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卫华
(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南通 226100)
案例教学法在“植物保护技术”教学中的实践
黄卫华
(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南通 226100)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是对传统教学法的扩充和革新。案例教学法在“植物保护技术”课程中的运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案例教学法;植物保护技术;教学实践
案例教学法是以对案例的分析解决为主线,通过设置教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教材,掌握专业知识,形成科学的教育思想观念的一种教学形式。它是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实现启发式教学,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它也是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和素质教育的现实可行的途径。案例教学法在植物保护教学中的运用将会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更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最终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
植物保护技术是研究植物病虫害虫等特征特性、发生发展规律、预测预报方法、防治策略及措施的一门科学。对于植物主要病虫害,不仅要从理论上去认识它发生的整个过程,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提出经济、安全、有效的防治措施,控制和减少其危害,保护植物正常生长发育,达到农业生产丰产丰收。这门课程从教学内容上看:其农业害虫形态识别和植物病害症状观察等实验实训多,教学实习多,实际农事操作多。从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看:主要是面对农村、面对实际、面对土地上的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这就要求教师要随着教改的深化,探索出适应不同条件和不同内容的适宜教学方法。对于植物保护教学来说,当某一重要的病虫害没有发生,不能进行实践操作训练时,案例教学法就是值得推广运用的训练方法之一。
案例教学法就是指利用以真实的事件为基础所撰写的案例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其中,案例是一种以真实情节为背景的,对某一个或几个有意义事件的综合描述,并借助于实物、标本、照片和多媒体等辅助手段,使人能从中得到某种启示的例证。案例教学法通过让学生针对案例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以达到一种高层次认知学习的目标。
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和锻炼能力的方法,案例教学的目的不是把学生培养成只会解释问题的理论高手,而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高手。在“植物保护技术”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承担着更多的教与学的责任,要求有更多的投入和参与。就教师来讲,有责任去选择和组织要讨论的材料,要从大量的资料中选择出适当的案例,如果手头没有现成的可以覆盖所教内容的案例的话,还需自己动手撰写一些案例,并以一定的程序把它呈现出来。就学生来讲,他们担负着一定的责任,要对教师所提供的具体事实和原始材料进行分析与讨论。案例教学法的设计理念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改变传统教学中的被动学习局面,将教学变为一种主动的学习过程。
案例教学法克服了传统讲授方法的不足,具有科学性、实用性、优越性。在植物保护教学的实践中,应当有选择性地在特定部分章节使用案例教学法。如农业害虫防治、植物病害防治和病虫害的测报等,在某些没有发生的年份均可从多年的生产实践中组织提炼出曾经发生过的典型案例进行教学。选择实践性强的、不常发生的、具有代表性的以及在特殊环境条件下发生的实际案例作为案例教学的备选内容。
“植物保护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其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农业生产活动中关于防治植物病虫害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要求学生能领会“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能识别当地作物上常发生的主要病虫害种类,了解其发生发展规律,并能运用所学知识从事病虫害的一般调查研究与科学试验工作,因地制宜地能开展综合防治,为农业高产稳产服务。因此,根据“植物保护技术”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植物保护技术案例教学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1.生物防治的案例。由教师阐述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及方法,然后选择适合进行生物防治的害虫及天敌有哪些种类,由学生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信息资料进行调研,进行研讨总结出农业生产中典型的生物防治案例。如菜青虫的天敌很多,寄生在蛹上的有金小蜂、广大腿蜂;寄生在幼虫上的有黄绒茧蜂;寄生在卵上的有广赤眼蜂;还有捕食性的食虫鸟和家养的鸡。让学生们思考用哪一种生物防治好效果好。通过分析,学生一致认为通过放养家鸡对菜青虫进行防治比较好:一是因为鸡是菜青虫的天敌;二是鸡吃了菜青虫后可以长肉,也可以多下蛋;三是鸡容易买到。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使学生由教师要我学习变为我要学习,要我认真对待变成我要认真对待,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化学防治的案例。例举一些违反操作规程或方法不当,或不合理的使用农药的案例,让学生们进行分析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从中启发学生思考应怎样合理的安全使用农药。如农药的容器装食物引起食物中毒案例、农药浓度使用过高案例、喷药后采摘农作物或果实过早的案例、除草剂使用时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如多雨和低温导致药害的案例等,都可作为案例教学的内容。
