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生视觉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设计

2011-02-20 02:14刘静静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1年6期
关键词:景别细节中学生

刘静静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京 210097)

关于中学生视觉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设计

刘静静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京 210097)

图像和文字一样,都是“抽象”的,只有学会理解它的“语言”,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图像传达的意义。因此,要提高中学生解读图像的能力,首先需要他们学会观察分析图像的视觉艺术元素,比如图像的细节、构图方式、景别等。作者围绕训练学生理解这些视觉元素展开,希望学生学会通过分析图像中的视觉艺术元素深刻全面解读图像传达的信息,提高信息素养。

中学生视觉素养;课堂教学;信息传达

引言

当今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信息越来越多地用图形、图像的形式呈现出来,今天的中学生沉浸在这个图像的时代,培养中学生的视觉素养越来越迫切。视觉素养其实就是一种解读图像信息并利用图像传达信息的能力,它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的,即图像和文字一样,也有自己的语言,是可以解读的,而且这种能力经过训练是可以提高的。因此,对中学生视觉素养教育的目的要具体、明确,中学生要能够理解图形、图像、图表、图标和视频等视觉现象背后所包含的意义,能够解释视觉材料的制作者如何使用这些视觉工具来表达他的思想,并在需要的时候能够使用视觉工具表达自己的思想。本着这样的原则,本文将从图像的细节、构图方式、景别、图像对文章的作用四个方面对课堂上培养视觉素养的课程展开设计。

一、中学生视觉能力应当包含的内容

1.图片的细节

图像同文字一样,也有表达自己含义的语言,只是它借助各种视觉艺术要素,如线条、明暗、景别等来表达意念、情感、格调等无法用语言直接描述的内容。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必须让学生学会“读懂”这些视觉艺术元素。

要读懂图像,首先要学会仔细观察图像,分析细节与整幅图像的关系,根据图像的细节分析图像所能传达出的信息,这属于图像内容的解读能力。以 《清明上河图》为例,人们如果想分析这幅图像,首先要去注意这幅图像的各处细节,比如农夫在地里耕田、有钱人扫墓归来、河上的彩虹等点点滴滴的细节,优秀的图像作品非常善于用细节来传达关键信息。

2.图像的构图方式

根据哲学上的观点,形式与内容总是相辅相承的,因此,要解读图像信息还需要解读图像的形式,比如图像的明暗、动静、线条等等。在我国古代绘画理论中常把构图称为“经营位置”,把构图比做商业的苦心经营,由此可见构图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3.图像的景别

在摄影和摄像中,摄者根据所要传达的信息选取不同景别的镜头,比如拍摄人物与周围人的关系一般用全景,拍摄一个人的表情会用特写。图像景别不同,传达信息的侧重点不同,学生要学会分析图像的景别,根据图像上的内容和图像外的内容分析图像信息。因此,需要培养学生根据图像景别传达信息的能力。

4.图像与文字的关系

图像与文字的关系一直作为理论传统,也作为诗学、美学等永恒话题而延续。米歇尔把图像与文字的关系看成是复杂的 “缝合”关系,它们相互补充、相互统一,相互赋予对方活力,同时又保持着各自的独立和野性。在过去,是文字压抑了图像,如今,在视觉文化占主导的时代背景下,图像的重要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它和文字一起传达信息。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需要让学生学会理解图像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

二、培养中学生视觉素养的实践框架:学习任务和学习过程

根据中学生视觉能力应该包含的内容以及视觉能力培养的特点,本教学设计的实践框架如下:

1.教学设计要素一:培养学生根据图像细节解读图像的能力

设计本部分的目的是训练学生抓住图像的细节,并以整幅图片为背景解读图像细节的能力。其学习任务和学习过程如下:

