论如何都成不了品质高尚的人!再比如读解孟子的内向修为,可以联系当今社会人情冷漠,见困不帮,见穷不济,见义不为的普遍意识,由此可以发现丧失正确价值判断和人生修为的弊端,可以发现人们一旦把人生的修为定位为明哲保身,就会丢失善性,丧失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求。我们读解《论语》《孟子》,就是要发掘经典中那些穿透时空的闪光的思想,细细体悟譬如“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的忧患意识,“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自省意识,“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崇高价值观,“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的强烈责任意识,“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大丈夫人格。读懂了孔孟转识成智,我们就会将勇于担当、推己及人、明礼诚信、取财有道内化为自己的处事准则,将养护善性、舍生取义、自信向善、大丈夫人格化融为自己的人生修为,而受益终身!
2.阅读经典,要辨析纠偏。
读懂孔孟,有时表现为敢于辨析纠偏。对此,我们要容忍学生的不同意见,允许争论,甚至可以辟出专门时段进行争辩讨论,让学生在辨析纠偏中加深理解。比如《论语·学而》有这样一段:“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其中“无友不如己者”,一般注释理解为“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此理解,矛盾就来了——都跟比自己强的人交朋友,那么我们还交得到朋友吗?有学生建议修正为“不要跟不像自己品行修养的人交朋友”,可能更容易被大多数同学接受。
再比如,齐宣王对孟子说:“听说从前的商纣王和夏桀的时代,汤和武将国王放逐或是杀了,你说有这样的事吗?”孟子的回答很巧妙,他说,君主成为暴君之后,你杀的就不是君主。在这里,以什么标准来判断君主是否为暴君?如何迫使君主同意这种评判标准?孟子没能回答,恰恰体现出孟子民主思想方面的困境,我们没必要为孟子讳。
再比如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的含义我们一般理解为“和谐、和平、融合”,“不同”的含义理解为“对异见的宽容”,“价值的多元”。可有同学认为,“不同”绝不是指不同意见的“不同”,更不是指宽容,而是指身份、地位、待遇的“不同”,即在封建礼制之下,每个人的身份、地位、待遇都不会相同,而不同身份的人要各守本分,各安等级,至于那些要越出本分,追求平等的不同意见,则是要坚决镇压的,以实现和谐。这种解读我们不能视之为异端,可以让学生们在争辩讨论中学会存疑,自行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