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冶金地质经济增强冶金矿产资源保障能力

2011-02-19 16:06白贵友王渭英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1年3期
关键词:矿业权冶金矿业

■ 白贵友/王渭英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河北 保定 071051)

发展冶金地质经济增强冶金矿产资源保障能力

■ 白贵友/王渭英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河北 保定 071051)

相对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冶金矿产资源储量已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对于冶金矿产资源巨大的需求。这既有国家矿业经济政策和地勘市场发育状况的影响因素,更有冶金地质系统基础薄弱和集团化运作程度不高的影响因素。发展冶金地质经济,增强冶金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的现实途径,就是统筹矿业权、勘查资金、找矿技术、组织管理等地质找矿的“四大要素”,实现四者有机结合,使冶金地质系统承担起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冶金矿产资源保障责任。

冶金地质;矿产资源;保障;管理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提速,资源约束正在替代资本约束,逐步上升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瓶颈之一。发展冶金地质经济,将有效缓解国家冶金矿产资源约束,现实国情也呼唤着冶金地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1 冶金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现状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隶属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是推动冶金地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增强冶金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的主力军。据统计,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及其所属单位所构成的冶金地质系统,已探明的铁矿资源储量占全国探明总储量的52%,锰矿占40%,铜矿占24%,铅矿占31%,锌矿占28%,银矿占20%,金矿占30%。“十一五”期间,累计提交铁矿储量15.42亿吨,锰矿4902万吨,铜矿226万吨,为国家储备了一批紧缺矿产资源后备基地。虽然如此,相对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冶金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增长缓慢。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引擎的“金砖四国”之一,提速发展的工业化、城镇化,矿产资源需求迅猛增加。有关资料显示,中国45种主要矿产的现有储量,可以保证或基本保证2020年需求的只有26种,不能保证的有19种。特别是铁、锰、铜等大宗矿产,探明储量严重不足,供需缺口持续扩大,国家战略安全受到挑战。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多次指出:“要进一步挖掘潜力,立足国内保障能源资源供给,加大基础投入,增强能源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正在市场化道路上探索的冶金地质系统,无疑被推到了保障国家冶金矿产资源安全的最前沿。

2 冶金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亟待加强的原因分析

2.1 从国家矿业经济政策来看

2.2 从地勘市场发育情况来看

中国矿产勘查区块基本按照行政区划纳入地方行政管理,从中央到省、地、县、乡,矿政管理层级较多,政府作为矿产资源所有权的代表者、管理者,身份不清晰,管理不规范,在矿业产业政策、行业管理、市场监管方面有缺位现象,而又存在越位行为,热衷于直接掌管或经营矿业权,垄断矿产资源配置,导致中央管理地勘单位在矿业权的获取方面遇到重重障碍,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受到制约。经过2009年全国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国家对探矿权出让开始实行“向实行探采一体化的地勘单位倾斜”的政策,冶金地质系统在勘查开发一体化的综合实力上还远远不够,产业结构调整任重而道远。

2.3 从冶金地质系统发展的基础来看

总体上,冶金地质系统规模总量小,存在经营资产存量少、底子薄、负担重等传统地勘单位共性上的基础薄弱,防范风险能力还不高,市场独立生存能力有限;同时,人才队伍也存在结构性矛盾。“十一五”期间,全系统综合经济实力虽然显著提高,但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主要指标都有待改善,账面资金余额偏紧,资产负债率高于行业平均值1到2个百分点。

2.4 从冶金地质系统集团化运作程度来看

虽然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按照“精兵加现代化装备”原则建立了以地勘院为主的地质勘查工作体系,但总体上冶金地质系统资源配置还不够合理,生产经营比较分散,主导产业和优势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的问题仍然突出。近些年,全系统在事企分离以及市场化运作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但是由于地勘单位的特点和长期以来的国家事业单位属性,主业发展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资源资本经营意识仍然比较淡薄,集团化运作的程度整体上不高。

3 增强冶金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的现实途径

增强冶金矿产资源保障能力,要遵循地质工作规律、市场经济规律和矿产勘查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涉及到方方面面。从冶金地质系统的实际出发,笔者认为可以具体从统筹矿业权、勘查资金、找矿技术、组织管理等地质找矿的“四大要素”做一理论和实践上的探讨。

目前我国一方面制度并没有对保护实名举报人给予特别规范;另一方面,个别打击报复实名举报人的案件,对公众整体的实名举报意愿与积极性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必须从制度和实践层面保护实名举报人,比如举报人信息的保密制度、举报人面临人身威胁与财产损失时的救济制度、用于补助与鼓励举报人的基金制度等。[7]