(1)寻找图片的细节。教师分给学生一些典型图片,让学生寻找图片上传达特定意义的细节,学生找到以后,教师提问“你是怎么找到它们的”、“你认为这个细节表达了作者什么意图”,通过类似的问题让学生对刚才的过程进行反思,把图片细节的解读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图片匹配。教师选取一些具有典型细节的图片,并把细节部分剪下来,让学生找出和原图相匹配的部分。在寻找时,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在完成任务之后,教师提出反思问题“你们在匹配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最后你们是如何找到与原图片相匹配的那部分图片的”,让学生通过问题反思图片细节和原图之间的关系。

2.教学设计要素二:培养学生根据图像的构图方式解读图像的能力

设计本部分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够在整幅图片的构图中找出结构元素的能力,比如前景色和背景色、是否对称、是动还是静、图片的感情基调等。和“观察图片的细节相比”,本部分的设计主要集中在图片的结构而非内容上。

本部分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过程是寻找结构的相似性。

教师提前选取一些具有典型构图方式的图片,然后分发给学生,并呈现任务——让学生比较这些图片构图方式存在哪些不同,并阐述不同的构图方式会产生何种不同的视觉传达效果。然后教师再向学生介绍一些图片构图方面的知识,比如构图元素的种类——图片的几何形状(三角形、矩形、圆形等这些在图像构图中非常明显的几何图形)、图片的明暗、留白等。

3.教学设计要素三:培养学生根据图像的景别解读图像的能力

本部分主要分析图像的三种景别——特写、中景和远景,学生通过分析同一图像内容的不同景别,体会到从不同景别的图像中可以读出不同的信息。

本部分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过程是分析不同景别的图像在传达意义时的不同。

教师选取同一内容不同景别的三张图片,比如人的特写、中景和远景照片。教师分别展示这三幅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同时写出作者想要传达的意义。然后教师做出提示,让学生在描述人的特写图片时注重描写人物的面部表情和细节,描述中景图片时注重人物的动作、体态以及和近处周围事物的关系,描述全景图片时注重人物与他之外的大背景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

最后教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自己所写的内容,并让每个小组总结特写、中景、远景在视觉传达上的优缺点:特写可以着重突出展示事物的细节,但不能表达和周围事物的关系;中景可以展示事物的某些细节,可以表示和近处周围事物的关系,但不能突出细节;全景特别能够突出画面主体和周围大背景之间的关系。

4.教学设计要素四: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图像的作用

设计本部分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文章中图像的作用,比如作为文章内容的例子、内容的证据、进一步解释文字信息等等。

本部分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过程是让学生在书中找出图片具有不同作用的例子。

教师首先出示任务:让学生在某典型教材中找出具有不同作用的图片。然后向学生提示文章引用图片可以有多种目的,比如可以用来作为例子——用图片来说明文章中的概念、原理;可以作为证据——用一些纪实的照片或者表示数据的图片来着重加强自己的观点,使观众更加信服。

教师做出提示之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内部分工,对教材中的图片进行分析,并归纳出这些图片和文字之间还存在哪些其他的关系。

三、中学生视觉素养培养的前景展望

在我国,专门的视觉素养教育实践很少,学生一般没经过专业性的视觉训练,但是我们也可喜地看到,视觉素养已经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相信在实践的过程中,视觉素养培养的课程设计涉及的方面会越来越广,体系会逐渐得以完善。

除了在有条件的地区对学生开设专门的视觉素养培养课程外,还可以把视觉素养整合到其他课程之中,一方面可以完成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视觉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视觉素养的培养和其他课程的培养目标有很大差别,施教时更加离不开社会,我们势必要加强学校教育和社会的联系,使视觉素养培养社会化。

[1]张舒予.视觉文化概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丁卫泽.基于视觉文本的课堂教学与视觉素养培养[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10).

[3]王银环.欧洲中学视觉素养教育特色分析与借鉴意义[J].教育前沿,2008,(6).

[4]陈亮.体验式教学设计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编辑:王天鹏)

G424.21

A

1673-8454(2011)06-0039-03

猜你喜欢
景别细节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精神的自由,人性的桎梏
细节取胜
浅析电视剧叙事艺术与画面技术的结合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