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2011-02-19 21:47妮,张玲,田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1年6期
关键词:培训者培训信息技术

程 妮,张 玲,田 艳

1宁夏大学教育学院,银川 750021;2海原县贾塘中心小学,宁夏 海原 755201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两大工程的推进,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条件相应地有所改善,学校领导和教师也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提高教学效果上的重要作用。而农远工程的实际应用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广大农村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及实际操作能力,因此,面对庞大的农村教师队伍,开展系统有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是推进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当务之急,同时也是充分发挥农远工程效益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该研究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上有关“农远工程”(以下简称“农远”)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等相关文献,以了解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整体情况;采用实地考察和访谈等方法,对宁夏海原县七所“农远”项目学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及培训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针对传统面授培训的弊端,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培训策略。

1 问题的提出

促进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和农村信息化建设,师资是关键,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以下简称“教师培训”)将有助于农村中小学教师转变思想观念、学习和提高应用现有信息技术和资源的能力、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因此,教育行政部门要在教师培训上下功夫,主要培养全体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这是一项提高信息技术教育水平的基础性工作,只有将这项工作落实到位,才能使信息技术教育设备为教学服务[1]。

在长达一年的实地调研与访谈中,笔者发现,由于领导的重视力度不够、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信息技术的软硬件缺乏、培训内容没有针对性、培训方式单一、培训评价缺乏、培训的后续支持不到位等原因,使得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对于农村小学教师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那么如何开展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如何提高培训的效率?这是教育行政部门及培训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海原县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2010年5-6月,笔者深入海原县“农远”项目学校中,开展以观察和访谈为主的调研(观察各年级各学科教师对“农远”中设备的使用情况、与各学校负责人交流、与学科教师沟通等),通过长达两个月的调研,笔者全面掌握了海原县农村小学的“农远”实施现状:大多数“农远”项目学校的设备基本齐全,但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很少使用这些设备来教学,领导也很少鼓励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来教学。

2010年12月份,在银川市党校开展的为期一周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中,笔者作为研究者参与到该次培训中,采访了100名教师,并做了详细的访谈记录。在与这些教师深入的交流中,教师们道出了他们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真实情况、对领导的看法以及对培训的需求和建议等;通过对这些访谈记录的梳理,并结合2010年5-6月份在海原县“农远”项目学校获取的信息,现将农村教师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如下:

2.1 领导观念落后,对教师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整理访谈记录时,笔者发现,48%以上的教师认为,学校领导的观念落后,对“农远”不甚了解,对“农远”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对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因此,接受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教师抱怨:“应该给校长做做培训,只有校长接受了新的理念、转变了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师的步伐才能跟上”。

2.2 学科教师意识薄弱,接受培训为了应付领导

42%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而其他学科的教师没有必要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来教学,甚至有极个别的教师认为,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就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持这些观点的教师接受培训是为了应付学校领导,对培训持抗拒心理。

2.3 培训方式单一,培训者和被培训者缺乏互动

作为成年人,接受培训的教师其学习一般具有目的明确、参与性强、讲求实效等特征,这就决定了教师培训必须多元化。但通过调研发现,农村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基本上都采用集中培训、课堂讲授的方式,培训也只是知识的传授,很少结合新课程改革和农村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展开讨论,也没有针对资源的应用进行演示或示范,所以教师只能接受一些理论知识[2]。另外,培训者很少和受训者互动交流,如此的培训方式既不能适应教师的需求与个性差异,又大大降低了他们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2.4 培训缺乏针对性,培训内容与教学实践脱节

通过与教师交流,笔者发现,培训内容“大一统”,难以兼顾教师差异;另外,理论与教师实际脱节,课堂上的泛泛空谈,没有吸引力,脱离教师的教学实践,无法满足他们的实际需要[3]。即教师所接受的培训以理论传授为主,培训内容很少涉及教师的教学实际需求,以至于教师在培训过后没有满足感。

2.5 培训后续支持不到位,缺乏与受训者的沟通

调研显示,现在的农村教师培训对培训后教师的持续成长问题关注不够,受训者在接受培训前“激动”,接受培训时“感动”,接受培训后“不动”。即教师在参加培训前很兴奋,对培训抱有很大的期望;培训时感觉“很充实”;但回到教学岗位上,又感觉“不知如何做,如何使用教育技术促进教学”等。当学科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甚至会抛弃信息技术,又会回到培训前的教学状态。

2.6 培训忽视评价,缺乏规范的评价机制

规范合理的评价机制是保障培训质量的必要措施,而目前许多农村教师培训都缺乏规范的评价机制。从访谈记录中,我们发现在教师所接受过的培训中,有的培训没有评价;有的培训虽然有评价但方式单一,既难以客观、全面评定培训效果,又不足以反映教师的个性化成长等特点。

3 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策略

在现阶段,要想真正将教师培训落到实处,最好的方法是将培训与教师教学实践结合到一起。培训中的问题分析清楚后,培训团队提出符合当地教学实际的培训策略。为了印证策略是否会促进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高效开展,培训团队从制定培训方案,到组织实施,再到培训效果评价和教师专业发展建设等,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

