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万辉君 简成茹 蔡小丽
关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机制的探索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万辉君 简成茹 蔡小丽
考试是检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存在着五大瓶颈,制约着考试功能的有效发挥。立足高职学院办学特色和高职学生实际,突破瓶颈,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模式,建立课堂考试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机制和考核模式,已成为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的迫切要求。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机制
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高职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培养高职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作为检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效的重要手段——考试,在考试目的、考试形式及考试内容等方面出现了一些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有效发挥的因素。要克服这些制约因素,应着眼于提高高职大学生的理论思考能力、实践运用能力以及道德理想、精神境界的目标,加强考试改革、创新考试模式,进而建立一套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实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机制和模式,这必将有效地促进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一是考试重知识导向,轻能力导向。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由于受到专业培养计划、学时、学习内容等因素的影响,课程结束即考试。这种总结性的考试,仅能起到知识学习导向的作用,远远没有达到促进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
二是过分夸大分数的价值。尤其是将考试成绩与奖学金、评先进、入党、当选班团干部挂钩,很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和考试的功利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本来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这样的终极目标一旦为考试分数所左右,就从根本上违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的初衷。
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基本沿用应试教育的考试形式,在试题设计上没有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闭卷考试中,试卷“死题”多,“活题”少;客观题多,主观题少。这种考试,容易使学生淡化过程学习,导致一些学生平时不听课、不看书,考试时“临阵抱佛脚”,结果还往往会得高分,很难考评出学生的实际应用水平。此外,这种缺乏诊断性评价的考试,既不利于任课教师根据考试结果来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不利于发挥考试对学生知识学习、理论思考能力提高、道德行为养成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一些高职院校闭卷考试命题过于随意,考试内容分布不合理,所考核的知识点或过于集中或严重脱离教材和大纲要求,并在考前指重点、划范围,其结果,必然导致闭卷考试形式下的死记硬背、作弊成风和开卷考查形式下的翻书作答、“资源共享”。对学生而言,只要有教材、有笔记,应付考试则不是难事。
当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一结束即进行考试。无论是采取开卷考查还是闭卷考试,都面临着一个两难的境地,即为达到教学要求,题目难度不能过大,否则,不及格的学生数量将会增加,若降低难度,又会导致学生轻视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课学生不认真学习,从而与课程要求不符,影响课程教学目的的有效实现。因此,通过单一的课堂考试已不能有效地检验课程教学的效果。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试卷布局主要是主观题、客观题相结合。而针对主观题型来说,任课教师容易不按评分标准和参考答案阅卷,其批阅的弹性空间大。在阅卷过程中,无论命题的难度深浅如何,为控制不及格率,容易出现放宽评分标准或拔高部分接近及格线学生成绩使其得以及格的现象。因此,试卷批阅的随意性和不严谨,必将导致学生对课程认可度的降低,进而影响课程考试功能的发挥及课程价值的体现。
许多高职大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明显的功利性,往往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对过级和考证感兴趣,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可学可不学”的认识误区,反映到课程学习上,则表现为积极性不高、持续性不足的特征,从而在学习态度上淡化课堂学习和轻视课程考试,形成以考试及格作为学习目标的功利化现象,忽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真正价值所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课时量和工作量普遍较多,使得他们没有充足的时间钻研教学教法及考试考核方法。不少教师缺乏从考试环节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先进理念,不能合理有效地设计和操控符合高职学院培养目标的考试模式。也有一些教师自身对所授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缺乏探讨新教法、新考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适应学生求知需求。还有部分教师只顾埋头搞科研、评职称,忽视了教学与考核方法的改进。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的实现,既需要任课教师优化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更需要课堂理论与生活实际、社会现实相结合的“试验场地”,即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校外的广阔天地中,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实践中,检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提升自身修养和思想认识水平。而当前多数高职院校,尚未建立一套充分依据学校特色,切实利用并整合校园内外资源的考核机制,因此,考试方式也就显得过于简单化、陈旧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大纲贯穿于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它不仅明确了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而且明确了授课的重点、难点问题。因此,课程教学大纲起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的目的,既要使高职学生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更应通过考试形式来检验学生的思想素养、理论思考能力、道德行为规范等。因此,要以教学大纲为指导,结合高职院校办学和高职学生的实际,突破传统的“以纲为纲”的束缚,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价值出发,准确、明晰地定位考试目的,避免教考分离现象,以便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的有效性,切实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终极目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强的课程,应走出传统应试教育下的考试模式,不断创新考试形式。
