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舆情的内涵及特点*

2011-02-20 02:14左明章国桂环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1年6期
关键词:使用者舆情教育

左明章,国桂环,曾 睿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湖北武汉 430079)

网络教育舆情的内涵及特点*

左明章,国桂环,曾 睿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湖北武汉 430079)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特别是W eb2.0时代的到来,网络教育舆情对教育的影响日益突出,文章在分析网络教育舆情要素的基础上,阐述了网络教育舆情的内涵及特点,进而揭示了研究网络教育舆情的意义。研究网络教育舆情的内涵及特点是做好网络教育舆情分析与研判、引导网络教育舆情的前提和基础。

舆情;网络舆情;网络教育舆情

一、网络教育舆情的定义及要素

所谓舆情,是指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1]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舆情应运而生,它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网络舆情也源于现实,只是人们将表达和传播舆情的场所或渠道拓展到了互联网上。教育在国家发展中一直备受关注,互联网的到来,使人们对某些教育现象、问题等的讨论更为广泛,也更为客观。故此,我们把有关教育的网络舆情称为网络教育舆情。网络教育舆情隶属于网络舆情,与其相似,网络教育舆情的要素主要包括主体、客体、本体和舆情空间。

1.主体

主体就是广大的网络使用者(俗称网民),他们既是网络虚拟空间中的主要参与者,又是实际社会公众中的一员。教育与广大网络使用者的联系紧密,从内涵上看,网络使用者是处于一个国家中被管理者位置上的人群。然而,网络教育舆情是网络使用者对某些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情绪、态度和意见。因此,网络使用者是网络教育舆情的主体。

2.客体

客体是中介性教育事项。中介性教育事项对应于舆情中的中介性社会事项,具有刺激网民心理的作用。中介性教育事项外延很宽,包括教育事件、教育热点现象、行为和政策等等。中介性教育事项是网络教育舆情的刺激物,既可以是来自现实社会中的教育,也可以是来自网络虚拟社会中和教育有关的事件。

3.本体

本体是各种情绪、态度和意见的总和。由于网络使用者的数量多、分布广、差异大,其对教育的看法很难统一,即使是同一个人,对教育的看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各种情绪态度和意见相互碰撞、相互交织使网络教育舆情复杂多变。

4.舆情空间

网络教育舆情的舆情空间是指网络使用者对中介性教育事项的态度形成、变化和发生作用的情境,也是网络教育舆情主、客体和空间中其他基本因素之间进行多维“互动”的情境。舆情空间是结构化的和复杂多变的,一般而言,舆情空间包括硬空间和软空间。“硬空间”即存在于互联网中的各种虚拟空间,如校园BBS、论坛、博客、SNS、维基等。“软空间”主要指网络使用者在使用互联网时必须遵循的法律法规、角色认知、价值观以及网络文化等。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网络教育舆情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网络使用者围绕教育事件、教育现象、教育行为及教育政策等中介性教育事项,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情绪、态度和意见的总和。例如,在一定时期内,广大网络使用者对教育方面的热点话题和突发事件比较关心,议论得较多,各种看法、观点都在网络上建立了自己的“阵地”,各种观点看法相互碰撞,并通过各种方式扩大影响,就形成了网络教育舆情。

二、网络教育舆情的特点

网络教育舆情作为网络舆情的分支,既有网络舆情的特点又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特别是当前的互联网已经发展到Web2.0时代。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特点,在Web1.0互联网模式下,网络使用者只是单纯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网页,而在Web2.0时代,互联网的内容更丰富、联系性更强、工具性更强,网络使用者的参与性更强。因此,在互联网发展的新形势下,网络教育舆情表现出更多新特点。

1.网络的开放性与主体的隐匿性

开放性是互联网最根本的特性,整个互联网就是建立在自由开放的基础之上的。开放性意味着任何人都能够获得发表在网络上的任何事物,也意味着任何个人、任何组织包括国家和政府,都不能完全控制互联网。Web2.0技术下的互联网,网络的开放性体现得更加明显,表现在网络使用者不仅是互联网信息的浏览者而且是信息的参考者与创造者。目前的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教育信息,很大一部分就是普通网络使用者通过互联网发表的对教育的观点。正是由于网络的开放性,普通网络使用者能够随时随地将自己对教育的看法、对教育事件的态度、对教育政策的意见发布在网络上,更易形成网络教育舆情。

