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问题归因分析

2011-02-20 01:27蝶,李
职教通讯 2011年15期
关键词:院校职业高职

张 梦 蝶,李 慧

(河北师范大学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问题归因分析

张 梦 蝶,李 慧

(河北师范大学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自九十年代在学校数量以及培养规模上都有很大的发展,同时,其质量上的问题亦凸显出来,主要表现在高职教育供求不应,毕业生就业率低,社会认可率低。针对这些问题,基于外部环境及内部机制两个视角对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弊端,以推动其健康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外部环境;内部机制;归因分析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高涨时期始于1999年,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仅在1999~2002年间,中国高等职业学校就从161所增加为548所,每年的招生数量也从398万人提高到781万人。[1]但规模扩张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问题,高职培养的学生不具备比较优势,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率低。这些现象的产生当然受内外等诸多因素影响,本文试图从外部环境与内部机制两方面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

一、高等职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外部环境分析

在此我们所指的外部环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高职教育的政策法规建设环境,二是高职教育的社会群体环境。

(一)我国政策法规导致的高等职业教育问题分析

1.法制体系不完善,缺少监督机制。西方经济学家康芒斯认为,现代社会中,有法律、经济、伦理三种利益协调方式,其中法律制度最为重要。良好的法律制度对于保障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纵观发达国家职教发展史,通过立法促进职教发展的例子比比皆是。美国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适时制定法律、法规,并运用立法手段确保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壮大。如1862年颁布第一部高等职业教育法《毛雷尔法案》,很好的促进了美国农业和工程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1963年2月颁布《职业教育法》,1965年又颁布《高等教育法》,随着法案的颁布,美国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日本也颁布了《学校教育法》、《社会教育法》和《职业训练法》等一系列法规,一方面加强了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经济资助,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宏观管理。[1]

在我国目前尚没有为高等职业教育赋予独立的法律地位,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仅仅是依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规的交叉管理,以及一些以《通知》、《意见》等形式的政策性条文加以规定,其中常常出现“应当”、“鼓励”、“适当”等弹性词汇,缺乏法律所必备的强制性与权威性,这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尽管《教育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的拨款应当高于参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但我国高职教育拨款却一直处于绝对量增长、相对量减少,且一直低于财政上经常性收入的增长。

2.政府统筹高等职业教育的机制尚不健全。首先,职业资格制度混乱。发达国家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项主要措施,就是全面推行职业资格制度,建立职业资格体系。如英国在1980年,为了改变重学术轻技术、重学位轻职业资格的传统观念导致的毕业生职业素质下降问题,所实行的“国家专业证书”和“普通国家专业证书”制度,使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更为凸显,从而推动了其发展。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一方面是对高等职业教育及相关职业培训的肯定,另一方面体现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然而在我国目前高校所设专业与国家相关部门颁布的岗位大典所规定的岗位类别有冲突,造成学生对资格证书选择的困惑,同时,同一专业岗位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过多,不同的政府部门开设不同的资格证书考试,认证标准个不相同,使得学生与学校无从适应,减弱了职业资格证书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促进作用。其次,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一部分的同时,它又是职业教育,因此,在其管辖权上原本就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加之个别高等职业院校归属于相应的产业部门管理,这种教育部门以及产业部门的多头管理,造成了沟通上的不顺,且使职教资源无法统一管理,各自为政,造成了原本就稀缺的职教资源的浪费。

3.现行劳动力市场体制限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劳动准入制度的不规范对高职学生就业有较大冲击。许多私营企业继续招聘没有经历任何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低素质劳动力,这很大程度上冲击着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使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停留在理论层面。另一方面,目前劳动力市场仍存在对“唯学历,唯高学历”的追求。走进招聘会,大部分单位都把“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列为条件之一,无论其工作性质。原本低学历岗位被高学历的人挤占,更刺激人们追求高学历,高职毕业生成为就业弱势群体。

(二)社会方面导致高等职业教育问题的分析

1.鄙薄职业教育现象的普遍存在。华东师范大学钱景舫教授曾指出,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相当地区推行不开,主要原因不是因为没钱来办职业教育,而是因为一定地域的当权者在思想观念上鄙薄职业教育,没有出台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因此,经费不足,师资缺乏,基础建设不到位等现象的存在,究其原因还是受传统观念“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影响。当然,对职业教育的鄙薄并非仅存在于一定地域的当权者的思想观念中,而是存在于整个社会群体之中。而“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思想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

纵观欧美国家发展史,加之我国目前社会中劲爆的“万金难求一技工”等现象,我们足以认识到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与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但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差、层次低得不到公众的青睐,现实的发展状况使其重要性仅停留在认识层面。因此,我们可以说公众对职教的鄙薄制约了职教的发展,职教的发展现状同时又加深了公众对其鄙薄。

2.许多学生处于对学历教育的追求选择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在功能上扩展了职业教育,使其发展为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并举,但这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许多学生选择高等职业教育,是出于它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被灌上了“大学”的名号,心理上缓解了被排除在“大学”外的自卑感;同时,高职教育也成了许多中职学生圆其“大学梦”的途径。[2]这使得高职教育倾向于学历教育,失去了高职本身特色优势,这种趋势只会使其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社会的要求与期望,面临沦为学历教育附庸的危险。