2011年3-6月,笔者所在的团队再次深入到海原县农村小学,将总结的培训策略应用到教师培训中,长达4个月的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根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及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4],培训团队制定了调查问卷;培训结束后,从教师提交的问卷中,我们清楚地看到无论是在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还是在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等方面,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较之前有了明显的提高,这样的培训效果也鼓励着我们更好地开展培训。现将培训策略总结如下:

3.1 明确培训目标—重实践、促发展

促进培训高效开展,首先要转变观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行政领导特别是校长要切实转变对农远工程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思想认识,提高自身的教育技术能力素养,加强对远程教育工程的领导和管理;二是教师要转变观念,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技术的学习中,这既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自身持续发展的需求[5]。

要将教师培训落到实处,明确培训目标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培训者要深入到农村教学第一线,了解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情况以及对培训的需求;其次,要立足于教师的实际需求,将培训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再次,要激发教师参与培训的兴趣,提高教师的参与性。还有就是确定培训目标,即通过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帮助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最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2 制定培训内容—以教学需求为导向

培训前,培训者要深入到农村基层教学一线,通过问卷、观察和访谈的形式,了解各学科教师的实际需求,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然后有针对性地确定培训内容。而且,培训实践证明,制定以教学实际需求为导向的培训内容,可提高培训的实效性[6]。

培训内容分为理论和技能两部分:在理论培训部分,应注重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课程标准、教学方法以及国家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要求等,但理论培训也要结合教师的教学实际,而不可将这些理论直接“灌输”给教师;在技能培训部分,培训者应将课程安排在机房,结合学科教师的教学需求,向他们讲授一些实用性强的信息技能,并安排较多时间让教师动手操作。

3.3 采取合适的培训方式—多种培训方式相结合

单一“满堂灌”的课堂讲授方式与新课改所要求的“互动式”和“启发式”教学方式相违背,教师在这种培训方式下没有自己的主动体验和创造,不能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7]。在笔者所参与的教师培训中,主要采用问题引导和任务驱动式的方法,使教师带着问题在具体的任务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此外,为了满足不同教师、不同任务的培训需要,还应采取专题讲座、集体讨论、个别辅导、参与式、案例教学等多种培训方法来增强教师的参与性,以提高培训效果。

3.4 选择优秀的培训者—以教授为主干的培训团队

为了解决培训者大量短缺的问题,我们选用宁夏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教授为主干,硕士研究生为助教的培训团队,以2-3人组成培训小组的形式深入到农村小学进行培训和个别辅导。在培训的过程中,教授起着引领方向的作用,而该专业的学生在高校优秀教师团队的支持下,他们的知识结构、技术能力足已满足开展教师培训的要求,同时还能辅助教师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8]。

3.5 提供后续支持—搭建交流平台、制定学习指导手册等

在培训中,培训者将培训内容按模块划分,比如多媒体素材的采集和处理、知识管理、演示文稿制作、信息交流与共享等;针对不同的培训内容,培训者制定了详细的指导手册,方便受训者日后查看或进行更深入地学习。

除此之外,培训者还建立了教师培训的博客和微博、QQ群等网上交流平台,将培训的最新动态及培训资源等诸多信息放在交流平台上,学科教师可以阅读、学习、评论等;同时,培训者要鼓励各位学科教师申请新浪博客和微博,记录他们的教学反思和困惑;教学过程中,教师遇到问题时可以在QQ群上交流等;通过以上方式可以督促学科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激发他们学习及参与培训的兴趣。

3.6 确立评估体系—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2004年12月25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2005年4月教育部为贯彻落实这一标准,又专门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这一项目包括培训、考试、认证等三个部分[9]。由此可以看出,考试和认证在培训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师培训中,应制定一套考核评价管理机制,对培训工作进行合理有效的检测,并有针对性地调整相应的培训工作。

为了总结教师培训的效果和经验,需对每一轮培训进行评估。培训前,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和需求,以此来确定培训方案;培训中,通过学习契约、量规、范例展示、档案袋等过程性评价方式,了解教师对于每一模块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并实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等;培训后,通过互评、自评、问卷调查等方式,检查教师的整体水平。根据这些调查结果,分析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培训经验,从而制定更优化的新一轮教师培训方案,从而实现螺旋式上升的培训效果[10]。

在实践中反思,在实践中成长。以大量农村教师培训实践为基础,我们逐渐摸索出一条以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教授为培训者,以教学需求为导向,立足于教学实践,将培训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尽管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们相信,只要始终坚持“帮助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培训目标,伴随着不断的实践、反思与总结,该模式会越来越完善,将在西部农村教师培训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1]李小琴.基于农远工程的教师培训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9:6

[2]杨永贤.宁夏南部山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教学应用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7:33

[3]梅龙宝,蒋枫霆.“农远工程”中的培训与应用互动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0,(5):37

[4]李红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8,22(6):508

[5]何英华.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0,(31):25

[6]程妮,张玲.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10(1):27

[7]何敏,张屹.农远工程教师培训的内容和策略研究—基于湖北省模式三教师培训项目[J].中国电化教育,2008,(3):52-53

[8]张国强.以“农远工程”为基础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实践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2):70-71

[9]何克抗.正确理解“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目的、意义及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2006,(11):20

[10]张玲,和汇.利用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与资源促进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6):44

猜你喜欢
培训者培训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培训通知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云端 落地 花开——山东省乡村教师培训者培训学习后记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教师培训者:从专业性到实践性
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培训者专业能力相关问题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