作为理论性课程,以传统的笔试方式集中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情况是十分必要的,对此不应放弃。但笔试形式不能过于简单,在题型选择上,应由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情景模拟题、案例分析题、综合论述题等部分构成。这些题型不仅能更加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准确测量学生学习差异,提高考试区分度,还可以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减少平时不努力,靠考前突击和死记硬背拿高分的现象。
作为实践性课程,以传统的笔试方式难以考察学生掌握实践知识的程度和水平。因此,应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和学校自身条件,可分别采用演讲辩论、民主评议、调查报告、论文答辩、作品展示、情景表演等形式进行考查。实践表明,贴近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的、丰富多彩的考试形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更能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策划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和才华,从而改变传统闭卷应考过程中的单纯背书和开卷考查中单纯翻书的现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进头脑”的目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理论知识考核十分重要,但是,在当前社会多元化及社会问题凸显的大背景下,单一的课堂理论考核尚不足以解决大学生在关注社会现实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疑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要求理论知识点的完全吸收和强化,且应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相结合、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因此,跳出课堂局限,把课堂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有机结合,将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参与校园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纳入考核范畴,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实践中验证课堂所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理论修养和认识水平。
教学大纲规定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应该成为考核的重点。在命题布局中,对基本理论知识的考核比例应占60%左右。但命题不应局限于大纲要求及课堂讲授,除考查学生对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外,还要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特点,考查学生分析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以及剖析社会现象的能力,其分析和操作题的比例应占40%左右。要打破课程之间的界限,注意课程之间的融合和渗透,考查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对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中,要坚持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的统一,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统一。将整个教学过程划分出若干环节,根据学生在每个环节中的表现分别评定成绩,其中,课堂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60%,实践知识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40%,二者相加为学生最后的总成绩。
在课堂考核中,课堂表现占20%,出勤情况占10%,平时作业(含阶段性测试)占20%,理论考试占50%。
实践知识考核中,参加活动表现占30%,出勤情况占10%,实践操作占60%。各环节所占比重,可根据学科及学校特点做适当合理地调整,而对每个环节,还应该给出相应的得分标准,不能只是随意在幅度内给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并提出相关作业任务,及时记录学生的完成情况并进行等级评价。要做好学生出勤记录和课堂表现,并将其作为对课程成绩认定的前置条件。这样,不仅能够更完整地反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的要求和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还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和学校主题活动及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纠正重课堂考试、轻日常表现的现象。
进行考试制度改革不仅增大了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而且使教师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改变原有的考试模式,许多教师可能一时难以适应。例如,要对学生进行口试,并进行现场点评,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积累与迅捷的反应能力、较强的组织能力,这远比过去那种由教师预先出题,学生毫无主动权的考试模式困难得多。再如,如果要对学生的调研报告进行认真的成绩评价,其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也比上课到场、下课即走、考完结束、改完了事的习惯做法大得多。
要使考试改革真正达到预期目标,必须充分发挥新的考核机制的作用,而政策鼓励、经费扶持、技术支持是创新考核机制的重要保障。为此,应从教育教学管理方面予以政策倾斜,鼓励支持思想政治课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灵活考核模式。例如,要实施网络考试,必须有完善的校园网络支持及相关的软件;对学生进行口试,必须实行小班教学;对学生进行实践环节的考核,必须有教务处、学生处、相关系部和辅导员的支持配合,同时计算其工作量,并给予相应的课时补助。
要建立以思想政治课教师为中心,辅导员和团学工作老师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实施主体,加强考核的硬件建设,制定考核规则和评分标准,不断延伸和扩大思想政治理论考核途径,丰富考核阵地,从而实现课堂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的有效结合,发挥考核机制对思想政治课教育效果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摆脱传统的课堂考核机制的束缚,着眼于提高高职大学生的理论思考能力、实践运用能力以及道德理想、精神境界的核心目标,立足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建立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考核为主体,以学生日常行为表现及参与实践活动考核为两翼的立体考核模式,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检验手段拓展延伸到学院校园文化,融入到饱含真善美的学习生活氛围以及社会实践的大课堂中,必将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的针对性、目的性和有效性,促使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1]胡锦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力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N].中国教育报,2005-01-19.
[2]王儒仿.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探析[EB/OL].http://www.cxo114.com/paper/jy/jyll/2009/0324/46714.html.
[3]计毅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探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23(5).
G647
项目名称:四川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重点研究项目(高职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机制研究)。项目号:CJS1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