3.1 积极投身于矿业权市场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冶金地质经济最终将全面走向市场化。矿业权市场的建立,为地勘单位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自1998年国务院颁布《矿产资源法》的三个配套法规以来,中国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开始启动,探矿权、采矿权市场建设也随之起步。十多年来,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探矿权、采矿权市场已显示出勃勃生机与活力。作为为矿业权市场主体之一的冶金地质系统,则应积极投身于这个方兴未艾的市场中,发挥自身优势,成为市场主力军和受益者。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努力做到“探者有其权”。冶金地质系统具备自主开发条件的矿权地较少,矿业权的登记和维护受地方政策影响较大。一方面,作为企业化经营的国有地勘单位,要积极争取政府合理政策扶持与引导,如支持国有地勘单位以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折股参与地质找矿风险投资,分享成果权益;在探矿权出让方面,基于冶金地质核心技术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倾斜,等等。另一方面,以纳入规划的重要成矿区带为重点,最大限度地获取矿业权,充分利用国家地质大调查成果做好选区、选点工作,从而储备足够多的矿业权。

(2)积极与地方合作,争取整装勘查项目。充分重视与国家规划的重点成矿区带和重点矿种所在矿业省份的经济技术合作关系的建立、巩固与维护。发挥自身优势,在“大讨论”中探索出的地质找矿新机制中积极介入与突破,在冶金地质找矿领域成为有力注脚。

(3)优选优质探矿权区,加强自主勘查与开发。利润高的矿山与利润低的矿山相比,它们的利润之差就是由矿业权所带来的利润。所以,从事矿业开发,获得一个优质的矿山,可以带来丰厚的利润;反之,经营一个劣质矿山,再多的努力也不可能带来多大利润。因此,要优先选择水、电、交通等未来矿山建设外部条件优越、资源潜力较大、预期成果有把握及矿石选冶性能好的矿区,进行自主勘查,以尽快建设一批重点矿产开发基地。

3.2 以有限资本撬动无限资本

中国矿业资本在2009-2010年的突出表现,证明了在全球资本市场剧烈动荡时期,矿业仍然是较为安全的投资领域,不论是在具体的矿产勘查和开发领域还是在矿业并购重组中,矿业融资和矿业资本的进入与退出,都表现得十分抢眼。冶金地质经济的发展、资源保障能力的增强,同样也离不开矿业资本市场。从现实角度来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切入:

(1)实施探采一体化战略。选择自主勘查、自主经营矿山,或者收购矿山,尽快形成完整的矿业产业链,以高额的采矿收益乃至更下游的资源加工来弥补上游探矿资金的匮乏,建立起矿业资本良性循环机制。但从这个意义上讲,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

(2)“四两拔千斤”,妥善解决勘查风险投入难题。中国证券市场还没有解决矿业的上游资金缺乏的问题。但是,冶金地质有自身的品牌优势,可以化优势为现实合作,积极疏通冶金地质与冶金贸易、工业上下游之间的生产关系。这类似于政府的“招商引资”,不过冶金地质依托的主要是优势技术力量。近些年,冶金地质系统矿产勘查过分依赖公益性投入,商业性地质工作多为技术服务。如果能够成功吸引下游拥有雄厚资本的矿业企业跟进冶金地质风险勘查,将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

(3)借力资本市场,实现矿业开发良性循环。矿业开发始终需要一个很强的资金链和产业链的支持,需要“矿业+金融”两条腿走路。目前,矿业板块已迅速成为继金融服务、石油石化之后中国资本市场中市值第三大板块。冶金地质系统要以优良矿业权为依托,尽可能地借力资本市场,可以信用融资,或组建或者收购上市公司,用有限的自有资本撬动无限的社会资本。中国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突破了实施12年的“商业银行贷款禁止用于股权性质投资”的规定,被认为是允许商业银行开展并购贷款业务的一个重要开端,将为中国矿业领域的并购活动提供强大的动力。

3.3 以技术为资本搏击市场

中国东部工作程度高,地质找矿难度大,探矿深度大,各种干扰严重;西部地区工作条件特殊,点多面广,传统的勘查方法、技术正面临挑战。因此,增强资源保障能力,离不开坚实的技术支撑,无论是地质勘查还是矿业开发,都需要以技术进步为先导,否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木之本。冶金地质系统积累了近60年固体矿产勘查工作的人才、技术和经验,有着较强的竞争优势,是搏击市场的重要“资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一步培育核心技术、增强核心竞争力:

(1)针对地质找矿难度加大的客观实际,坚持自主创新和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之路。在打造技术创新主体过程中,充分有效链接产、学、研科技主体和环节,完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机制,重点攻克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如在勘查技术方面,力争形成深部矿、隐伏矿、难识别矿的地、物、化、测、遥综合勘查技术和异常的快速评价技术能力,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保持国内领先水平。

(2)积极引进新型高效技术装备。以地质勘查设备、航空物探磁放电系统及配套辅助设备、矿山采矿选矿设备购置为重点,加大装备更新力度,提高找矿效果,降低投资风险。如探索引进航空电法系统,消化吸收再创新,充分发挥其深度探测达500米左右的优势。再如引进先进的钻探设备和钻探新工艺,地质勘查就会如鱼得水。

(3)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创新人才引进和管理机制,大力引进和开发人才资源,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获”的用人理念,实施“借脑引智”。为人才搭建平台,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环境和施展才能的舞台,以项目为载体加强人才的使用和培养。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用人机制、激励机制,多措并举激活人才资源,使各类人才都能充分发挥自身价值。

3.4 充分发挥总部的纲举目张作用

冶金地质系统正处于“调结构、转方式、上水平”的关键期,在集团化运作过程中,应通过建立有效的“总部-分部”结构,促进冶金地质资源的优化配置,整体提升资源保障能力。

(1)战略性决策和经营性决策分离。总部职能的确立和实施是为了满足和实现企业的目标函数。这个目标函数可表述为:

Y=f(X1,X2,……,Xn)

其中,Y是因变量,代表“替代净效益”,即企业内化或通过各种类型长期契约替代市场交易所节省的市场交易费用和所产生的组织协调费用之差。X1,X2,……,Xn是自变量,主要包括:公司战略,组织结构模式,规章程序,企业文化,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无形资产,预算和经营计划管理,风险和危机管理等等。总部的功能就是对这些变量的管理和控制实现“替代函数”的目标值极大化。总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层次,它一般不直接参与下属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总部的职能是战略规划和实施、交易协调和资源配置。

(2)统筹资源配置,集中优势力量办大事。由于冶金地质单位零星分布于国内多个城市且以省会城市居多,历史成因的影响和自身利益的驱动,导致冶金地质系统的资源配置分散、重复,协同作战能力有限。可以因势利导,在关键环节,在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平台上统筹资源配置,以高技术、高投资打造新的产业统筹布局模式,保持冶金地质经济的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特征;而在非关键环节,继续发挥劳动力对资本和技术的替代作用,保持冶金地质经济吸纳就业、贡献社会的劳动密集型特征。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经济发展。冶金地质系统各单位的地理分布状态,客观上增加了组织、协调和管理成本。可以藉由现代信息技术,在直接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时,实现一系列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优化价值形成链条,推动冶金地质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如通过加强地质资料的整理、开发,广泛收集国内外情报,建立起冶金地质技术资料、矿业权信息数据库,为地质勘查和矿业开发提供信息资源保证;通过有针对性的数据挖掘,形成决策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4 结论

冶金地质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已经处在加强、加速、实现突破的关键时期。冶金地质系统必须在操作层面上尽快增强冶金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以承担起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矿产资源保障责任。

[1]李伟锋,刘振国.新时期催生地质找矿新机制[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06-13(1).

[2]国土资源部.关于促进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2010-04-29)[2010-11-28].http://www.mlr.gov.cn/zwgk/zytz/201004/ t20100429_147357.htm.

[3]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

[4]邢新田.遵循三个基本规律促进矿产勘查发展[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0,23(3):7-9.

[5]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发展战略和2010-2012年发展规划[Z].北京:中国冶金地质总局,2010.

[6]陈建宏,古德生.矿业经济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

F407.1;F407.3

B

1672-6995(2011)03-0032-03

2010-12-09

白贵友(1976-),男,河北省定兴县人,高级信息管理师、工程师、经济师,工学学士,经济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主要从事地质找矿、经营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矿业权冶金矿业
《山东冶金》征稿简则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山东冶金》征稿简则
欢迎订阅《矿业安全与环保》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冶金动态
2020年5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矿业权出让分级管理”
《山东冶金》征稿简则
全球矿业或将开启新的周期
矿业权审批优化服务改革的举措、成效及展望