网络教育舆情的主体是模糊的,这是由网络的匿名性决定的。匿名性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下,行为者对自身是否被他人所知觉情况的感知,具体指在网络环境下,网络使用者可以利用虚拟代号隐去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和特征。主体的隐匿性有利于网络使用者摆脱现实社会的压力,真实地反映内隐的情绪、态度,在网络的海洋里畅所欲言。与此同时,主体的隐匿性也会让网络使用者产生一种错觉,即“在网络世界里,‘我’是以某种虚拟的形象和身份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网络上的交往活动不再像一般社会行动那样依附于特定的物理实体和时空位置。因此,‘我’可以尽情扮演自己想象的角色而不必去考虑后果”。[2]由于这种心理的作用,一些网络使用者缺乏理性的思考,把互联网当成情绪的发泄地,任意发布一些情绪化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言论。

2.内容的多元性与分散性

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因此网络教育舆情内容也是分散多元的,主要集中在各大新闻网站、教育论坛、博客、播客和社交网站等,内容涉及多方面,如师生权益、教育政策、教育问题。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对网络教育舆情内容进行分类如下:

(1)教育政策、法规

政府颁布的一些教育法律法规往往会在互联网上引起强烈反响,特别在法律法规颁布前期,短时间成为各大教育论坛的热帖。例如,2008年12月21日国家颁布了 《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短短几天仅在百灵社区就有32条与其相关的帖子,对绩效工资的态度、意见不一。

(2)教育管理问题

教育管理对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教育管理秩序有利于教育的健康发展。但是由于一些教育管理工作疏忽,监管不力,往往会引发严重的教育问题。这类问题的发生会在网络上引发广泛讨论,激发网络教育舆情。例如校园暴力事件、校舍房屋倒塌事件、校园踩踏事件等等,这类教育管理问题不仅在社会上引起关注,在互联网上更是争论的焦点。

(3)学校培养模式

在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减负、素质教育的口号喊得越发响亮,使各级学校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培养模式。一些另类的培养模式便会引起社会关注,如沪高中试点芬兰式 “学程教学”,两年的课程一学期搞定,如此新颖的培养模式不仅引起教育人士的关注,更引起了家长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关注。

(4)学术不端行为

近年来,教育界的学术不端行为屡见不鲜,2010年 1月 23日,由两院院士、科普界专家学者共同选举出的2009年中国十大科普事件揭晓,“学术不端行为屡被揭露”入选。对此中科院院士刘嘉麒表示,学术不端已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在最近的两次院士选举中,中科院道德委员会也加强了这方面的筛查力度。学术不端问题引起公众呼吁,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早日回归,尽快净化学术环境。

3.客体的特殊性

网络教育舆情就其本质而言,是网络使用者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等中介性教育事项的情绪、态度和意见。因此,在谈及网络教育舆情时,必然要考虑到教育的特殊性。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教育能促进个体的个性化,促进个体的社会化,进而促进社会群体的高层次化。正是因为教育在个体和社会的发展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它才会引起广大网络使用者的关注,更易形成网络舆情。但是,教育作于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特有的规律,如教育事业的规模和速度要受社会生产力的制约,教育性质要受特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教学要遵循受教育者的年龄心理特征等。教育规律隶属规律范畴,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但是广大网络使用者由于受教育程度、职业、经济地位的差异,对某些教育规律的认识程度不同,往往会导致对教育问题、教育事件、教育政策的看法带有浓厚的个人情绪。因此,同其他网络舆情相比,网络教育舆情内容更加丰富,观点更加分散。

4.传播的即时性与互动性

互联网传播信息的方式打破了时间、地域、人际对传统媒体的限制,各种教育信息以各种形式出现在互联网上,并通过最便捷的方式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Web2.0时代的互联网方便普通使用者随时随地把身边发生的教育事件、教育问题发布到网上,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如震惊国内的福建南平小学血案,犯罪嫌疑人闯进福建南平市一家小学砍死砍伤多名学生,造成了8死5伤的惨剧。事件发生在2010年3月23日上午7时20分左右,到上午8时30分,已经有目击群众通过互联网发布这起惨案的实时报道,立即有上千用户发表评论,全国各地的网络使用者几乎能够即时了解事件的进展。