3.植物病虫害诊断案例。可阐述植物在田间发生病害的症状特点,让学生根据植物病害的症状特点,在田间的分布形式,根据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判断引起植物病害的病原类型,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在棉田中发现零星发黄枯死株,分析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是病害还是虫害?应该怎样进行类似植物病虫害的诊断?提出案例,让学生们进行思考引起该现象植物的原因有哪几种可能,怎样进行正确的植物病害诊断?同样,也可以根据作物的被害状来推断发生病虫害的种类。尤其是一些被害症状相似的植物(如蚜虫和红蜘蛛的被害状,大豆食心虫和豆荚螟在豆荚部位的为害状等),应该怎样进行区别,让学生思考进行鉴别的方法。
在传统的植物保护教学中,教师是讲授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缺乏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在案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改变了学习主体,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转化为主动的学习者。这就要求老师在学期开始时将有关的资料发放给同学,在上课前一周将有关的讨论案例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课前进行阅读,并准备案例摘要和案例分析。在课堂上,由学生自己讨论分析每个案例事实,指出其中案件的关键事实、发生原因,分析问题的思路,然后再引导学生评价问题,讨论相关的问题所在,得出自己的结论。这种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案例教学中可以有不同的侧重方面,此时,老师不再是学习的核心,而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分析思路和分析方法,得出自己的结论。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分析问题、善于确定关键的事实、养成不断追问的习惯,以及得出自己的结论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将学习内容寓于问题之中,启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寓理论于实践,使学生成为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得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学会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将教学和科研相结合,选取科研实践中的部分素材组织成案例用于教学,寓枯燥的理论于实践中,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而且教师也将在与学生的讨论过程中受益,使得教学和科研互相促进,有利于教师教科研素质提高。
采用案例教学法,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将会在教学改革中发挥其优势,以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学生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案例教学法并不排除使用其他教学方法。从已有的经验看,案例教学法和其他教学法结合在一起,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法的最大不足就是缺乏系统性,在讨论完案例后,学生可以知道个别案例的处理方法,但并不能完全有效地归纳出其中的规律原则。对于复杂的问题,或者内容杂乱的部分,老师就要运用讲授法或讨论法,将其中涉及的方法规律问题归纳总结,并引导学生结合相关的实践进一步讨论。
诊断式教学法实践性强,在植物保护教学中是一种很有效的实训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可以弥补没有发生而且是重要的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模拟训练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思维方法,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只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还是学习过程的策划者、课程设计者,是学习过程中教练、指导者、导师和顾问。学习形式由传统的教师教转向学生的学,学生是主体,学生做到了要会学,能学会。而教师要会教,能教会。所以,典型的案例项目教学法将成为植物保护技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学习是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的典型特征。
不容置疑,案例教学法作为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其寓理论于实际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需求的。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同时,对促进教学改革和加强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案例教学法并不适合所有的课程,它较适合于那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另外,案例教学耗时太多,从案例的准备到最终结论的形成,都要求师生花大量的时间和更多的精力作好充足的准备。而在很多学校,大多数课程并没有另外安排专门时间进行案例教学,课堂教学课时很难满足案例教学的要求。教师就只好对案例进行精减,压缩案例篇幅,减少案例数量,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来分析。这种课时不够与耗时太多的矛盾,使得案例教学不可能尽善尽美。所以,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注意,比如:案例的选择、理论知识点教授与案例分析的有机融合及协调以及课时安排等,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很好地处理这些问题,以保证在采用案例教学时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G712
A
1674-7747(2011)06-0028-03
黄卫华,女,中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教学。
[责任编辑 李 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