3.职业教育得不到企业、行业及其他社会团体的资助。在政策条文上,我们一直推行的是“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3]这种办学格局是基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培养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高素质专门性人才,单一政府方无法满足高职院校办学需要的,需要企业进行资金、技术及实训场所的资助。基于对利益追求的本质属性,企业资助高职院校的兴趣是与高职毕业生带来的经济回报正相关的。然而我国高职毕业生整体并未显现出强有力的竞争力,因此,想借助企业、行业的资助发展高职教育在现阶段是很困难的。

二、对存在问题的内部体制分析

(一)高职院校对自身认知的错位

1.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作用、意义不能明确把握。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我国不过十几年的历史,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其发展并不成熟,而教育行政部门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表述也发生着变化,2002年教育部教高2号文关于高职教育培养人才定位的表述是:“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2006年教育部较高16号文件关于高职教育培养人才定位的表述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那么这两者又有什么区别?对“高”的界定又是如何?具体到实际专业而言,到底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教育行政部门无法准确界定,高职院校因此仅仅根据自身理解办学,在不能弄清高职教育存在的作用与意义的情况下盲目办学,致使许多高职院校模仿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失去了本身特色,使高职教育陷入发展困境。

2.对职业教育未来发展方向把握不准。由于我国高职办学历史较短,许多学校尚未形成高职院校办学模式,便一味的借鉴普通本科院校的办学模式,往往造成了关注学术性过多,而忽视了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许多高职院校将发展方向规划为升为本科院校。因为一旦升格,学校经费、学校地位以及教职员工待遇都会得到提升。因此,兴奋点就不在扎实办好高职教育上,而是尽可能扩大规模、盲目增加专业数、招生数,将教师培训重点放在学术研究上,仅花费很少的精力去顾及高职教育特色问题,这种现象已经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健康发展造成致命的伤害。

(二)高职院校运行体制死板,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1.教学模式单一。许多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模式基本上只是单一的“学科中心”教学模式,很少采用能力培养的“能力中心”教学模式、重个性发展的“个性中心”教学模式、重全面职业素质养成的“职业素质中心”教学模式等。

2.学校普遍缺乏市场意识。高等职业教育与市场经济的联系是极为密切。但有些高职专院校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忽视市场导向,其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落后,没有突出自己身的特色,不能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就业的需要来设置专业、组织教学,而是根据学校有什么条件就开什么专业,有什么教师就设什么专业。这种办学理念是严重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培养出的学生难以适应市场需要。另一方面,对高职教师仍沿用普通高校的管理方式,以职称为主要激励机制,教师的主要精力并没有投入到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

(三)人文教育边缘化

高职院校生源复杂,有普通高中、职业高中、职业中专以及技校毕业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有待提高。但是,许多高职院校并未将人文教育划入学校整体规划,基于其技术主义和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只注重学生的技能训练,而忽视其人文知识教育、人文精神培养。即使开设了人文教育课程,由于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缺少职业特色,部分高职院校盲目模仿普通高校的人文教育做法,其内容脱离高职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识起点,并且不能针对学生的专业实际和未来从事的工作岗位开展相应内容的人文教育,[4]所以仍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小结

通过前文,我们可以发现,高等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政府、学校以及社会三者共同引起的,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循环圈,我们仅关注某一个环节是解决不了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找到一个突破点打破这一恶性循环。“十一五”期间,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通过重点建设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进而带动全国高职院校深化改革,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政府的这一举措便可被认为是一个很好的“突破”。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大力提倡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使民众在理论上了解到高等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个人自身发展的重大意义与作用,但鉴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长期以来的发展疲软,民众在现实中又无法真正倾心于高等职业教育。因此,通过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在一定范围内解决高职教育供与求不对口这一现象,使民众在现实中真正看到高职教育的效益,增加高职教育的吸引力,为高职教育的良好发展打下基础。进一步鼓励高职院校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参与省级骨干或示范性院校建设,构建起学校主动前提下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与参与机制,使高职教育达到宏观层建有组织、定有制度,微观层形成体系、良好操作,而且具备一定的利益关联机制和考评办法,从而推动合作育人、合作办学,迎来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

[1] 刘大立.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比较研究的文献述评[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2):130-137.

[2] 徐松.我国产业群经济中的高等职业教育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05.

[3]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http://www.gov.cn/zwgk/2005-11/09/content_t942 96.htm.2005-11-09.

[4] 王杰恩,王友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230-242.

Attribution Analysis on the Issue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Zhang Meng-die,Li Hui
(Research Institute fo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 050000,China)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a great development on the number of schools and students since1990s.In the meanwhile,the quality is sues highlights,such as,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the lower employment rate of graduates,the less social recognition.In allusion to those issues,analyze from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internal mechanism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find out its drawbacks,then promote its developmen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external environment;internal mechanism;attribution analysis

张梦蝶,女,2009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李慧,女,2009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G710

A

1674-7747(2011)15-0065-04

[责任编辑 金莲顺]

猜你喜欢
院校职业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