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不同,网络是一种交互式的、互动性很强的信息传播,正如保罗·萨福等学者的观点,“同其他人发生联系”、进行跨越时空的互动交往,是网络传播方式的本质特征。[3]每个网络使用者都有机会参与讨论教育话题,发表观点,扩展影响,通过BBS、帖吧、博客等工具实现与教育信息的互动。这种互动包括网络使用者之间针对某些教育话题的互动、网络使用者与网络媒体之间的互动、网络使用者与教育行政单位的互动。由于传播的互动性,网络使用者在这种互动交流中彼此影响,少数观点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对教育事件、教育现象表现出“一边倒”的舆论倾向,更易使网络教育舆情向教育舆论转化。

三、研究网络教育舆情的意义

网络教育舆情既是由现实社会中介性教育事项刺激而产生的民众社会态度被带到网络上的行为,也是由互联网上传播的中介性教育事项刺激而产生的网络使用者的社会态度。虽然网络教育舆情的集散地是互联网,但主体——网络使用者仍然要回到现实生活。网络教育舆情与现实社会相互作用,对现实教育产生直接影响,特别是对重大教育决策、教育问题的解决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1.提供真实的舆情基础,有利于教育决策的科学性

不同于传统搜集社情民意的方式,受访者因担心受到打击或嘲讽,而有意无意地隐藏自己的观点,或是沉默,或是违心赞同一些看似主流的观点,主体的匿名性使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畅所欲言,毫无顾虑地将自己真实的观点、态度传达到相关教育行政部门,网络的即时性有利于下情上达。而教育舆情信息中负载了社会公众对教育的各种观点、意见和态度。教育作为一种具有公共属性的准公共产品,需要对社会公众的这些意见、态度做出积极回应。公众意愿和价值诉求是对教育政策制定及执行过程的反馈和自组织过程,教育管理者、政策制定者有义务、有责任及时准确地汇集这些教育舆情信息并理智做出价值判断,进而为政策改进和完善提供参考服务。[4]因此,网络教育舆情为制定教育决策提供了相关真实的舆情基础,有利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科学地制定教育法律法规。例如,马加爵事件发生后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在网络上引起了激烈讨论,引发教育者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视。此后,各级各类高校都开始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可见,对教育部门而言,真实的舆情基础可大大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2.有利于增强社会民众对教育的监控能力

教育作为立国之本,与社会民众息息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在其中扮演着管理者、引导者、监督者的角色,但教育部门行政管制失灵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必须加强对教育行政部门的舆论监督。Web2.0技术下的互联网,网络使用者获取教育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便捷,对教育信息的评价也更方便,可以自由表达舆情,评价教育热点,并对教育决策者的个人道德进行监督、对权力进行制约。网络教育舆情的传播能够促进信息公开,保障普通民众的知情权和言论自由,通过网络反映网民对教育政策、教育法规、教育事件、教育行为的褒贬与评价,更好地在网络与现实社会进行双重监督。由于网络教育舆情的主体匿名性和网络传播的互动性,网络使用者在揭露教育腐败、违法乱纪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有利于教育的公平公正。互联网可以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公布教育事实,传递教育信息,并加快信息反馈进程。通过网络教育舆情的传播,社会民众能够发挥强有力的监督作用,进而促进教育的发展。

[1]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51-52.

[2]晋晓兵.试论网络匿名性的消逝[J].国际新闻界,2006,(10).

[3]孟威.网络互动意义诠释与规则探讨[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4.

[4]郑祥专.教育舆情分析须坚持“四性”[N].中国教育报,2009-12-23(4).

[5]郑苏法.高校网络舆情研判与控制的若干思考[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9,(9).

[6]王来华.“舆情”问题研究论略[J].天津社会科学,2004,(2).

[7]姜胜洪.我国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其引导[J].广西社会科学,2009,(1).

[8]王来华.论网络舆情与舆论的转换及其影响[J].天津社会科学,2008,(4). (编辑:王天鹏)

G434

A

1673-8454(2011)06-0008-04

*本文系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科研项目《互联网教育舆情监测与分析系统的研发》课题(课题编号:CCNU09Y01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使用者舆情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消费舆情
抓拍神器
舆情
舆情
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